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炎熱似乎沒有影響到【玫香居】。


    齊俊最喜歡【玫香居】,偌大的趙府隻有【玫香居】讓他不拘謹。


    眾人得空就聚在【玫香居】,看蓮花,摘蓮蓬。


    劉敏和徐威還經常頑皮的下池塘采藕弄得一身髒兮兮。


    眾人在【玫香居】聽著楊先生奏琴,聞著鄭鯤唱曲,品著鄭如玉烹的茶。好友之間悠閑的對弈幾局,時不時還能欣賞到公子舞劍,日子好一爽快。


    大家最享受的是看著趙星辰和趙星玥已經會笑,會咿咿呀呀了。雖然不知道小寶貝嘴裏說些什麽...…


    但是眾人見著就歡喜,就會忍不住去逗兄妹倆。


    不過近日眾人似乎有些忙碌,【玫香居】裏突然安靜下來。


    公子雖然日日都來玫香居,但是臉色有些凝重。


    鄭如玉猜測是不是出了什麽大事?


    公子對鄭如玉三緘其口,隻是很溫存的享受和鄭如玉相處的每一天。


    眾公子跟著鄭鯤齊聚在【玫香居】院子裏納涼品茶。


    鄭鯤開心的逗著趙星辰和趙星玥兄妹。但是鄭如玉看出來了兄長有心事?


    王勤和徐威開始議論起西夏擾大宋秦州,鳳州邊境之事。聽得個個義憤填膺,摩拳擦掌,恨不得飛身上馬直赴邊境。


    徐威看著公子,一副恨不得立馬就要去邊境打仗的表情。直問公子去不去秦州,以振雄風?


    公子臉色凝重,看著鄭鯤。


    齊俊也看著鄭鯤,鄭鯤看著楊先生。


    王勤熱血沸騰,直看著公子:“玉郎,要不我們一起去邊境曆練一下吧。京城好多公子嚷著要去秦州,鳳州曆練呢。”


    鄭如玉一聽原來是這麽一迴事,想都沒想直抒己見:“兄長,玨哥哥,戰事豈可兒戲?休把戰場當戲場...…”


    鄭鯤看著鄭如玉,一臉疑惑:“如玉的意思是,西夏這種小打小鬧的擾我邊境,不值得我們興師動眾?”


    鄭如玉看著公子,一臉肯定:“難道不是嗎?殺雞焉用牛刀!與其一眾人去邊境湊熱鬧,還不如攢足勁頭收複燕雲十六州呢!”


    趙玨沒想到鄭如玉對於帶兵打仗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那徐威和王勤鬧著要去,說是反正一個有名無實的武散官無趣得很。


    劉敏和楊先生也覺得有必要去邊境曆練一下。


    公子沉思不語,看著鄭鯤想著鄭如玉說的那些話。


    鄭鯤覺得自己需要好好想想。


    京城裏鬧得最兇的是柳大人之子柳斌,馬大人之子馬永康。此二人不但自己要去,還慫恿趙玨去,甚至慫恿鄭鯤也去。


    柳斌一次在郊外遛馬與鄭如月見了一麵後,對鄭府三小姐是念念不忘。


    柳斌親自跑到鄭府去提親被鄭鯤當場拒絕,沒有給柳斌留一點情麵。


    因為這個柳斌五短身材相貌一般不說,主要是個武癡莽夫,而且年齡已過二十五歲。


    鄭鯤覺得柳斌與才十五歲的鄭如月不相配。


    鄭府本來就是世代書香,鄭如月年方才二八,自然不會考慮柳斌的提親。


    自從得知當年鄭如玉落水不是因為如月的頑皮以後,鄭鯤心裏一直覺得虧欠小如月一個公道。


    對於小如月的婚事,鄭鯤覺得如此婚姻大事,一定要小如月自己做主。


    鄭如月年紀輕輕的心裏自有打算,絲毫不給柳公子麵子,一頓馬鞭把柳斌趕出了鄭府。


    柳斌對於鄭如月的任性十分欣賞,對於鄭府的拒婚也不甘心,揚言要建功立業迎娶鄭如月為妻。


    這不,柳斌認為機會到了,邀了一幫公子哥在校場,聚在一起討論要去邊境曆練曆練。


    自然眾公子齊把眼睛看向了趙玨和鄭鯤這兩個京城的風雲人物。


    周彬和孫誌豪也蠢蠢欲動跟著柳斌起哄。這兩個向來不安分的衙內少爺,認為好不容易有一個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怎能錯過?


