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韓楷對著一切都不知道。


    他正在踏著台階到了大殿的下一層,當韓楷到了台階的末端,踏上了地板,下來的洞口處慢慢地關上了。


    兩邊牆壁上掛了不少的火把架子,在韓楷下來的時候,一個接一個的點亮,整個一層空蕩蕩的空間,進入了韓楷的眼中。


    這一層的空間和大殿截然不同,韓楷幾步前,有一個六丈見方的一個大坑。


    這個大坑是韓楷到達對麵的必經之路。


    韓楷湊近了些看,那坑中有自西向東的寒流奔騰而過,寒流卷帶泥沙黃石,整個水流都呈現黃色。


    並隨著河水奔流,有陣陣煞氣和陰風相伴。


    整片地坑都是河道,河水自西向東而流,而韓楷需要自南岸到達北岸,中間正好被這河道所阻。


    河道正上方也有一枚懸掛的銅鈴。


    在韓楷靠近時,銅鈴無風自動,“叮鈴鈴”。


    好像從遠方伴著風聲飄蕩過來,夾雜著一些低聲的言語:


    “遼遠兮大河,遂古之初生,綿九州不錯,經河穀不洿。”


    後麵的聲音有些低沉,韓楷起指輕彈屈指,加強了聽覺,側耳認真聽到了後麵的聲音。


    “攜陰風催骨,命幽泉噬魂,卷陰沙消形削魄,帶飛石破身傷命。”


    韓楷聽得真切,這河水名奈,奈河水自天地初生綿延九州,經地下、河穀各地。


    河水攜陰沙飛石可以傷人體魄神魂,壞人性命,總結來說就是沾之則傷。


    甚至有殞命之危。


    而韓楷則需要從河的南岸,橫渡過去到達北岸,定神望去,那河水自西向東的奔騰湍流,好似一條猛虎唿嘯而過。


    有水浪衝擊拍打四濺,東西兩麵牆壁都被時時衝刷。


    看到了兩麵了牆壁,韓楷看得更加仔細些,發現兩邊牆壁上有著點點凹進去的淺坑,還有是在牆壁上凸出來的點點石基。


    好似經曆了長久的使用和拍打,凹坑和石基的表麵都已經略顯光滑。


    想來是早期的時候,門內弟子用來橫渡此處借力的。


    銅鈴的聲音已經止住了,韓楷在南岸邊上,左右踱步並且思索著,想要橫渡此河,難度倒是不大。


    關鍵在於,不能被河水沾染。


    而且韓楷思考的主要是另一個問題。


    奈河,奈何?


    這河流的名字是多麽的相似啊?


    這河水的作用到底是怎樣的,除卻了銷魂去骨以外,還有沒有別的,比如,是不是如弱水一般。


    力不勝芥,鵝毛不渡?


    韓楷不知道,但是就是這些的話,倒也不是很難。


    畢竟,這一關又沒限製使用法力和真炁。


    韓楷右手抬起,橫立胸前,單掌成指訣,心中默起咒印,體表一陣金光出現氤氳厚澤,護持在身表。


    指印橫閃,變幻了幾個印訣,遁法中的輕身訣。


    韓楷眼中鎖定著牆壁上的幾個助力點,若是有所不怠,便按著牆壁助力。


    左手掐指,腳尖輕踏地,平地生雲將韓楷輕輕托起,離地麵左丈高。


    韓楷打算直接護持著周身,架雲而過。


    架著雲,一個閃身就到了奈河河道的中間,霎時間,河道流水好似被激怒了一般,原本就是怒濤流水的河麵變得更加可怖。


    整個河水激蕩,無風起浪,數道風浪攜著陰風瞬間就逼到了韓楷的身上。


    血黃色的流水撞擊在韓楷身遭的金光上,盡數都被攔下。


    但是韓楷注意到,體表的金光有了極大的消耗,被河水衝擊之處金光消散了不少,韓楷急忙又起咒訣,增加金光咒法維持。


    河水好似被激怒了一般,就在這短短的一刻之間,河間風浪沒有將韓楷卷下去,好似遭受了極大地挫折,愈發的翻騰。


    韓楷架著雲還沒閃爍出去,就發現,上一波的風浪襲身的時候,陰風寒流放緩了他的動作。


    不待他駕雲飛出,下邊河道中間又起了數道猛浪襲來,直接鋪了過來。


    韓楷隻能勉力以金光維持,然後駕雲迅速閃避,但是因為風浪寒流的延緩作用,麵對已經發怒了的河道數道激流。


    韓楷左右閃身之間有不少風浪襲身又。


    腳下架的祥雲已經在河東中間又已過半,隻差最後一步了。


    河道的湍流也好似沒了耐心,整個河道平地起波濤,好似一道道水幕直接將韓楷圍了起來。


    水簾拍下,韓楷也就是掉落入水了,依著剛才河水沾身動作延緩的架勢,估計一旦進了水想要脫身就難了,隻能任憑河水將自己的骨肉盡數削去,然後化了自己的神魂。


    那水簾轉眼就到,霎時間就排到了韓楷身邊的金光上,兩邊的水簾相互交叉拍過。


    那一瞬間,金光消融,祥雲催散。


    兩邊水幕相逼無處可逃。


    河道的水幕如願以償的消融了金光,相互交融匯入了湍流的河道,但是河流中並不見韓楷的身影。


    隻有一截緩緩沉入水底的木樁。


    韓楷雙腳站在北岸,看著木樁心道果然,弱水不渡。


    此術,七十二地煞【寄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華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至味呂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至味呂秀才並收藏青華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