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逐鹿天下41
好好的人說黑化就黑化 作者:素小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歸見她進來,笑道:“今日你先下去陪那女娃吧,不必守在這裏了。”
蔡春鶴愣了一會兒,才呆呆應道:“哦,哦,好。”
她退了出去。
蔡春鶴很多事情雖然想的明白,可這會兒心裏確實是不舒坦的,就像被搶走了心愛玩具的小姑娘一樣,在走廊上徘徊了好一會兒,才迴到自己房間。
那小姑娘見她迴來了,停下了筆,麵無表情的看著她:“怎麽了,姐姐。”
小姑娘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表情少得可憐,從收養她開始,蔡春鶴就沒有見她笑過,好在人還是實在人,沒什麽心思,蔡春鶴對此也不介懷。
蔡春鶴搖頭:“沒什麽。”
“哦。”小姑娘自然是不會相信這樣明顯的假話,但是她不願意說,小姑娘也很懂事的沒有問,而是繼續低頭寫著官塾先生布置下來的功課。
因為修竹公子病了,整個國家政務自然都由雲歸負責,而雲歸是建國之初,群臣見證的同時登基為帝的二聖之一,在軍中素有威望,連下十二座城的她自然不可以以看待尋常女子的眼光看待。加之她為君主,而非帝後,能號令軍隊,又有修竹公子的影衛護身,種種相加下,那些大臣自然沒有什麽法子阻止,就連最常用的“後宮女子不得幹政”這由頭都沒法用,一個個的隻好忍了。
雲歸處理政事後,大多沿用修竹公子以前的措施,並沒有大改,因此也讓那些大臣並沒有太過反對。
考慮到這些擁護修竹公子的大臣大多年歲已高,已經成家立業,兒子或孫子大多已經接近適學年齡。
雲歸便在斟酌下開了一個官塾,將這批大臣後代集中在一起教導。
此是恩典,也是監視。
君王心,不可測。
雲歸也算君王。
她雖然不主動與人為難,卻不代表她是個蠢人,沒有半點兒手段。
前些時日,雲歸讓蔡春鶴把小姑娘送到官塾去,和那些王公貴族大臣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因此小姑娘這些時日在做功課。
雖說男女有別,雲歸隻讓人分開教導,倒也沒有像其他國家那般說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隻許女子留在家裏。
因為雲歸是女性,萬不至於學著男性統治者那套,去壓迫女性。自然也不會像其他國家那樣,不許女子讀書,不許女子經商。
雲歸一方麵逐漸試探著頒布法律,提升女子的地位,許她們有自己的宅屋田地,許她們有自己的戶,許她們以自己的名義開門做生意,也許她們出門拋頭露麵。
另一方麵,雲歸強製要求那些大家將是適學年齡的女娃一同送到官塾去。
沒想到的是,那些大臣竟都同意了。
雲歸也不願意細想,隻要同意了就好,少給她找些麻煩,管那些大臣怎麽想,與她何幹?
她雖不去揣摩他人思想,卻不代表別人不揣摩她的思想。
那些大臣雖然古板得很,覺得女孩子沒必要讀書,至多學些琴棋書畫便好,餘下的便請些教養嬤嬤來,教些宮中禮儀,學些女紅,以後嫁個好人家,鞏固家族才重要,學什麽學?女孩子學的多了,心也就野了。不值當。
可是轉念一想,此乃陛下下達的命令,倘若他們不照此行動的話,不定有什麽後招等著他們,也許一家子都進了天牢也說不準。
自古以來想尋臣子錯誤的皇帝多了去了,一個個臣子可不就隻能謹慎慎微嗎?
胳膊哪兒能扭得過大腿。
再者,這些能夠留在皇城做京官的,少有腦子不靈活的,這些事隻需要權衡利益,他們也能夠想明白。
這官塾當中,多的是各家王公貴族的後人,且不說女子讀書這行為好是不好,他們辛辛苦苦的把女兒養大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能夠嫁到一個好人家嗎?
