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桃望著窗外,豆大的雨點瘋狂地敲擊著窗欞,像無數雙無形的手,想要撕裂這風雨飄搖的夜。原本應該燈火輝煌的長安城,此刻被黑暗籠罩,隻有遠處隱隱約約的雷聲,昭示著這場暴雨的猛烈。
“看來,我們的計劃要延後了。”胡不歸走到鄔桃身邊,輕輕攬住她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亂了他們所有的部署,原定的計劃不得不推遲,而原本就暗流湧動的局勢,也因為這場暴雨變得更加複雜莫測起來。
鄔桃點點頭,擔憂地望著窗外翻滾的烏雲,“這場雨來得蹊蹺,我總覺得心神不寧,像是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她的預感很快就得到了印證。暴雨過後,京城一片狼藉,街道上積水成河,隨處可見被狂風吹倒的樹木和房屋的殘骸。就在他們準備重新調整計劃的時候,宮中卻傳來消息,皇上病重,召胡不歸立刻進宮。
胡不歸心中一凜,他意識到事情恐怕沒有那麽簡單。臨行前,他緊緊握住鄔桃的手,低聲囑咐道:“你在府中等我,哪裏也不要去,一切等我迴來再說。”
鄔桃雖然心中擔憂,但也知道此刻不是任性的時候,隻能強忍著不安,目送胡不歸離開。
然而,這一別,竟成了永別。
胡不歸前腳剛踏進皇宮,丞相和太子就帶著禦林軍包圍了整個太子府,罪名是——意圖謀反!
原來,丞相早已察覺到了胡不歸的計劃,他知道胡不歸已經掌握了他貪汙的證據,為了自保,他決定先下手為強。他暗中買通了宮中的太醫,謊報軍情,稱胡不歸意圖謀害皇上,篡奪皇位。
年邁的皇帝早已被丞相和太子架空,對朝政之事不甚了解,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勃然大怒,下令將胡不歸關押起來,等候發落。
消息傳到鄔桃耳中,猶如晴天霹靂。她怎麽也不敢相信,前一刻還溫言細語叮囑自己的丈夫,下一刻竟然就成了階下囚!
鄔桃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和恐懼,她知道,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她必須振作起來,救出胡不歸!
鄔桃得知胡不歸被抓後,如同五雷轟頂。她踉蹌著後退幾步,險些癱倒在地。怎麽會這樣?明明前一刻他還溫柔地叮囑自己,怎麽轉眼間就成了階下囚?
“不,這不是真的!”鄔桃猛地搖頭,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她衝出門外,不顧侍女的阻攔,朝著皇宮的方向狂奔而去。她要見到皇上,她要為胡不歸申冤!
然而,皇宮豈是她一個平民女子想進就能進的?鄔桃在宮門外跪了一天一夜,卻被侍衛無情地攔在門外。絕望和無助像潮水般將她淹沒,但她始終不肯放棄,她堅信胡不歸是無辜的,她一定要救他!
鄔桃四處奔走,試圖尋找證據證明胡不歸的清白。她走訪了胡不歸的舊部,探望了與胡不歸交好的大臣,希望能找到一絲線索。然而,所有人的反應都出奇的一致:沉默,恐懼,以及深深的無奈。
“鄔桃姑娘,你快走吧,此事牽連甚廣,不是你能插手的。”一位老臣語重心長地勸道,“如今朝堂之上,丞相一手遮天,太子又野心勃勃,皇上年事已高,早已無力掌控朝政。胡將軍此次被誣陷謀反,恐怕是兇多吉少啊!”
鄔桃聽著這些話,心如刀絞。她知道,胡不歸這次是真的身陷險境了。但她不願放棄,她要與命運抗爭,哪怕隻有一線希望,她也要拚盡全力去爭取!
與此同時,皇宮內,皇帝聽聞胡不歸被捕的消息,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他知道胡不歸是難得的忠臣良將,對他一直信任有加。但丞相言之鑿鑿,又拿出了所謂的“證據”,讓他不得不懷疑。
“皇上,胡不歸狼子野心,早已圖謀不軌!如今他羽翼漸豐,若不盡早鏟除,恐成我大唐心腹大患啊!”丞相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控訴著胡不歸的“罪行”。
皇帝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心中煩悶不已。他雖然年邁,但並不糊塗,他知道丞相和太子一直在暗中培植勢力,想要架空自己。而胡不歸功高震主,也確實讓他們寢食難安。
“傳胡不歸上殿,朕要親自審問!”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胡不歸身披枷鎖,卻依然脊背挺直,目光堅定地迎視著龍椅上的皇帝。
“胡不歸,你可知罪?”皇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臣冤枉!”胡不歸叩首,聲如洪鍾,“臣對皇上,對大唐,從未有過二心!這謀反的罪名,臣絕不承認!”
