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想封他為攝政王
穿越古代嫁鰥夫,別人逃難我躺平 作者:陳小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65章 想封他為攝政王
“瑤兒,你有話但說無妨,朕如今確實心煩意亂,正想聽聽你的看法。”
皇帝一邊說著,還一邊伸手拉著她過來坐在自己身邊。
蘇瑤感激地看了皇帝一眼,繼續說道:“皇上,您看當下。
鎮南王手握重兵,勢力龐大,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就算我們想要削弱他手中的權力,現在恐怕也無力做到。
但剛剛上官家主所言,雖有些危言聳聽,也並非全無道理。
顧雲起的勢力的確對大雍朝,對咱們周家皇權也構成了一定威脅。
可臣妾細細想來,鎮南王此人又與一般的野心家似乎又有所不同!”
皇帝微微皺眉,示意蘇瑤繼續說下去。
蘇瑤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皇上還記得嗎?
當年您和太後他們一家深陷困境,是鎮南王挺身而出。
救了您和太後他們一家四口後,他還帶著您們一起逃荒。
而且臣妾以前還聽您說過,鎮南王一開始不過是您手下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兵。
那個時候他都能不顧自身安危,拚死護您們周全。
所以臣妾覺得鎮南王這個人,是一個有良知的好人,他懂得知恩圖報。”
皇帝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迴憶的神色。
“朕自然記得,顧雲起跟隨朕多年,從一個小兵成長至今。
朕看著他一步步走來,對他的為人,朕也曾深信不疑。
隻是如今他的勢力越來越大,朕不得不有所顧慮。”
蘇瑤接著說道:“陛下,臣妾明白您的顧慮。
但臣妾以為,一個人的品性不會輕易改變。
鎮南王既然能在微末之時對我們忠心耿耿,又怎會在如今功成名就之際背叛呢?
而且這些年鎮南王在外征戰,為大雍朝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可見他對大雍朝是有感情的。
至少這麽多年,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他,做任何對不起我們的事情。
所有的一切都是別人說出來的,我們沒有證據證明他背叛了我們。”
皇帝沉思片刻,“話雖如此,可如今他勢力過於龐大。
朕實在擔心他會威脅到太子的皇位,威脅到大雍朝的江山社稷。”
蘇瑤微微頷首,“皇上,臣妾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但臣妾覺得,與其與鎮南王為敵,引發一場不知勝負的戰亂,讓大雍朝的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倒不如嚐試著與他合作,給他一個合適的名分,或許能安撫住他。
再者我們也是對他人品的一種考驗,看看他會不會真的背叛我們!”
皇帝疑惑地看著蘇瑤,問道:“與他合作?如何合作?”
蘇瑤深吸一口氣,“皇上,您不妨冊封鎮南王為攝政王。
如此一來,既表明了皇上對他的信任與器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他有了一點約束。
鎮南王心善,且與皇上您又有多年的交情,想必他不會做出傷害太子的事情。
與其把我們自己的性命交在上官家主的手上,還不如交在鎮南王的手上。
至少我們都知道鎮南王的人品好,這還有搏一搏的希望!
而且封他為攝政王之後,他不敢對我們怎麽樣。
不然天下百姓都會對他口誅筆伐,那樣他就會成了千夫所指的人。”
皇帝聽了蘇瑤的話,心中一動。
他想起顧雲起從一個小兵,在自己的教導下成長,又在危難時救了他們一家。
他們從認識到現在算起來,已經有將近二十年了。
這二十年裏,顧雲起確實是對自己一直忠心耿耿,從未有過二心。
雖然如今顧雲起勢力龐大,但也許他真的不會背叛自己呢?
最主要是他的身體拖不了太久了,兒子還那麽小。
唯一一個弟弟也是一個優柔寡斷的,根本培養不起來。
萬一自己哪天不在了,如果沒有顧雲起在,那這大雍朝的皇權就一定會落在上官家族。
瑤瑤說的對,與其相信上官家主還不如相信顧雲起。
不說別的,隻要顧雲起能保證讓自己的兒子和家人好好的活下去,就已經很知足了。
隻是要冊封顧雲起為攝政王爺,就意味著將兒子和家人的身家性命。
還有整個大雍的未來,全部都交到顧雲起手上。
這實在是個艱難的決定,一旦做錯,後果不堪設想。
他沉默良久,最終還是揮了揮手,對蘇瑤說道。
“讓朕再好好想想吧,此事關係重大,不能輕易做決定。”
蘇瑤輕輕的點了點頭,“皇上,您也別太為難自己。
無論您做什麽決定,臣妾都會支持您。
隻是希望您能盡快做出決定,如今局勢緊迫,不能再拖了。
就怕上官家主,不顧一切的狗子跳牆。”
說完她還輕輕地給皇帝掖了掖被角,這才轉身退了出去。
皇帝靠在榻上,望著頭頂的帷幔,思緒萬千。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顧雲起的身影,那個曾經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少年,那個在危難時刻舍命相救的忠臣。
可如今,顧雲起的勢力已經超出了他的掌控,他真的還能相信顧雲起嗎?
這個決定,他到底該怎麽做呢?
整個寢宮陷入了一片寂靜,隻有皇帝沉重的唿吸聲,仿佛在訴說著這個王朝此刻的艱難處境。
傍晚的時候,蘇瑤再一次過來看他。
現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她一般都不會離開皇帝身邊。
因為現在皇帝的身體確實一天不如一天了,每天吃的藥越來越多。
不想被別人動什麽手腳,所以她隻能親自守在這裏。
皇帝緩緩開口,“瑤兒,你說朕若冊封顧雲起為攝政王,朝中大臣們會作何反應?
