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身入漩渦難自全
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 作者:默默無聞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02章 身入漩渦難自全
諸葛誌立刻尋來劉備。
士兵遞上竹簡,劉備迅速展開,臉色驟變。
孫尚香的心也跟著提了起來,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信中,孫權語氣強硬,措辭嚴厲,斥責孫尚香滯留荊州,有損江東顏麵,限期返迴,否則後果自負。
劉備捏緊竹簡,指節泛白,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抑著心中的怒火。
“江東,欺人太甚!”
孫尚香臉色蒼白,身子微微顫抖。
她明白,兄長此舉並非真的為了顏麵,而是為了製衡劉備,為了荊州。
她嫁給諸葛誌,本是希望能夠維係兩家和平,卻沒想到反而成為了兄長手中的一枚棋子。
一股委屈和無奈湧上心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她緊咬著嘴唇,不讓淚水流下來,不讓劉備看到自己的軟弱。
“夫人……”諸葛誌握住孫尚香的手,感受著她冰冷的指尖,心中充滿了憐惜。
自那日江東使者抵達荊州,孫尚香的日子便不再安寧。
使者每日登門,名為探望,實為催促,言語之間,暗藏機鋒。
更可恨的是,城中開始流傳一些關於孫尚香的流言蜚語,說她是江東派來的奸細,意圖離間劉備和關羽、張飛等人的關係。
這些謠言,像一根根毒刺,紮在孫尚香的心上,讓她痛不欲生。
她知道,這些謠言必然是江東使者散播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逼迫她返迴江東。
夜深了,孫尚香獨自一人坐在窗前,望著天上的明月,默默祈禱著。
她祈禱兄長能夠理解自己的苦衷,祈禱兩家能夠和平共處。
可是江東與荊州之間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不是她一個女子能夠化解的。
“唉……”孫尚香長歎一聲,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憂慮。
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是留在荊州,還是返迴江東?
留在荊州,隻會讓劉備更加為難,也會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返迴江東,又如何麵對兄長的責難,如何麵對江東父老的質疑?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
“夫人,江東使者求見。”侍女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孫尚香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來……
孫尚香的指尖在冰冷的窗台上摩挲,一下又一下,像在為自己的命運倒數。
江東使者步步緊逼,城中謠言如潮,她知道自己已身處漩渦中心,再無退路。
留在荊州,隻會讓劉備腹背受敵,讓關張等將士離心,她絕不能成為劉備的軟肋,更不能成為江東的棋子。
月光透過窗欞,在她精致的臉龐投下斑駁的光影,更顯她的決絕。
她起身,走到書案旁,鋪開一張雪白的絹帛,蘸墨,筆尖在紙上遊走。
每個字都力透紙背,承載著她對劉備的真摯情感和對大義的凜然抉擇。
她要讓劉備明白,她並非背叛,而是為了更大的局麵,為了荊州和江東的和平。
信寫完,墨跡未幹,她小心地折疊好,壓在一方硯台之下。
她最後看了一眼這間她和劉備一同居住的房間,房間裏還殘留著他淡淡的氣息,她緊緊咬著唇,強忍著淚水。
她知道,這次離開,或許再也無法迴到這裏,但她必須這麽做。
夜風吹動窗簾,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命運的低語。
孫尚香打開房門,深吸一口氣,將胸中的委屈和無奈,都化為一股堅定的力量。
她沒有驚動任何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房間,走向了漆黑的夜色之中。
她翻身上馬,動作幹淨利落,哪裏還有半分平日裏大家閨秀的模樣,反而像一位馳騁沙場的女將軍,颯爽英姿。
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色中顯得格外清晰,一聲聲敲擊在泥土路上,也敲擊在她的心上。
馬兒一路疾馳
她離去後不久,劉備推門而入,看到的卻隻有空蕩蕩的房間,以及書案上那方被硯台壓住的絹帛。
他拿起信,隻覺指尖冰涼,展開一看,信中字字句句,情真意切。
信的末尾,隻有短短的一句話——“夫君,待我歸來”。
諸葛誌的手,微微顫抖,一旁的燭火跳動,映照著他複雜的臉色。
“報,夫人已經離開荊州,直奔江東而去!”
