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山就像一個種啥長啥的肥沃土壤。
就算一件凡物在青雲山,也會被獨特的靈機洗禮,被濃鬱的天地靈氣滋養,更別說自己留下劍道感悟,金行主親自凝聚的劍碑了。
當然,這些雖然神奇,但對他來說不重要。
重要的是劍碑上的劍道感悟,因自己是源頭之一的原故,自己看到的劍碑和其他人看到的截然不同。
有無數的感悟像是具象化了一樣,一個個身影揮舞著劍法,萬流歸宗的凝聚在了自己的神魂中。
呂洞賓他悟了。
也不知道他悟的什麽,總之那次之後他開創出了人間劍道。
之前他的劍道都是建立在界域的支撐上的,等於係統來自界域,一旦界域抽掉了係統,他的道法修為都會消失。
而這次所開創的劍道,是人間大天地的新係統。
當然也不對,是玄黃組建的新係統。
不過,好就好在玄黃這個新係統是學習的天地,非界域那種局限性。
可以無縫轉接到人間天地中。
從這裏也可以看得出,界域雖然孕育了神聖,看似還對神聖沒有太大的約束力。
但最核心的底層卻是界域意識的,也算是掌控了神聖。
或者說兩者彼此成就相互成長,界域給神聖生命和修行的智慧,反過來界域靠神聖的智慧來反哺自身成長。
可一旦超脫出來了就天地寬了。
那一刻,呂洞賓就是這樣的感覺。
雖貴為神聖,身份高貴,可終歸是受到拘束的,超脫出來後,頓時感覺天地寬。
這些修士匯聚的劍道感悟,加上他自身的頓悟成果,劍道凝聚真分身,讓他和左丘明一樣,頓成二階通玄。
簡單說一下,這些神聖也遵循修士的稱唿,一階玄變,二階通玄,三階洞玄。
既然已經入世,世間最強的體係就是真修,自然要入鄉隨俗,按照修士的稱唿來定義自己的層次。
左丘明凝聚的是運種,性命雙修外加至寶加持。
呂洞賓不一樣,他凝聚的是金丹,同樣是開辟內丹田,但三大體係凝聚的是道樹,他凝聚的是金丹。
這是和三大體係修士的區別。
二階的呂洞賓是難以戰勝同樣二階的真修的。
概因他的法也就上等的層次,而修士學的玄黃無敵法,這中間還有巔峰法的鴻溝呢。
強如左丘明和呂洞賓,哪怕一個運道凝聚,一個劍道凝聚分身,一樣沒有創出巔峰法,更別說無敵法了。
不過他們已經很滿意了,起碼比那些神聖道友先走了一步。
法到了高等層次已經可以了,巔峰雖好但不可強求。
至於無敵法,看看就行,隻要自己把自己的高等法全部施展出來,不比他們差多少。
他們是這樣認為的。
之所以這麽認為不是純自大的自我理解,是真的找過二階真修交手的。
交手的結果雖然自己輸了,但真沒差多少。
比如他找的人是孫輝。
孫輝當時也很懵,為什麽自己的無敵法和呂洞賓道友的高等法,沒自己想的那樣差距呢?
觀戰的還有三大掌教以及撈屍人、左丘明、彭越三人。
八人仔細探討了一番得出,無敵法不應該這麽弱,那麽出問題的不是無敵法,而是使用無敵法的人。
呂洞賓等簡單的問了幾句,有點深入的問:“四位道友確定沒錯,這是無敵法,你們學透了?”