丞相冷笑一聲,上前一步,指著胡不歸的鼻子說道:“證據確鑿,由不得你不認!來人,將胡不歸勾結外敵的書信呈上!”
太監接過書信,戰戰兢兢地遞到皇帝麵前。皇帝展開一看,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胡不歸掃了一眼那封書信,心中頓時明白了幾分。這分明是偽造的!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朗聲說道:“皇上明鑒!這書信是偽造的!臣從未與任何外敵有過勾結!臣一生忠君愛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的繁榮昌盛!”
“一派胡言!”丞相厲聲喝道,“你口口聲聲說自己忠君愛國,那你為何要私自擴充軍隊,囤積糧草?你這是要做什麽?難道不是為了謀反做準備嗎?”
“臣擴充軍隊,是為了抵禦外敵入侵,保衛大唐邊疆!臣囤積糧草,是為了賑濟災民,安撫百姓!臣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天地可鑒!”
“皇上,您不要聽信他的狡辯!此人狼子野心,其心可誅啊!”丞相聲嘶力竭地喊道。
就在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在大殿外響起:“皇上,民女有證據證明胡將軍是清白的!”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鄔桃一身素衣,不顧侍衛的阻攔,毅然決然地走進了金鑾殿。
“大膽!你是何人?竟敢擅闖金鑾殿!”丞相怒喝道。
鄔桃不卑不亢地跪下,朗聲說道:“民女鄔桃,是胡將軍的妻子!民女今日前來,是為了替夫君洗清冤屈!”
說罷,她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和一本賬冊,呈給皇帝,說道:“這封書信是丞相與突厥可汗勾結的證據,而這本賬冊則是丞相貪贓枉法的記錄!請皇上明察!”
皇帝接過書信和賬冊,仔細翻閱起來。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猛地將手中的東西扔到丞相麵前,怒喝道:“好你個丞相!朕如此信任你,你竟敢背叛朕!”
丞相臉色慘白,撲倒在地,不停地磕頭求饒。
皇帝沒有理會他,轉而看向胡不歸,眼中充滿了愧疚和歉意,說道:“胡愛卿,是朕錯怪你了!你受委屈了!”
胡不歸叩首謝恩,心中感慨萬千。
“來人!將丞相和太子拿下!”皇帝怒吼道。
侍衛們一擁而上,將丞相和太子拿下。
皇帝又下令釋放了胡不歸,並恢複了他的所有官職。
然而,此時此刻,金鑾殿外,早已是殺氣騰騰……
金鑾殿外,喊殺聲震天。丞相和太子多年的經營豈會毫無防備,在皇帝下令逮捕他們的那一刻,整個京城便陷入了一片混亂。訓練有素的士兵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湧入皇宮,刀光劍影間,血花四濺。忠於皇帝的禁軍節節敗退,形勢岌岌可危。
“皇上,叛軍來勢洶洶,請您速速從密道離開!”一位老將軍渾身浴血,跪在皇帝麵前,語氣悲壯。
皇帝看著眼前這人間煉獄般的景象,又望向不遠處淡定自若的胡不歸和鄔桃,心中五味雜陳。他長歎一聲,似是下了極大的決心:“胡愛卿,朕命你帶皇後和太子從密道離開,務必護送他們安全抵達江南!”
“皇上……”胡不歸還想說什麽,卻被皇帝揮手打斷。他知道,此刻不是猶豫的時候,保護大唐最後的血脈才是重中之重。
“桃兒,我們走!”胡不歸拉起鄔桃的手,向著密道跑去。密道入口處,皇後緊緊抱著太子,淚流滿麵,她泣不成聲地對胡不歸說道:“胡將軍,本宮和太子的性命就交給你了!”
“娘娘放心,臣拚死也會保護好太子殿下!”胡不歸鄭重地承諾道。
告別了皇帝和皇後,胡不歸和鄔桃帶著幾名侍衛,踏上了逃亡之路。密道幽深黑暗,他們一路摸索前行,心中充滿了不安和恐懼。不知走了多久,終於看到了出口的亮光。然而,就在他們以為逃出生天的時候,一支軍隊卻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們麵前,將他們團團包圍。
這支軍隊身穿黑色盔甲,手持利刃,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肅殺之氣。為首之人身材高大,麵容冷峻,一雙鷹隼般的眼睛死死地盯著胡不歸,仿佛要將他看穿一般。
“你們是什麽人?膽敢阻攔本將軍的去路!”胡不歸拔出腰間佩劍,劍鋒直指來人。
“取你性命之人!”為首之人冷笑一聲,大手一揮,“殺!”
