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和平光複京城
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 作者:苗雲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欽差語氣犀利,思路清晰。
一番分析下來就連旁邊的其他武官們也都露出讚同的神色。
自古以來打仗,並不是誰兵力多就一定能獲勝。
事實上他們現在麵臨的情況更加嚴峻,除了兵力,沒有任何一方麵是占優勢的。
論彈藥儲備和火力強度,瓊州陸軍明顯強於他們。
論士氣,孤立無援的他們糧食耗盡隻是時間問題,再加上慶文帝駕崩的事情傳播開後,對士氣的打擊非常大,會讓很多守城將領心生懼意。
論排兵布陣,現在他們是被包圍的那一方,怎麽看都不可能打出優勢來。
所以要想活命,以及保護住城中百姓們的安全,李建章能選擇的道路就隻剩下一條。
可是如果他真的投降了,顧北能放過他們這些守軍的主要將領嗎?
他剛剛想到這裏,另一名武官就開口詢問了。
“劉欽差,既然是顧北讓你傳話,那他都提出了什麽條件?”
“我們如果投降的話,又如何保證顧北不會秋後算賬,或者殺俘?”
後者聞言搖頭一笑。
“你們想多了,顧北不是出爾反爾之人。”
“之前散播的那麽多傳單,已經搞得滿城風雨,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顧北承諾善待俘虜,並且不追究守軍之前犯下的罪責。”
“進城之後殺了你們進行報複,卻讓自己擔上背信棄義的罵名,這對顧北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而且李將軍別怪我多嘴。”
“現在攻城戰尚未開打,一切談判都還來得及。”
“如果您斷然拒絕顧北的勸降建議,等瓊州陸軍打上來的時候,再投降可就晚了,之前的承諾也都失去意義。”
劉欽差不止在迴複這名武官,他的目光一直放在李建章身上。
這名武官是李建章的親信,說白了,就是他的嘴替,替他說出一些不好意思開口的話語。
聽完了劉欽差的話,眾人對視一眼,都猶豫了起來。
他們今天經曆的事情實在太刺激了,心情七上八下。
先是經曆了被敵軍包圍的壓抑,又經曆了慶文帝駕崩的絕望。
就在他們感覺自己防守京城都失去意義,並且命不久矣的時候,劉欽差卻再次遞給他們一個希望。
一個投降保命的希望。
畢竟和顧北有仇的是皇室,不是李建章。
現在投降,真有可能落得個好下場,甚至安享晚年。
他們不戰而降不僅保護了城內百姓免受戰火摧殘,更是讓城內的眾多文物古跡完整保存下來,這其中的曆史價值不可估量。
現在李建章等人的情況,就像溺水之人麵前擺了一根救命稻草。
抓住了有可能活命,抓不住必死無疑。
兩者一對比,該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此時李建章環視四周,從部下們臉上的表情就已經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眾意難違,他也隻好借坡下驢。
幾分鍾後。
原本前去皇宮馳援的副將,騎馬奔了迴來。
從他的口中,李建章得知了皇宮情況,同時也明白了劉欽差所言非虛。
這一下子,他和一眾武官心中再沒有半分僥幸。
僅僅猶豫片刻,他便重重的點頭答應下來。
“好,我答應顧北,開城投降,並且讓所有守軍放下武器。”
“希望顧北真的會像他傳單中所宣揚的那樣,對我們這些守軍將領既往不咎。”
“我們不謀求什麽高官厚祿,放我手下的這些兵迴家就行。”
說完這些話,他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幹,整個人蒼老了很多,被警衛兵們攙扶著才坐在椅子上。
人的心氣兒一旦沒了,再遠大的雄心壯誌也都會化作泡影。
雖然投降之後他們無法繼續擔任將領,但這麽多年下來多多少少也攢了些積蓄,迴家當個富翁或者小地主也能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這樣的未來,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最好的結果。
“太好了,識時務者為俊傑。有了你這句話,我也好跟對方交差。”
劉欽差說話間擦了擦額頭冷汗。
勸李建章投降這件事不光是為了顧北,更是為了他自己。
作為“勸降使者”,他的任務一旦失敗,下場不會比盒子裏的慶文帝好到哪去。
保住李建章的性命,也是在保他自己的命。
劉欽差將木盒子留在城樓上,直接轉身離去,騎著馬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皇宮,向白展鴻複命。
而李建章這邊,不用他說話,一眾軍官已經開始有序的安排起投降的相關事宜。
片刻後一名武官走上前來,微微躬身開口。
“李將軍,陛……這木盒子裏的頭顱,該如何處理?”
