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老二一聲口號再加上抽了耕牛一鞭子,馴養老牛屁股吃疼,前腿繃,後腿弓發力就往前走。


    前麵有程小寶牽著牛,房老二不用擔心會走偏,自己隻要控製好曲轅犁犁頭入土的深度就好了。


    想耕的深,房老二隻需要輕抬曲轅犁把柄,讓犁頭往下走便可,反之犁頭往上走便會耕的淺。


    由於第一次房老二沒有控製好力度,導致犁頭入土太深,耕牛稍顯費力,調整一下之後。


    犁頭入土剛剛好,耕牛也沒有那麽費力,一頭牛拉著一架曲轅犁健步如飛。


    李二皇帝龍目放光,“神,太神了。”


    隻見那曲轅犁所過之處,泥土被翻滾過來倒扣在地上,一尺有餘的耕作痕跡清晰可見。


    再觀其餘幾個隊伍,他們的犁就顯得耕作費勁,而且那土地翻蓋的也是不美觀,重點是耕作痕深淺不一。


    扶犁者時不時的還要費力提起犁,然後嗬斥老牛倒迴來重新把沒有耕作好的地,再耕一遍。


    因為每一隊都有一個書記小吏記錄他們的勞作成果,即使你耕的再快,不合格的話也是白搭。


    房老二這邊的書記小吏看完房老二耕作之後趕忙書記,


    “一人一牛一曲轅犁,人持鞭扶犁,老牛健步如飛,泥土翻滾如波濤洶湧,深尺餘,切口完整,泥土不粘犁頭。”


    房老二驅牛扶犁往前走,很快就到達了地尾,程小寶止牛,房老二提起曲轅犁,


    “小寶掉頭,和來時候一樣照著木棍走,別走歪了。”


    “瞧好吧,我喵的準者呢。”


    欲先行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這個曲轅犁,房老二這隊耕作速度後來者居上,而且耕出來的地非常的好看,一壟一壟的土被翻的整整齊齊。


    就像是風吹起的漣漪形成的波浪,甚是充滿美感。


    房老二拆解掉曲轅犁,李二皇帝來到跟前撫摸著曲轅犁,曲轅犁的把手還留有房老二的餘溫。


    輕輕抹去犁頭上的泥土,露出了尖尖鐵製犁頭,明晃晃的鐵麵上甚至能照出李二皇帝的麵容。


    “好犁。”


    書記小吏趕忙記錄,


    “聖人撫摸曲轅犁如撫摸美人,愛不釋手,口頌好犁。”


    “小寶牽牛,猛子小傻把平地耙齒給我搬過來。”


    牛猛一個人搬起平地耙齒,


    “何須小傻,我自己就行。”


    連接好平地耙齒,房老二往耙齒上一站,抽出搭在身上的長鞭 ,往牛屁股上一甩。


    “駕。”


    老牛拉著平地耙馱著房老二,緩緩往前走,老牛四平八穩,房老二目視前方,雙腿一前一後站在平地耙上穩如泰山。


    這一刻李二皇帝覺得房老二很帥,覺得這小子有點像戰場上揚鞭催馬的將軍。


    李二目光聚集在雙排的交叉耙齒把耕作好的土塊上,所過之處那些大大的土塊都被耙齒碾壓的粉碎。


    土塊變成粉碎均勻的土粒,整齊,平坦,疏鬆,偶爾一些大一點的土疙瘩也無傷大雅。


    反之觀望那其餘幾個隊伍耕作的土地表麵深淺不一,大大小小的土疙瘩隨處可見。


    “此平地耙齒甚好,朕心甚喜啊。”


    書記小吏趕忙記錄。


    “聖人觀之雙排平地耙齒碾壓土塊如平地,土質細膩,蓬鬆如發糕,龍心大悅盛讚之。”


    一畝永業田,房老二一來一迴就可以全部耙完,為了更好的耕種效果,房老二又來迴的耙了一遍。


    兩遍過後,那些較大的土疙瘩基本上也就消失殆盡了,剩下的就是齊整如平履,中間略高兩麵低的好地了。


    耙第二遍的時候,程小寶他們四個要求想體驗一次耙上將軍,被房老二嚴詞拒絕了。


    不是房老二小氣,而是這塊一畝地的永業田是他在大唐的第一塊按照後世技術做的一塊實驗田,必須盡善盡美。


    誰想玩想試,以後有的是機會,李二皇帝覺得種田其實也是充滿美感充滿樂趣的,起碼看房老二勞作便是如此。


    “上七腳耬車。”


    隨著七腳耬車被搬了過來,李二皇帝看著這個稀奇古怪的七腳耬車,大感興趣。


    “藍田伯,這七腳耬車有何作用?”


    “陛下你且看這耬鬥,是裝麥種使用的,看這七條中空耬腿,是麥種通過耬鬥流入耬腿再流進土裏的。”


    “看著鏤腿之間的距離足有成人兩拳大小,是為了不讓麥種過於濃稠。”


    “經過耬車播種的小麥,成活之後會像一列列整齊的士兵,會更加抗風和抗倒伏。”


    擺好耬車之後,房老二對著小寶他們喊一嗓子。


    “把麥種倒進來,陛下讓一下,我要開始播種了。”


    耬車被老牛輕鬆的拉著前進,本就蓬鬆的泥土根本不會對耬車造成多大的阻力,播種就顯得非常的輕鬆。


    耬車破開疏鬆的泥土,在永業田裏畫下七條筆直的線條,房老二把耬腳入土的位置控製在十二公分左右。


    太深了不利於麥種發芽,太淺了容易幹根不利吸水,十幾公分是剛剛好的深度。


    書記小吏記錄。


    “七腳耬車,巧奪天工,入土十二分,其便捷之利一人一牛一日可播百畝餘矣。”


    最後一壟地播種完畢,房老二大唿一聲。


    “大功告成。”


    周圍掃了一圈其餘幾個參賽隊伍,基本上也才耕作大半的,主要是他們的犁頭都是木製的,上麵沒有犁鐵,耕作起來甚是費力。


    李承乾隊伍目睹房老二全部的勞作效率和勞作成果,知道他這次是徹徹底底的敗了。


    因為他們的工具差房老二帶來的這些工具太多,房老二全程就是一個人一頭牛在工作,最多帶個牽牛的。


    他們這邊扶犁的牽牛的,打土疙瘩的,撒種的,耬平的,十個人全上效率還差房老二好多好多,更別提耕作成果了。


    而且人家播種完的土地,那一排排的整齊筆直的溝壟簡直是太美了,美到你都不敢上田地裏去踩一腳,怕破壞這種美。


    李承乾雖敗,但是他不恨房老二搶了他的風頭了,大是大非麵前他李承乾還是分的清的。


    就憑這三樣全新的天工農具給大唐帶來的好處,他覺得房老二就該進祖廟配享香火。


    “藍田伯,你來教孤耕地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唐我家財萬貫才不要當贅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以北北山以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以北北山以南並收藏穿越大唐我家財萬貫才不要當贅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