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蓬元帥究竟是個什麽官呢?


    要說這天庭兵馬大元帥托塔李天王,麾下共有天兵天將一百零八萬整,其中普通天兵七十二萬,每兩萬設一將,共三十六位天將。每九位天將又由一位天王統轄,共四大天王。而剩下的三十六萬精銳神兵為天河水軍,不設天將天王,盡由一人統帥,這統帥便是叫作天蓬元帥。


    七十二萬天兵天將職責為維護三界秩序,而三十六萬天河水軍則負責對付三界之外的域外天魔。


    域外天魔又是何物呢?那便要追溯到太古時期了。


    話說盤古開天辟地之後,肉身化為萬物眾生,除了好的,當然也有壞的——這好的呢,自然就是山河大川、日月星辰,還有女媧、伏羲等等一眾遠古先天生靈,壞的自然就是由盤古的惡念所化兇物,什麽都不會,隻知道搗亂搞破壞的妖魔鬼怪了。


    那時三界剛剛成型,脆弱不堪,盤古憂心惡念擾亂眾生安寧,便花費心思弄了個結界出來,套在三界外麵,然後又將一眾惡念驅逐出去,隔離在了外頭,這便是三界中人經常提到的“天”的由來。


    那些仙、佛、菩薩號稱不在三界五行,其實都是吹牛的,被人打死一樣要魂歸六道,受三界製裁。隻有像伏羲女媧那樣的遠古大神,才能真正的跳出輪迴,走到“天”的外麵去,這樣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在三界六道五行輪迴之中”。


    言歸正傳,話說到盤古開天之後又重新弄了個新的“天”,這“新天”的頂梁柱便是不周山。


    後來共工打架輸了,惱羞成怒撞了不周山,結界崩塌,女媧拚盡全力才把結界的窟窿補全,可“天”內“天”外之間還是必不可少的出現了許多縫隙,偶爾會有惡念偷渡進來,幹擾到三界正常運行,於是三界中人便把這些惡念統稱之為“域外天魔。”


    玉皇大帝執掌天道之後,特地從一百零八萬天兵天將中選了三十六萬精銳出來,交由一位擅長領兵作戰的將士操練,並任命其為“天蓬大元帥”,專門負責鎮守天縫,攔截域外天魔。


    其實天蓬元帥本應叫做“天縫元帥”,可是這名字叫著既不順口,也不威風,於是玉帝將“縫”字換了個偏旁,改成了“蓬”字,這便是天蓬元帥的由來。


    現如今上一任的天蓬元帥已經變成了佛祖座下淨壇使者,而這第二任天蓬元帥,便是托塔李天王三子,道號“三壇海會大神”的哪吒了。


    域外天魔都是些個機靈鬼,天庭根本無從得知它們會在什麽時候、從哪條天縫中悄悄過來,所以三十六萬天河水軍隻能日以繼夜的不停蹲守,故而這天蓬元帥一職又是整個天庭當中最為無聊的職位,讓生性活潑的哪吒擔此重任,真的是為難死他了。


    “再這樣過幾萬年,怕是我也要無聊到去調戲嫦娥。”——哪吒如是說道。


    於是乎,三太子便偷偷弄了個分身,下界去找那白覺玩去了。


    再到地府。聞說凡間皇帝尋了白覺一年也未曾尋到,一眾閻王又急了起來。


    秦廣王道:“那白覺尚未找到,他父母的魂魄又失了蹤跡,這可如何是好?”


    有小鬼轉了轉眼珠,獻言道:“小仙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一眾閻王齊聲說:“速速講來。”


    小鬼倍感得意,不緊不慢道:“那白覺之名仍在生死簿上,我們不如將他劃死,再讓黑白無常兩位大人前去把魂魄拘來,如此便可將那白覺捉拿歸案。”


    此刻十位閻王均聚集在崔判官的查案司中,聞聽小鬼此言,不由得都把目光放在了殿中手持生死簿與判官筆、剛剛還在履行職責的崔判官身上。


    此刻崔判已經停筆,放下了生死簿,正用非常嚴厲的目光死死的盯著那小鬼。


    小鬼被崔判盯得直發毛,不知自己哪句話惹惱了判官大人。


    “凡人壽數皆由天定,便是昊天上帝也不能亂改他人壽數,我等代天執法,應當公正無私。你這小鬼狗膽包天,竟敢教唆我逆亂天規!?”崔判大聲質問道。


    小鬼被崔判官的喝罵嚇了個半死,要不是他已成人仙,說不定此時已經尿了褲子。


    這崔判官本名崔玨,乃是一萬多年前提拔起來的新晉小仙,那會兒大明國還沒建立,凡間的國度仍是大唐呢。


    根據《西遊記》記載:征(魏征)雲:“崔玨乃是太上先皇帝駕前之臣,先受磁州令,後升禮部侍郎。在日與臣八拜之交,相知甚厚。”(注1)


    崔玨生前為官甚是清正廉明,耿直不阿,斷了不少人人稱道的案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明斷惡虎傷人案”。


    故事是講,凡間有一老婦,狀告惡虎吃了她的兒子,害她無人送終,於是崔玨便差人將那老虎緝拿歸案,當庭判了死刑。


    待他死後下了地府,閻羅王舉薦他為生死判,主管查案司,他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筆,隻需一勾一點,誰該死誰該活便隻在彈指之間,專門賞善罰惡,管人生死。


    不過這生死簿上的內容,並非絕對,一旦凡人接觸到了仙、妖、鬼、怪,那麽壽數都有可能有變動的。


    例如有凡人拜了仙家為師,最後術法有成,那麽他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會在生死簿上消失,變成地仙散仙或是菩薩羅漢一類的人物,倘若能熬過了“三災五劫”,便如地仙散仙、菩薩羅漢一般,可自稱一聲“不在三界五行之中”。


    再或者有凡人壽數八十,但四十歲偶遇妖怪,丟了性命,那也是生死簿預料不到的,隻能他等下了地府以後,由閻王判官決定讓他還陽、又或是把壽元積累到下一世上,這便是地府人仙存在的意義。


    話說一眾閻王見判官發怒,正要開口相勸,言那小鬼也隻是出於好心,畢竟都講個“事急從權”。


    可沒等閻王們開口,小鬼卻辯解道:“可一萬五百年前不還是被那妖王給逼著改……”


    “放肆!”


    “閉嘴!”


    “來人呐!”


    “聒噪!”


    “汝怎敢……!”


    小鬼話還沒說完,一眾閻王仿佛被戳中痛腳一般,一個個似要跳起來戳爛他的嘴巴。


    “啊……?”還未等小鬼反應過來,幾個鬼兵便飛快的跑了過來,將他叉架出去。


    直出了查案司,小鬼還能隱約聽見裏麵閻羅王咆哮的聲音:“將那廝拉去十八層地獄下油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座天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名老道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名老道士並收藏一座天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