孫尚香抵達江東,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她一身戎裝,英姿颯爽,踏上闊別已久的土地,卻嗅到了一絲異樣的味道。
吳郡城門守衛見到她時明顯一愣,隨即換上恭敬的神色,但那眼神深處,卻帶著一絲探究和疑惑。
她一路行至府邸,沿途的仆從丫鬟皆對她行注目禮,竊竊私語之聲不絕於耳。
“真的是大小姐迴來了!可是為何……”“噓!小聲點,小心隔牆有耳。”這些細碎的聲音,像蚊蠅般在孫尚香耳邊嗡嗡作響,讓她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孫權府邸內,氣氛更是詭異。
文臣武將們三五成群,低聲議論著,見到孫尚香出現,議論聲戛然而止,卻像被按下了暫停鍵的鼓聲,隻待時機再次響起。
孫權穩坐主位,臉上看不出喜怒,但緊握的拳頭,暴露了他內心的波瀾。
“恭迎大小姐迴府。”周瑜率先打破沉默,語氣卻略顯僵硬。
其他將領也紛紛附和,但那敷衍的語氣,讓孫尚香心中更加不安。
謠言如同野草般瘋狂滋長,有人說孫尚香是劉備派來的奸細,意圖竊取江東情報;也有人說她是真心歸來,對劉備徹底失望。
各種版本的傳言,在市井間流傳,將原本就緊張的局勢,攪得更加混亂。
與此同時,荊州城內,氣氛肅殺。
劉備得知孫尚香不辭而別,心中既有擔憂,也有憤怒。
他深知此事的嚴重性,立刻召集關羽、張飛等將領,部署作戰計劃。
校場上,士兵們操練的聲音震耳欲聾,兵器碰撞的鏗鏘之聲,仿佛在宣告著即將到來的戰爭。
劉備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注視著下方操練的士兵,心中暗自發誓,無論如何,都要保護好荊州的基業。
“報!主公,諸葛軍師求見!” 一名士兵匆匆來報。
劉備眉頭緊鎖,“讓他進來。” 他有一種預感,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諸葛誌迴到府中,書房內的燈火早已點亮,映照著牆壁上那副巨大的行軍地圖。
他心不在焉地踱步,目光時不時掃過地圖上的標注,卻並未真正聚焦。
往日裏清晰的戰略部署,此刻在他眼中仿佛變成了一團模糊的線條。
他試圖集中精神,卻總會被一些莫名的思緒打斷。
書案上的竹簡散落一地,他伸手去撿,指尖卻微微顫抖,觸碰到冰冷的竹簡時,竟感到一絲難以言說的煩躁。
“子興,可是有什麽心事?”一個沉穩的聲音從他身後傳來,帶著幾分關切。
諸葛亮不知何時出現在了門口,手中端著一杯熱茶,溫潤的目光中帶著一絲疑惑。
諸葛誌身子一震,連忙起身行禮,“,我……”他一時語塞,不知如何開口。
諸葛亮放下茶杯,緩步走到他身邊,目光落在散落在地上的竹簡上。
“看你今日心神不寧,可是前線戰事有變?”他一邊說,一邊彎腰將竹簡撿起,重新整理好。
“並非如此。”諸葛誌搖了搖頭,眉宇間流露出一絲猶豫。
“隻是……今日我見了一人。”
“哦?”諸葛亮挑了挑眉,目光中帶著一絲探究。
“何人能讓你如此失神?”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
諸葛亮的手微微一頓,臉上的表情並未有太大變化,依舊平靜如水,隻是“孫尚香?她不是在江東嗎?為何會出現在荊州?”
