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皇帝卻毫無睡意。他反複迴想著密報上的內容,心中如同壓了一塊巨石。密報來自朝中一位老臣,信中稱胡不歸隱居之後,廣施仁術,深得民心,如今更是招募了許多能人異士,似乎另有所圖。


    老臣在信中還隱晦地提到了鄔桃,稱她並非尋常女子,言行舉止間頗有見識,絕非普通農婦。這些話語,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了皇帝心中陣陣漣漪。


    “難道他真的有不臣之心?”皇帝喃喃自語道。他想起胡不歸臨走前決絕的眼神,心中更加不安。


    第二日早朝,皇帝便將此事告訴了心腹大臣,並命他暗中調查胡不歸和鄔桃的底細。大臣領命而去,心中卻暗暗叫苦。胡不歸曾經權傾朝野,如今雖然歸隱,但朝中仍有許多他的舊部,想要查清他的底細,談何容易?


    幾日後,大臣將調查結果呈報給了皇帝。結果卻令皇帝大吃一驚:胡不歸和鄔桃在鄉下過著清貧簡樸的生活,他們開設醫館,免費為百姓治病,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這怎麽可能?”皇帝難以置信地問道,“他真的已經放棄了一切,甘心做一個平凡的醫者?”


    大臣低著頭,不敢言語。他心中清楚,這份調查結果並不能打消皇帝的疑慮,反而會讓他更加猜忌。


    果然,皇帝聽完匯報後,非但沒有安心,反而更加不安。他想起老臣信中提到的那些話,心中疑慮更深。


    “難道這一切都是他故意做出來的假象?目的就是為了麻痹朕,然後伺機而動?”皇帝越想越覺得可怕,他決定親自去一趟那個小山村,看看到底是怎麽迴事。


    幾日後的一個清晨,寧靜祥和的小山村突然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幾名身穿官服的人策馬揚鞭而來,徑直停在了胡不歸和鄔桃的醫館門前。


    村民們從未見過如此陣仗,紛紛好奇地圍攏過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這是怎麽了?怎麽來了這麽多官兵?”


    “不知道啊,難道是胡大夫和鄔娘子犯了什麽事?”


    “不可能吧?他們可是咱們的大恩人啊!”


    ……


    幾名官差翻身下馬,徑直闖進了醫館。為首的官差麵容冷峻,眼神淩厲地掃視著醫館內的一切,最後將目光鎖定在正在為病人診治的胡不歸和鄔桃身上。


    “你們就是胡不歸和鄔桃?”官差語氣冰冷地問道。


    胡不歸和鄔桃對視一眼,心中隱隱升起一絲不安。


    “正是草民。”胡不歸放下手中的銀針,站起身,不卑不亢地答道,“不知幾位官爺有何貴事?”


    官差冷哼一聲,從懷中掏出一卷明黃色的卷軸,展開來,高聲宣讀道:“奉皇上旨意,特來查訪爾等底細,如有不實,一律按律處置!”


    聽到“皇上旨意”四個字,圍觀的村民們頓時炸開了鍋。


    “什麽?皇上要查胡大夫和鄔娘子?”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


    人群中頓時一片混亂,夾雜著驚恐、不解和憤怒的情緒。


    “大家安靜!”胡不歸高聲說道,渾厚的聲音壓過了人群的喧鬧,“我相信清者自清,還請各位官爺明察!”


    官差沒有理會胡不歸的話,徑直開始詢問他們的來曆、身份以及在村中的所作所為。麵對官差嚴厲的盤問,胡不歸和鄔桃從容應對,沒有絲毫慌亂。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解釋,官差始終麵帶懷疑之色,似乎認定了他們有所隱瞞。村民們見狀,紛紛站出來為他們作證,講述著他們如何救死扶傷、如何幫助村民改善生活,言語間充滿了感激和敬佩。


    “胡大夫和鄔娘子都是好人啊!他們救了我們村很多人的性命!”


    “是啊!沒有他們,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他們都是被冤枉的!”


    然而,麵對村民們的聲援,官差卻無動於衷,冰冷的眼神仿佛在說:你們這些刁民懂什麽?鄔桃和胡不歸交換了一個擔憂的眼神,他們明白,這場突如其來的調查並非偶然,背後一定隱藏著更大的陰謀。他們深知“清者自清”在權力麵前顯得多麽無力,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大人,我等行得正坐得端,不怕調查,” 鄔桃上前一步,語氣堅定,“為了不驚擾鄉裏,我等願意隨各位大人進京,當麵稟明皇上,以證清白。”


    官差們麵麵相覷,顯然沒想到鄔桃會如此幹脆,但想到此行的目的,便點頭答應了。


    幾日後,他們抵達了繁華的長安城。然而,等待他們的並非想象中的公正審判,而是接踵而來的刁難和陷害。他們在驛站被安排在條件簡陋的房間,一日三餐也隻是粗茶淡飯,與他們在山村的平靜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更讓他們不安的是,那些前來問話的官員,態度傲慢,言語尖酸刻薄,仿佛認定了他們身負罪孽。他們旁敲側擊地詢問鄔桃的來曆,暗示她身份可疑,企圖從她口中套出破綻。


