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領


    當王婆慢悠悠地醒來,她剛一走出帳篷。張誌強就笑嘻嘻地對她叫喊道:


    “王婆,你快去洗漱就來吃早餐!今天天氣很好,等會兒我們倆一起去爬山吧!”聽了張誌強招唿她馬上可以吃早餐的聲音,王婆有些吃驚地瞪大了眼睛,她似乎有些不太相信地問道:


    “你當真做好了早餐嗎?”


    “當真!你快來吃早餐吧!你別再磨蹭了,你沒看見今天的天氣很好嗎?最適合爬山,我想等吃了早餐,我們倆就一起爬山去吧!今天務必登上頂峰,我要去親身休驗一下‘山到極頂我為峰’的頂天立地的英勇無畏的氣概了!”


    “好!”王婆答應了一聲,她馬上喜滋滋地就去洗漱了起來。


    在吃早餐的時候,王婆見張誌強做了許多都是她自己愛吃的早點,她的心情一下子就高興得不得了。於是,王婆就在吃早餐時,她眉飛色舞,口若懸河地把她自己早已了解到的最高峰——曾善峰的有關情況不厭其煩地都告訴了張誌強。他也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也問了一些小問題,她也一一作了詳細地解答。


    原來“烏孜”在藏語裏是“頂端、頂部”的意思。每逢盛夏,這裏流水潺潺,牧草如茵,漫山遍野都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色彩斑斕,香氣四溢。山坡上有許多被風化的花崗岩材質的大石頭,它們形狀各異,有的還繪有佛像。在山腰上還有一處遺址,山頂也有瑪尼石刻、經幡,更有一處泉水,四季不絕,咕咕地直往外冒泉水。每到夏天時,拉薩上千個信男信女,相邀結伴,帶上茶酒飲食,到根培烏孜山去踏青朝佛。登上此山頂,極目四野,可以遠眺群山,俯視拉薩全城的景色,總會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最後王婆還向張誌強著重介紹了一下西藏藏民夏天爬山的習俗和由來。原來西藏多山,大多數藏人就出生在群山環抱中。所以,山對於藏民而言,如同日月星辰一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朝山轉山,對藏民而言,與內地的人逛街一樣的平常,不同的是,轉山不僅鍛煉身體,更使得轉山人的心靈得以淨化和成長。


    在藏地,除了眾所周知的猴年轉雜日神山、馬年轉岡仁波齊神山外,還有一個專門的轉山節,叫做“珠巴次喜”。在波羅奈斯(即印度)的鹿野苑,佛祖為曾隨侍他的喬陳如、阿若等五人宣講佛法,從此啟動了說法度化有情眾生的無上功德。後世信徒為了紀念這個殊勝的日子,把這一天確立為轉山節,至今在藏地已經流傳了上千年。


    吃罷了早餐,張誌強與王婆準備好了有關登山的一些工具,他們倆就整裝出發了。而且有經驗的王婆,還準備了一些吃食。他們倆打算登上山頂,就在最高峰上找個地方吃午飯了。這樣,他們倆才有充足的時間欣賞絕頂上的那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山到極頂我為峰”睥睨天下的英勇無畏的氣概了。


    其時正是陽春三月的天氣,雖然說沒有盛夏時的綠草如茵,滿山遍野地鮮花盛開。但一路上也有小草兒剛剛冒出了頭兒,積雪融化後的涓涓細流從山上流了下來。因為天氣升溫,一路上有融化的雪水流過。因此山路上大多很是泥濘,走在上麵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路上二人攙扶著向山頂慢慢地走去,幾處比較陡峭的小山坡,他們倆幾乎是手抓腳蹬地才爬了上去。


    最後他們倆來到一處比較陡峭的山坡的一側,上麵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樹枝上麵都長有“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細芽,這些細芽就是早春特有的景致了。從樹林深處裏,還傳來了嘩啦啦的流水聲。王婆還告訴張誌強,那樹林下麵有一條水流較大的溪澗從山頂上流下來,一路歡叫著“歌兒”往拉薩的南麵流去了。


    張誌強攀在峭壁邊上,他舉目向下看去,隻見滾滾的水流從樹林下深處湧出來。而且在溪流的兩岸上,到處都是參差不齊,重重疊疊,如排兵布陣般伸展著的石頭群體。是的,這裏是一片石頭的海洋。烏孜山在這一段好像完全變成了石頭山。山腳底下是石頭,山腰上壘著石頭,望得見的山巔上還是石頭。