    趙瑾聽說如玉嫂嫂不希望兄長和鄭鯤去邊境曆練,本來被周彬軟磨硬纏勉強同意了,現在又反悔了。


    周如海內心倒是希望他這個一直無所事事的寶貝兒子能有所建樹,他不用一直仰人鼻息看人眼色。


    那蔣勇不知何意,竟然逢人便說趙公子和鄭大少爺會帶著應天七子去北疆一展身手。


    蔣勇還一番解釋應天七子乃是鄭鯤為首,趙玨隨後,楊先生,王勤,劉敏,徐威和齊俊。


    京城又冒出了一個傳言,以孫誌豪為首,周彬,崔博文和羅鳴隨後的應天新四傑也會去邊境保家衛國,馬革裹屍還也絕不後悔反而是熱血兒男的榮光?


    齊俊好奇了,什麽時候他們幾個真成了應天七子?


    羅鳴心裏樂了,自己一個在家經常受大娘和兄長閑氣的庶子,竟然成了被人首肯的應天新四傑之一……


    徐威聽說了這些傳言倒是有些得色,覺得自己終於也排上號了?越發雄心勃勃要去邊境曆練一番。


    周彬這個不怕死的衙內聽了這些傳言如何會甘於平庸,一味攛掇孫誌豪……


    孫誌豪在等著鄭鯤和趙玨還有鄭如玉的態度。


    鄭鯤心裏其實是蠻想去戰場上曆練曆練的。


    鄭鯤這些年雖然也經曆了一些事,但是能為大宋而戰是一種榮光,也是心中的理想。雖然這的確與收複燕雲十六州沒有多大的關係。


    趙玨早已經是雄心勃勃,已經在暗自安排部署。


    李香玉又一味的讚同趙玨的所作所為。甚至以一種家國天下為己任的語氣,一副公子不去邊境,定會留下遺憾的意思相勸公子莫失良機不負少年。


    唯有鄭如玉一人還是持反對意見。


    鄭如玉覺得公子去邊境與收複燕雲十六州關係真的不大,甚至完全沒有必要更與不負少年沒有關係?


    在鄭如玉的眼裏,趙玨早已經是少小老成哪裏有一絲少年的衝動?她想不通趙玨為什麽非要去戰場顯擺他的有勇有謀?


    趙玨得知鄭如玉竟然詆毀他去戰場是顯擺他的有勇有謀氣得不得了?突然想起秦桂枝雖然欣賞鄭如玉,但是不喜歡鄭如玉這樣的人做子媳?又想起他的好玉娘來了,那個騎在雪兒背上英姿颯爽的好玉娘。


    還有李香玉,為什麽就那麽懂自己而鄭如玉卻要與自己背道而馳?趙玨內心的失望又成了麵無表情。


    仨小廝眼見好不容易嬉皮笑臉的公子又成了麵無表情的趙衙內,雖然不懂少夫人心裏真實的想法,但是還是與公子共退進。


    趙昇玉和鄭榮卻覺得應天七子去戰場上曆練一下大有必要。趁著西夏侵擾大宋秦州、鳳州這個好機會,又不是大的戰事,風險不太大,確實是個曆練的好機會。


    鄭如玉與眾人相反,覺得正因為不是大的戰事,反而容易麻痹大意惹下事端。


    聽著鄭如玉言外之意是擔心公子會陰溝裏翻船?