“她秘密前來,似乎是為了……”諸葛誌欲言又止,臉上泛起一絲不自然的紅暈,目光閃躲,不敢直視諸葛亮的眼睛。
“她似乎…有些話想對我說。”他語氣帶著一絲羞澀,也帶著一絲不安,像是擔心自己的秘密被窺破。
諸葛亮沉默片刻,目光變得更加深邃,似乎想要看穿諸葛誌的心思。
書房裏安靜得隻剩下兩人輕微的唿吸聲,空氣仿佛凝結了一般,帶著一絲緊張的氣息。
“她都說了些什麽?” 諸葛亮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一絲隱隱的壓迫感。
諸葛誌遲疑片刻,抬起頭,正想說出心中所想,卻聽到書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侍衛略帶慌亂的通報:“軍師,主公急召,議事廳有要事相商!”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迎上諸葛亮探究的眼神。
“,我…對孫小姐,並非隻是泛泛之交。我…傾慕於她。” 他一字一句,說得緩慢而堅定,像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氣,將埋藏心底的秘密和盤托出。
諸葛亮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拍了拍諸葛誌的肩膀。
“子興,你能找到心儀之人,為兄甚是高興。” 他的語氣溫和而慈愛,仿佛一位長兄看著弟弟找到了幸福的歸宿。
諸葛誌臉上泛起一絲紅暈,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羞澀,但更多的,是一種堅定和執著。
“,我知曉此事事關重大,但我對孫小姐的心意,絕非兒戲。”
諸葛亮收起笑容,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子興,你的心意,為兄明白。隻是此事關係到蜀漢與江東的未來,不得不慎重考慮。”他走到地圖前,目光落在荊州和江東交界處,眉頭微微皺起。
“若你與孫小姐結合,自然是親上加親,蜀漢與江東結盟,可共抗曹操。但這其中也暗藏風險。孫權此人,雄才大略,城府極深,絕非易與之輩。他是否真心與我方結盟,尚不得而知。若他隻是利用聯姻之計,麻痹我方,後果不堪設想。”諸葛亮的聲音低沉而冷靜,分析著局勢的利弊,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諸葛誌沉默了,他明白諸葛亮的意思。
他與孫尚香的結合,就像一把雙刃劍,既能帶來巨大的利益,也可能帶來致命的危險。
他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現實的擔憂。
“子興,”諸葛亮走到他麵前,目光炯炯地注視著他,“你對孫小姐的心意,為兄理解。但身為蜀漢謀士,你更應該以大局為重。兒女私情,固然重要,但江山社稷,更是重中之重。”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所言極是,我…明白。”他努力克製內心的波瀾,讓自己保持冷靜。
“軍師!主公有請!”侍衛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更加急促,透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命令。
諸葛亮看了一眼諸葛誌,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去看看主公有何要事。”他轉身向外走去,留下諸葛誌一人站在書房中,目光落在牆上的地圖上,眼神複雜而迷茫。
“等等,…”諸葛誌突然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猶豫,“若…若孫小姐真是真心歸來…”
諸葛誌的目光緊鎖在地圖上,那原本清晰的線條此刻如同纏繞的藤蔓,糾結著他的心緒。
他深吸一口氣,胸腔中湧動著無奈與不甘,卻又不得不承認諸葛亮所言的道理。
情感的浪潮逐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理智的冷靜。
他緩緩閉上眼,感受著書房內靜謐的氣息,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以及竹簡特有的清冷觸感,一切都昭示著此刻他應有的選擇。
“所言極是。”他再次睜開眼,目光已恢複清明,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的妥協,也帶著一絲堅定。
他明白,在天下大勢麵前,個人的情感顯得如此渺小而無力。
他必須將個人的情感置於蜀漢的利益之下,這是他身為蜀漢謀士的責任,也是他必須承擔的宿命。
他的心頭如同壓著一塊巨石,沉甸甸的,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孫尚香的出現,如同黑暗中的一絲亮光,點燃了他心中的希望,然而,現實卻如此殘酷,它如同冰冷的利刃,無情地斬斷了這剛剛萌生的火苗。
他伸手撫摸著心口,那裏微微作痛,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
他知道,這條感情之路注定充滿挑戰,甚至可能遍布荊棘。
書房內的燭光微微搖曳,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而孤寂。
他腦海中浮現出孫尚香英姿颯爽的身影,那雙明亮的眼眸,仿佛蘊藏著無盡的勇氣和堅定,讓他不禁為她擔心。
他擔憂,在這亂世之中,她是否能夠安然無恙?
他擔憂,他是否真的有能力保護她,與她並肩前行?
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籠罩在他的心頭。
他再次看向地圖,目光在荊州和江東之間來迴掃視,心中充滿了迷茫和不確定。
未來的道路,如同這地圖上未知的區域,充滿了變數和挑戰。
他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疲憊,身體如同被抽空了一般
“走吧。”諸葛亮的聲音再次響起,打破了書房內的沉默。
他已經走到了門口,身影被燭光拉得長長的,顯得高大而偉岸,如同蜀漢的定海神針,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
諸葛誌點了點頭,起身跟上
就在他即將走出書房門口時,他聽到諸葛亮微微歎了口氣,低聲說道:“子興,有些事,並非人力可為……”
諸葛誌立刻尋來劉備。
士兵遞上竹簡,劉備迅速展開,臉色驟變。
孫尚香的心也跟著提了起來,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信中,孫權語氣強硬,措辭嚴厲,斥責孫尚香滯留荊州,有損江東顏麵,限期返迴,否則後果自負。
劉備捏緊竹簡,指節泛白,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抑著心中的怒火。
“江東,欺人太甚!”
