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是能撲滅大火,這經樓恐怕也將麵目全非了,更別說經樓中保存的那些珍貴經書。


    楊歌和院裏一些小師父拚命的搶救了部分經書,累的差點直不起腰來,卻還有不少天竺僧來此進攻,幸虧方乾坐鎮,想到了這邊的情況,臨時有派了人過來支援,不然真撐不下去。


    “我自從從澄寞師叔手中得傳《萬劫經》,發下劫佛之願後,有些事至今仍無法參透。我等身負罪業,以殺止殺,縱能保得江山一時的太平,卻始終無法扭轉人心之惡,令這天下再無殺戮之事。”


    “我這雙手,不知還要沾上多少鮮血……”


    王不空攤開雙手,陷入沉思。


    什麽身負罪業,什麽以殺止殺,什麽天下再無殺戮之事……這些問題楊歌從來沒想過,她如今的想法很簡單,就看眼前的事,她覺得對那就得支持,她覺得錯那就得阻止,事後若是後悔,那也是事後的事情。


    隻可惜,她沒什麽好口才,勸不了王不空,幸虧他並未一直糾結。


    “啊!糟了!”


    王不空給身邊幾個人部署了一下防守和善後的事宜,前音未落,卻聽得他突然驚叫一聲,他平日裏總是胸有成竹的神情在此刻卻有些慌亂,楊歌趕緊問他發生了何事。


    “哎呀呀,我怎會如此糊塗!大約一盞茶時間之前,我讓一個法號叫做空問的小沙彌去思過齋給相智齋飯,可剛剛有一些天竺僧也往那個方向逃去了!”


    “空問是我隨燕帥西征時救下的小孩,全家都被叛軍殺害,我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而我又有事在身,便托人將他送到這裏請相智代為照看。這小子佛緣極深,長大些後便入了空門隨高僧修禪,鑽研佛法。隻是因著小時候那些血腥的過往記憶,空問不喜習武。”


    “嗯?那不是糟了!”楊歌掙紮著想要站起來,因為太累踉蹌了幾步才堪堪站穩。


    “此刻那些逃命去的天竺僧正是往留影澗的方向,若是空問走得慢些,被那些喪心病狂的天竺僧趕上,可是兇多吉少了。”


    說著王不空就想去追,楊歌趕緊將他攔住,畢竟這裏還需要他留下指揮。


    楊歌問明了留影澗的方向,一路趕過去,快到留影澗的時候隻見到了空問的屍體。這小和尚圓睜著的雙目中寫滿了驚恐,似乎怎麽也不敢相信,這一切會發生在這被佛祖保佑著的清淨之地。


    楊歌緩緩蹲下身,想要替這小和尚撫上眼睛,卻發現他右手抓著一串佛珠,懷中還緊緊的抱著要送給相智師父的食盒,脖子上一道極深的傷口致命,楊歌很難想象那些身為佛祖門徒的天竺弟子會對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下這樣的毒手。


    悠悠歎了口氣,楊歌伸出手撫上空問的臉龐,闔上了他的雙眼,然後拿起食盒。此前王不空說早些年空問一直是相智師父在照顧,此事還得向思過齋的相智師父稟明才好。


    留影澗,思過齋。


    “空問呢?為何今日不是他親自送齋飯來。”


    看樣子,相智對外麵的事還一無所知。


    楊歌深吸了一口氣,反正總要麵對的,她倒是沒有絲毫隱瞞,直接將外麵的情況還有小和尚的死全都說了。


    “什麽?你說……空問他……死了?”聽了楊歌的轉述,相智睜開了雙眼,眉頭微鎖,眼中流露出糾結的神色:“這佛門之地也終究無法保住那些無辜之人的性命麽?武力和殺戮,真的會讓人覺得快樂麽?”


