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北聞言一臉淡定。


    “咱們的目標不僅是追趕列強,而且是要超越列強。”


    “至於你說的這個問題,全國普遍存在。不過10萬噸級巨輪的項目不要求立刻落地,各大船廠要先從修建船台和招募工人開始,慢慢來。”


    “朕可以給你5年時間。”


    石俊傑聽到這兒鬆了口氣,“這樣就好,5年的時間完全夠了,而且非常充裕。”


    “不過臣注意到文件中首次提到氣壓盾構法,以及盾構機,這又是幹什麽用的?”


    目前龍國的基礎建設能力,還停留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層次。


    最多遇到石頭堅硬的大山,采用炸藥爆破,修出一條盤山公路來。


    至於在山體內挖出一條隧道,這種魔幻的事情基本不可能做到。


    就算強行去做,所動用的人力物力也龐大到了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顧北聽到這話立刻就明白了後者的意思,於是耐心的解釋。


    “俊傑啊,你這頭腦還是不夠靈活,修路的時候咱們除了開山鑿石,還可以從山體中間直接打一條隧道過去嘛。”


    “打隧道……是使用歐洲人所說的片山機嗎?”後者還是有些懵。


    “大概吧。”顧北點了點頭,“不過片山機都是幾十年前的東西了,現在歐洲人挖隧道早就用上了盾構機。”


    目前盾構機這種東西在歐洲已經比較普及了,可以說是修建隧道和挖掘地下通道的必備利器。


    但對於工業化程度比較低的東亞地區來說,它依然是個稀罕物。


    而且龍國的地形多山,要想修建出聯通全國各州的龐大鐵路網,盾構機的技術是必須要掌握的。


    否則將來依靠從國外進口機器,不知道要多花多少冤枉錢。


    當然,現階段的盾構機隻能挖一些直徑不算大的洞,並不像後世隧道一樣可以兩輛汽車並行。


    但盡管如此,有了它之後龍國的修路速度依然能夠得到質的提升。


    最關鍵的是,一些需要繞行幾十上百公裏才能通過的大山,有了隧道之後可以直接穿過去,這大大縮短了路程,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它的重要性一點都不亞於之前的跨江大橋。


    石俊傑查看了一下盾構機的詳細資料,頓時露出恍然之色。


    同時也忍不住感慨:“怪不得西方人把歐羅巴稱為文明世界,在這工業機械領域他們確實有獨到之處。”


    “恐怕情報局從歐洲搞到這些技術,花費了不小的代價吧……”


    顧北見他又開始自行腦補,及時打斷道:“還有個文件袋呢,你看完再說話。”


    他說話間拿起桌子上的電話,撥到了隔壁的空軍總部,通知沈碧靈過來見自己。


    做完這些之後又慢悠悠的品起了茶,等待對方查看文件。


    石俊傑聞言心中一驚,忍不住嘀咕:“還有其它技術?這也太誇張了吧。”


    他說話間拿起第二個文件袋,拆開來仔細查看。


    這裏麵的內容比起上一個文件要少一些,但看起來卻更加晦澀難懂。


    “半導體、晶體管技術,電子管技術,雜交水稻技術,以及……簡體漢語字典?”


    看到這些新名詞兒,他忍不住抬起頭來望向顧北。


    說實話,要不是皇帝的身份在這擺著,他都想敲開顧北的腦殼看看裏麵是不是藏著什麽外星科技了。


    自從人類發現大地是一個球體之後,就琢磨起了地球之外的事物,並且開始探討外星人的概念。


    隻是目前沒有任何一名人類能夠離開大氣層,所以地球外的事物對他們來說都是神秘且強大的,充滿未知。


    顧北見狀籠統的解釋道:“在電氣時代,電子設備的重要性將日趨明顯。而半導體、晶體管、電子管等相關技術,都是製造電子設備的,也是電子設備小型化的必經之路。”


    “這方麵朕也不專業,你可以召集大學生和兩院的人才進行研究,將這些技術應用到電子設備領域。”


    “至於雜交水稻,這可不是一般東西,而是能讓全國4億多人吃飽飯的核心技術!”


    “第一代雜交水稻名叫秈型雜交水稻,它穗大粒多,米質優良,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畝產能超過1000斤。”


    “當然,這裏說的一斤不是大慶帝國當初的596.8克,而是500克,這個標準將於今後逐漸推廣到全國。”


    龍國目前還沿用著大慶帝國的計量單位,一斤是16兩,大概相當於596.8克。


    古人常說的“半斤八兩”,將其乘以二其實就是“一斤16兩”。


    顧北決定從現在開始推行更合理的計量單位,將“一斤500克”推廣至全國,並且規定1公斤等於2斤。


    與之相應的,一兩也從原來的37.3克變更為50克。


    這些方麵的詳細資料在文件中都有記載,石俊傑身為內閣首相一點就通,立刻就明白了其中意味。


    以前的計量方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的發展需求,而且500克一斤的計量單位也更方便龍國與其它國家進行貿易。


    不過最讓石俊傑震驚的不是計量單位改變,而是顧北所說的畝產量。


    “1000斤的畝產量,這怎麽可能?”


    “陛下您難道沒有去基層視察過嗎,現在國內的大米平均畝產量隻有兩三百斤。”


    “就連號稱‘湖廣熟,天下足’的湖廣地區,畝產也最多不過300多斤,別的州一些貧瘠點的地方甚至隻有100多斤。”


    “這畝產量1000斤……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石俊傑之所以這麽認真的反問,不是因為不信任顧北,而是大米產量這件事實在是太重要了。


    它可是細糧,是真正頂飽的東西!


    如果大米的產量能夠提升三倍,那給龍國帶來的效果絕對不亞於掀起一場工業革命。


    不論之前的大慶還是現在的龍國,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也是幾千年來爆發饑荒次數最多的國家。


    每到災年,糧食減產,很多地方都是饑荒橫行,餓殍遍野,成千上萬的百姓淪落到吃草葉啃樹皮的地步,甚至爆發過“易子而食”的慘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苗雲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苗雲風並收藏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