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龍巢建成
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 作者:苗雲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進入20世紀,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陸戰模式也跟之前產生了極大的不同。
尤其是龍國率先推廣的摩托化步兵師和機械化步兵師,這種利用車輛快速機動的地麵部隊在靈活性方麵本身就占據優勢。
就像是騎兵對戰步兵,步兵跑斷腿了也趕不上騎兵的機動性。
再加上現在東瀛是防守方,一旦出現失誤被敵方抓住,那極有可能接連丟失好幾座城鎮,甚至整個幽州都易主。
這是川崎一郎和整個東瀛帝國都不能接受的。
現在身為陸軍總司令的他心中隻有一個想法。
要麽盡快研製出來針對龍國新式裝甲車的武器,要麽就“用魔法打敗魔法”,研製屬於他們東瀛帝國的裝甲車。
當然,研發和製造新式武器裝備是需要時間的,現在他最缺的就是時間。
川崎一郎站在作戰指揮室的壁掛地圖前來迴踱步,目光忍不住在地圖上四處打量,最後無奈之下落在了北方濱城所在的位置。
這裏是熊國掌控的區域。
思索片刻後,他咬牙下定了決心,然後立刻用加密電報給東京發去消息,跟天皇商量接下來作戰計劃變更的事情。
他心裏十分清楚,要做改變就得趁早,趁他們還占據兵力優勢的時候盡早安排。
否則前線再打幾場敗仗,全軍士氣萎靡,軍心渙散,到時候再想幹什麽都晚了。
電報傳到東京之後,他果不其然的先是受到了天皇的一陣謾罵。
天皇那邊已經收到了軍部的戰報,對寧遠城失守的消息非常清楚。
不過他之所以把川崎一郎罵了個狗血淋頭,倒不是因為這個陸軍總司令沒守住寧遠城。
而是因為犧牲了三四萬名帝國精銳戰士,居然沒有打掉龍國陸軍哪怕一個團的步兵!
懸殊的戰損比差距,才是他憤怒的根源。
不過當得知龍國在戰場上又搬出新式武器裝備之後,就連一貫脾氣極好的他也露出無可奈何之色。
天皇也不知道為什麽,自從碰到顧北之後就諸事不順,迴迴戰鬥都能看到對方掏出新式武器裝備,己方還難以針對。
不過他從川崎一郎那了解到詳細情況之後,倒也並沒有感到絕望。
龍國的這款“重型裝甲車”雖然裝甲更為厚重,但本質上來講它依然是一款裝甲車,而且跟所有履帶式車輛一樣,都非常依賴履帶來前進。
如果能夠在遠距離破壞它的履帶,就能夠有效阻止這種裝甲車推進。
甚至更進一步,他們還可以研發出來反裝甲車火炮。
這種火炮口徑不用太大,30毫米到40毫米之間就夠用,它完全可以在2公裏以外擊中這些裝甲車,並且將其裝甲帶擊穿。
而且他們的飛機也該更新換代了。
川崎戰鬥機在這場戰鬥中的表現充分暴露了它的不足之處。
那就是武器口徑太小!
如果東瀛的戰鬥機現在已經搭載了12.7毫米甚至更大口徑的機關槍,那東瀛陸軍航空兵完全有機會在龍國的“重型裝甲車”進入寧遠城之前將其摧毀。
現在他唯一得到的好消息,就是雷鳥戰鬥機的出現讓歐美諸多列強都認識到了戰鬥機在未來戰場中的核心地位。
搶奪製空權主要依賴戰鬥機。
而且龍國的戰鬥機戰場表現如此優異,其實也是在給各國發展戰鬥機指明方向。
他們無需在未知領域慢慢摸索,隻需要跟著龍國的思路去研發,先搞出發動機,然後飛機的氣動外形也參考現成的雷鳥,最後再大規模量產就夠了。
雷鳥戰鬥機用自身的實際存在證明了飛機發動機功率可以做得更高,體型也可以做得更大,就連機載武器,也要更大口徑的!
有了方向之後再進行定向研發,這研製速度能快好幾倍。
而且以列強們的工業規模,一旦進入量產階段,他們的戰機數量絕對能夠甩龍國好幾條街。
天皇正是看清楚了這點,一邊積極的尋求與歐美列強合作,用技術共享的方式加快新戰機研發,另一方麵則是考慮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要不要與熊國陸軍合作?