    “鄔娘子,你一個弱女子,醫術如此高超,是從何處學來的啊?”一位官員陰陽怪氣地問道,眼神裏滿是懷疑。


    鄔桃早料到他們會拿此事做文章,不卑不亢地答道:“迴大人,小女子自幼體弱多病,幸得一位遊方道長相救,傳授醫術,這才略懂皮毛,為鄉親們解除病痛。”


    “哦?遊方道長?不知這位道長現在何處?可否請他來為你說句公道話啊?”官員步步緊逼,試圖讓她露出馬腳。


    鄔桃心中冷笑,他們這是要把她逼上絕路啊。


    “鄔娘子莫非是忘了?遊方道長來去無蹤,你又如何能尋得?”官員咄咄逼人,鄔桃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作答。正當她陷入困境之時,一位侍衛匆匆走進大堂,在主審官員耳邊低語了幾句。那官員臉色一變,立刻起身,對著鄔桃和胡不歸拱了拱手,說道:“二位稍待,皇上即將召見。”


    原來,神醫在宮中頗有些人脈,他得知鄔桃和胡不歸的遭遇後,便托人給一位與皇後交好的太醫遞了消息。太醫深知鄔桃醫術高明,曾受過她的指點,便將此事告知了皇後,皇後仁慈,憐憫鄔桃和胡不歸的遭遇,便勸說皇上親自審問,以免他們蒙受不白之冤。


    在禦書房,鄔桃和胡不歸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道來,並拿出了當初那些陷害他們的官員與反對派勾結的證據。這些證據是他們在進京途中,暗中調查所得,原本打算在關鍵時刻用來自保,沒想到皇上竟會親自審問,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皇上聽完他們的陳述,又仔細查閱了證據,龍顏大怒,當即下令將那些誣陷忠良的官員革職查辦,並對鄔桃和胡不歸大加讚賞,稱他們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二位醫者仁心,心係百姓,朕心甚慰,”皇上語氣溫和,眼神中充滿了讚賞,“不知二位有何打算?”


    鄔桃和胡不歸對視一眼,心中已有決斷。“草民願為天下蒼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胡不歸拱手說道,語氣堅定。


    鄔桃也跟著說道:“草民希望能開設醫館,懸壺濟世,為百姓解除病痛。”


    皇上龍顏大悅,當即下令在京城為他們二人賜下一座宅邸,並撥款建立醫館。他還親自題寫了“濟世堂”的牌匾,以示嘉獎。


    一時間,鄔桃和胡不歸名聲大噪,成為了京城百姓口中的“神醫夫婦”。他們的醫館每日門庭若市,求醫問藥者絡繹不絕。他們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對於貧苦百姓分文不取,因此深受百姓愛戴。


    然而,樹大招風,鄔桃和胡不歸的成功也引來了不少人的嫉妒和不滿。一些原本在京城頗有名望的醫者,因為他們的到來而失去了不少病人,心中暗恨不已。


    “哼,不過是一介草民,也敢在京城如此張揚!”一位老醫師坐在自己的醫館裏,看著對麵濟世堂人來人往的景象,酸溜溜地說道。


    “聽說他們還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連太醫院的那些禦醫都束手無策。”旁邊的小徒弟插嘴道。


    “哼,不過是些旁門左道罷了!”老醫師不屑地說道,“遲早會露出馬腳的!”


    這些心懷不滿的人聚在一起,商量著如何對付鄔桃和胡不歸。他們散布謠言,詆毀他們的醫術,甚至暗中使絆子,想要讓他們出醜。


    一天,一位衣著華麗的婦人來到了濟世堂,聲稱自己的孩子患了怪病,多方求醫無果,聽說鄔桃醫術高明,便特意前來求醫。鄔桃仔細詢問了孩子的病情,發現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疾病,需要一種特殊的草藥才能治愈。


    “夫人請放心,我這裏正好有這種草藥,隻是……”鄔桃說到這裏,故意停頓了一下。


    “隻是什麽?”婦人焦急地問道。


    “隻是這種草藥十分珍貴,而且不易保存,需要特殊的處理方法。”鄔桃緩緩說道,“我需要一些時間準備。”


    “需要多久?”婦人問道。


    “三天。”鄔桃說道,“三天後,您帶著孩子再來,我一定盡力而為。”


    婦人千恩萬謝地離開了。然而,她前腳剛走,後腳就有一位神秘人來到了濟世堂,偷偷將一包藥粉倒入了鄔桃存放草藥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桃花的長安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太姥銀針茶的鳳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太姥銀針茶的鳳橫並收藏桃花的長安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