雖說慶文帝死了,但好歹人家也是皇帝身份,不能像普通人的頭顱一樣隨便找個地方埋了。
李建章聞言慘笑一聲。
“投降之後,我就不是什麽將軍了,以後直接叫我的名字即可。”
“這顆頭顱本來就不是咱們的戰利品,給它塗抹一些生石灰防腐,然後交到敵軍手中吧。”
“是,我這就去辦。”
整個京城的戰局,從李建章下令投降的那一刻起就徹底發生了逆轉。
那些本來在大戰之前就感到恐懼和煎熬的基層士兵,在聽到這番話之後反而鬆了口氣。
不用打仗,就意味著不再死人。
對他們這些拿不了多少俸祿的基層士兵而言,解甲歸田都比跟瓊州陸軍打仗要好。
畢竟之前津門被攻破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有這樣的戰績在前,所有人都對瓊州軍隊光複京城的能力沒有任何懷疑。
無非是花費多長時間,付出多大代價的區別。
一小時後。
隨著京城四麵城牆上全都掛起白旗,這場還未開始的戰鬥直接被宣布了提前結束。
顧北也如願和平光複京城。
“和平光複”帶來的意義不僅僅是避免了城市破壞和人員傷亡,更是能夠減少社會動蕩,加速顧北統一全國的進程。
而且有了李建章投降的榜樣,將來再光複其它城鎮的時候守軍將領抵抗意誌就會大大動搖,極有可能效仿李建章向顧北投降。
為了達成這一戰略目標,顧北不但赦免了李建章等所有守城將領的罪責,還保證不對他們進行抄家,讓他們自行挑選將來養老的地方。
當然,不能留在京城。
一番分析下來就連旁邊的其他武官們也都露出讚同的神色。
自古以來打仗,並不是誰兵力多就一定能獲勝。
事實上他們現在麵臨的情況更加嚴峻,除了兵力,沒有任何一方麵是占優勢的。
論彈藥儲備和火力強度,瓊州陸軍明顯強於他們。
論士氣,孤立無援的他們糧食耗盡隻是時間問題,再加上慶文帝駕崩的事情傳播開後,對士氣的打擊非常大,會讓很多守城將領心生懼意。
論排兵布陣,現在他們是被包圍的那一方,怎麽看都不可能打出優勢來。
所以要想活命,以及保護住城中百姓們的安全,李建章能選擇的道路就隻剩下一條。
可是如果他真的投降了,顧北能放過他們這些守軍的主要將領嗎?
他剛剛想到這裏,另一名武官就開口詢問了。
“劉欽差,既然是顧北讓你傳話,那他都提出了什麽條件?”
“我們如果投降的話,又如何保證顧北不會秋後算賬,或者殺俘?”