刹那間,喊殺聲震天,刀劍相交,火光四濺。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看來,我們的計劃要延後了。”胡不歸走到鄔桃身邊,輕輕攬住她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亂了他們所有的部署,原定的計劃不得不推遲,而原本就暗流湧動的局勢,也因為這場暴雨變得更加複雜莫測起來。
鄔桃點點頭,擔憂地望著窗外翻滾的烏雲,“這場雨來得蹊蹺,我總覺得心神不寧,像是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她的預感很快就得到了印證。暴雨過後,京城一片狼藉,街道上積水成河,隨處可見被狂風吹倒的樹木和房屋的殘骸。就在他們準備重新調整計劃的時候,宮中卻傳來消息,皇上病重,召胡不歸立刻進宮。
胡不歸心中一凜,他意識到事情恐怕沒有那麽簡單。臨行前,他緊緊握住鄔桃的手,低聲囑咐道:“你在府中等我,哪裏也不要去,一切等我迴來再說。”
鄔桃雖然心中擔憂,但也知道此刻不是任性的時候,隻能強忍著不安,目送胡不歸離開。
然而,這一別,竟成了永別。
胡不歸前腳剛踏進皇宮,丞相和太子就帶著禦林軍包圍了整個太子府,罪名是——意圖謀反!
原來,丞相早已察覺到了胡不歸的計劃,他知道胡不歸已經掌握了他貪汙的證據,為了自保,他決定先下手為強。他暗中買通了宮中的太醫,謊報軍情,稱胡不歸意圖謀害皇上,篡奪皇位。
年邁的皇帝早已被丞相和太子架空,對朝政之事不甚了解,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勃然大怒,下令將胡不歸關押起來,等候發落。
消息傳到鄔桃耳中,猶如晴天霹靂。她怎麽也不敢相信,前一刻還溫言細語叮囑自己的丈夫,下一刻竟然就成了階下囚!
鄔桃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和恐懼,她知道,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她必須振作起來,救出胡不歸!
鄔桃得知胡不歸被抓後,如同五雷轟頂。她踉蹌著後退幾步,險些癱倒在地。怎麽會這樣?明明前一刻他還溫柔地叮囑自己,怎麽轉眼間就成了階下囚?
“不,這不是真的!”鄔桃猛地搖頭,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她衝出門外,不顧侍女的阻攔,朝著皇宮的方向狂奔而去。她要見到皇上,她要為胡不歸申冤!
然而,皇宮豈是她一個平民女子想進就能進的?鄔桃在宮門外跪了一天一夜,卻被侍衛無情地攔在門外。絕望和無助像潮水般將她淹沒,但她始終不肯放棄,她堅信胡不歸是無辜的,她一定要救他!
鄔桃四處奔走,試圖尋找證據證明胡不歸的清白。她走訪了胡不歸的舊部,探望了與胡不歸交好的大臣,希望能找到一絲線索。然而,所有人的反應都出奇的一致:沉默,恐懼,以及深深的無奈。
“鄔桃姑娘,你快走吧,此事牽連甚廣,不是你能插手的。”一位老臣語重心長地勸道,“如今朝堂之上,丞相一手遮天,太子又野心勃勃,皇上年事已高,早已無力掌控朝政。胡將軍此次被誣陷謀反,恐怕是兇多吉少啊!”
鄔桃聽著這些話,心如刀絞。她知道,胡不歸這次是真的身陷險境了。但她不願放棄,她要與命運抗爭,哪怕隻有一線希望,她也要拚盡全力去爭取!
與此同時,皇宮內,皇帝聽聞胡不歸被捕的消息,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他知道胡不歸是難得的忠臣良將,對他一直信任有加。但丞相言之鑿鑿,又拿出了所謂的“證據”,讓他不得不懷疑。
“皇上,胡不歸狼子野心,早已圖謀不軌!如今他羽翼漸豐,若不盡早鏟除,恐成我大唐心腹大患啊!”丞相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控訴著胡不歸的“罪行”。
皇帝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心中煩悶不已。他雖然年邁,但並不糊塗,他知道丞相和太子一直在暗中培植勢力,想要架空自己。而胡不歸功高震主,也確實讓他們寢食難安。
“傳胡不歸上殿,朕要親自審問!”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胡不歸身披枷鎖,卻依然脊背挺直,目光堅定地迎視著龍椅上的皇帝。
“胡不歸,你可知罪?”皇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臣冤枉!”胡不歸叩首,聲如洪鍾,“臣對皇上,對大唐,從未有過二心!這謀反的罪名,臣絕不承認!”