尤其是像上官家主那般對顧雲起心存忌憚之人,恐怕不會輕易罷休。”
“瑤兒,你有話但說無妨,朕如今確實心煩意亂,正想聽聽你的看法。”
皇帝一邊說著,還一邊伸手拉著她過來坐在自己身邊。
蘇瑤感激地看了皇帝一眼,繼續說道:“皇上,您看當下。
鎮南王手握重兵,勢力龐大,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就算我們想要削弱他手中的權力,現在恐怕也無力做到。
但剛剛上官家主所言,雖有些危言聳聽,也並非全無道理。
顧雲起的勢力的確對大雍朝,對咱們周家皇權也構成了一定威脅。
可臣妾細細想來,鎮南王此人又與一般的野心家似乎又有所不同!”
皇帝微微皺眉,示意蘇瑤繼續說下去。
蘇瑤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皇上還記得嗎?
當年您和太後他們一家深陷困境,是鎮南王挺身而出。
救了您和太後他們一家四口後,他還帶著您們一起逃荒。
而且臣妾以前還聽您說過,鎮南王一開始不過是您手下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兵。
那個時候他都能不顧自身安危,拚死護您們周全。
所以臣妾覺得鎮南王這個人,是一個有良知的好人,他懂得知恩圖報。”
皇帝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迴憶的神色。
“朕自然記得,顧雲起跟隨朕多年,從一個小兵成長至今。
朕看著他一步步走來,對他的為人,朕也曾深信不疑。
隻是如今他的勢力越來越大,朕不得不有所顧慮。”
蘇瑤接著說道:“陛下,臣妾明白您的顧慮。
但臣妾以為,一個人的品性不會輕易改變。
鎮南王既然能在微末之時對我們忠心耿耿,又怎會在如今功成名就之際背叛呢?
而且這些年鎮南王在外征戰,為大雍朝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可見他對大雍朝是有感情的。
至少這麽多年,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他,做任何對不起我們的事情。
所有的一切都是別人說出來的,我們沒有證據證明他背叛了我們。”
皇帝沉思片刻,“話雖如此,可如今他勢力過於龐大。
朕實在擔心他會威脅到太子的皇位,威脅到大雍朝的江山社稷。”
蘇瑤微微頷首,“皇上,臣妾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但臣妾覺得,與其與鎮南王為敵,引發一場不知勝負的戰亂,讓大雍朝的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倒不如嚐試著與他合作,給他一個合適的名分,或許能安撫住他。
再者我們也是對他人品的一種考驗,看看他會不會真的背叛我們!”
皇帝疑惑地看著蘇瑤,問道:“與他合作?如何合作?”
蘇瑤深吸一口氣,“皇上,您不妨冊封鎮南王為攝政王。
如此一來,既表明了皇上對他的信任與器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他有了一點約束。
鎮南王心善,且與皇上您又有多年的交情,想必他不會做出傷害太子的事情。
與其把我們自己的性命交在上官家主的手上,還不如交在鎮南王的手上。
至少我們都知道鎮南王的人品好,這還有搏一搏的希望!
而且封他為攝政王之後,他不敢對我們怎麽樣。
不然天下百姓都會對他口誅筆伐,那樣他就會成了千夫所指的人。”
皇帝聽了蘇瑤的話,心中一動。
他想起顧雲起從一個小兵,在自己的教導下成長,又在危難時救了他們一家。
他們從認識到現在算起來,已經有將近二十年了。
這二十年裏,顧雲起確實是對自己一直忠心耿耿,從未有過二心。
雖然如今顧雲起勢力龐大,但也許他真的不會背叛自己呢?
最主要是他的身體拖不了太久了,兒子還那麽小。
唯一一個弟弟也是一個優柔寡斷的,根本培養不起來。
萬一自己哪天不在了,如果沒有顧雲起在,那這大雍朝的皇權就一定會落在上官家族。
瑤瑤說的對,與其相信上官家主還不如相信顧雲起。
不說別的,隻要顧雲起能保證讓自己的兒子和家人好好的活下去,就已經很知足了。
隻是要冊封顧雲起為攝政王爺,就意味著將兒子和家人的身家性命。
還有整個大雍的未來,全部都交到顧雲起手上。
這實在是個艱難的決定,一旦做錯,後果不堪設想。
他沉默良久,最終還是揮了揮手,對蘇瑤說道。
“讓朕再好好想想吧,此事關係重大,不能輕易做決定。”
蘇瑤輕輕的點了點頭,“皇上,您也別太為難自己。
無論您做什麽決定,臣妾都會支持您。
隻是希望您能盡快做出決定,如今局勢緊迫,不能再拖了。
就怕上官家主,不顧一切的狗子跳牆。”
說完她還輕輕地給皇帝掖了掖被角,這才轉身退了出去。
皇帝靠在榻上,望著頭頂的帷幔,思緒萬千。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顧雲起的身影,那個曾經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少年,那個在危難時刻舍命相救的忠臣。
可如今,顧雲起的勢力已經超出了他的掌控,他真的還能相信顧雲起嗎?
這個決定,他到底該怎麽做呢?
整個寢宮陷入了一片寂靜,隻有皇帝沉重的唿吸聲,仿佛在訴說著這個王朝此刻的艱難處境。
傍晚的時候,蘇瑤再一次過來看他。
現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她一般都不會離開皇帝身邊。
因為現在皇帝的身體確實一天不如一天了,每天吃的藥越來越多。
不想被別人動什麽手腳,所以她隻能親自守在這裏。
皇帝緩緩開口,“瑤兒,你說朕若冊封顧雲起為攝政王,朝中大臣們會作何反應?
尤其是像上官家主那般對顧雲起心存忌憚之人,恐怕不會輕易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