    因為趙玨覺得李香玉確實是他的紅顏知己,而李香玉這幾年來與趙玨也是風雨同舟更是無怨無悔,所以趙玨再次在李香玉這裏找到了慰籍。


    鄭如玉似乎已經不奢望趙玨會與她白首同歸了。


    在鄭如玉看來,趙玨此人的心性的確難以捉摸。一會兒邪魅笑著溫暖如太陽,一會兒又麵無表情讓玉娘以為玨哥哥其實不在乎她,也可以說是根本就不是真正愛她?


    都說鄭如玉是天生為趙玨而來,以前鄭如玉也是這麽認為?


    但是現在的鄭如玉隻覺得這就是一個天大的大笑話,一個自欺欺人的大笑話!


    鄭如玉屬於【玫香居】還說得過去,但是【玫香居】隻有鄭鯤和楊維更懂如玉居住在此的良苦用心。


    趙玨,因為這次執意要去邊境曆練無意中傷了鄭如玉的心……


    眼看著趙玨現在日日與李香玉纏綿在一起,鄭如玉心裏冷冷笑了。


    李香玉趁著趙玨與自己低言細語翻雲覆雨時,故意輕輕感歎:“公子的熱血終是要沸騰在保家衛國上!公子智勇雙全又怎會在陰溝裏翻船?”


    李香玉的話說出了趙玨自得的心聲。那一刻,趙玨覺得還是他的香玉夫人更懂他,更愛他。


    鄭榮對鄭如玉的自信超出了趙昇玉的想象。


    見鄭榮捋著胡須若有所思的樣子,趙昇玉也若有所思。


    鄭如玉覺得公子已經不需要什麽曆練了,公子需要的是一個契機。


    鄭榮讚許的點著頭看著趙昇玉。


    趙昇玉對鄭如玉的這番話也心服口服。


    仨小廝早已經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隻等著公子發話哪裏會聽鄭如玉的逆耳忠言。


    鄭如玉反複遊說鄭鯤,要兄長勿要輕舉妄動。不要受人挑唆一時衝動做出將來後悔的事情。


    眾人卻齊說機會難得。一腔熱血自然是要撒在保衛大宋的邊境上。


    眾公子個個群情激昂,哪裏聽得進鄭如玉的肺腑之言。一時【玫香居】裏有了幾種不同的聲音。


    就連鄭泉,楊真,馮喜寶這幾個平時膽小怕事的小廝,也跟著起哄說是願陪公子邊境一戰。


    還不說王明,劉亮,徐黑子三人那心急火燎的神情……


    鄭如玉的苦口婆心無人理解,反而有聲音說趙鄭氏貪生怕死,隻想著自己的小家,不顧大宋這個大家?更是居心不良詛咒公子會一去不迴?


    趙玨沒想到自己隻是想去邊境保家衛國,卻和鄭如玉又生嫌隙?他想不通平時通達的鄭如玉,為什麽對自己去邊境如此反感?甚至態度是那麽的決然?


    鄭如玉內心對公子他們要去邊境的確有一種莫名的不安,卻又無法用語言好好的表達出來。


    現在的鄭如玉是欲哭無淚。


    公子不聽她的規勸也就罷了,兄長也聽不進如玉的苦苦相勸?就連楊先生也覺得鄭如玉不要想太多?


    楊維認為大家既然一腔熱血誌在報國,去一趟邊境開開眼界,心裏自然就會釋懷很多。再說了,能為大宋而戰,死而無憾……


    楊維一句“死而無憾”讓鄭如玉知道她和趙玨真的已經漸行漸遠。或者說鄭如玉不是趙玨的良配,隻有那個傳說中的趙玉娘才是趙玨心中的白月光……


    仨小廝也覺得夫人的擔心大可不必,他們對公子太自信了。


    仨小廝還信誓旦旦一定會保護好公子的周全。


    趙昇玉和鄭榮見鄭鯤和趙玨已經做了決定,也好言相勸鄭如玉,要她放下心來讓公子和兄長去邊境大展宏圖。


    鄭如玉如何不知好男兒誌在四方,馬革裹屍這個道理?更何況一群熱血少年相聚在一起,自然是相互鼓勵,相互慫恿,相互影響著怎麽會不熱血沸騰躍躍欲試呢。


    鄭如玉還是把自己的擔心和趙昇玉、鄭榮和盤托出。並傷心言道:“果然是忠言逆耳!連兄長都聽不進如玉的規勸了!”


