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上帝有幾個師啊?
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 作者:苗雲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這番霸氣發言讓在座眾人都感到心潮澎湃。
眾人已經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有感受到這種激動的情緒了,而且滅國之戰的話語從顧北口中說出來,他們沒有一個人敢不相信。
因為顧北,有這麽說話的底氣!
“陛下聖明,如果真能畢其功於一役解決掉東瀛這個禍害,那東亞地區將會迎來長久的和平!”
“這不光是滅國之戰,更是複仇之戰,咱們龍國跟東瀛之間的曆史仇怨,該做個了斷了。”
“說的好,我早看東瀛那勞什子天皇不順眼了,天天就知道蠱惑人心,到海外搶地盤。更可恨的是支持天皇的那些虛偽列強,伊麗莎白也不怕自己幹的事兒遭天譴。”
“西方人好像不在乎天譴吧?他們信的是上帝。”
“嗬嗬,上帝有幾個師啊?”
“哈哈哈……”
說到這裏眾人都齊聲笑了起來。
他們當中包括顧北,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所以對西方神明一點也不感冒。
片刻後顧北收起笑容,朗聲道:“三軍總司令聽令!”
唰的一聲,三人齊齊站直身體。
會議室立刻變得落針可聞。
“朕命令你們三人協調各部門製定出一個滅亡東瀛帝國的整體作戰計劃,最晚兩個月內發起進攻。”
“這場戰爭咱們不打則已,打就要打到底!”
“朕的目標很簡單,東瀛四島上不能有一頭活著的鬼子。”
“戰爭結束後,東瀛帝國將徹底變成曆史,朕將收複這四座島嶼,把它變成龍國的一個州。”
“名字就叫瀛州!”
聽到這話,三人齊齊敬禮。
“是,陛下!!”
滅國之戰所需要動用的糧食彈藥相當龐大,調配這些資源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士兵動員、油料運輸、兵工廠增產等等安排都要同步進行。
兩個月內開打,已經是動作很快了。
“啪啪啪……”
所有人在聽到瀛州兩個字之後臉上都露出振奮的笑容,忍不住站起身來鼓掌。
掌聲持續了足足一分鍾,才漸漸停息。
顧北雙手虛壓,淡淡道:“把你們手裏的報告留下,朕會抽時間查看,現在散會吧。”
“是,臣等告退。”
眾人依次退出會議大廳,但走路的腳步比進來時輕快了很多。
很快,龍國這座龐大的戰爭機器在顧北的命令下迅速運轉起來。
而就在這龍國積極整軍備戰的關鍵時期,東瀛帝國也迎來了自己曆史性的時刻。
……
1920年3月1日。
年近60歲的天皇星野武藏宣布退位。
他的兒子星野圭吾繼位,成為東瀛帝國第124代天皇,並且將年號改為“昭核”。
東瀛正式進入“昭核時代”。
新天皇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視察海軍艦隊。
作為一個島國,每任天皇都非常注重海軍力量的發展。如果海軍很弱,他們會非常沒有安全感。
東京灣。
江戶軍港。
中午的烈日高懸頭頂,陽光穿過雲朵縫隙照耀在海麵上,映襯出幾艘龐然大物的身影。
星野圭吾穿著黃櫨染禦袍在海軍部長的陪同下視察這座軍港。
盡管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但他還是對東瀛帝國製造出來的這些鋼鐵巨獸感到自豪。
那200多米長的龐大艦體,那比10層樓還要高的桅杆,以及那粗大到能把人塞進去的炮管子,光看著就有一種戰爭機器的獨特美感。
他看向一旁的佐藤真一,笑道:“佐藤部長,這艘就是長門號戰列艦吧?”
