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生不逢時的慶文帝
我領海寬,戰艦多億點過分嗎? 作者:苗雲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倒不覺得打滿補丁的衣服穿著有什麽不舒適,見母親說出改善生活的話之後,便仰頭天真的說道:“娘,我不要什麽新衣服,要吃肉,我要吃餃子!”
兩年前的一天夜裏,父親幹完活後把大戶人家吃剩下的餃子帶了點迴來,留給他吃。
雖然當他吃的時候已經涼了,但那一口豬肉大蔥餡兒餃子的味道,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男孩說話間還舔了舔嘴唇,饞的不行。
婦女聽到這頓時板起了臉:“又做白日夢呢?吃一頓餃子的花銷夠咱們全家啃半月粗糧了,真不會過日子。”
“沒那富貴命,還得了一身富貴病!”
男人見妻子這麽說話,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但最終也沒能張開口。
還是等顧北大軍進城,獲得勝利之後再說吧。
他們這些小人物,本來就是被時代洪流裹挾著前進,沒有多少選擇權。
不過今天這場對話,也讓他這位一家之主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們全家所追求的美好生活,隻有在顧北的統治之下才有可能實現。
王五的翻身逆襲就是眼前活生生的例子。
想到這,他拍拍身上的塵土,帶著家人們從地窖裏爬了出來。
當他看到兒子手中攥著的皺巴巴傳單時,當即伸出了手:“傳單上寫的什麽,給我看看。”
男孩卻如同保護寶貝一般收迴了手,警惕道:“你又不識字,看它做什麽?”
“嘿,你這小崽子,三天不打就想上房揭瓦是不是?趕緊把傳單給老子。”
他一把搶過傳單,將其展開來邊看邊解釋道:“你爹我跟著主家做長工的這兩年,偷學了不少字,常見的段落連看帶蒙也能猜出個大半。你當我真一個字不認識?”
片刻後,他看完了傳單上的內容,抬起頭來怔怔的望著天空中飛機消失的方向,麵露感慨。
“我本來以為燕州大將軍去世之後,這苛捐雜稅咱們要交上一輩子。但現在看來,顧北青出於藍勝於藍,成就絕對不會比他爹低。”
“要是他真能推翻朝廷統治,我願意擁護他登基稱帝。”
他們在城內躲著,不知道顧北麾下的大軍戰鬥力強不強。
但有一點他很清楚。
顧北能造出飛機來,朝廷卻造不出。
這幾天飛機在頭頂嗡嗡嗡不停的轉,已經投送下來了不知道多少張傳單。
雖然朝廷極力收繳,並且禁止民間傳播這類影響士氣的東西,但依然阻擋不了大家議論這件事。
而且最讓朝廷和皇室感到恐懼的是,城內最為廣大的百姓群體麵對顧北大軍時,居然沒有表現出多少害怕情緒,反而隱隱有些期待和歡迎。
這也怪不了顧北。
朝廷閉關鎖國,愚昧迂腐。對外割地賠款,對內欺壓百姓,著實沒幹出幾件得人心的好事。
隨著傳單在不同人之間來迴借閱傳播,一陣輿論風潮不可抑製的在京城中掀起來。
百姓與朝廷無法上下一心,帶來的結果就是守城士兵們軍心動蕩。
因為這些士兵的家屬們大多也都在城內,並且接到了傳單。
隨著輿論的發酵,越來越多基層士兵認為自己為朝廷戰鬥根本不值得。
這個時候別說士氣如何了,顧北的大軍打過來的時候他們不當場反水就算不錯。
就這還是因為拿著朝廷的糧餉,否則他們大概不會念著皇室半點好處。
京城守軍的主將名叫李建章。
他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場輿論風暴對守軍士氣的影響有多大。
可是雖然他目前可以直接或間接調動幾十萬大軍,但手下既沒有空軍,也沒有防空炮。
這幾天隻能眼睜睜看著顧北的飛機在京城上空各種散播傳單。