孫輝顏來四人很尷尬。
“豈敢說學透了,應該說隻學了點皮毛,畢竟玄師的無敵法無所不容無所不在,我們做不到深入學習,而是根據指引找了自己最適合的一點皮毛,然後根據這點皮毛,如四位道友一樣深入拓展。”
這是顏來的話。
守著左丘明這個前輩大佬,雖然目前道友相互=稱唿,但是尊敬還是有的。
自然沒有說瞎話。
“我明白了。”左丘明道:“玄黃道主的無敵法雖然無敵且浩瀚,但是就如聖人的經典,微言大義,想要全部明白除非自身就是聖人本身,而顏來道友說的皮毛和指引,屬於給無敵法降級了。”
“降級了?”顏來四人好像明白了。
“這麽說可能不恰當,但就是如此,完整的無敵法不應該如此。”左丘明道。
“很恰當,道友您說的很恰當,我們就是降級了,沒必要自欺欺人。所以說,不是玄師的法不行,是我們人不行。”顏來承認道。
他們也算明白了,無敵法在他們的手中,也就展現出了高等法強一點,甚至都達不到巔峰法的強度。
“可能也和四位道友剛步入二階有關,在二階層次上深入一下,想必四位道友就能提上去,畢竟是無敵法的根本,再差也差不到哪去。”撈屍人挽尊道。
顏來四人點了點頭,這點他們是認可的。
的確剛進入二階,剛穩定下來,二階的法術、秘法、輔佐手段等還沒有開創出來。
但是,不管怎麽說,他們通過這件事明白了一點。
無敵法不是學了就無敵,還是要看人的。
在玄師手裏,無敵法可能比無敵還無敵,比如傳說中的超脫法。
但在自己手裏,能達到巔峰層次就已是萬幸了。
一次交手,顏來四人找到了進步的動力,呂洞賓四人找到了自信。
皆大歡喜的局麵。
尤其是界域四人組,真的收獲了很大的信心,自己並不差。
何況自己還有進步的潛力,借助玄黃道友的法作為經驗,終其一生或許可以把高等法完善到巔峰的層次。
需要說明,巔峰法沒這麽簡單,不要覺得這裏看上去很拉胯。
是因為環境和呂洞賓等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和他們這樣的有幾個,能時常參悟玄黃無敵法的機緣又有誰具有?
正是這麽好的前提,所以才敢期望一下巔峰法。
非巔峰法爛大街了。
之前大界有過一個流傳,萬年高等,紀元巔峰,無敵縹緲。
說的是,哪怕是大界的底蘊,萬年才會出現一個天才,開創一部高等法,巔峰法需要一個紀元的凝聚,才可誕生一個機緣天驕,開創出無敵法。
而無敵法太縹緲了,根本不是時間積累就可誕生的,那屬於氣運。
界域四人組中,布局最晚的是彭王彭越,不過他很幸運的得到了撈屍人的指點。
呃……
這個撈屍人可能有掛,指點人的掛。
就如同封神中申公豹的道友請留步一樣,是一個因果武器。他無意指點了一下左丘明,左丘明開創了運道。
無意指點了一下呂洞賓,呂洞賓開創了劍道。
他給彭越說:“道友你乃是兵法大家,遊擊戰的開創者,既然如此,自然是以此入道,做自己最擅長的了,加之,青雲山有陣法之道,你可以借鑒學習,添加進去,此外……道友你也可以去找眾生主道友指點一番啊。”
這麽一說彭王當真了。
不認真都不行啊。
這撈屍人道友很邪乎的,他指點了一下老左,老左悟了。
隻點了老呂,老呂也悟了,自己不能不認真。
去求教眾生主道友而已,簡單,按照自己武廟和玄黃道主的關係,見一麵求指點還是可以的。
他很聽勸的去了。
去了後,武人直爽的很,還遇到了孫輝的幫助。
畢竟孫輝的武道盟,之前亂拜神的時候,可是拜過這位的,還立過廟呢。
見到了眾生主,他就說出了求見的原因。
眾生主也大氣,畢竟武廟的神聖不錯,樂意幫助他們一把。
就把自己的很多陣法感悟,以及兵道見解給了彭王彭越。
彭越悟了。
開創出了屬於自己的兵陣之道,更是在孫輝的提醒下參悟了道兵法。
加上自身的底蘊和能力,也被他創出了高等的兵陣之法。
參悟了道兵後,更是如虎添翼,同樣兵陣氣運凝聚分身,兩年多的時間,就成了兵陣方麵的大家。
獨創了兵陣法,連袁天淳都多次和他交流論道,兩人論道的結果自然是雙方皆大歡喜。
袁天淳邀請他指揮自己的屬下,既能提升屬下的戰力,也能學習一下兵陣之道。
彭王彭越也不私藏,在青雲山這個求道氣息濃鬱的地方,到處都是一些‘癡人’。
這樣的環境下,私藏留一手等,自己都感覺自己不是人,很羞愧的那種。
環境很影響人的,青雲山的修士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是不能否認他們對道法的癡情。
太癡情了,簡稱癡人。
不會有什麽私藏,就像無私的科學家一樣,恨不得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知道,然後通過眾人不同的感悟得出新的感悟,既是成全別人,也是在成全自己。
且成全自己的概率更大。
畢竟自己才是創始人。
一個開道創法的人,是不怕自己的法被大家知道的,因為這樣的存在都具有一個能力。
那就是可以不斷進步,不斷的完善。
所以,你學了我的法有什麽用,我又完善進步了。
這是創法這氣度胸襟,也是創發者自信和底氣。
有著兩者在,根本不怕自己的法被人知道。
青雲山就有這樣的環境,一幫癡人在濃鬱的環境中相互啟發,相互進步。
彭越入鄉隨俗也喜歡這樣的環境,同樣也有自信,自己就是把自己兵陣之道傳出去,這些學習的人也不如自己進步快。
何況,氣運啊!