比起來每年上元燈會、上巳節、乞巧節、中秋節寥寥幾個節日,倒還不如讓女兒去官塾待著,總好過玩兒些什麽大小姐和仆從私奔、公子要抬奴婢做妻的丟人戲碼。
這會兒,少年人被感情衝昏頭腦,喜歡上的人,身份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總好過和那些奴仆勾勾搭搭的強。
再者,官位低的想著,若真有貴族公子看重了自己女兒,自己豈不就是攀附了權貴,得到了榮華富貴。
固然有地位高的大臣,不必攀附權貴,不過和他們同等地位的大有人在,強強相加豈不美。
雖有真心心疼女兒的大臣在,可更多人受多年影響,隻將女兒看作是攀附權貴鞏固階級的工具罷了。
心疼女兒的,也想女兒能多上上學,不必一生困在後宅一畝三分地。
不心疼女兒的麽,比起來能夠結交到其他大臣才是正經的事兒。
種種緣故下,所以大家也就半推半就地將孩子送去了。
官塾分為男女,雖有公用地方,上課卻不是一起的。
小姑娘適應力良好,氣質才學容貌在眾女孩兒間並不算頂尖的。
然而那些大臣心懷鬼胎,官塾裏間有多少學子,什麽來路,盡都是打探清楚了的。
而那些大臣隻知道是蔡春鶴送來的,然而蔡春鶴一貫跟著雲歸,再加上雲歸之前的舉措,大家免不了在想雲歸那舉措便是為了小姑娘,想著想著便跑偏了,覺著是雲歸喜歡的小孩兒,指不定是她生下來的都有可能。
按年歲,是有可能的。
眾人隻查到這一步,便查不到別的了,隻能胡亂猜想,不論他們怎麽猜想,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小姑娘和雲歸關係非淺,誰都不會得罪自己國家的君主,除非是不想活了。一時之前便都約束了自家孩子,倒也沒有人敢欺負小姑娘。
要知道,官塾是另一個小朝廷,在裏間讀書的雖然都是孩子,然而他們與誰相處,怎麽相處,都是受了家中長輩的指點。
也是官塾的先生不細看,不然早就發現了表麵和平的官塾下波濤湧動。
雲歸雖然有影衛監視著這一切,她卻不打算插手。
水至自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用在朝廷當中也是這樣。
蔡春鶴愣了一會兒,才呆呆應道:“哦,哦,好。”
她退了出去。
蔡春鶴很多事情雖然想的明白,可這會兒心裏確實是不舒坦的,就像被搶走了心愛玩具的小姑娘一樣,在走廊上徘徊了好一會兒,才迴到自己房間。
那小姑娘見她迴來了,停下了筆,麵無表情的看著她:“怎麽了,姐姐。”
小姑娘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表情少得可憐,從收養她開始,蔡春鶴就沒有見她笑過,好在人還是實在人,沒什麽心思,蔡春鶴對此也不介懷。
蔡春鶴搖頭:“沒什麽。”
“哦。”小姑娘自然是不會相信這樣明顯的假話,但是她不願意說,小姑娘也很懂事的沒有問,而是繼續低頭寫著官塾先生布置下來的功課。
因為修竹公子病了,整個國家政務自然都由雲歸負責,而雲歸是建國之初,群臣見證的同時登基為帝的二聖之一,在軍中素有威望,連下十二座城的她自然不可以以看待尋常女子的眼光看待。加之她為君主,而非帝後,能號令軍隊,又有修竹公子的影衛護身,種種相加下,那些大臣自然沒有什麽法子阻止,就連最常用的“後宮女子不得幹政”這由頭都沒法用,一個個的隻好忍了。
雲歸處理政事後,大多沿用修竹公子以前的措施,並沒有大改,因此也讓那些大臣並沒有太過反對。
考慮到這些擁護修竹公子的大臣大多年歲已高,已經成家立業,兒子或孫子大多已經接近適學年齡。