川崎一郎在電報中明確說了,要想保住幽州和東北平原,他們就必須要聯合熊國一起阻擋龍國陸軍的攻勢。
隻要能夠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給熊國更多的地盤也未嚐不可。
如果實在不行,就隻能出讓大量利益懇請兩位“幹爹”出手了。
米國和不列顛,一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一個是全球第一軍事強國,隻要兩國的武器跟龍國沒有明顯代差,那打起來都是妥妥的穩贏。
隻是天皇聽說最近歐羅巴局勢風雲動蕩,也不怎麽和平,所以兩位幹爹好像不是很願意向東亞派兵。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北方的熊國就成了他不得不考慮的重要選擇。
畢竟幽州是熊國跟東瀛共同占下來的,雙方在麵對龍國的立場上是完全一致的,有共同利益訴求。
想到這裏,他立刻開始著手委派官員飛往熊國都城,準備與沙皇阿茲爾共同商議軍國大事。
就在天皇密謀聯合沙皇的這段時間,龍國國內卻是一片歡天喜地的場景。
龍國日報已經將前線光複寧遠城的消息公布了出來,廣而告之,並且宣布將要光複幽州全境,幫幽州子民們奪迴自己的故土。
這則消息可謂是相當振奮士氣,除了百姓們奔走相告之外,也讓離家許久的幽州子民們感到格外興奮。
想不到他們的老家都被東瀛鬼子給占據,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龍國的將其光複,甚至皇帝顧北還會保護他們的安全,幫助他們返迴幽州定居。
而作為眾人議論的焦點,顧北此時卻帶領一眾警衛來到了京城西郊。
……
京城郊區。
西山腳下。
一座軍事基地拔地而起。
基地內多座樓房鱗次櫛比的排列在一起,顯得巍峨壯觀。
而最顯眼的,還要數基地內大量正在列隊的士兵和已經修建完畢的軍用機場。
這裏就是去年就開始建設的“龍巢”。
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建設完畢,可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和末日堡壘還在施工中。
基地的大門前,鐵絲網和木質拒馬縱橫交錯,圍牆上掛著的牌子寫著“軍事禁區”四字。
作為龍國未來的軍事兼行政中心,這裏顯然還沒有完全開放,起碼內閣的很多部門都沒有搬過來。
顧北和懷了孕的沈碧靈一起下車,在警衛兵的簇擁下出現在門前。
尤其是龍國率先推廣的摩托化步兵師和機械化步兵師,這種利用車輛快速機動的地麵部隊在靈活性方麵本身就占據優勢。
就像是騎兵對戰步兵,步兵跑斷腿了也趕不上騎兵的機動性。
再加上現在東瀛是防守方,一旦出現失誤被敵方抓住,那極有可能接連丟失好幾座城鎮,甚至整個幽州都易主。
這是川崎一郎和整個東瀛帝國都不能接受的。
現在身為陸軍總司令的他心中隻有一個想法。
要麽盡快研製出來針對龍國新式裝甲車的武器,要麽就“用魔法打敗魔法”,研製屬於他們東瀛帝國的裝甲車。
當然,研發和製造新式武器裝備是需要時間的,現在他最缺的就是時間。
川崎一郎站在作戰指揮室的壁掛地圖前來迴踱步,目光忍不住在地圖上四處打量,最後無奈之下落在了北方濱城所在的位置。
這裏是熊國掌控的區域。
思索片刻後,他咬牙下定了決心,然後立刻用加密電報給東京發去消息,跟天皇商量接下來作戰計劃變更的事情。
他心裏十分清楚,要做改變就得趁早,趁他們還占據兵力優勢的時候盡早安排。
否則前線再打幾場敗仗,全軍士氣萎靡,軍心渙散,到時候再想幹什麽都晚了。
電報傳到東京之後,他果不其然的先是受到了天皇的一陣謾罵。
天皇那邊已經收到了軍部的戰報,對寧遠城失守的消息非常清楚。
不過他之所以把川崎一郎罵了個狗血淋頭,倒不是因為這個陸軍總司令沒守住寧遠城。
而是因為犧牲了三四萬名帝國精銳戰士,居然沒有打掉龍國陸軍哪怕一個團的步兵!