丞相冷笑一聲,上前一步,指著胡不歸的鼻子說道:“證據確鑿,由不得你不認!來人,將胡不歸勾結外敵的書信呈上!”
太監接過書信,戰戰兢兢地遞到皇帝麵前。皇帝展開一看,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胡不歸掃了一眼那封書信,心中頓時明白了幾分。這分明是偽造的!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朗聲說道:“皇上明鑒!這書信是偽造的!臣從未與任何外敵有過勾結!臣一生忠君愛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的繁榮昌盛!”
“一派胡言!”丞相厲聲喝道,“你口口聲聲說自己忠君愛國,那你為何要私自擴充軍隊,囤積糧草?你這是要做什麽?難道不是為了謀反做準備嗎?”
“臣擴充軍隊,是為了抵禦外敵入侵,保衛大唐邊疆!臣囤積糧草,是為了賑濟災民,安撫百姓!臣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天地可鑒!”
“皇上,您不要聽信他的狡辯!此人狼子野心,其心可誅啊!”丞相聲嘶力竭地喊道。
就在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在大殿外響起:“皇上,民女有證據證明胡將軍是清白的!”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鄔桃一身素衣,不顧侍衛的阻攔,毅然決然地走進了金鑾殿。
“大膽!你是何人?竟敢擅闖金鑾殿!”丞相怒喝道。
鄔桃不卑不亢地跪下,朗聲說道:“民女鄔桃,是胡將軍的妻子!民女今日前來,是為了替夫君洗清冤屈!”
說罷,她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和一本賬冊,呈給皇帝,說道:“這封書信是丞相與突厥可汗勾結的證據,而這本賬冊則是丞相貪贓枉法的記錄!請皇上明察!”
皇帝接過書信和賬冊,仔細翻閱起來。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猛地將手中的東西扔到丞相麵前,怒喝道:“好你個丞相!朕如此信任你,你竟敢背叛朕!”
丞相臉色慘白,撲倒在地,不停地磕頭求饒。
皇帝沒有理會他,轉而看向胡不歸,眼中充滿了愧疚和歉意,說道:“胡愛卿,是朕錯怪你了!你受委屈了!”
胡不歸叩首謝恩,心中感慨萬千。
“來人!將丞相和太子拿下!”皇帝怒吼道。
侍衛們一擁而上,將丞相和太子拿下。
皇帝又下令釋放了胡不歸,並恢複了他的所有官職。
然而,此時此刻,金鑾殿外,早已是殺氣騰騰……
金鑾殿外,喊殺聲震天。丞相和太子多年的經營豈會毫無防備,在皇帝下令逮捕他們的那一刻,整個京城便陷入了一片混亂。訓練有素的士兵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湧入皇宮,刀光劍影間,血花四濺。忠於皇帝的禁軍節節敗退,形勢岌岌可危。
“皇上,叛軍來勢洶洶,請您速速從密道離開!”一位老將軍渾身浴血,跪在皇帝麵前,語氣悲壯。
皇帝看著眼前這人間煉獄般的景象,又望向不遠處淡定自若的胡不歸和鄔桃,心中五味雜陳。他長歎一聲,似是下了極大的決心:“胡愛卿,朕命你帶皇後和太子從密道離開,務必護送他們安全抵達江南!”
“皇上……”胡不歸還想說什麽,卻被皇帝揮手打斷。他知道,此刻不是猶豫的時候,保護大唐最後的血脈才是重中之重。
“桃兒,我們走!”胡不歸拉起鄔桃的手,向著密道跑去。密道入口處,皇後緊緊抱著太子,淚流滿麵,她泣不成聲地對胡不歸說道:“胡將軍,本宮和太子的性命就交給你了!”
“娘娘放心,臣拚死也會保護好太子殿下!”胡不歸鄭重地承諾道。
告別了皇帝和皇後,胡不歸和鄔桃帶著幾名侍衛,踏上了逃亡之路。密道幽深黑暗,他們一路摸索前行,心中充滿了不安和恐懼。不知走了多久,終於看到了出口的亮光。然而,就在他們以為逃出生天的時候,一支軍隊卻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們麵前,將他們團團包圍。
這支軍隊身穿黑色盔甲,手持利刃,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肅殺之氣。為首之人身材高大,麵容冷峻,一雙鷹隼般的眼睛死死地盯著胡不歸,仿佛要將他看穿一般。
“你們是什麽人?膽敢阻攔本將軍的去路!”胡不歸拔出腰間佩劍,劍鋒直指來人。
“取你性命之人!”為首之人冷笑一聲,大手一揮,“殺!”
刹那間,喊殺聲震天,刀劍相交,火光四濺。一場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