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幾乎令人窒息。皇帝手中的信件和名單仿佛千斤巨石,壓得王允喘不過氣來。他張口結舌,想要辯解,卻又無從開口。


    “這……這都是誣陷!是胡不歸和趙海串通一氣,偽造證據陷害微臣!” 王允慌亂地跪下,額頭抵著冰冷的金磚,冷汗浸濕了衣襟。


    “誣陷?你以為朕是三歲孩童嗎?” 皇帝怒不可遏,猛地站起身,指著王允的鼻子怒斥道,“這封信上的字跡,分明是丞相親筆,這名單上的人名,也都是與你過從甚密的官員,你還想抵賴?!”


    王允臉色慘白,他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他癱軟在地,如同泄了氣的皮球,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皇帝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沉聲下令:“來人!將王允革職查辦,打入天牢,聽候發落!”


    隨著皇帝一聲令下,侍衛們一擁而上,將王允押了下去。金鑾殿上,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


    胡不歸站在人群中,望著王允被押走的身影,心中感慨萬千。他終於洗清了冤屈,還了自己一個清白。


    然而,他知道,事情還沒有結束。王允雖然被捕,但他黨羽眾多,在朝中根深蒂固,想要徹底鏟除他的勢力,並非易事。


    果然,不出胡不歸所料,王允被關進天牢後,並不甘心失敗,他暗中聯絡舊部,企圖越獄東山再起。


    “王爺,我得到消息,王允在獄中活動頻繁,恐怕是在策劃越獄。” 一天,李逍遙匆匆走進書房,麵色凝重地對胡不歸說道。


    “哦?看來這條老狐狸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 胡不歸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寒光,“他也不想想,天牢是什麽地方,豈是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


    “王爺,不可掉以輕心,王允老奸巨猾,我們必須加強防範,以防萬一。” 鄔桃也走了進來,擔憂地說道。


    “夫人說得對,我們不能給王允任何可乘之機。” 胡不歸點點頭,沉思片刻後,對李逍遙說道,“逍遙,你立刻去一趟天牢,加強守衛,務必嚴密監視王允的一舉一動,有任何情況,立即向我匯報。”


    “是,王爺!” 李逍遙領命而去。


    接下來的幾天,天牢內外都加強了戒備,任何可疑人員都不得靠近。王允的一舉一動都在胡不歸和李逍遙的掌控之中。


    然而,王允畢竟是老謀深算之輩,他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在暗中觀察,尋找機會。


    這一天,天牢外突然傳來一陣騷亂聲,似乎有人在試圖闖入。


    “不好!王允要越獄!” 胡不歸心中一驚,立刻起身向外走去。


    胡不歸剛衝出書房,迎麵便碰上了神色慌張的李逍遙,“王爺,不好了!有人劫獄!”


    胡不歸麵色一沉,立刻意識到這是王允的陰謀,他故意製造混亂,趁機逃脫。他當即立斷,喝令道:“逍遙,你立刻帶人去追捕王允,務必將他捉拿歸案!我去天牢看看情況!”


    說罷,胡不歸飛身前往天牢。此時的天牢外,喊殺聲震天,火光衝天,一群黑衣人手持利刃,與守衛展開激戰。胡不歸一眼便看出,這些黑衣人個個武藝高強,訓練有素,顯然是王允的精銳死士。


    胡不歸毫不猶豫地加入戰局,他身形如電,掌風淩厲,所過之處,黑衣人紛紛倒地。李逍遙也帶著人馬趕到,加入戰團,很快便扭轉了局勢。


    然而,就在這時,天牢深處突然傳來一聲巨響,緊接著,便看到王允在一群死士的護衛下,衝了出來。他滿臉猙獰,眼中閃爍著瘋狂的光芒,顯然是做好了拚死一搏的準備。


    “胡不歸!今日之仇,來日必報!”王允咬牙切齒地怒吼一聲,便要突圍而出。


    “想走?沒那麽容易!”胡不歸冷哼一聲,身形一閃,便擋在了王允麵前。


    “給我殺!”王允嘶吼著,指揮著死士向胡不歸發起猛攻。胡不歸臨危不亂,他揮舞著長劍,將所有攻擊一一化解,同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寒芒,抓住機會,一劍刺穿了一名死士的胸膛。


    眼看大勢已去,王允心知今日難逃一死,他突然仰天大笑,狀若瘋癲,“哈哈哈哈!胡不歸,你以為你贏了嗎?我告訴你,我死了,你也別想好過!我的那些舊部,遲早會為我報仇的!哈哈哈哈!”


    胡不歸沒有理會王允的瘋言瘋語,他手腕一抖,長劍刺穿了王允的喉嚨。王允瞪大雙眼,不甘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隨著王允的死,這場叛亂終於平息。胡不歸立刻下令,將所有參與叛亂的官員全部抓捕歸案,並親自押解著他們,前往皇宮麵見皇帝。


    金鑾殿上,皇帝聽完胡不歸的稟報,龍顏大怒,他拍案而起,指著那些跪在地上的官員,怒斥道:“你們這些亂臣賊子,朕待你們不薄,你們竟敢勾結王允,意圖謀反!來人啊!將他們全部拿下,嚴刑拷問!”