傳單數量多到他想收繳都收繳不完。
因為擔憂士兵和基層將領產生嘩變,他增加了督戰隊的數量,並且規定所有士兵全天24小時不允許離開軍營,更不許跟家屬聯係。
即便如此,當他看到顧北麾下的陸軍正在將越來越多的火炮和彈藥運輸到戰場上時,心中的擔憂也無法抹除。
顧北麾下的戰艦火炮口徑大也就算了,京城畢竟在內陸,對方的艦炮攻擊不到。
但對方拉到陸地上的這些火炮,居然光120毫米口徑左右的重型火炮就有幾百門。
要是打起來,城牆外的那十幾萬守軍恐怕很快就會被打到崩潰。
這才是他要麵對的最嚴峻情況。
雖然顧北麾下的飛機數量多,火力也強。但飛機最多隻能對守軍進行火力打擊,製造一些傷亡,打完了它無法占領任何一個陣地。
隻有陸軍的推進和占領,才能夠幫助顧北獲得最終勝利。
所以此戰看似顧北把海軍空軍都派了出來,實則戰場的主角一直都是陸軍。
這僅僅三個師的陸軍,壓的李建章胸口喘不過氣來。
他在不斷調整作戰部署的同時,隻能給皇宮的太後發消息,請求支援,並且讓她控製住文武百官,千萬別生出什麽亂子來。
這時候京城一旦內部動蕩,打起仗來腹背受敵,搞不好就是滿盤皆輸。
隨著一個接一個的軍情報告傳遞到皇宮,這座屹立在大地上500年的悠久宮殿也被緊張肅殺的氛圍籠罩。
皇宮。
金鑾殿內。
高高的穹頂上,精美的彩繪圖案若隱若現,陽光透過鏤空的窗欞將光線灑進來。
大殿主位的龍椅上,皇帝金佑文身穿金色龍袍,目光冷峻而犀利的注視著台下眾臣,他的身影在這莊嚴的大殿中顯得高大且威嚴。
不過從他略顯蒼白的臉色和額頭冷汗就能看出來,此時的皇帝內心也十分緊張。
金佑文今年18歲了,已經開始親政,全麵行使皇權,處理國家政務。
但他沒想到自己剛剛從太後的羽翼下走出來,就會遭遇這麽嚴峻的考驗。
此時帝國內憂外患,甚至到了亡國的邊緣。
這讓他有種“生不逢時”的悲涼感,對目前的局勢感覺到無力。
雖然他很討厭列強,想要努力振興帝國。但不得不承認,與列強相比,他更害怕顧北這種有實力的國內軍閥。
正如太後所說,列強與大慶帝國相隔萬裏,即便偶爾舉兵來犯,也會因為無力支撐遠征的巨大消耗而很快退兵。
它們要的隻是些許利益,而顧北這些國內軍閥,要的卻是他們皇家的命。
如今倒好,要錢的剛打發走,要命的就來京城了。
兩年前的一天夜裏,父親幹完活後把大戶人家吃剩下的餃子帶了點迴來,留給他吃。
雖然當他吃的時候已經涼了,但那一口豬肉大蔥餡兒餃子的味道,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男孩說話間還舔了舔嘴唇,饞的不行。
婦女聽到這頓時板起了臉:“又做白日夢呢?吃一頓餃子的花銷夠咱們全家啃半月粗糧了,真不會過日子。”
“沒那富貴命,還得了一身富貴病!”
男人見妻子這麽說話,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但最終也沒能張開口。
還是等顧北大軍進城,獲得勝利之後再說吧。
他們這些小人物,本來就是被時代洪流裹挾著前進,沒有多少選擇權。
不過今天這場對話,也讓他這位一家之主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們全家所追求的美好生活,隻有在顧北的統治之下才有可能實現。
王五的翻身逆襲就是眼前活生生的例子。
想到這,他拍拍身上的塵土,帶著家人們從地窖裏爬了出來。
當他看到兒子手中攥著的皺巴巴傳單時,當即伸出了手:“傳單上寫的什麽,給我看看。”
男孩卻如同保護寶貝一般收迴了手,警惕道:“你又不識字,看它做什麽?”
“嘿,你這小崽子,三天不打就想上房揭瓦是不是?趕緊把傳單給老子。”
他一把搶過傳單,將其展開來邊看邊解釋道:“你爹我跟著主家做長工的這兩年,偷學了不少字,常見的段落連看帶蒙也能猜出個大半。你當我真一個字不認識?”
