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楷身坐雲台,成金光坐像,左手圜結在丹田,右手結印驅掌伸在前,雙目微張,似閉還開。


    隨著印訣施法,周身有金光篆文顯化,隨著韓楷口間輕微張合,不斷地有更多的金篆顯化,好似經文成形,圍繞韓楷周身旋轉。


    韓楷此法,乃是引巨鬆青木造化之力為己用,促無情道心圓滿乃至脫離,所需要的條件不僅是青木造化,更要有相匹配的道行。


    否則就好像是垂髫童子揮舞巨棒,必受其害。


    韓楷雖是在之前閉關之時,通讀道藏,精研道法,但是主修還是【上清大道真經】,以黃庭經相伴。


    這不斷周身旋轉的金篆,就是韓楷在以斡旋神通接引青木造化之力,瘋狂驅引道心時,神魂處,【悟道雲台】逐一顯化韓楷所修,經韓楷元神挑選,唇齒微動,顯露在外的異像。


    這金篆與右掌接引來的青木造化相和,與忘情訣道心糾纏,天地感應以及天地間的治理在此刻也紛紛衝擊。


    所以韓楷和巨鬆講,此刻正是悟道的最好時機,不僅巨鬆所認為的一身頑屙的青木法力會被韓楷接引,而且此刻所接觸的不僅僅是所謂的“講道”。


    更是韓楷自己修行的感悟,對於巨鬆來說,此時的經文,簡直不僅僅是天籟,更所謂得天獨厚了。


    聽著韓楷所講道法,巨鬆整個識海好似暗夜起驚雷,今日方聞道之玄妙。


    巨鬆整個人識海清明,聞得道音如清泉洗練神魂,前所未有的發自靈魂深處的愉悅,有那麽一刻都感慨,上天何其薄也。


    有意識以來,上不明太玄,下不察微妙,好似緣寶山而取枝丫,而如今,就要在近乎絕望的時候。


    在靈智漸要消散的時候,才有幸聞道。


    終究還是,幸運的。


    巨鬆神魂愈發清明,而形體逐漸歸一,神越清,體越鬆,好似抱元守一,如果真的非要形容的話,那應該就像一個人,靜靜躺在那裏,身體很是放鬆鬆弛好似熟睡了一般,但是神魂很是清醒。


    巨鬆感受到了自身青木造化再被韓楷源源不斷地攝取,但是,自身卻絲毫沒有感受到任何不適,反而是,聽著韓楷口中的道音。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好像是一朵金蓮砸在自己的識海中,這天地間的道理,和真法第一次在自己的麵前揭開了麵紗。


    “老君者,元炁之根,造化真宗,體任自然。自然者,道也。強為之容即老君。以虛無為道,靈元為性,清空寥廓,晃朗太玄,含孕於空洞寥落之外,莽蕩玄虛之中,寂寞無裏,不可稱量。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茲而生。八表窮窿,漸漸始分。下成微妙,以為世界,而有洪元,挺於空洞,浮遊幽虛。故曰:吾生於無形之先,起乎太初之前,長乎太始之端,行乎太素之元。卓然獨立,大而無配。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所謂混元,由茲而始矣。”


    好似半睡半醒之間,沉醉於真經道法,韓楷的聲音再一次傳入巨鬆的神魂之中。


    而韓楷,已經明了了自己要做的就是修成法身---老君身。


    正是應感悟天地自然,太上無情修道,那一顆道心。


    自然而然地除了自身道行,要循著老君身的法身形象加持。


    可是在巨鬆耳中,卻好似驚雷一般,“生於無形,起乎太初,長乎太始,行於太素。”這、、、這、、、。


    巨鬆自恃生來久遠,可此刻,卻是驚愕莫名,加上聞得老君跟腳,“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茲而生。”,這是何等的先天非凡。


    下意識的,巨鬆就陷入了自靈識初生時的迴憶和感悟,加上韓楷的道音。


    就隻見 ,在巨鬆神識癡醉入迷,沉入迴憶的時候,韓楷已是斡旋神通加持,將青木造化源源不斷抽出,加持在自己的道藏修行和老君身的法身觀想中。


    一顆道心被天地至理時刻衝擊,已是精純圓滿,韓楷維持右手印訣不動,左手結印,橫於胸前。


    隻見周身的金篆和抽取出來的青木造化已經是相互糾纏,形成了一座朦朧的法軀,以青木造化為根,周身金篆遊走為表。


    在韓楷的動作下,那端坐的朦朧法軀,好似感受到了道心的指引和共鳴。


    從韓楷的身邊開始漸漸消散,緊布韓楷的肉體,青木造化生生不息,金篆道行也是布滿全身,而道心開始與這法軀共振。


    不斷共振。


    這種情況下,青木造化以一個不可思議的速度在巨鬆身上快速消散,肉眼可見,巨鬆遮天蔽日的身形,好似微縮一般。


    荒蠻巨獸一般的軀幹,好似青雲蔽日一般的枝丫,盡數隨著青木造化的流逝,開始縮小。


    由原來的高聳入雲,變成數十丈,最後成了一般鬆樹大小,而韓楷的雲台就在這鬆樹的頭頂正上方。


    奇怪的是,隨著青木造化的流逝,巨鬆體表那青色光芒開始漸漸消散,但是漸漸地多了一層深青色的熠熠光輝。


    開始隻是好似點點星光,最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是周身盡布。


    那是巨鬆聞聽道音之後,在自己身軀內,入道修行的表象,如果說原來好比是一個孩童擁有巨大木棒,難以揮動。


    自此刻開始,每一份修行和力量,都是相匹配的,入得道來,習得一法,修得一術,如此而已。


    最後,隨著韓楷身邊青木造化的濃鬱糾纏,以及韓楷法身修行的加持,那原本好似青色濃霧的青木造化,開始漸漸凝實,在道心的牽引下,每一分青木造化都和金篆相互凝視糾纏,好似原本就是這樣。


    逐漸成了一個青金色的皮膚,緊緊附在了韓楷的身上,和韓楷一般動作,一般模樣。


    唯一的不同,就是,這青金色皮膚無有五官,好似一層薄紗將韓楷覆蓋。


    就在這個時候,已是正常大小的巨鬆,周身星光閃爍糾纏,整個身形再次發生變化。


    在星光的包圍下,那身形緩緩收成一團,枝丫消失、軀幹倒退,在星光的包圍下似乎看不真切,但是已經不似一棵鬆樹。


    而是成了一個橫臥成了六尺長的頗為健壯的模樣。


    星光漸退,那身形顯露,赫然是一頭牛,橫臥在剛才巨鬆的位置處。


    那牛,毛皮青似靛,體附蒼黑毫,頭頂獨角參差,雙眸幌亮如珠,頂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比犀難照水,像牯不耕荒。


    那牛頭正好對著韓楷的雲台,星光漸去,青牛雙眸如靈珠緩緩睜開,望著眼前以及自己頭頂上空的韓楷,蒼茫一聲:


    “哞~”


    正是,青牛一聲引真尊,太上無情成法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華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至味呂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至味呂秀才並收藏青華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