後者聞言搖頭一笑。
“你們想多了,顧北不是出爾反爾之人。”
“之前散播的那麽多傳單,已經搞得滿城風雨,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顧北承諾善待俘虜,並且不追究守軍之前犯下的罪責。”
“進城之後殺了你們進行報複,卻讓自己擔上背信棄義的罵名,這對顧北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而且李將軍別怪我多嘴。”
“現在攻城戰尚未開打,一切談判都還來得及。”
“如果您斷然拒絕顧北的勸降建議,等瓊州陸軍打上來的時候,再投降可就晚了,之前的承諾也都失去意義。”
劉欽差不止在迴複這名武官,他的目光一直放在李建章身上。
這名武官是李建章的親信,說白了,就是他的嘴替,替他說出一些不好意思開口的話語。
聽完了劉欽差的話,眾人對視一眼,都猶豫了起來。
他們今天經曆的事情實在太刺激了,心情七上八下。
先是經曆了被敵軍包圍的壓抑,又經曆了慶文帝駕崩的絕望。
就在他們感覺自己防守京城都失去意義,並且命不久矣的時候,劉欽差卻再次遞給他們一個希望。
一個投降保命的希望。
畢竟和顧北有仇的是皇室,不是李建章。
現在投降,真有可能落得個好下場,甚至安享晚年。
他們不戰而降不僅保護了城內百姓免受戰火摧殘,更是讓城內的眾多文物古跡完整保存下來,這其中的曆史價值不可估量。
現在李建章等人的情況,就像溺水之人麵前擺了一根救命稻草。
抓住了有可能活命,抓不住必死無疑。
兩者一對比,該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此時李建章環視四周,從部下們臉上的表情就已經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眾意難違,他也隻好借坡下驢。
幾分鍾後。
原本前去皇宮馳援的副將,騎馬奔了迴來。
從他的口中,李建章得知了皇宮情況,同時也明白了劉欽差所言非虛。
這一下子,他和一眾武官心中再沒有半分僥幸。
僅僅猶豫片刻,他便重重的點頭答應下來。
“好,我答應顧北,開城投降,並且讓所有守軍放下武器。”
“希望顧北真的會像他傳單中所宣揚的那樣,對我們這些守軍將領既往不咎。”
“我們不謀求什麽高官厚祿,放我手下的這些兵迴家就行。”
說完這些話,他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幹,整個人蒼老了很多,被警衛兵們攙扶著才坐在椅子上。
人的心氣兒一旦沒了,再遠大的雄心壯誌也都會化作泡影。
雖然投降之後他們無法繼續擔任將領,但這麽多年下來多多少少也攢了些積蓄,迴家當個富翁或者小地主也能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這樣的未來,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最好的結果。
“太好了,識時務者為俊傑。有了你這句話,我也好跟對方交差。”
劉欽差說話間擦了擦額頭冷汗。
勸李建章投降這件事不光是為了顧北,更是為了他自己。
作為“勸降使者”,他的任務一旦失敗,下場不會比盒子裏的慶文帝好到哪去。
保住李建章的性命,也是在保他自己的命。
劉欽差將木盒子留在城樓上,直接轉身離去,騎著馬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皇宮,向白展鴻複命。
而李建章這邊,不用他說話,一眾軍官已經開始有序的安排起投降的相關事宜。
片刻後一名武官走上前來,微微躬身開口。
“李將軍,陛……這木盒子裏的頭顱,該如何處理?”
雖說慶文帝死了,但好歹人家也是皇帝身份,不能像普通人的頭顱一樣隨便找個地方埋了。
李建章聞言慘笑一聲。
“投降之後,我就不是什麽將軍了,以後直接叫我的名字即可。”
“這顆頭顱本來就不是咱們的戰利品,給它塗抹一些生石灰防腐,然後交到敵軍手中吧。”
“是,我這就去辦。”
整個京城的戰局,從李建章下令投降的那一刻起就徹底發生了逆轉。
那些本來在大戰之前就感到恐懼和煎熬的基層士兵,在聽到這番話之後反而鬆了口氣。
不用打仗,就意味著不再死人。
對他們這些拿不了多少俸祿的基層士兵而言,解甲歸田都比跟瓊州陸軍打仗要好。
畢竟之前津門被攻破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有這樣的戰績在前,所有人都對瓊州軍隊光複京城的能力沒有任何懷疑。
無非是花費多長時間,付出多大代價的區別。
一小時後。
隨著京城四麵城牆上全都掛起白旗,這場還未開始的戰鬥直接被宣布了提前結束。
顧北也如願和平光複京城。
“和平光複”帶來的意義不僅僅是避免了城市破壞和人員傷亡,更是能夠減少社會動蕩,加速顧北統一全國的進程。
而且有了李建章投降的榜樣,將來再光複其它城鎮的時候守軍將領抵抗意誌就會大大動搖,極有可能效仿李建章向顧北投降。
為了達成這一戰略目標,顧北不但赦免了李建章等所有守城將領的罪責,還保證不對他們進行抄家,讓他們自行挑選將來養老的地方。
當然,不能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