傳道就是氣運,名聲就是勢啊,誰嫌多呢。
袁天淳邀請他,他立刻就答應了。
迴到武廟對武安君說了一下,說自己找到自己的路了,今後界域中的事情就要麻煩尊者你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
武安君白起愣了一下,其實是知道的。
彭王頓悟凝聚兵陣主魂,分身成了界域神聖他就知道了,但界域沒有反應,甚至有點小欣喜,他早就知道了。
隻是沒想到彭越這麽急躁,還是老彭嗎?
但他沒感覺被冒犯了,反而為彭王感到欣慰,因為彭王的此刻就是自己的未來。
自己不必彭越差,無非彭越王者身份可以行走界域外,自己無法出去而已。
等自己能出去了,自己也能和彭王一樣。
武安君白起就是這麽自信,他這個人,別的沒有,唯獨自信特別多。
他恭賀了幾句,然後說:“放心大膽的去吧,一切有我。”
彭越感激對他一拜,都是武人,一切都在不言中,然後就去了源陣宗,帶領源陣宗的門人開始實驗自己的兵陣法。
果然實踐出真知,越是運用它感悟的越多。
且兵陣還有個好處,等於小源頭。
就是說,兵陣中的人,所有的感想感悟,可以匯總到自己這裏,這個能力比不上玄黃的萬法源頭,但也不錯了。
帶兵打仗是他的強項,還能一邊實驗自己的兵陣,他算是找到自己最愉快的生活了。
沒多久就成了源陣宗帶兵打仗最強的一位,簡直空無不克戰無不勝。
很快名氣就流傳出去了。
加上他的無私,傾心的指點自己帶的隊伍,修士們對他好評如潮。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武道盟知曉了。
孫輝就直接找上門了:“前輩這是看不起我武道盟嗎?還是說前輩不想當武人了?”
這句話說的彭越很尷尬。
好像自己之前受人幫助過,就是孫輝大總管。
“道友別誤會,你知道的,我是為了陣法的。”彭越道。
“我就知道前輩還是武人,既然您是武人,就該來武道盟,我們這裏才是武人的最終歸宿,我們的大軍也需要前輩的帶領,我們的晚輩等著前輩的指點呢……啥都別說了,跟我走吧,袁師弟哪裏我來解釋,他不會怪罪他師兄的……何況,在這裏委屈您了,武道盟需要麵對的敵人,才是您大展身手的地方……”
打出名氣的左丘明被孫輝拽走了。
袁天淳還真不敢生氣,也不好生氣。、
人家孫大總管說的很對啊,之前人家還立廟呢,而且源陣宗麵對的危機和敵人,真的比不過武道盟。
左前輩的確在哪裏更能實戰才能。
想通了這些,也就沒什麽好生氣的。
說來真的是自己先截胡的,孫輝師兄之前,比自己幫助做前輩要多。
雖門下很不憤。
但袁天淳卻說:“散了吧!”