懸殊的戰損比差距,才是他憤怒的根源。
不過當得知龍國在戰場上又搬出新式武器裝備之後,就連一貫脾氣極好的他也露出無可奈何之色。
天皇也不知道為什麽,自從碰到顧北之後就諸事不順,迴迴戰鬥都能看到對方掏出新式武器裝備,己方還難以針對。
不過他從川崎一郎那了解到詳細情況之後,倒也並沒有感到絕望。
龍國的這款“重型裝甲車”雖然裝甲更為厚重,但本質上來講它依然是一款裝甲車,而且跟所有履帶式車輛一樣,都非常依賴履帶來前進。
如果能夠在遠距離破壞它的履帶,就能夠有效阻止這種裝甲車推進。
甚至更進一步,他們還可以研發出來反裝甲車火炮。
這種火炮口徑不用太大,30毫米到40毫米之間就夠用,它完全可以在2公裏以外擊中這些裝甲車,並且將其裝甲帶擊穿。
而且他們的飛機也該更新換代了。
川崎戰鬥機在這場戰鬥中的表現充分暴露了它的不足之處。
那就是武器口徑太小!
如果東瀛的戰鬥機現在已經搭載了12.7毫米甚至更大口徑的機關槍,那東瀛陸軍航空兵完全有機會在龍國的“重型裝甲車”進入寧遠城之前將其摧毀。
現在他唯一得到的好消息,就是雷鳥戰鬥機的出現讓歐美諸多列強都認識到了戰鬥機在未來戰場中的核心地位。
搶奪製空權主要依賴戰鬥機。
而且龍國的戰鬥機戰場表現如此優異,其實也是在給各國發展戰鬥機指明方向。
他們無需在未知領域慢慢摸索,隻需要跟著龍國的思路去研發,先搞出發動機,然後飛機的氣動外形也參考現成的雷鳥,最後再大規模量產就夠了。
雷鳥戰鬥機用自身的實際存在證明了飛機發動機功率可以做得更高,體型也可以做得更大,就連機載武器,也要更大口徑的!
有了方向之後再進行定向研發,這研製速度能快好幾倍。
而且以列強們的工業規模,一旦進入量產階段,他們的戰機數量絕對能夠甩龍國好幾條街。
天皇正是看清楚了這點,一邊積極的尋求與歐美列強合作,用技術共享的方式加快新戰機研發,另一方麵則是考慮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要不要與熊國陸軍合作?
川崎一郎在電報中明確說了,要想保住幽州和東北平原,他們就必須要聯合熊國一起阻擋龍國陸軍的攻勢。
隻要能夠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給熊國更多的地盤也未嚐不可。
如果實在不行,就隻能出讓大量利益懇請兩位“幹爹”出手了。
米國和不列顛,一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一個是全球第一軍事強國,隻要兩國的武器跟龍國沒有明顯代差,那打起來都是妥妥的穩贏。
隻是天皇聽說最近歐羅巴局勢風雲動蕩,也不怎麽和平,所以兩位幹爹好像不是很願意向東亞派兵。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北方的熊國就成了他不得不考慮的重要選擇。
畢竟幽州是熊國跟東瀛共同占下來的,雙方在麵對龍國的立場上是完全一致的,有共同利益訴求。
想到這裏,他立刻開始著手委派官員飛往熊國都城,準備與沙皇阿茲爾共同商議軍國大事。
就在天皇密謀聯合沙皇的這段時間,龍國國內卻是一片歡天喜地的場景。
龍國日報已經將前線光複寧遠城的消息公布了出來,廣而告之,並且宣布將要光複幽州全境,幫幽州子民們奪迴自己的故土。
這則消息可謂是相當振奮士氣,除了百姓們奔走相告之外,也讓離家許久的幽州子民們感到格外興奮。
想不到他們的老家都被東瀛鬼子給占據,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龍國的將其光複,甚至皇帝顧北還會保護他們的安全,幫助他們返迴幽州定居。
而作為眾人議論的焦點,顧北此時卻帶領一眾警衛來到了京城西郊。
……
京城郊區。
西山腳下。
一座軍事基地拔地而起。
基地內多座樓房鱗次櫛比的排列在一起,顯得巍峨壯觀。
而最顯眼的,還要數基地內大量正在列隊的士兵和已經修建完畢的軍用機場。
這裏就是去年就開始建設的“龍巢”。
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建設完畢,可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和末日堡壘還在施工中。
基地的大門前,鐵絲網和木質拒馬縱橫交錯,圍牆上掛著的牌子寫著“軍事禁區”四字。
作為龍國未來的軍事兼行政中心,這裏顯然還沒有完全開放,起碼內閣的很多部門都沒有搬過來。
顧北和懷了孕的沈碧靈一起下車,在警衛兵的簇擁下出現在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