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宛城學堂張燈結彩,鑼鼓喧天,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開學典禮即將開始,學子們身著嶄新的學服,個個精神抖擻,滿懷期待地等待著典禮的開始。


    忽然,人群中一陣騷動,隻見劉備在一眾侍衛的簇擁下,龍行虎步地走上典禮台。


    學子們頓時沸騰起來,歡唿聲、掌聲響徹雲霄。


    劉備麵帶微笑,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他環視四周,朗聲道:“諸位學子,今日乃宛城學堂開學之日,備甚感欣慰!諸葛先生創辦此學堂,實乃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劉備的聲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每一個字都敲擊在學子們的心坎上。


    他繼續說道:“亂世之中,人才尤為寶貴。爾等皆是國之棟梁,未來之希望。望爾等珍惜此番學習機會,勤勉向學,他日為國為民,建功立業!”


    劉備話音剛落,台下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學子們一個個熱血沸騰,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劉備的到來,無疑是對他們最大的鼓舞。


    典禮結束後,劉備走到諸葛誌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先生用心良苦,備感激不盡。” 諸葛誌微微一笑,拱手道:“主公言重了,誌不過是盡綿薄之力罷了。” 劉備凝視著諸葛誌,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他緩緩說道:“先生,朕在宮中設宴為你慶賀,可願賞光?”


    諸葛誌婉拒了劉備的宴請,表示自己更想留在學堂與學子們相處。


    他深知,這些年輕的學子才是未來天下的希望,而他,則要盡自己所能,將他們培養成真正的棟梁之材。


    “主公的好意,誌心領了,”諸葛誌拱手道,“隻是今日學堂初開,誌想多陪陪這些孩子們。” 劉備聞言,欣慰地點了點頭,他知道諸葛誌的用心良苦。


    他再次拍了拍諸葛誌的肩膀,說道:“先生高義,備欽佩不已。那便不打擾先生了,改日再聚。”


    送走劉備後,諸葛誌轉身迴到學堂。


    他站在講台上,目光掃過一張張稚嫩而充滿求知欲的臉龐,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諸位學子,”諸葛誌的聲音清朗而有力,“今日,你們踏入了宛城學堂的大門,便肩負起了天下的重任。我希望,這座學堂能夠成為人才的搖籃,為天下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在學堂內迴蕩,激起了學子們心中的豪情壯誌。


    接下來的日子裏,諸葛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


    他不僅傳授兵法韜略,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他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演練,親身指導他們如何運用戰術,如何排兵布陣。


    在一次演練中,諸葛誌指著沙盤上的地形,對學生們說道:“此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我軍在此設伏,可一舉殲滅敵軍。”


    一位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先生,學生以為,此處雖易守難攻,但若敵軍繞道而行,我軍則會陷入被動。”


    諸葛誌並沒有否定學生的觀點,反而鼓勵他繼續思考:“那依你之見,我軍該如何應對?”


    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熱烈而活躍。


    諸葛誌認真傾聽著每一個學生的發言,不時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鼓勵他們深入思考,大膽質疑。


    他深知,真正的軍事人才,不僅要精通兵法,更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有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


    他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一天,課堂結束後,諸葛誌獨自一人留在學堂,看著空蕩蕩的教室,他輕輕地歎了口氣。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寧靜……


    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踏碎了黃昏的寧靜,也震動著諸葛誌的心弦。


    他放下手中的書卷,眉頭微微一蹙,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警覺。


    門外,一名身披輕甲的士兵匆匆而來,單膝跪地,抱拳道:“先生,有緊急軍情!”


    諸葛誌負手而立,一股無形的威嚴散發出來,“說!”


    “探馬來報,曹操得知我荊州建立天下學堂,大為震怒,已在許昌加緊操練兵馬,同時廣納賢士,似有意與我荊州一較高下!”士兵的聲音鏗鏘有力,字裏行間透著一絲緊張。


    諸葛誌聽後,神色依舊平靜,他緩緩走到窗邊,夕陽的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


    他注視著遠方,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曹操的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這個梟雄絕不會坐視荊州崛起。


    他轉過身,眸光如炬,對士兵說道:“此事我已知曉,你先下去吧。”


    士兵領命退下,屋內又恢複了寂靜。


    諸葛誌眼中精光一閃,喃喃道:“看來,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


    與此同時,遠在許昌的曹操,此刻正臉色陰沉地坐在書房中,麵前的案幾上,擺放著關於天下學堂的詳細情報。


    他緊緊攥著手中的竹簡,指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情報中,詳盡地描述了諸葛誌在學堂中的教學內容,以及那些學生們在演練中展現出的驚人天賦和軍事才能。


    “諸葛誌……”曹操的語氣低沉而帶著一絲怒意,他從牙縫裏擠出這三個字,仿佛要將他們嚼碎咽下,“此人建立學堂,其意不善,這是要為荊州培養未來的將帥啊!”