後者態度恭謹,微微躬身:“是的陛下,它擁有目前全世界口徑最大的主炮,戰鬥力遠遠超過之前的伊勢級戰列艦。”
“那給本皇介紹介紹它的各項參數吧。”他饒有興致的開口。
後者直接引導他通過舷梯登上戰艦甲板,兩人踩在柚木甲板上,他才用略顯驕傲的語氣開始介紹。
“長門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噸,滿載排水量噸,其中借鑒了來自不列顛的主炮製造技術,並且對主炮口徑進行了優化。”
“現在它搭載四座雙聯裝410毫米45倍徑主炮,外加20門140毫米口徑副炮,4門76毫米高射炮,以及十座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
“它采用表麵硬化裝甲,側舷主裝甲帶最厚的地方有305毫米,炮塔正麵是356毫米,炮塔頂部127毫米,另外還安裝了厚度達到75毫米的裝甲甲板。”
“光裝甲的噸位就達到了噸。”
“此外它還搭載了3架可用吊機迴收的水上偵察機。”
“雖然厚重的裝甲使得它最大航速隻有26.4節,但用來保衛帝國的領土足夠了。”
“而且我國目前可以投入戰鬥的長門級戰列艦有2艘,分別是長門號和陸奧號。”
他在提到410毫米主炮的時候,臉上盡是驕傲的神色。
因為當今全球,主炮口徑超過400毫米的戰列艦總共隻有4款,但不論是米國的科羅拉多級、不列顛的納爾遜級、還是龍國的龍級,口徑都沒有達到410毫米。
管子越粗,炮彈威力越大,這在海戰中帶來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作為大炮巨艦的愛好者,星野圭吾聽到這番話也是喜上眉梢。
“兩艘3萬多噸排水量的巨艦,帝國的工業實力果然強橫!”
“不過我聽說龍國的龍級戰列艦可是擁有4艘,咱們在這方麵可不能落後啊。”
佐藤真一見狀連忙解釋:“陛下放心,現在橫須賀造船廠兩座船台已經騰出來了,正在建造第二批長門級戰列艦,同樣是2艘。”
“等到它們下水服役,我東瀛帝國將擁有4艘長門級戰列艦!”
“這還差不多……”星野圭吾緩緩點頭,“不過即便如此,4艘戰列艦距離本皇所期望的八八艦隊也還有很大差距。”
“你們海軍內部不是提出了建造更大噸位戰列艦的計劃嗎,叫什麽來著,好像是大和?”
眾人已經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有感受到這種激動的情緒了,而且滅國之戰的話語從顧北口中說出來,他們沒有一個人敢不相信。
因為顧北,有這麽說話的底氣!
“陛下聖明,如果真能畢其功於一役解決掉東瀛這個禍害,那東亞地區將會迎來長久的和平!”
“這不光是滅國之戰,更是複仇之戰,咱們龍國跟東瀛之間的曆史仇怨,該做個了斷了。”
“說的好,我早看東瀛那勞什子天皇不順眼了,天天就知道蠱惑人心,到海外搶地盤。更可恨的是支持天皇的那些虛偽列強,伊麗莎白也不怕自己幹的事兒遭天譴。”
“西方人好像不在乎天譴吧?他們信的是上帝。”
“嗬嗬,上帝有幾個師啊?”
“哈哈哈……”
說到這裏眾人都齊聲笑了起來。
他們當中包括顧北,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所以對西方神明一點也不感冒。
片刻後顧北收起笑容,朗聲道:“三軍總司令聽令!”
唰的一聲,三人齊齊站直身體。
會議室立刻變得落針可聞。
“朕命令你們三人協調各部門製定出一個滅亡東瀛帝國的整體作戰計劃,最晚兩個月內發起進攻。”
“這場戰爭咱們不打則已,打就要打到底!”
“朕的目標很簡單,東瀛四島上不能有一頭活著的鬼子。”
“戰爭結束後,東瀛帝國將徹底變成曆史,朕將收複這四座島嶼,把它變成龍國的一個州。”
“名字就叫瀛州!”
聽到這話,三人齊齊敬禮。
“是,陛下!!”