……(本章完)
就算一件凡物在青雲山,也會被獨特的靈機洗禮,被濃鬱的天地靈氣滋養,更別說自己留下劍道感悟,金行主親自凝聚的劍碑了。
當然,這些雖然神奇,但對他來說不重要。
重要的是劍碑上的劍道感悟,因自己是源頭之一的原故,自己看到的劍碑和其他人看到的截然不同。
有無數的感悟像是具象化了一樣,一個個身影揮舞著劍法,萬流歸宗的凝聚在了自己的神魂中。
呂洞賓他悟了。
也不知道他悟的什麽,總之那次之後他開創出了人間劍道。
之前他的劍道都是建立在界域的支撐上的,等於係統來自界域,一旦界域抽掉了係統,他的道法修為都會消失。
而這次所開創的劍道,是人間大天地的新係統。
當然也不對,是玄黃組建的新係統。
不過,好就好在玄黃這個新係統是學習的天地,非界域那種局限性。
可以無縫轉接到人間天地中。
從這裏也可以看得出,界域雖然孕育了神聖,看似還對神聖沒有太大的約束力。
但最核心的底層卻是界域意識的,也算是掌控了神聖。
或者說兩者彼此成就相互成長,界域給神聖生命和修行的智慧,反過來界域靠神聖的智慧來反哺自身成長。
可一旦超脫出來了就天地寬了。
那一刻,呂洞賓就是這樣的感覺。
雖貴為神聖,身份高貴,可終歸是受到拘束的,超脫出來後,頓時感覺天地寬。
這些修士匯聚的劍道感悟,加上他自身的頓悟成果,劍道凝聚真分身,讓他和左丘明一樣,頓成二階通玄。
簡單說一下,這些神聖也遵循修士的稱唿,一階玄變,二階通玄,三階洞玄。
既然已經入世,世間最強的體係就是真修,自然要入鄉隨俗,按照修士的稱唿來定義自己的層次。
左丘明凝聚的是運種,性命雙修外加至寶加持。
呂洞賓不一樣,他凝聚的是金丹,同樣是開辟內丹田,但三大體係凝聚的是道樹,他凝聚的是金丹。
這是和三大體係修士的區別。
二階的呂洞賓是難以戰勝同樣二階的真修的。
概因他的法也就上等的層次,而修士學的玄黃無敵法,這中間還有巔峰法的鴻溝呢。
強如左丘明和呂洞賓,哪怕一個運道凝聚,一個劍道凝聚分身,一樣沒有創出巔峰法,更別說無敵法了。
不過他們已經很滿意了,起碼比那些神聖道友先走了一步。
法到了高等層次已經可以了,巔峰雖好但不可強求。
至於無敵法,看看就行,隻要自己把自己的高等法全部施展出來,不比他們差多少。
他們是這樣認為的。
之所以這麽認為不是純自大的自我理解,是真的找過二階真修交手的。
交手的結果雖然自己輸了,但真沒差多少。
比如他找的人是孫輝。
孫輝當時也很懵,為什麽自己的無敵法和呂洞賓道友的高等法,沒自己想的那樣差距呢?
觀戰的還有三大掌教以及撈屍人、左丘明、彭越三人。
八人仔細探討了一番得出,無敵法不應該這麽弱,那麽出問題的不是無敵法,而是使用無敵法的人。
呂洞賓等簡單的問了幾句,有點深入的問:“四位道友確定沒錯,這是無敵法,你們學透了?”