孫尚香臉色蒼白,身子微微顫抖。
她明白,兄長此舉並非真的為了顏麵,而是為了製衡劉備,為了荊州。
她嫁給諸葛誌,本是希望能夠維係兩家和平,卻沒想到反而成為了兄長手中的一枚棋子。
一股委屈和無奈湧上心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她緊咬著嘴唇,不讓淚水流下來,不讓劉備看到自己的軟弱。
“夫人……”諸葛誌握住孫尚香的手,感受著她冰冷的指尖,心中充滿了憐惜。
自那日江東使者抵達荊州,孫尚香的日子便不再安寧。
使者每日登門,名為探望,實為催促,言語之間,暗藏機鋒。
更可恨的是,城中開始流傳一些關於孫尚香的流言蜚語,說她是江東派來的奸細,意圖離間劉備和關羽、張飛等人的關係。
這些謠言,像一根根毒刺,紮在孫尚香的心上,讓她痛不欲生。
她知道,這些謠言必然是江東使者散播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逼迫她返迴江東。
夜深了,孫尚香獨自一人坐在窗前,望著天上的明月,默默祈禱著。
她祈禱兄長能夠理解自己的苦衷,祈禱兩家能夠和平共處。
可是江東與荊州之間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不是她一個女子能夠化解的。
“唉……”孫尚香長歎一聲,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憂慮。
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是留在荊州,還是返迴江東?
留在荊州,隻會讓劉備更加為難,也會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返迴江東,又如何麵對兄長的責難,如何麵對江東父老的質疑?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
“夫人,江東使者求見。”侍女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孫尚香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來……
孫尚香的指尖在冰冷的窗台上摩挲,一下又一下,像在為自己的命運倒數。
江東使者步步緊逼,城中謠言如潮,她知道自己已身處漩渦中心,再無退路。
留在荊州,隻會讓劉備腹背受敵,讓關張等將士離心,她絕不能成為劉備的軟肋,更不能成為江東的棋子。
月光透過窗欞,在她精致的臉龐投下斑駁的光影,更顯她的決絕。
她起身,走到書案旁,鋪開一張雪白的絹帛,蘸墨,筆尖在紙上遊走。
每個字都力透紙背,承載著她對劉備的真摯情感和對大義的凜然抉擇。
她要讓劉備明白,她並非背叛,而是為了更大的局麵,為了荊州和江東的和平。
信寫完,墨跡未幹,她小心地折疊好,壓在一方硯台之下。
她最後看了一眼這間她和劉備一同居住的房間,房間裏還殘留著他淡淡的氣息,她緊緊咬著唇,強忍著淚水。
她知道,這次離開,或許再也無法迴到這裏,但她必須這麽做。
夜風吹動窗簾,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命運的低語。
孫尚香打開房門,深吸一口氣,將胸中的委屈和無奈,都化為一股堅定的力量。
她沒有驚動任何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房間,走向了漆黑的夜色之中。
她翻身上馬,動作幹淨利落,哪裏還有半分平日裏大家閨秀的模樣,反而像一位馳騁沙場的女將軍,颯爽英姿。
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色中顯得格外清晰,一聲聲敲擊在泥土路上,也敲擊在她的心上。
馬兒一路疾馳
她離去後不久,劉備推門而入,看到的卻隻有空蕩蕩的房間,以及書案上那方被硯台壓住的絹帛。
他拿起信,隻覺指尖冰涼,展開一看,信中字字句句,情真意切。
信的末尾,隻有短短的一句話——“夫君,待我歸來”。
諸葛誌的手,微微顫抖,一旁的燭火跳動,映照著他複雜的臉色。
“報,夫人已經離開荊州,直奔江東而去!”