    荀攸站在一旁,感受到曹操身上散發出的寒意,小心翼翼地說道:“主公,諸葛誌此舉,確實令人不安,若任由其發展,恐怕將來會成為我軍的心腹大患!”


    曹操猛地站起身,目光銳利如刀,“不能讓他如願!傳令下去,從今日起,許昌也需廣開學堂,招募天下賢才,培養我曹魏的棟梁之材!同時,密切關注荊州的一舉一動,一旦有任何異動,立刻迴報!”


    “諾!”荀攸領命退下,書房中隻留下曹操一人,他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他深知,自己與諸葛誌的較量,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任何一方的鬆懈,都可能導致全局的覆滅。


    而在遙遠的江東,孫權正襟危坐於大殿之上,他的麵前也擺放著一份關於天下學堂的密報。


    他仔細地翻看著,眉宇間充滿了凝重。


    “這諸葛誌,果然不簡單啊……”孫權喃喃自語,他的目光落在密報上,上麵詳細描述了學堂的規模、課程以及學生們的表現。


    他感受到了來自荊州的壓力,這個曾經被他視為威脅的諸葛亮之弟,如今已經成長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主公,這天下學堂發展迅猛,若是放任其壯大,恐怕會威脅到我江東的安危!”程普拱手說道,他的臉上充滿了擔憂。


    孫權緩緩放下密報,手指輕輕敲打著案幾,思索著對策。


    “傳令下去,密切監視天下學堂的一舉一動,同時,在江東境內,也要挑選有才之士,加以培養,以應對未來的變局。”


    “臣領命!”程普、周瑜等人齊聲應道,他們清楚,荊州的崛起,已經給江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他們必須全力以赴,才能在這個亂世中立於不敗之地。


    大殿之外,夜色已深,星光點點,仿佛也在默默注視著這片動蕩不安的天下。


    而就在此時,一隊來自江東的精銳斥候,如同鬼魅般潛入了荊州境內,他們奉命暗中調查天下學堂的情況,為江東未來的決策提供情報。


    就在曹操、孫權各懷心思的時候,諸葛誌正站在天下學堂的練武場上,望著一群正在進行實戰演練的學生。


    他們個個精神抖擻,揮舞著手中的木製兵器,每一次碰撞都激起一陣陣唿喝聲。


    諸葛誌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突然,一陣細微的腳步聲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微微側頭,一個學生正朝他跑來,氣喘籲籲地說道:“先生,學堂之外,有幾位行跡可疑之人……”


    夜幕降臨,星輝灑落,為荊州大地鍍上一層朦朧的光暈。


    然而,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就被驟然響起的號角聲打破。


    天下學堂的練武場上,數百名學員手持木槍,在教習的指揮下,喊聲震天。


    他們揮汗如雨,一招一式都帶著淩厲之勢,木槍碰撞的悶響,如同戰鼓般敲擊著每個人的心房。


    這些學員,有的原本是耕田的農夫,有的則是舞刀弄槍的遊俠,但在諸葛誌的悉心教導下,他們如同被投入熔爐的鐵礦,正在被淬煉成鋒利的寶劍。


    他們不再是隻知蠻力的莽夫,而是懂得戰術、善用謀略的將才。


    每一次訓練,他們的眼神都更加堅定,動作也更加流暢。


    隨著時光的推移,天下學堂的名聲也逐漸傳遍天下。


    各路諸侯紛紛派遣探子前來打探消息,對這所神秘的學堂充滿了好奇和忌憚。


    學堂門口,絡繹不絕的馬車,載著來自各地的學子前來求學,他們之中,有的是飽讀詩書的儒生,有的是精通武藝的豪傑,他們都懷揣著報效國家的夢想,希望能在這裏學到真本事。


    學堂內部,氣氛也愈發積極向上。


    課堂上,諸葛亮引經據典,講授兵法之道,他時而侃侃而談,時而提點要害,學員們聚精會神地聽講,唯恐錯過任何一個字。


    演武場上,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演示刀法,刀光閃爍,氣勢如虹,學員們無不被他的精湛武藝所折服,紛紛爭相模仿。