孫輝顏來四人很尷尬。
“豈敢說學透了,應該說隻學了點皮毛,畢竟玄師的無敵法無所不容無所不在,我們做不到深入學習,而是根據指引找了自己最適合的一點皮毛,然後根據這點皮毛,如四位道友一樣深入拓展。”
這是顏來的話。
守著左丘明這個前輩大佬,雖然目前道友相互=稱唿,但是尊敬還是有的。
自然沒有說瞎話。
“我明白了。”左丘明道:“玄黃道主的無敵法雖然無敵且浩瀚,但是就如聖人的經典,微言大義,想要全部明白除非自身就是聖人本身,而顏來道友說的皮毛和指引,屬於給無敵法降級了。”
“降級了?”顏來四人好像明白了。
“這麽說可能不恰當,但就是如此,完整的無敵法不應該如此。”左丘明道。
“很恰當,道友您說的很恰當,我們就是降級了,沒必要自欺欺人。所以說,不是玄師的法不行,是我們人不行。”顏來承認道。
他們也算明白了,無敵法在他們的手中,也就展現出了高等法強一點,甚至都達不到巔峰法的強度。
“可能也和四位道友剛步入二階有關,在二階層次上深入一下,想必四位道友就能提上去,畢竟是無敵法的根本,再差也差不到哪去。”撈屍人挽尊道。
顏來四人點了點頭,這點他們是認可的。
的確剛進入二階,剛穩定下來,二階的法術、秘法、輔佐手段等還沒有開創出來。
但是,不管怎麽說,他們通過這件事明白了一點。
無敵法不是學了就無敵,還是要看人的。
在玄師手裏,無敵法可能比無敵還無敵,比如傳說中的超脫法。
但在自己手裏,能達到巔峰層次就已是萬幸了。
一次交手,顏來四人找到了進步的動力,呂洞賓四人找到了自信。
皆大歡喜的局麵。
尤其是界域四人組,真的收獲了很大的信心,自己並不差。
何況自己還有進步的潛力,借助玄黃道友的法作為經驗,終其一生或許可以把高等法完善到巔峰的層次。
需要說明,巔峰法沒這麽簡單,不要覺得這裏看上去很拉胯。
是因為環境和呂洞賓等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和他們這樣的有幾個,能時常參悟玄黃無敵法的機緣又有誰具有?
正是這麽好的前提,所以才敢期望一下巔峰法。
非巔峰法爛大街了。
之前大界有過一個流傳,萬年高等,紀元巔峰,無敵縹緲。
說的是,哪怕是大界的底蘊,萬年才會出現一個天才,開創一部高等法,巔峰法需要一個紀元的凝聚,才可誕生一個機緣天驕,開創出無敵法。
而無敵法太縹緲了,根本不是時間積累就可誕生的,那屬於氣運。
界域四人組中,布局最晚的是彭王彭越,不過他很幸運的得到了撈屍人的指點。
呃……
這個撈屍人可能有掛,指點人的掛。
就如同封神中申公豹的道友請留步一樣,是一個因果武器。他無意指點了一下左丘明,左丘明開創了運道。
無意指點了一下呂洞賓,呂洞賓開創了劍道。
他給彭越說:“道友你乃是兵法大家,遊擊戰的開創者,既然如此,自然是以此入道,做自己最擅長的了,加之,青雲山有陣法之道,你可以借鑒學習,添加進去,此外……道友你也可以去找眾生主道友指點一番啊。”
這麽一說彭王當真了。
不認真都不行啊。
這撈屍人道友很邪乎的,他指點了一下老左,老左悟了。
隻點了老呂,老呂也悟了,自己不能不認真。
去求教眾生主道友而已,簡單,按照自己武廟和玄黃道主的關係,見一麵求指點還是可以的。
他很聽勸的去了。
去了後,武人直爽的很,還遇到了孫輝的幫助。
畢竟孫輝的武道盟,之前亂拜神的時候,可是拜過這位的,還立過廟呢。
見到了眾生主,他就說出了求見的原因。
眾生主也大氣,畢竟武廟的神聖不錯,樂意幫助他們一把。
就把自己的很多陣法感悟,以及兵道見解給了彭王彭越。
彭越悟了。
開創出了屬於自己的兵陣之道,更是在孫輝的提醒下參悟了道兵法。
加上自身的底蘊和能力,也被他創出了高等的兵陣之法。
參悟了道兵後,更是如虎添翼,同樣兵陣氣運凝聚分身,兩年多的時間,就成了兵陣方麵的大家。
獨創了兵陣法,連袁天淳都多次和他交流論道,兩人論道的結果自然是雙方皆大歡喜。
袁天淳邀請他指揮自己的屬下,既能提升屬下的戰力,也能學習一下兵陣之道。
彭王彭越也不私藏,在青雲山這個求道氣息濃鬱的地方,到處都是一些‘癡人’。
這樣的環境下,私藏留一手等,自己都感覺自己不是人,很羞愧的那種。
環境很影響人的,青雲山的修士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是不能否認他們對道法的癡情。
太癡情了,簡稱癡人。
不會有什麽私藏,就像無私的科學家一樣,恨不得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知道,然後通過眾人不同的感悟得出新的感悟,既是成全別人,也是在成全自己。
且成全自己的概率更大。
畢竟自己才是創始人。
一個開道創法的人,是不怕自己的法被大家知道的,因為這樣的存在都具有一個能力。
那就是可以不斷進步,不斷的完善。
所以,你學了我的法有什麽用,我又完善進步了。
這是創法這氣度胸襟,也是創發者自信和底氣。
有著兩者在,根本不怕自己的法被人知道。
青雲山就有這樣的環境,一幫癡人在濃鬱的環境中相互啟發,相互進步。
彭越入鄉隨俗也喜歡這樣的環境,同樣也有自信,自己就是把自己兵陣之道傳出去,這些學習的人也不如自己進步快。
何況,氣運啊!
