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一心想著的是如何取敵人性命,所以招招致命,反而反噬到了自己。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結。也許永遠解不開,苦澀的滋味隻有自己懂得。也許永遠無法釋懷,因為善良,因為責任,因為某種理由;也許永遠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隻能靜靜期待,默默守望。多一分寬容,就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會多一分希望。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別人有路可走,你才不會陷入絕境。


    “含章光後烈,繼武嗣前雄。”


    最高的善像水。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於道理。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善於保持沉靜。存心要像水一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善於講究仁義,說話要像水一樣,善於遵守信用,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過失。


    釋迦牟尼佛外出時,看到一隻饑餓的老鷹正在追捕一隻鴿子。


    鴿子向釋迦世尊尋求救助,釋迦牟尼慈悲心起,便把鴿子藏在了懷中,並請求老鷹放過這隻可憐的鴿子。


    老鷹生氣地說:“你救了它的性命,而我卻會因為沒有食物而被餓死。難道這就是你出家人的慈悲嗎?”


    釋迦牟尼淡然一笑,說:“我既不忍心看到無辜的鴿子被傷害,也不忍心看到無辜的你被餓死,既然如此,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於是,他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喂鷹,換得了鴿子的性命。


    這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慈悲心使佛陀能夠坦然地舍棄自我,救護眾生。佛陀舍生取義、普度眾生的精神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學佛修善之人。


    天池在仇池時,翻閱無數經典,曾看過這麽一個故事。


    人與人能夠互盡心力、互相照顧,實在是世間最快樂的事情之一。雖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修成正果,但每個人都有能力慈悲。即使自身無法將慈悲修到佛祖那樣的程度,也應該將慈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天池記得有一個故事,講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有一個乞丐到寺院裏找到榮西禪師,向他哭訴說家中妻兒已經多日不曾進食,眼看就要餓死了,不得已來請求禪師的救助。


    榮西禪師聽到這些,慈悲之心頓生,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但是自己身邊既無金錢,也沒有多餘的食物,他左右為難地環顧四周。突然看到了準備用來裝飾佛像的金箔,於是他對乞丐說:“把這些金箔拿去換些錢,再給你的妻子孩子買些食物吧!”


    乞丐離開之後,一直站在旁邊的弟子終於忍不住怨氣,對榮西禪師說:“師父,您怎麽可以對佛祖不敬呢?”


    榮西禪師心平氣和地對眾弟子說:“我之所以這麽做,正是出於對佛祖的一片敬重之心啊!”


    弟子忿忿地說:“這些金箔本來是用來裝飾佛像的,可您就這樣送給了乞丐,我們要用什麽來裝飾佛像呢?難道這就是你對佛祖的敬重之心嗎?”


    榮西禪師正色說:“平日裏你們誦讀的經文、修習的佛法都到哪裏去了?難道沒有真正理解嗎?佛祖慈悲,割肉喂鷹、以身飼虎都在所不惜,我們怎麽能為了裝飾佛身而置人性命於不顧呢?


    佛家的慈悲觀念教導我們要去愛別人,要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別人的心,同情別人的苦難並盡己所能幫助他從苦難中解脫。這裏所指的“別人”既包括我們熟知的朋友和親人,也包括我們的敵人,要用不對抗的心對待敵人,用和平避免衝突,用慈悲心去引導他們接受佛法,使他們也變得慈悲。


    此時天池繼續思索,而那影子也仿佛願意給天池思索的時間,可能這就是影子真正的使命,讓修習無相神功著看清自己的內心,如理解世間大惡大善,則能持續修行,而更上一層樓。


    天池突然掙開眼睛,使出的是無相神功。而他再出一掌,使出的是全身解數。有多大力道,出多大力道。一掌擊向了影子,而這影子似乎也是不甘示弱,對麵一掌迎接上來。天池已經感覺到了影子強大的掌風,料想道:“如此一掌若是擊中自己,恐無活命機會。”


    然而天池沒有退縮,依然奮力一掌。兩人產生的掌風,似乎要將整座塔推到。就在兩人掌力相接之時,天池突然收力。隻見影子一掌穿透了天池身軀,隻感覺一陣透心的冰涼。


    片刻,塔裏慢慢變得明亮,窗外的陽光射了進來,牆壁上的壁畫自然在牆上栩栩如生。在看其他也平靜如初,仿佛什麽都如同沒有發生過一樣自然,就像如同那天夢遊玄鶴洞一樣。


    ““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然天池有用兩個時辰,便將第二層已全部熟記於心,且運用自如。


    天池將今日之事講於師父飛狐子聽,飛狐子對天池一番讚歎道:“難為你如此年紀,便能有如此體會與理解,真是後生可畏。”


    又講:“這便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天池:“置之死地而後生?”


    飛狐子笑道:“是!”


    天池不解問:“何為置之死地而後生?”


    飛狐子笑道:有一人名叫“韓信,淮陰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徑口。


    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麵堵住井陘口,一麵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餘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麵作戰。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裏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衝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迴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迴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迴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麵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麽策略呢?”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隻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


    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麽能讓他們拚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陽劍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北沙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北沙燕並收藏崇陽劍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