    兩個精通人情世故的大人聽了鄭如玉的擔憂後,覺得鄭如玉的擔憂真的並不是多餘的。同時也看出了趙玨和鄭如玉因為此事已經再次生分。


    鄭榮覺得公子和鄭鯤要去邊疆必須要好好商榷一下。同時鄭榮也終於發現原來趙玨真的不是如玉的良配!


    鄭榮與鄭如玉秘密低語,等趙玨從邊境平安迴到京城以後,如玉是時候迴杭州去了……


    畢竟玉娘心心念念的玨哥哥已經不是從前那個與玉娘海誓山盟曠世無匹的少年……


    鄭榮感歎:“如玉,你終是曲高和寡,就連鯤兒也不理解你了……”


    趙昇玉聽了鄭如玉的顧慮後,和曹民覺得鄭如玉的話言之有理,趙玨要去戰場的事的確是要好好商量一下。


    可公子哪裏肯聽鄭如玉的想多了?再說了,趙玨還真的是想去邊境顯擺他的有勇有謀來發泄他的懷才不遇,隻是他心中不服趙鄭氏憑什麽能直接說出他的所思所想?


    加之李香玉從旁鼓勵,公子忽然覺得鄭如玉相比李香玉少了些熱血?


    鄭如玉沒法,硬下心來,公子如果一定要去邊境的話去可以,但是仨小廝隻能讓趙小智一人陪公子去邊境。


    趙小剛聽說夫人隻讓趙小智一人陪公子去邊疆,心裏特別不服。


    眼見仨小廝欲說還休立在【玫香居】竹林前,鄭如玉一臉凝重看著仨小廝:“公子此去邊疆我本就不同意。奈何公子一意孤行,與我還心生嫌隙。我無法勸阻公子不去,隻能做出如此決定。再說了,殺雞焉用牛刀?”


    趙小剛一臉不服:“夫人曾說過小廝是天生屬於戰場的人,為何不是小廝我陪公子去,而是趙小智陪公子去?”


    鄭如玉看著趙小剛一臉不服,搖著頭說道:“正因為你是天生屬於戰場上的人,好剛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將來總有一天你會在戰場上大展身手。但是不是現在,相信我...…”


    趙小智看著夫人那臉凝重:“想來夫人決不是貪生怕死。或許是有些話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吧。”


    鄭如玉衝著趙小智點點頭。


    趙小智給夫人跪下:“趙小智一定護得公子平安歸來!”


    趙小禮勸趙小剛:“小剛哥哥要相信夫人的直覺。非是我等貪生怕死或是夫人目光短淺,而是夫人心裏自有乾坤。夫人定有更好的安排與我們仨兄弟。”


    趙小剛看著夫人,也相信夫人不是目光短淺。


    趙小剛更不相信夫人心裏沒有一腔熱血,更不是貪生怕死。


    趙小剛隻是心裏還是有些不服為什麽不是他陪公子去戰場?


    公子對於鄭如玉隻讓趙小智陪他去邊境倒是非常讚同。


    李香玉不同意鄭如玉這個提議,但是趙玨沒有理會李香玉的不情不願……


    趙玨說服了趙小剛和趙小禮留在趙府,好好護得夫人和趙星辰,趙星玥母子三人平安。


    仨小廝終於點頭答應了夫人和公子的要求。


    李香玉也不想忤逆公子,畢竟公子曾經那麽喜歡趙鄭氏,隻因趙鄭氏反對他去邊境,公子就與趙鄭氏有了嫌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玫香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侯帥睦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侯帥睦榮並收藏玫香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