孫尚香抵達江東,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她一身戎裝,英姿颯爽,踏上闊別已久的土地,卻嗅到了一絲異樣的味道。
吳郡城門守衛見到她時明顯一愣,隨即換上恭敬的神色,但那眼神深處,卻帶著一絲探究和疑惑。
她一路行至府邸,沿途的仆從丫鬟皆對她行注目禮,竊竊私語之聲不絕於耳。
“真的是大小姐迴來了!可是為何……”“噓!小聲點,小心隔牆有耳。”這些細碎的聲音,像蚊蠅般在孫尚香耳邊嗡嗡作響,讓她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孫權府邸內,氣氛更是詭異。
文臣武將們三五成群,低聲議論著,見到孫尚香出現,議論聲戛然而止,卻像被按下了暫停鍵的鼓聲,隻待時機再次響起。
孫權穩坐主位,臉上看不出喜怒,但緊握的拳頭,暴露了他內心的波瀾。
“恭迎大小姐迴府。”周瑜率先打破沉默,語氣卻略顯僵硬。
其他將領也紛紛附和,但那敷衍的語氣,讓孫尚香心中更加不安。
謠言如同野草般瘋狂滋長,有人說孫尚香是劉備派來的奸細,意圖竊取江東情報;也有人說她是真心歸來,對劉備徹底失望。
各種版本的傳言,在市井間流傳,將原本就緊張的局勢,攪得更加混亂。
與此同時,荊州城內,氣氛肅殺。
劉備得知孫尚香不辭而別,心中既有擔憂,也有憤怒。
他深知此事的嚴重性,立刻召集關羽、張飛等將領,部署作戰計劃。
校場上,士兵們操練的聲音震耳欲聾,兵器碰撞的鏗鏘之聲,仿佛在宣告著即將到來的戰爭。
劉備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注視著下方操練的士兵,心中暗自發誓,無論如何,都要保護好荊州的基業。
“報!主公,諸葛軍師求見!” 一名士兵匆匆來報。
劉備眉頭緊鎖,“讓他進來。” 他有一種預感,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諸葛誌迴到府中,書房內的燈火早已點亮,映照著牆壁上那副巨大的行軍地圖。
他心不在焉地踱步,目光時不時掃過地圖上的標注,卻並未真正聚焦。
往日裏清晰的戰略部署,此刻在他眼中仿佛變成了一團模糊的線條。
他試圖集中精神,卻總會被一些莫名的思緒打斷。
書案上的竹簡散落一地,他伸手去撿,指尖卻微微顫抖,觸碰到冰冷的竹簡時,竟感到一絲難以言說的煩躁。
“子興,可是有什麽心事?”一個沉穩的聲音從他身後傳來,帶著幾分關切。
諸葛亮不知何時出現在了門口,手中端著一杯熱茶,溫潤的目光中帶著一絲疑惑。
諸葛誌身子一震,連忙起身行禮,“,我……”他一時語塞,不知如何開口。
諸葛亮放下茶杯,緩步走到他身邊,目光落在散落在地上的竹簡上。
“看你今日心神不寧,可是前線戰事有變?”他一邊說,一邊彎腰將竹簡撿起,重新整理好。
“並非如此。”諸葛誌搖了搖頭,眉宇間流露出一絲猶豫。
“隻是……今日我見了一人。”
“哦?”諸葛亮挑了挑眉,目光中帶著一絲探究。
“何人能讓你如此失神?”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
諸葛亮的手微微一頓,臉上的表情並未有太大變化,依舊平靜如水,隻是“孫尚香?她不是在江東嗎?為何會出現在荊州?”