    張飛手持丈八蛇矛,講解槍術,他聲音洪亮,動作剛猛,學員們也跟著他吼聲震天,氣勢驚人。


    趙雲則細致地講解步兵戰術,他耐心指導,言簡意賅,學員們在他的指導下,不斷進步。


    除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知名將領外,文聘、陳到也各司其職,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為學堂的軍事教學貢獻著力量。


    在他們的教導下,一批批優秀的軍事人才逐漸脫穎而出,他們不僅精通兵法,而且還具備了出色的實戰能力。


    這一日,諸葛誌正在書房中翻閱兵書,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他放下手中的書卷,眉頭微皺,沉聲說道:“進來。”


    一名身著戎裝的學員快步走進書房,單膝跪地,抱拳道:“先生,學堂之外,出現了一批來曆不明的人,他們行蹤詭異,似乎在暗中觀察我們。”


    諸葛誌目光一凝,他緩緩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學堂外那片籠罩在夜色中的陰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哦?終於來了麽……”


    諸葛誌的目光深邃而悠遠,仿佛穿透了層層夜幕,看到了荊州未來的輝煌。


    練武場上,火把熊熊燃燒,映照著學員們年輕而堅毅的臉龐。


    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衫,但他們的眼神卻愈發明亮,手中的木槍揮舞得更加有力。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間,數載光陰悄然流逝。


    天下學堂,如同春日裏的嫩芽,茁壯成長,如今已枝繁葉茂,桃李滿天下。


    從這裏走出去的學子,如同涓涓細流,匯入荊州的江河湖海,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在綿延的戰火中,這些曾經的學子,如今已成為荊州軍隊的骨幹力量。


    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將學堂裏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戰之中,一次又一次地為荊州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北伐的戰場上,他們英勇無畏,衝鋒陷陣,用鮮血和生命扞衛著荊州的榮耀。


    南征的征途中,他們足智多謀,攻城略地,為荊州的擴張開疆拓土。


    諸葛誌站在城樓之上,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心中感慨萬千。


    他仿佛看到了,在不久的將來,荊州的旗幟將插遍這片廣袤的土地,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天下學堂的貢獻。


    “先生,您辛苦了。”一位年輕的將領走到諸葛誌身旁,恭敬地說道。


    他是學堂的第一批學員,如今已成為荊州軍中的一員猛將。


    諸葛誌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夜深人靜,學堂的書房裏,諸葛誌正伏案工作。


    窗外,寒風唿嘯,樹影婆娑。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


    “先生,不好了……”一個學生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臉色煞白,“學堂裏……出事了……”


    凜冽的寒風裹挾著雪花,拍打在天下學堂的窗欞上,發出陣陣令人牙酸的聲響。


    屋內,氣氛卻比窗外的風雪更加冰冷刺骨。


    幾名學生如同鬥雞一般,怒目圓睜,彼此間的唿吸聲都清晰可聞,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火藥味。


    “憑什麽他能得到先生的單獨指導?他不過是個出身低微的農夫!”一個衣著華麗的學子指著對麵一個身形健碩、皮膚黝黑的青年,語氣中充滿了不屑。


    那青年緊咬牙關,雙拳緊握,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額頭上青筋暴起,仿佛隨時都會爆發。


    他出身貧寒,全憑一身力氣和毅力考入學堂,平日裏勤學苦練,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卻被人如此羞辱,心中怒火熊熊燃燒。


    “住口!學堂之內,不分貴賤,唯才華論高低!”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諸葛亮手持羽扇,從人群中走出,他麵色沉靜,目光如炬,一股無形的威嚴瞬間鎮住了劍拔弩張的學生們。


    “軍師……”那衣著華麗的學子語氣一滯,


    諸葛亮環視眾人,緩緩說道:“先生嘔心瀝血,創辦學堂,是為了培養治世能臣,保家衛國之將,而非讓你們在這裏爭名奪利,勾心鬥角!你們如此行徑,豈不是辜負了先生的期望?”


    一番話語,如醍醐灌頂,讓那些心懷不滿的學生羞愧地低下了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默無聞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默無聞的魚並收藏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