    他們倆就順著山坡而上,一路上發現這些石頭造型奇特而豐富多彩。它們以種種人力所難以刻畫的形象靜立於歲月的崖壁邊上,已經千萬年了。一些形態相對規整的大石頭上麵,還刻畫著佛菩薩的彩色畫像。連藏傳佛教始祖蓮花生大師的畫像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或者刻寫著蓮師心咒“嗡啊吽 班雜咕如貝瑪斯底吽”,更多的石頭上刻寫著六字真言“嗡嘛呢唄咪吽”。六個字被塗成了六種顏色,不認識藏文的人往往就是根據字體上的色彩的數量來推測辨認石頭上的內容的。


    看見這麽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及平整大石頭上刻畫的栩栩如生的佛像,張誌強真是歎為觀止,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而且他還發現漫山遍野的石頭上還刻畫有一種簡單圖符——白色梯子形狀的圖案,它們更加密集而又廣泛。


    王婆還告訴張誌強,這些梯子形狀的圖案就是被藏民稱為的“天梯”。而且有關天梯的具體象征意義,王婆還說在民間有兩種說法:一說,畫天梯是人們為自己架設的通往天堂的路,將來老死之後,靈魂可以借著這些白色的聖潔的天梯爬上天堂。另一說,“天梯”和經幡的作用一樣,代表著藏民向神靈的供奉,是藏民的祈禱。畫天梯的意義也如經幡一樣,可以幫助人們消除罪業,使運氣上升、福慧增長等等美好的願望。


    然而,在拉薩生活了多年,早已融入藏民習俗的王婆,她也不知道究竟哪種說法更準確些,一時尚無法仔細考證了。但是她還說我想不管哪種寓意,都代表著藏民對美好生活的祈禱。張誌強看見這些潔白的天梯在陽光下發出聖潔的光芒,他真是目瞪口呆又興高采烈了。因為在這個吉祥的日子裏,願他們倆也能夠得償所願吧!


    他們倆從大溪流岸邊上來後,又來到了一處遺址上。到處是坍塌的建築的殘磚斷瓦,也不知道是那個朝代遺留下來的。隻見滿目瘡痍,一種古老的氣息訴說著它們曾經的輝煌。張誌強站在遺跡的邊緣,感歎人生如過客,萬事萬物都有消亡的那一刻。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脫的宿命,哪怕自然中無生命的物體,也會在風吹雨打,風化雨蝕地作用下,慢慢地化為烏有。


    比如現在這一處不知年代的遺跡,曾經都是高樓大廈,舞榭歌台林立的繁華去處。現在在時間地侵蝕下,已經一片狼藉,隻剩殘磚爛瓦訴說著它們的悲傷。當年也許有高僧說法,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約會,現在早已風吹雨打都不知所蹤了。


    這正所謂:滄海桑田,白駒過隙,一切都是刹那間的繁華,永恆的卻隻有時間!在時間的作用下,一切的東西都會慢慢地腐蝕掉,最後都變成細小的微塵了。說是九牛一毛,滄海一粟,都不知道擴大了多少倍。個人的渺小,對於日月星辰的龐大,宇宙的無窮無盡,看不見盡頭,沒有邊界的無限空間!人處在茫茫宇宙中,真的不比九牛一毛,滄海一粟大了。


    張誌強心想,現在的我,依然可以看見一些殘垣斷壁。但是再過千萬年,當翻天覆地發生後,地形也早已大變了模樣。也許現今拉薩境內的最高峰——增善峰,早已變成了汪洋大海,說不定成了最深的海溝了。感歎歲月多變的同時,張誌強更感餘生的短暫了。不由得他吟唱出此時此刻心情寫照的小詩兒,現摘尋如下:


    歎餘生


    張誌強


    餘生真是不可多,


    過了一天少一天。


    百年長壽又如何?