“她秘密前來,似乎是為了……”諸葛誌欲言又止,臉上泛起一絲不自然的紅暈,目光閃躲,不敢直視諸葛亮的眼睛。
“她似乎…有些話想對我說。”他語氣帶著一絲羞澀,也帶著一絲不安,像是擔心自己的秘密被窺破。
諸葛亮沉默片刻,目光變得更加深邃,似乎想要看穿諸葛誌的心思。
書房裏安靜得隻剩下兩人輕微的唿吸聲,空氣仿佛凝結了一般,帶著一絲緊張的氣息。
“她都說了些什麽?” 諸葛亮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一絲隱隱的壓迫感。
諸葛誌遲疑片刻,抬起頭,正想說出心中所想,卻聽到書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侍衛略帶慌亂的通報:“軍師,主公急召,議事廳有要事相商!”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迎上諸葛亮探究的眼神。
“,我…對孫小姐,並非隻是泛泛之交。我…傾慕於她。” 他一字一句,說得緩慢而堅定,像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氣,將埋藏心底的秘密和盤托出。
諸葛亮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拍了拍諸葛誌的肩膀。
“子興,你能找到心儀之人,為兄甚是高興。” 他的語氣溫和而慈愛,仿佛一位長兄看著弟弟找到了幸福的歸宿。
諸葛誌臉上泛起一絲紅暈,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羞澀,但更多的,是一種堅定和執著。
“,我知曉此事事關重大,但我對孫小姐的心意,絕非兒戲。”
諸葛亮收起笑容,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子興,你的心意,為兄明白。隻是此事關係到蜀漢與江東的未來,不得不慎重考慮。”他走到地圖前,目光落在荊州和江東交界處,眉頭微微皺起。
“若你與孫小姐結合,自然是親上加親,蜀漢與江東結盟,可共抗曹操。但這其中也暗藏風險。孫權此人,雄才大略,城府極深,絕非易與之輩。他是否真心與我方結盟,尚不得而知。若他隻是利用聯姻之計,麻痹我方,後果不堪設想。”諸葛亮的聲音低沉而冷靜,分析著局勢的利弊,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諸葛誌沉默了,他明白諸葛亮的意思。
他與孫尚香的結合,就像一把雙刃劍,既能帶來巨大的利益,也可能帶來致命的危險。
他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現實的擔憂。
“子興,”諸葛亮走到他麵前,目光炯炯地注視著他,“你對孫小姐的心意,為兄理解。但身為蜀漢謀士,你更應該以大局為重。兒女私情,固然重要,但江山社稷,更是重中之重。”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所言極是,我…明白。”他努力克製內心的波瀾,讓自己保持冷靜。
“軍師!主公有請!”侍衛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更加急促,透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命令。
諸葛亮看了一眼諸葛誌,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去看看主公有何要事。”他轉身向外走去,留下諸葛誌一人站在書房中,目光落在牆上的地圖上,眼神複雜而迷茫。
“等等,…”諸葛誌突然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猶豫,“若…若孫小姐真是真心歸來…”
諸葛誌的目光緊鎖在地圖上,那原本清晰的線條此刻如同纏繞的藤蔓,糾結著他的心緒。
他深吸一口氣,胸腔中湧動著無奈與不甘,卻又不得不承認諸葛亮所言的道理。
情感的浪潮逐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理智的冷靜。
他緩緩閉上眼,感受著書房內靜謐的氣息,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以及竹簡特有的清冷觸感,一切都昭示著此刻他應有的選擇。
“所言極是。”他再次睜開眼,目光已恢複清明,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的妥協,也帶著一絲堅定。
他明白,在天下大勢麵前,個人的情感顯得如此渺小而無力。
他必須將個人的情感置於蜀漢的利益之下,這是他身為蜀漢謀士的責任,也是他必須承擔的宿命。
他的心頭如同壓著一塊巨石,沉甸甸的,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孫尚香的出現,如同黑暗中的一絲亮光,點燃了他心中的希望,然而,現實卻如此殘酷,它如同冰冷的利刃,無情地斬斷了這剛剛萌生的火苗。
他伸手撫摸著心口,那裏微微作痛,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
他知道,這條感情之路注定充滿挑戰,甚至可能遍布荊棘。
書房內的燭光微微搖曳,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而孤寂。
他腦海中浮現出孫尚香英姿颯爽的身影,那雙明亮的眼眸,仿佛蘊藏著無盡的勇氣和堅定,讓他不禁為她擔心。
他擔憂,在這亂世之中,她是否能夠安然無恙?
他擔憂,他是否真的有能力保護她,與她並肩前行?
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籠罩在他的心頭。
他再次看向地圖,目光在荊州和江東之間來迴掃視,心中充滿了迷茫和不確定。
未來的道路,如同這地圖上未知的區域,充滿了變數和挑戰。
他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疲憊,身體如同被抽空了一般
“走吧。”諸葛亮的聲音再次響起,打破了書房內的沉默。
他已經走到了門口,身影被燭光拉得長長的,顯得高大而偉岸,如同蜀漢的定海神針,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
諸葛誌點了點頭,起身跟上
就在他即將走出書房門口時,他聽到諸葛亮微微歎了口氣,低聲說道:“子興,有些事,並非人力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