滅國之戰所需要動用的糧食彈藥相當龐大,調配這些資源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士兵動員、油料運輸、兵工廠增產等等安排都要同步進行。
兩個月內開打,已經是動作很快了。
“啪啪啪……”
所有人在聽到瀛州兩個字之後臉上都露出振奮的笑容,忍不住站起身來鼓掌。
掌聲持續了足足一分鍾,才漸漸停息。
顧北雙手虛壓,淡淡道:“把你們手裏的報告留下,朕會抽時間查看,現在散會吧。”
“是,臣等告退。”
眾人依次退出會議大廳,但走路的腳步比進來時輕快了很多。
很快,龍國這座龐大的戰爭機器在顧北的命令下迅速運轉起來。
而就在這龍國積極整軍備戰的關鍵時期,東瀛帝國也迎來了自己曆史性的時刻。
……
1920年3月1日。
年近60歲的天皇星野武藏宣布退位。
他的兒子星野圭吾繼位,成為東瀛帝國第124代天皇,並且將年號改為“昭核”。
東瀛正式進入“昭核時代”。
新天皇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視察海軍艦隊。
作為一個島國,每任天皇都非常注重海軍力量的發展。如果海軍很弱,他們會非常沒有安全感。
東京灣。
江戶軍港。
中午的烈日高懸頭頂,陽光穿過雲朵縫隙照耀在海麵上,映襯出幾艘龐然大物的身影。
星野圭吾穿著黃櫨染禦袍在海軍部長的陪同下視察這座軍港。
盡管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但他還是對東瀛帝國製造出來的這些鋼鐵巨獸感到自豪。
那200多米長的龐大艦體,那比10層樓還要高的桅杆,以及那粗大到能把人塞進去的炮管子,光看著就有一種戰爭機器的獨特美感。
他看向一旁的佐藤真一,笑道:“佐藤部長,這艘就是長門號戰列艦吧?”
後者態度恭謹,微微躬身:“是的陛下,它擁有目前全世界口徑最大的主炮,戰鬥力遠遠超過之前的伊勢級戰列艦。”
“那給本皇介紹介紹它的各項參數吧。”他饒有興致的開口。
後者直接引導他通過舷梯登上戰艦甲板,兩人踩在柚木甲板上,他才用略顯驕傲的語氣開始介紹。
“長門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噸,滿載排水量噸,其中借鑒了來自不列顛的主炮製造技術,並且對主炮口徑進行了優化。”
“現在它搭載四座雙聯裝410毫米45倍徑主炮,外加20門140毫米口徑副炮,4門76毫米高射炮,以及十座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
“它采用表麵硬化裝甲,側舷主裝甲帶最厚的地方有305毫米,炮塔正麵是356毫米,炮塔頂部127毫米,另外還安裝了厚度達到75毫米的裝甲甲板。”
“光裝甲的噸位就達到了噸。”
“此外它還搭載了3架可用吊機迴收的水上偵察機。”
“雖然厚重的裝甲使得它最大航速隻有26.4節,但用來保衛帝國的領土足夠了。”
“而且我國目前可以投入戰鬥的長門級戰列艦有2艘,分別是長門號和陸奧號。”
他在提到410毫米主炮的時候,臉上盡是驕傲的神色。
因為當今全球,主炮口徑超過400毫米的戰列艦總共隻有4款,但不論是米國的科羅拉多級、不列顛的納爾遜級、還是龍國的龍級,口徑都沒有達到410毫米。
管子越粗,炮彈威力越大,這在海戰中帶來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作為大炮巨艦的愛好者,星野圭吾聽到這番話也是喜上眉梢。
“兩艘3萬多噸排水量的巨艦,帝國的工業實力果然強橫!”
“不過我聽說龍國的龍級戰列艦可是擁有4艘,咱們在這方麵可不能落後啊。”
佐藤真一見狀連忙解釋:“陛下放心,現在橫須賀造船廠兩座船台已經騰出來了,正在建造第二批長門級戰列艦,同樣是2艘。”
“等到它們下水服役,我東瀛帝國將擁有4艘長門級戰列艦!”
“這還差不多……”星野圭吾緩緩點頭,“不過即便如此,4艘戰列艦距離本皇所期望的八八艦隊也還有很大差距。”
“你們海軍內部不是提出了建造更大噸位戰列艦的計劃嗎,叫什麽來著,好像是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