    相智年輕時曾因出手傷人破了殺戒,此舉被認為是有損大華嚴寺的顏麵,被執法僧找到捉了迴來,並被罰終生禁足在此地思過。


    “佛祖教我們慈悲為懷,卻忘記教我們如何禁止武力,慈悲為懷,真的能夠拯救蒼生麽?”相智一番喃喃自語後,抬起頭看向楊歌問道:“寺中現在的情況究竟如何?除空問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師兄弟傷亡?還請施主不要隱瞞於我。”


    這和尚明顯心結未解,若是就這麽出去,肯定也幫不上忙。


    楊歌苦於口才不行,這引人解開心結的擔子,很自然的被楊影搶了過去。


    “在迴答這個問題之前,在下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相智師父。”


    “施主請講。”


    “相智師父於此地思過多年,可曾放下自己當年所犯的過錯?”


    “阿彌陀佛,相智犯下大錯,傷性命,破殺戒,此等有損佛祖顏麵之事,悔猶不及,又如何能夠放下。”


    楊歌歎了口氣,這和尚真是個榆木疙瘩。


    “然而佛祖亦說過,一念放下,萬般自在,敢問相智師父這句話又作何解?”


    “佛經中說:世尊因黑氏梵誌,獻合歡梧桐花,佛召仙人,放下著,梵誌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誌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再召仙人,放下著,梵誌曰:吾今兩手俱空,更教放下個甚麽?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當放舍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舍卻,無可舍處,是汝放身命處。梵誌於言下悟得生於忍。生無所住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一切皆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此為放下。”


    “相智師父所問之事,均因不舍而起,既然不舍,又何談放下,既放不下,相智師父又何不出關,相助諸位義士鏟除叛黨異孽,還這大華嚴寺和大唐江山一個安寧太平?”


    “以我戴罪之身,連自己都已墮入萬劫不複,又何談拯救他人。”


    這和尚!


    楊歌氣的有些牙癢癢,剛想讓楊影想著狠點的詞好好罵醒他,就見紅衣佛爺從上躍下來到了近前。


    “以武力平息戰爭,以殺止殺,隻是一種救世渡人的手段,渡的是那些為一己私利而屠戮蒼生之人,何錯之有?”


    相智:“……”


    “有些人殺戮是為了滿足自己,而也有些人,殺戮卻是為了天下太平,造福蒼生,為天下人所敬仰,何罪之有?”


    相智:“我……”


    “你的師兄弟們需要你,這天下的芸芸眾生,苦難百姓更需要你,你還在等什麽呢?”


    高啊!如此一頂大高帽戴上去,不信相智不為所動。


    果然啊,這勸說走進死胡同的和尚,還得走出死胡同的和尚來勸。


    相智:“慧實,我……”


    “人心中有善,卻因執念生妄念,妄念牽殺心。念到亡言處,休論佛與心。慧實……在他發下劫佛之願,決定以殺止殺,救贖萬世諸苦時,就已經死了。現在活著的,隻有軍人王不空。如修羅地獄般的黃沙戰場,才是最應救贖之地。”


    相智:“難道,身在塵世,心卻當真可以不為塵蒙麽……”


    王不空不再說話,在相智麵前放了一本《萬劫經外篇》,轉身離去了。


    “以殺止殺,救世渡人……”相智雙手捧著王不空所留下的《萬劫經外篇》,口中喃喃的念著這幾字。


    “施主,貧僧還有一不情之請。”


    “相智師父請說。”


    “六月初六名僧會舉辦之日將近,可眼下寺中生變,方丈又下落不明,還不知能不能如期舉行,隻盼不會辜負眾佛門弟子。”


    “名僧會期間,各宗各派所帶來的佛寶相映爭輝,十分奪人眼球,每每會引來一些江湖散盜打他們的主意。因此名僧會期間寺中戒備森嚴,防止大家所帶來的佛寶遭心有覬覦之人所竊。不過依今年寺中的情形,怕是無法調派出太多人手戒備。那些江湖散盜在北麵的塔林中埋伏已有幾日,若是他們趁寺中大亂時行偷盜之事,倒不如先下手為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俠,同歸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月廿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月廿柒並收藏大俠,同歸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