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還在明麵上支持著太後的軍閥,就隻剩一個榮鵬天。


    其它所有軍閥表麵上沒有鬧獨立,但實際上已經具備了完全獨立自主的能力。


    華夏正式進入軍閥割據時代!


    由於沒有一個被所有人廣泛認可的政府,所以華夏大地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上百個軍閥。


    其中除顧北之外,光規模比較大,並且至少掌控一州之地的軍閥就有10個。


    他們分別是退守雍州的太後、皖係的榮鵬天、江浙的沈家、幽州的季家、兩廣的薛家、湖廣的王家、豫州的蘇家、魯州的高家、掌握川軍的李家,以及雲州的南宮家族。


    單從兵力來說,手握50萬大軍的太後軍事實力最為強盛。


    雖然是些屯田軍,但數量上很唬人。


    這也是她至今為止依舊自稱大慶正統的底氣。


    太後不但將龍國定義為非法政權,還獲得了榮鵬天的支持,這確實讓所有人都為顧北捏了把汗。


    但真正讓其它軍閥感到擔憂的還不是這個。


    而是列強插手了華夏的內部!


    號稱日不落帝國的不列顛公開支持大慶皇室,並且還揚言要幫助太後鏟除顧北這個反賊。


    不光如此,其它的各個軍閥也基本上都得到了不同的列強支持。


    他們不光開放通商口岸,保留列強之前在華夏設立的租界,並且還大肆放寬投資要求,允許洋人的資本進入華夏,並且掌控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命脈產業。


    雖然鋼鐵煤炭等產業非常重要,各個軍閥都想將其掌握在手中。但華夏本土實在是太缺乏工業基礎了,他們根本不具備建設大型煉鋼廠的能力。


    本土豐厚的煤炭資源,居然也需要引進國外資本才能夠得到高效開采。


    這是一個農業國的悲哀,也是當前環境下想發展工業的無奈。


    這些軍閥雖然知道顧北有能力幫助他們開采,甚至搭建工業體係,可他們寧願把這些開采機會讓給外國資本,也絕對不允許顧北插手。


    因為國外資本隻是圖利,而顧北壯大起來之後可是要將他們吞並的。


    列強正是利用各個軍閥的這種心理,才紛紛加大投資力度。


    賺取海量利益的同時,還借這些軍閥的手加劇帝國分裂,讓華夏本土長期處於割裂和內亂之中。


    一個分裂的華夏,才符合列強們在遠東的利益。


    它們巴不得顧北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戰敗,甚至死亡,這樣華夏就沒有任何一個軍閥敢公開反抗它們。


    它們可以順理成章把更多的煙土和工業品傾銷到華夏,將貿易逆差轉為順差。


    在這場搶奪市場的饕餮盛宴之中,跳的最歡的列強莫過於東瀛。


    東瀛是一個島國,先天資源極度匱乏。


    本土四島不光限製了它的人口規模和發展上限,更是讓他們全國上下都充滿了一種不安全感。


    沒有戰略縱深,在抵抗其它列強攻擊的時候就沒有迴旋的餘地,很快就會被征服,這才是東瀛人恐懼的根源。


    當初明治維新也不是他們自己想維新,而是米國佬用大炮轟開了他們的國門,強製他們簽訂通商條約,導致幕府威權喪失,各藩武士才發起了倒幕維新運動。


    這樣的曆史經曆使得幾乎東瀛每一名高層軍官都對大陸上的土地充滿了欲望。


    他們不僅僅隻滿足於在華夏扶持代理人,而是想要直接出兵征服。


    用日耳曼人的話說,“我們也要爭奪陽光下的土地”。


    如果放在以前,東亞大陸上有兩個疆域麵積和軍事實力都堪稱巨無霸一樣的存在,把東瀛的那點小心思壓製的死死的。


    可現在隨著局勢的變化,情況已經大不相同。


    東瀛依靠明治維新之後迅猛增長的國力,率先成為東亞第一個完成工業化的國家。


    雖然它隻是剛剛跨入列強門檻,但三流列強也是列強,軍事實力不容小覷。


    這也是東瀛能夠接連拿下高麗和琉球的原因。


    本來東瀛軍官以為鴨綠江就已經是他們的擴張邊界,軍隊這輩子都沒有辦法跨過江水,進入土地肥沃的東北平原。


    但沒想到顧北這個南洋總督居然腦子“抽風”,主動掀起內戰,讓華夏進入了軍閥割據時代。


    這白給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天皇本來大腦中就充滿了機會主義思潮,此時更是如同一隻看見屎的蒼蠅,激動的嗡嗡亂轉,睡不著覺。


    而且最讓他感到興奮的是,米國和不列顛居然對越發貪婪的東瀛表示支持,援助給東瀛大量工業原材料和軍事科技。


    這更加助長了天皇的野心。


    於是一個陰損的計劃漸漸在他腦海中成型。


    ……


    9月1日。


    高麗半島。


    漢城。


    一條寬闊的街道上,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交織。


    這裏既有低矮的韓屋,也有一些高大的歐式風格建築。


    街道上熙熙攘攘,牛車、人力車、汽車等交通工具混雜在一起,路邊有小商販擺攤售賣商品,吆喝聲此起彼伏。


    突然兩隊穿著東瀛軍裝的士兵大踏步的走上街道,將群眾們向兩邊分開,騰出大片的青石地板道路。


    片刻後,一支車隊緩緩從街道東側駛來。


    為首的是一輛軍綠色三輪摩托,掛著一麵東瀛膏藥旗,車裏坐著一位東瀛陸軍少尉。


    幾輛三輪摩托後麵緊跟著一輛沒有棚頂的黑色小汽車,車上坐著的則是當今高麗國王,崔敏才。


    年僅25歲的崔敏才本來隻是一名王子,但由於國王在對抗東瀛的戰鬥中壯烈犧牲,整個王國都處在了東瀛的控製之下,所以他才被推舉出來,扶持成國王。


    明麵上他統管著這個王國,但實際上崔敏才隻是一個傀儡,是幫助東瀛陸軍管理高麗半島以及賺取利益的工具。


    不過崔敏才對此倒沒什麽不開心。


    高麗王國自古以來都是王國,從來沒敢自稱帝國,主要原因就是國土狹小,軍事實力孱弱。


    他們一直都是那個被強大帝國所支配的存在。


    從前支配者是大慶帝國,現在改成了東瀛。


    雖然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不如從前,但身為國王,他自己小日子過得還是挺滋潤的,甚至娶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東瀛皇室公主為妻子。


    今天他乘車出門,是要到西邊的沙灘區域參與“東瀛高麗兩國聯合演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苗雲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苗雲風並收藏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