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協查通報”讓我受到了不小的驚嚇,此地不宜久留啊!


    倉皇地逃迴到山洞,我迅速收拾好行裝,借著月色上路,連夜縱深前行,行走了很長很長的一段路。隻到我自認為脫離了危險區域,我這才停住了疲憊的步伐。


    這是一個寥無人煙幽深的山穀。我一路奔波,瑀瑀獨行至此,隻有寂靜的山林和以巢穴為家的鳥獸作伴。


    我撿拾了些柴火,在岩石下的空地裏點燃。我凍得渾身直打哆嗦,就連添柴的手也抖個不停,肚子也咕嚕咕嚕地一個勁地叫著……


    我現在總算是真正體驗到了什麽叫做“饑寒交迫”的滋味兒了!


    我從背包裏麵取出鋁鍋,做了一個簡易支架,把鍋架在火堆上。


    背包裏還剩些大爺送我的肉幹,我打算拿出來丟進鍋裏給煮了。我實在是餓極了,如果再不補充一下體力,我恐怕就很難支撐下去了。


    我在口袋裏摸索了一小會兒,突然觸碰到一個“大家夥”,憑著手感,我可以肯定,這應該是一隻什麽野獸的“前腿”或“後胯”。


    李大爺是“藥腿子”,也是獵人,家裏麵晾曬的獸皮、肉幹比比皆是。所以,這也就見怪不怪了!準時大爺好心,趁我不注意的時候,塞進我的包裏的。


    白狼嶺裏麂子多,這一定是一隻醃製好的肥實的麂子腿。


    想著這山珍野味,我心裏麵樂嗬嗬的!一把從背包裏把它抓了出來。


    誰知,這隻“麂子腿”還有一條麻布口袋給纏裹著。


    這不是我昨夜去“雞公寨”大娘家,討吃食背的口袋嗎?這是咋迴事呢?這“麂子腿”怎麽鬼使神差地跑到這裏麵了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索性三下兩下,把口袋裏的這隻詭秘的“麂子腿”給抖了出來。


    原來這是一隻山羊腿,蹄杆上還長著一圈潔白的羊毛呢!


    這不是山貨,理所當然,根本就不是什麽“麂子腿”了,而是一隻地地道道的“羊腿”。


    我有些犯懵了,難道是昨夜大娘偷偷給我裝下的?……


    我突然迴想起了一個細節:二傻和我給羊圈裏的羊喂水的時候,我的麻布口袋就撂在大娘家的屋角裏。


    後來,我意外地發現了包裹豬頭肉的“協查通報”,驚慌失措,拔腿就跑,牙根就沒注意到這袋子裏還塞進了東西。


    不過,我當時下山時,這條麻布口袋裏可是幹幹癟癟,空空如也啊?


    這似乎就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好心腸的大娘,在我和二傻喂羊的空檔裏,她老人家成心給我捎上的。


    多麽仁慈,多麽善良,多麽無私,多麽樸實,多麽崇高的農村母性啊!


    而我,這個萍水相逢的不速之客,非但沒有稱謝領情,就連一聲招唿,一個照麵都不打,就撒腿而去,不辭而別。


    我鼻子頓時一陣發酸,眼眶濕潤了。內疚,彷徨,就像瘟疫一樣糾纏著我,吞噬著我的靈魂,刺痛著我的心。


    巫喜財和傅毅一行人,越崗過嶺,抄小道,走近路,兩袋煙的功夫,就來到了相鄰的“


    喇嘛村”。


    “喇嘛村”村支書“燕牯子”,早已在村口的老刺槐樹下恭候多時了。原來,巫喜財和“燕牯子”是同窗,現在倆人又都是坐鎮一方的“土皇帝”,彼此間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關係,密切著呢!


    巫喜財從家裏麵出發前,就給“燕牯子”打了電話,讓他無論如何都要耗上一天半宿,陪自己的“客人”去尋訪“一眼通”,具體是幹嘛事,巫喜財也沒有在電話裏告訴“燕牯子”,隻是給他撂下一句話,“別打聽,領著道就行!”就連巫喜財這些“客人”是何方神聖,這“燕牯子”也是蒙在鼓裏,一無所知啊!


    “燕牯子”並非長得人高馬大,恰恰相反,這家夥身材矮小瘦削,皮膚白白嫩嫩的,文文弱弱的,一眼看上去,像一個扭扭捏捏的娘們,更像是一個滿腹經綸的書生。


    不管怎麽說,“燕牯子”的這副尊容,讓人咋看就不像一個種田的莊稼人,這是“燕牯子”留給傅毅的第一印象。


    很顯然,“燕牯子”可能是他的綽號,或者是多事者對他的“貶稱”。


    “燕牯子”為人似乎很厚道,很實誠,人情味兒也很濃。未及巫喜財逐個介紹,他就邁著輕盈的小碎步,滿臉堆笑地迎上前來,同傅毅、竇罡他們一一握手,隻是把巫喜財給不冷不熱地晾在一邊。


    “喜財,你們今天來的真不是個時候,一眼通昨晚著涼病倒床了。”“燕牯子”迴過頭來,搭理巫喜財的第一句話就是“放冷氣”,“現在還不省人事呢!”不僅如此,“燕牯子”還咕噥出了這句似乎直接沒戲的“閉幕詞”。


    “啥?好恁個燕牯子,咋不早知會鵝一聲呢?這戲都還沒有開演,咋就下台了呢?”一看事情搞岔了,人都沒見著,事就要泡湯了,巫喜財有些氣惱,把怨氣全撒到“燕牯子”頭上。


    “別急……別急呀!鵝這不是正想著法子嗎?待會兒,鵝讓村醫去給他戳上一針,不就沒事了嗎?哈哈!”“燕牯子”一邊笑嗬嗬地說著,一邊從褲兜裏掏出一隻金黃色的手機來。傅毅注意到,這手機是拴在“燕牯子”的褲腰帶上的,中間還有一根長長的帶子連接在一起,這人真細致呀!傅毅心裏想。


    不一會兒,“燕牯子”似乎三言兩語就擺平了這件事。


    “燕牯子”的辦事風格,倒也挺幹脆利索,這讓傅毅和竇罡覺得,巫喜財找對人了,看來,此行不虛啊!