    千秋萬代人不見。


    日月“永恆”終有壽,


    生而為人多艱難。


    時間無窮滾滾來,


    大浪淘沙終會完。


    聽了張誌強感歎生命短暫,歲月無情如殺豬刀,刀刀催人老。王婆心中也隱隱悲傷了起來,不過她卻豪情萬丈地大聲說道:


    “活在當下,過好餘生,珍惜眼前人!”說畢,王婆燦爛一笑地拉起張誌強的手,輕聲地說道:


    “誌強,我們走吧!前麵還有許多美麗的景致等著我們倆去觀賞嘞!人生到此一遊,不亦樂乎!”聽了王婆的話兒,破天荒的張誌強沒有甩掉她的手。他反而用力地握在了一起,他們倆一起相約繼續登山了。因為風光勝處臨絕壁,峰頂的風光,山下是看不到的。最美的景致,總是出現在人跡罕見的危險的地方。


    後來,他們倆來到半山腰上的一處泉水邊。隻見在許多的大岩石當中,天然地有一個大石坑,裏麵盛滿了清澈見底的泉水。細看從大石坑的四麵八方的岩石的縫隙裏,正無時無刻地都有泉水滲出來。在大石坑中形成了無數的小水泡兒,這些小水泡兒,慢慢地上升,慢慢地變大到破滅。破滅的大水泡還蕩漾起一圈圈的橢圓形的水波紋,慢慢擴大到消失,水麵上的波紋又歸於平靜了。下麵的,後來的小水泡兒又源源不斷地升上水麵,再變大又破滅,就這樣的周而複始,無窮無盡……好似人類繁衍的後代,子子孫孫,無窮無盡一樣,可以延綿千萬年。個體真是渺小的,生命也是短暫的,但是人類卻可以子子孫孫地傳承下去,這不正是人類的偉大之處嗎?


    最後,他們倆終於爬上了最高峰——增善峰的頂點。站在峰頂上,果然體驗了一把李太白當年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英勇無畏的氣概了。看來路渺小如雲煙,半山腰上的兩頂大帳篷早已小到不可見了。一切都藏在雲霧之中,朦朦朧朧地不知道路的盡頭在哪裏?


    張誌強與王婆二人真是過足了“山到極頂我為峰”的“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英勇無畏的氣概。他們倆仿佛一伸手,真的就可以摘下星辰似的。不大一會兒,因登山而累壞了的身體而強力支撐的力量都用完時,他們倆就一屁股跌坐在山頂上。然後,他們倆居高臨下,欣賞著絕頂的風光。真有點“指點江山,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豪爽,不亦樂乎了。二人對著藍天白雲,或者深溝峽穀,都感慨陳詞一番後,不覺都有些餓了。


    於是,王婆趕緊拿出了早上準備好的吃食,二人就坐在山頂上,身邊有雲霧繚繞地狼吞虎咽,大快朵頤了起來。遠觀,好似兩個仙人,端坐雲中,把酒言歡,不知今夕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時了。時間的無窮,人的壽命有限。所以,達觀的智誌,必定拋開一切的名韁利鎖,改放自我。他們真正做到“當高歌處且高歌,能快樂時不憂愁”;他們能夠順其自然,返樸歸真,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相忘的無欲無求的無上境界。


    正所謂“愁也一天,快樂也是一天”,就在張誌強與王婆把酒言歡,觀賞絕頂的風光時。時間的“腳”,歲月的齒輪,又走過了多少步,轉動了多少圈?是沒有人會去注意的,也沒有人去計算過。但是,太陽升起又落下,生命在無形中老去,這是非人力所不能改變的事實。一句話說得好“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


    你快樂一天還是憂愁一天,你平凡一生還是偉大一生。時間終會把你帶走,融入曆史,化為烏有。我曾經生活過,凡人的一生沒有人會記得。隻有英勇豪傑,大奸大忠的人中龍鳳,後人才會從故紙堆中,神話傳說中窺探出一二人物生平的英勇事跡來。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遺臭萬年!


    想起時間的無涯,自己個體生命的短暫。正如王國維所說“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張誌強不禁大放悲歌。王婆聽了,她也不勝唏噓再三。二人站在夕陽裏,一陣肅穆,再也沒有一個人願意開口說一句話兒了。但是山頂上未化的積雪,在夕陽的反照下,發出冷冷的波光。山頂的風也很大,到底是女人,王婆實在是冷得受不了,她緊緊地靠在張誌強的身上取暖,可憐兮兮地求道:


    “誌強,我們倆快下山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圳,欠我一個白領下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白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白領並收藏深圳,欠我一個白領下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