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神功是以采納天地精華、高能量,自身結構的調整,神經係統,骨骼肌肉的特殊調整之後,奇經八脈十二經絡自然流暢,內修陰陽之氣,外練瀟灑飄逸之神態,三易四正:三易之精氣神,四正之身、手、眼、步通過步法、身法、的調整,就可直收七星罡氣,轉化,從而即可一躍成為武學之奇才,如有上乘天賦,成就無法估量。


    凡修持內功者必須先從養氣、采氣、真氣運行著手,養氣樁:養氣樁主要是把自身元氣集匯於丹田。每個人都有元氣,即先天之氣,把元氣聚存之後才能有希望自納宇宙高能量,一開始就采納宇宙之精華很難,由此而入手就能自然功成,而達到人練功、功修人,全身何處不太極的神明階段,概是由此而來,希望能把根基做牢,養氣樁不分時間,無固定姿勢,行站坐臥皆可修持,從而可達自然禪,全天都在修持,其功力的進展可想而知,經過幾天的修持,絕對能達到別門派,聞雞起舞、披星戴鬥幾載的成就,因而就有一次修持終生受益,並且人不練功、功練人,隻上功、不退功的上乘之奇功,把元氣聚集就像一粒種子,放進適應的環境土壤裏,隨著時間就會生根發芽,希望有誌於此部武學者,勤奮用功修持,成功之門就向你敞開。


    功力深厚之後即可達到無形無相,奇門玄功的另一種無相神功。身體內部自有氣機,丹田元氣也足,此時即可進行真氣運行樁,自然站立片刻,兩腳分開腳寬於肩、腳尖於肩齊,扣成內八字,腳趾抓地,腳心湧泉穴上收,兩小腿外撐兩膝蓋前頂,兩大腿內夾,收肛提陰,臀部下坐,鬆腰、頂腰命門穴後抵,含胸拔背,鬆肩墜肘,兩手前抬,手腕於肩平,手部自然下放,兩手部使用內攏,兩臂外撐,兩肩內收,頭正項梗,舌抵上齶,兩目平視,百會上頂,整個身體處於屈鬆狀態,自然唿,意念:可意守設想,吸變大,唿變小,吸變亮,唿變暗,以意引導在丹田旋轉,後可把真元丹田元氣上調至膻中穴,上下升降,直至吸氣時丹田真元下行會陰-尾閭-命門-夾脊-大椎-腦戶-百會;唿氣,百會下降印堂-承漿-鵲橋-天突-膻中-丹田,至此已達一唿一吸一太極。到周天循環,剛開始修持時可用意念,等待真氣充足後自是水到渠成,古語言:“人(炁)過三關必成聖賢,真氣周天運行如達到,即具武學天賦,武學境界自是飛躍,此成效非筆墨所盡,希望學者能認真修持,用真氣打通周天,印證上古奇門玄功。此是萬功之宗祖,因內部經絡真氣自結,身體已具超能量,自有場的存在唿吸七次,丹田充實,以丹田發炁上行至鼻噴出,全身繃緊、抖放,自有一種波動,傳遍全身,發音、噴氣時可用拳擊打胸窩等不抗打處,親自體悟以波組成場布滿整體,抗擊,健康,充滿氣機,一般七天即可背、胸、腹、四肢經得起同等素質者拳打腳踢,真元運行周天後即能產生反彈震傷力,望認真修持。天罡神功練好,必須明白意念於元氣的相互關係,意於氣在人體內是無聲無息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氣在人體內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人體內的氣不隻是元氣,而另有先天元氣,兩腎所生的真氣,後天元氣,食五穀經過脾胃髒腑的運化而生成的水穀精微之氣,這些氣總稱內氣,也叫丹田之氣。


    內氣在丹田形成,確實成為人生命的根源,始終貫通於周身,無處不達,否則,則是病變。若氣流於髒腑則為髒腑之氣,如心氣、肺氣、脾氣、胃氣等,若流於經絡則為經絡元氣,流於脈中與血共行則為營氣,行於肌膚毫毛則為衛氣,都知道血是人體中最為寶貴的,然而血於氣相比,氣更寶貴,氣為主,血為副,氣為陽,血為陰,氣為衛,血為營,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血調和,陰陽平衡生機旺盛。


    天池看過,好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俠,著此心法,千古無二。又看那《大道十三劍》道:“特點是集百家之長,快慢相兼,剛柔相含。劍隨身走,以身帶劍,神形之中要做到形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六合之中亦需要手、眼、身、法、步神形俱妙。此劍法,行如蛟龍出水,靜若靈貓捕鼠,運動之中,手分陰陽,身藏八卦,步踏九宮,內合其氣,外合其形。”


    “劍”是降妖伏魔的神物,“劍”代表著“法”。劍代表著正氣,代表著決心。其法以鉤、掛、點、挑、剌、撩、劈、為主,劍隨身走,以身帶劍,要做到劍與身合,身與氣合,氣與神合。青龍出海勢難擋,撥雲見日定乾坤;犀牛望月顯靈機,白猿攀枝藏奧妙。十三劍決:“紅霞貫日、烏雲掩月、猿猴獻果、仙人照掌,兌換抱月、鐵門門柳、海納百川、浪子迴頭、金石為開、三聖歸一、天崩地裂、天外飛仙、仙人指路。”十三式。劍法飄逸如風吹荷花,左右搖擺,飛雲流水,穿連不斷,踩步懸肘,運氣養性,慢勁快打,環套八法。


    “練武不練功,乃是無油燈。黑暗竟瞎摸,迷途永不明”。神功極致全有全能謂之神,萬有萬能謂之妙。先天地之先乃全有全能。生天生地乃萬有萬能。有是能之根源,能是有之結果。修真練武均本於此,不可不知。功要內練,無形無象,潛移默化,不言不語,有象則亂,有架則滯。不言不語,暗自用功,此之謂也。


    此劍法中唯一一劍,尤為特殊:“三聖歸一”一式。聖者聖於人也,一知無不知,於不知中而自知乃真知。仙者先於人也,一覺無不覺,於不覺中而自覺乃真覺。古之聖人知而後能明,古之仙人覺而後能法。明而後得,法而後成。得其物成其務,由先天地到後天地,兩者雖異而猶同。


    聖人知其理,著書立說。仙人得其道,內外雙修。無聖其理難明,無仙其道不行。理出於固然,道出於自然。固然有限有度,用教化移風易俗。自然則無邊無際,以造化顯隱通微。教化有形,宣傳於外。造化無形,修煉於內,以有形煉無形謂之修真。真在何處?就在人身,處處有精,處處有氣,處處有神,以精化氣,以氣化神。神還虛再生精。依何而煉?曰法天則地,法天隨天數而變,則地隨地氣而生。有中求無,無中求有,謂之有無相生。以有崖煉無崖,由無崖還於有崖。以時間覓空間,化成一體,謂之真一。如聖人誨人不倦,循序漸進。如仙人行功守恆。功到自成。說聖也可,說仙也可。先人曾有一楹聯雲:“稱師亦稱祖,是道亦是儒”。說明聖與仙殊途而同歸。聖亦仙乎?其聖仙相合而神乎?道成自知焉。


    “切記:劍法本沒有高低,每一套劍法流傳於世,定有他存在的意義。就像人一樣,也沒有高低之分,每一個人生於此世間,自有他存在的意義。劍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劍法精妙不是劍法的精妙,而是人的精妙。所以說,劍法的精妙是人劍合一,希望你能理解,在一套劍法中,不要注重於招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陽劍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北沙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北沙燕並收藏崇陽劍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