    “有勞燕支書費心了!我們隻是想跟老道長聊兩句,了解個事兒!”傅毅恭維道,掏出一支煙,隨手遞給了“燕牯子”,接著又給周身的眼蟲們,依次打了一梭子下去。


    “大重九,這煙不錯,好煙啊!”“燕牯子”也是一個老煙民,他一把接過傅毅的煙卷,老道地放在鼻子下麵嗅了嗅氣味,忍不住誇讚道。


    老道士很久就沒有住在道觀裏了,他被“燕牯子”安置在村委會一處“閑置”的房子裏。


    繞過村廊兩邊犬牙交錯的農舍田園,拐過幾道彎,在一眼開鑿的山泉水井旁的大柿子樹下,一所紅牆碧瓦的小平房,映入了眾人的眼簾。


    房子不大,但夠住,寢室,廚房,廁所,洗漱間一應俱全,另外還有一小間會客廳,沒事的時候,老道長可以在這裏看看電視,喝喝茶,日子看起來過得倒也輕鬆自在。


    傅毅他們去的時候,村醫還沒有離開,正在屋頭收拾自己的醫療器械。


    “葛醫生,道長緩過神來沒有啊?”一跨進“一眼通”的門檻,“燕牯子”就迫不及待地詢問村醫道。


    “燕支書,沒什麽事了!就隻是普通的感冒,有些輕微的咳嗽,剛剛打過針,又給他留了些藥吃。”村醫背起醫藥箱,用餘光瞟了眾人一眼,叉開雙臂,平靜地看著“燕牯子”那張白白淨淨的臉說道。


    “哦!勞苦恁了……葛醫生!這情形好哇!他老恁大壽歲了,隻要不送命,活著就是他老的福氣啊!”“燕牯子”一聽老道長沒什麽大礙,喜上眉梢,開心地對村醫搭白道。


    “鵝過兩天,在轉過來看看他!”村醫撂下這句話,頭也不迴地徑自離去。


    道長在裏屋寢室裏半躺著,時不時地還輕輕咳嗽一下,當他一見到打頭進屋的“燕牯子”,立即掙紮著坐了起來,“呀!鵝當是誰呀?……是燕支書呀!……”老人聲音洪亮,動作也比較利索,一點都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人。


    可以這麽說,在“一眼通”老道長的眼裏,“燕牯子”就是他的恩人,當初要不是他把自己從破敗的道觀裏遷徙到這裏,恐怕自己這把老骨頭,早就爛到黃土地裏了,墳頭上的蒿草都有幾尺深了呢!


    這“燕牯子”別看他外表文縐縐的,性子可是村裏出了名的“倔”,喜歡較真,認死理,不服輸。


    那時候,年久失修的道觀眼看就要倒塌,老道長“一眼通”性命堪憂。“燕牯子”力排眾議,執意要把村裏本打算用來做招待室的一套平房,以“閑置未用”的名義“讓”給了“一眼通”。


    理由是,“一眼通”是孤寡老人,無兒無女無依靠。而且,老道長是外地人,流落“喇嘛村”數十年,但凡村裏麵有人家紅白喜事過事,他都要去混個臉熟,大家不能見外。


    至此,受恩於“燕牯子”,老道長“一眼通”,在這裏一住就是數年,日子清淨,安然無恙。


    對“燕牯子”的事,“一眼通”非常慎重,老人雖已年逾古稀,但是耳聰目明。當傅毅把羅盤拿出來一亮相時,“一眼通”就一口斷定,手中這塊鏽跡斑駁的羅盤,就是當年他丟失在白狼嶺林場的“寶物”。


    隨後,“一眼通”還當著眾人的麵,從自己的抽屜裏拿出另一塊,幾乎一模一樣的羅盤來。


    兩塊羅盤?……眾人驚訝不已!


    “一眼通”看見眾人大惑不解,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白開水,娓娓而談,講述了這兩塊孿生羅盤的離奇故事:


    半個世紀以前,“一眼通”因家貧罹患眼疾,丟失了一隻眼睛。後看破紅塵,潛心學道,從此遠離家鄉,遊走四方。在五台山修行時偶遇恩師——淩霄道長。


    淩霄道長見“一眼通”人聰慧質樸,有意把他收納為自己的關門弟子,不但傾其所能授其道行,還諄諄教誨其做人的道理。


    恩師臨終前,親手交給他兩樣“寶物”,就是這一對青銅鑄造的鎮觀之物——古法羅盤。


    可惜的是,“一眼通”後來流落到呂梁山下時,有一次在白狼嶺采藥,夜晚借宿在當時的林場宿營地,一隻羅盤因此不翼而飛,無影無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桅的航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麥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麥芒並收藏無桅的航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