傳道就是氣運,名聲就是勢啊,誰嫌多呢。
袁天淳邀請他,他立刻就答應了。
迴到武廟對武安君說了一下,說自己找到自己的路了,今後界域中的事情就要麻煩尊者你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
武安君白起愣了一下,其實是知道的。
彭王頓悟凝聚兵陣主魂,分身成了界域神聖他就知道了,但界域沒有反應,甚至有點小欣喜,他早就知道了。
隻是沒想到彭越這麽急躁,還是老彭嗎?
但他沒感覺被冒犯了,反而為彭王感到欣慰,因為彭王的此刻就是自己的未來。
自己不必彭越差,無非彭越王者身份可以行走界域外,自己無法出去而已。
等自己能出去了,自己也能和彭王一樣。
武安君白起就是這麽自信,他這個人,別的沒有,唯獨自信特別多。
他恭賀了幾句,然後說:“放心大膽的去吧,一切有我。”
彭越感激對他一拜,都是武人,一切都在不言中,然後就去了源陣宗,帶領源陣宗的門人開始實驗自己的兵陣法。
果然實踐出真知,越是運用它感悟的越多。
且兵陣還有個好處,等於小源頭。
就是說,兵陣中的人,所有的感想感悟,可以匯總到自己這裏,這個能力比不上玄黃的萬法源頭,但也不錯了。
帶兵打仗是他的強項,還能一邊實驗自己的兵陣,他算是找到自己最愉快的生活了。
沒多久就成了源陣宗帶兵打仗最強的一位,簡直空無不克戰無不勝。
很快名氣就流傳出去了。
加上他的無私,傾心的指點自己帶的隊伍,修士們對他好評如潮。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武道盟知曉了。
孫輝就直接找上門了:“前輩這是看不起我武道盟嗎?還是說前輩不想當武人了?”
這句話說的彭越很尷尬。
好像自己之前受人幫助過,就是孫輝大總管。
“道友別誤會,你知道的,我是為了陣法的。”彭越道。
“我就知道前輩還是武人,既然您是武人,就該來武道盟,我們這裏才是武人的最終歸宿,我們的大軍也需要前輩的帶領,我們的晚輩等著前輩的指點呢……啥都別說了,跟我走吧,袁師弟哪裏我來解釋,他不會怪罪他師兄的……何況,在這裏委屈您了,武道盟需要麵對的敵人,才是您大展身手的地方……”
打出名氣的左丘明被孫輝拽走了。
袁天淳還真不敢生氣,也不好生氣。、
人家孫大總管說的很對啊,之前人家還立廟呢,而且源陣宗麵對的危機和敵人,真的比不過武道盟。
左前輩的確在哪裏更能實戰才能。
想通了這些,也就沒什麽好生氣的。
說來真的是自己先截胡的,孫輝師兄之前,比自己幫助做前輩要多。
雖門下很不憤。
但袁天淳卻說:“散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