    在鐵證如山下,這些官員再也無法狡辯,隻得俯首認罪。最終,皇帝下令,將所有參與叛亂的官員全部處死,抄家滅族,以儆效尤。


    自此,這場由王允掀起的叛亂徹底平息,胡不歸也終於洗清了冤屈,恢複了清白。然而,他知道,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


    遠在邊境的敵軍,得知王允倒台,朝廷內部出現混亂的消息後,頓時蠢蠢欲動起來,他們暗中集結兵力,準備趁火打劫,入侵大唐……


    ## 桃花灼灼映長安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撥雲見日


    王允伏誅,朝堂之上似也恢複了往日的平靜。然而,胡不歸深知這平靜下暗流湧動,邊境戰事吃緊,他必須盡快解決後顧之憂,才能放手一搏。


    不出所料,遠在邊境的敵軍統帥拓跋烈聽聞王允倒台,大唐內亂的消息後,不禁仰天大笑。他召集眾將,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大唐氣數已盡,如今正是我們進犯的最佳時機!傳令下去,三日後,揮師南下,直取長安!”


    消息傳到長安,朝野震動。皇帝憂心忡忡,緊急召集眾臣商議對策。


    “諸位愛卿,如今邊關告急,該如何應對啊?”皇帝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疲憊。


    朝臣們麵麵相覷,卻無人敢輕易發言。王允叛亂剛平,軍隊還未休整,士氣低落,此時敵軍來犯,無疑是雪上加霜。


    “陛下,臣願領兵出征,擊退來犯之敵!”胡不歸站了出來,語氣堅定有力。


    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愛卿有此忠心,朕心甚慰。隻是如今朝中局勢未穩,你若離京,朕……”


    “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當,定保長安無虞。”胡不歸語氣沉穩,胸有成竹。


    皇帝思慮片刻,終於點頭答應:“好!朕封你為征北大將軍,全權負責此次戰事,望你能不負朕望,凱旋而歸!”


    “臣領旨!”胡不歸單膝跪地,雙手接過皇帝遞來的令牌,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出征前夕,胡不歸來到鄔桃的房間,輕輕將她擁入懷中。


    “桃兒,我要去打仗了,你在家要照顧好自己。”胡不歸的聲音低沉而溫柔。


    鄔桃抬起頭,眼中滿是擔憂:“你要小心啊,我等你迴來。”


    “放心吧,我會平安迴來的。”胡不歸在鄔桃額頭上輕輕一吻,轉身離去,背影透著一股決絕。


    胡不歸率領大軍抵達邊關後,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采取了一係列的策略,先是派人散布假消息,迷惑敵軍,然後又暗中聯絡周邊小國,組成聯軍,從側翼對敵軍形成包圍之勢。


    拓跋烈輕敵冒進,中了胡不歸的計謀,被困在包圍圈中。胡不歸抓住機會,發動總攻,唐軍士氣高昂,勢如破竹,敵軍節節敗退,最終大敗而逃。


    此戰,大唐軍隊一舉收複失地,胡不歸也因此立下赫赫戰功,被皇帝封為護國大將軍,權傾朝野。而鄔桃也因在這場鬥爭中的貢獻,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對象。


    捷報傳迴長安,百姓歡欣鼓舞,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然而,在一片歡慶的氣氛中,李逍遙的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安。他知道,這場戰爭雖然結束了,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 桃花灼灼映長安


    朝臣們麵麵相覷,卻無人敢輕易發言。王允叛亂剛平,軍隊還未休整,士氣低落,此時敵軍來犯,無疑是雪上霜。


    “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當,定保長安無虞。”胡不歸語氣沉穩,胸有成竹。他知道李逍遙率領的江湖勢力已經暗中抵達長安,足以保護皇帝和鄔桃的安全。


    “臣領旨!”胡不歸單膝跪地,雙手接過皇帝遞來的令牌,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他知道,這一戰,不僅關乎大唐的安危,更關乎他和鄔桃的未來。


    胡不歸率領大軍抵達邊關後,采取了謹慎而有效的策略。他深知敵軍來勢洶洶,不可硬碰硬,於是先命一部分軍隊駐守邊關要塞,阻擋敵軍主力,自己則率領精銳部隊繞到敵後,突襲敵軍糧草輜重。


    與此同時,李逍遙也率領著他的江湖隊伍,深入敵後,伺機而動。他們像是一把尖刀,精準地刺向了敵人的心髒,燒毀了敵軍的糧草,擾亂了敵軍的軍心,為胡不歸的正麵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經過數次激戰,胡不歸終於將敵軍主力包圍。拓跋烈窮途末路,最終被胡不歸生擒。


    捷報傳迴長安,百姓歡欣鼓舞,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皇帝大喜過望,下旨封賞有功之臣。胡不歸因功被封為太子,李逍遙則被封為“護國俠士”,成為了民間傳頌的英雄。


    這一日,長安城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胡不歸和鄔桃十指相扣,漫步在長安街頭,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聽著耳邊歡快的鑼鼓聲,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然而,在一片歡慶的氣氛中,李逍遙的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安。他知道,這場戰爭雖然結束了,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桃花的長安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太姥銀針茶的鳳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太姥銀針茶的鳳橫並收藏桃花的長安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