韓楷自此以老君身行走於世。


    神魂有三部八景相守,法身與肉體合一,無情道心與法身相和。


    另有一顆純淨無暇的心孕育新生,好似在軀體內看著老君身做事情和感悟天地自然,而自己也能感覺到那就是自己。


    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自己,無情巡道,秉要執本,清虛自守。


    老君身看著麵前低下去的牛頭,慈祥柔和的眼神流露出一絲追憶和盤算。


    良久,就在青牛以為觸怒尊上暗自忐忑心懷不安之時,感受到自己頭頂粗肉上有一雙溫暖的手輕輕拂過。


    “你這牛兒,也罷。”


    “道本清虛,用心持守。”


    青牛感覺此刻聲音以及牛身都在微微顫抖,頗是認真端正迴道:


    “謹遵老爺教誨。”


    自生於渾淪,初生意識以來,未嚐有一日如今日一般離【道】如此之近。


    道。


    朝聞道,夕死可,何況能常伴【道】左右。


    青牛原本自化形而出便是臥在原處,得了老君身的迴應,身軀微微晃動。


    “且離此處吧,另有緣法要全。”


    得了老君身的安排,青牛身稍稍抬起,“遵老爺命。”


    老君身看著牛兒做行腳姿態,四腳暫臥以待,心念一動,身下雲台已是隨之消散,老君身也隨之出現在青牛背上。


    青牛隨後四腳同力,六尺長身同起,馱著韓楷緩步走出這片屏障。


    沒有迴頭。


    其實也不要迴頭的。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老君身臥坐在青牛背上,寬廣、安穩,沒有絲毫的晃動和顛簸。


    韓楷倒是迴看了一眼,他來時,此處青葉橫蔽、連茵成雲,他離時,巨鬆不再,青雲消散,一大片陽光照射到了此處。


    原本巨鬆坐落之處有了一片明顯的窪地,殘留青木造化和天地元氣靈液,成了一片小窪處。


    四個碩大的牛蹄一步一步踏在厚厚的落葉上,一步一步出了密林,下了山腳。


    進了山村邊。


    “哇,好大的青牛啊。”


    密林處,山腳下有四五孩童相互結伴,嬉笑打鬧在一起,其中一個小童看到一個碩大的青牛,身附黑毫,晃晃悠悠,一步一步慢悠悠自林中出來。


    牛身上坐著一位白發白須的慈祥老者。


    忍不住驚歎出了聲,其他幾位小夥伴,被這一聲驚歎吸引了視線,紛紛順著小童手指的方向看來,果見一頭巨大的青牛慢悠悠朝著村子而來。


    那老者,麵帶慈祥,身著樸素,看著就讓人心生好感。


    其中一個年紀較大的孩童,歪著頭看著這大青牛,總感覺好像哪裏不對勁,好似想到了什麽,小碎步跑到韓楷和青牛麵前。


    青牛看著迎麵而來的小童,停住了牛蹄,“唿”自牛頭鼻孔分出兩道清氣。


    大一點的孩子,看著青牛停了下來,大眼睛閃了閃,脆生生對著韓楷問道:


    “老翁,您是一人騎牛獨行嘛?”


    老君身看著麵鍾靈清秀的小童,慈祥一笑:“是啊,一人獨行啊。”


    那小童抿了抿嘴,似是有些猶豫,但是還是下定了決心,抬起頭對著韓楷老君身脆生開口道:“老翁,您且稍待,我有東西送給您。”


    言罷,迴頭囑咐幾個小童幾句不要亂跑,然後緊步朝著村內的一處房子跑去。


    老君身看著這一幕,年邁的眼神也是有些渾濁,一切隨緣,一切為道。


    天地至理於老君身如掌中塵礫,除了衝擊元神蛻變,無甚奇特,更不會關注。


    沒一會,那年長小童的腳步聲就跑了迴來,身後還有一個老者的聲音帶笑囑咐道:


    “行慢些,慢些。”


    “好的村老爺爺。”


    那小童很是順應的迴了一句,但是腳步沒有停了下來,沒幾步就又跑到了青牛和韓楷的麵前。


    身後跟隨的老者,正是村中村老。


    那個離開了木生屏障,說是去四處走走的村老。


    村老也看到了村邊,那碩大的青皮黑毫雙角牛,和那牛上臥坐的一位白發老者。


    那小童再次到了老君身麵前,雙手捧著一個白森森的圓環,小手舉起抬到韓楷身前,脆生生開口道:


    “啊翁煉石說過,牛鼻穿環,引牛便利咧。”


    “老翁,您一人騎牛出行,送您一個啊翁煉製的環,省些筋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華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至味呂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至味呂秀才並收藏青華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