片刻後,他看完了傳單上的內容,抬起頭來怔怔的望著天空中飛機消失的方向,麵露感慨。
“我本來以為燕州大將軍去世之後,這苛捐雜稅咱們要交上一輩子。但現在看來,顧北青出於藍勝於藍,成就絕對不會比他爹低。”
“要是他真能推翻朝廷統治,我願意擁護他登基稱帝。”
他們在城內躲著,不知道顧北麾下的大軍戰鬥力強不強。
但有一點他很清楚。
顧北能造出飛機來,朝廷卻造不出。
這幾天飛機在頭頂嗡嗡嗡不停的轉,已經投送下來了不知道多少張傳單。
雖然朝廷極力收繳,並且禁止民間傳播這類影響士氣的東西,但依然阻擋不了大家議論這件事。
而且最讓朝廷和皇室感到恐懼的是,城內最為廣大的百姓群體麵對顧北大軍時,居然沒有表現出多少害怕情緒,反而隱隱有些期待和歡迎。
這也怪不了顧北。
朝廷閉關鎖國,愚昧迂腐。對外割地賠款,對內欺壓百姓,著實沒幹出幾件得人心的好事。
隨著傳單在不同人之間來迴借閱傳播,一陣輿論風潮不可抑製的在京城中掀起來。
百姓與朝廷無法上下一心,帶來的結果就是守城士兵們軍心動蕩。
因為這些士兵的家屬們大多也都在城內,並且接到了傳單。
隨著輿論的發酵,越來越多基層士兵認為自己為朝廷戰鬥根本不值得。
這個時候別說士氣如何了,顧北的大軍打過來的時候他們不當場反水就算不錯。
就這還是因為拿著朝廷的糧餉,否則他們大概不會念著皇室半點好處。
京城守軍的主將名叫李建章。
他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場輿論風暴對守軍士氣的影響有多大。
可是雖然他目前可以直接或間接調動幾十萬大軍,但手下既沒有空軍,也沒有防空炮。
這幾天隻能眼睜睜看著顧北的飛機在京城上空各種散播傳單。
傳單數量多到他想收繳都收繳不完。
因為擔憂士兵和基層將領產生嘩變,他增加了督戰隊的數量,並且規定所有士兵全天24小時不允許離開軍營,更不許跟家屬聯係。
即便如此,當他看到顧北麾下的陸軍正在將越來越多的火炮和彈藥運輸到戰場上時,心中的擔憂也無法抹除。
顧北麾下的戰艦火炮口徑大也就算了,京城畢竟在內陸,對方的艦炮攻擊不到。
但對方拉到陸地上的這些火炮,居然光120毫米口徑左右的重型火炮就有幾百門。
要是打起來,城牆外的那十幾萬守軍恐怕很快就會被打到崩潰。
這才是他要麵對的最嚴峻情況。
雖然顧北麾下的飛機數量多,火力也強。但飛機最多隻能對守軍進行火力打擊,製造一些傷亡,打完了它無法占領任何一個陣地。
隻有陸軍的推進和占領,才能夠幫助顧北獲得最終勝利。
所以此戰看似顧北把海軍空軍都派了出來,實則戰場的主角一直都是陸軍。
這僅僅三個師的陸軍,壓的李建章胸口喘不過氣來。
他在不斷調整作戰部署的同時,隻能給皇宮的太後發消息,請求支援,並且讓她控製住文武百官,千萬別生出什麽亂子來。
這時候京城一旦內部動蕩,打起仗來腹背受敵,搞不好就是滿盤皆輸。
隨著一個接一個的軍情報告傳遞到皇宮,這座屹立在大地上500年的悠久宮殿也被緊張肅殺的氛圍籠罩。
皇宮。
金鑾殿內。
高高的穹頂上,精美的彩繪圖案若隱若現,陽光透過鏤空的窗欞將光線灑進來。
大殿主位的龍椅上,皇帝金佑文身穿金色龍袍,目光冷峻而犀利的注視著台下眾臣,他的身影在這莊嚴的大殿中顯得高大且威嚴。
不過從他略顯蒼白的臉色和額頭冷汗就能看出來,此時的皇帝內心也十分緊張。
金佑文今年18歲了,已經開始親政,全麵行使皇權,處理國家政務。
但他沒想到自己剛剛從太後的羽翼下走出來,就會遭遇這麽嚴峻的考驗。
此時帝國內憂外患,甚至到了亡國的邊緣。
這讓他有種“生不逢時”的悲涼感,對目前的局勢感覺到無力。
雖然他很討厭列強,想要努力振興帝國。但不得不承認,與列強相比,他更害怕顧北這種有實力的國內軍閥。
正如太後所說,列強與大慶帝國相隔萬裏,即便偶爾舉兵來犯,也會因為無力支撐遠征的巨大消耗而很快退兵。
它們要的隻是些許利益,而顧北這些國內軍閥,要的卻是他們皇家的命。
如今倒好,要錢的剛打發走,要命的就來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