雲歸便在斟酌下開了一個官塾,將這批大臣後代集中在一起教導。
此是恩典,也是監視。
君王心,不可測。
雲歸也算君王。
她雖然不主動與人為難,卻不代表她是個蠢人,沒有半點兒手段。
前些時日,雲歸讓蔡春鶴把小姑娘送到官塾去,和那些王公貴族大臣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因此小姑娘這些時日在做功課。
雖說男女有別,雲歸隻讓人分開教導,倒也沒有像其他國家那般說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隻許女子留在家裏。
因為雲歸是女性,萬不至於學著男性統治者那套,去壓迫女性。自然也不會像其他國家那樣,不許女子讀書,不許女子經商。
雲歸一方麵逐漸試探著頒布法律,提升女子的地位,許她們有自己的宅屋田地,許她們有自己的戶,許她們以自己的名義開門做生意,也許她們出門拋頭露麵。
另一方麵,雲歸強製要求那些大家將是適學年齡的女娃一同送到官塾去。
沒想到的是,那些大臣竟都同意了。
雲歸也不願意細想,隻要同意了就好,少給她找些麻煩,管那些大臣怎麽想,與她何幹?
她雖不去揣摩他人思想,卻不代表別人不揣摩她的思想。
那些大臣雖然古板得很,覺得女孩子沒必要讀書,至多學些琴棋書畫便好,餘下的便請些教養嬤嬤來,教些宮中禮儀,學些女紅,以後嫁個好人家,鞏固家族才重要,學什麽學?女孩子學的多了,心也就野了。不值當。
可是轉念一想,此乃陛下下達的命令,倘若他們不照此行動的話,不定有什麽後招等著他們,也許一家子都進了天牢也說不準。
自古以來想尋臣子錯誤的皇帝多了去了,一個個臣子可不就隻能謹慎慎微嗎?
胳膊哪兒能扭得過大腿。
再者,這些能夠留在皇城做京官的,少有腦子不靈活的,這些事隻需要權衡利益,他們也能夠想明白。
這官塾當中,多的是各家王公貴族的後人,且不說女子讀書這行為好是不好,他們辛辛苦苦的把女兒養大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能夠嫁到一個好人家嗎?
比起來每年上元燈會、上巳節、乞巧節、中秋節寥寥幾個節日,倒還不如讓女兒去官塾待著,總好過玩兒些什麽大小姐和仆從私奔、公子要抬奴婢做妻的丟人戲碼。
這會兒,少年人被感情衝昏頭腦,喜歡上的人,身份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總好過和那些奴仆勾勾搭搭的強。
再者,官位低的想著,若真有貴族公子看重了自己女兒,自己豈不就是攀附了權貴,得到了榮華富貴。
固然有地位高的大臣,不必攀附權貴,不過和他們同等地位的大有人在,強強相加豈不美。
雖有真心心疼女兒的大臣在,可更多人受多年影響,隻將女兒看作是攀附權貴鞏固階級的工具罷了。
心疼女兒的,也想女兒能多上上學,不必一生困在後宅一畝三分地。
不心疼女兒的麽,比起來能夠結交到其他大臣才是正經的事兒。
種種緣故下,所以大家也就半推半就地將孩子送去了。
官塾分為男女,雖有公用地方,上課卻不是一起的。
小姑娘適應力良好,氣質才學容貌在眾女孩兒間並不算頂尖的。
然而那些大臣心懷鬼胎,官塾裏間有多少學子,什麽來路,盡都是打探清楚了的。
而那些大臣隻知道是蔡春鶴送來的,然而蔡春鶴一貫跟著雲歸,再加上雲歸之前的舉措,大家免不了在想雲歸那舉措便是為了小姑娘,想著想著便跑偏了,覺著是雲歸喜歡的小孩兒,指不定是她生下來的都有可能。
按年歲,是有可能的。
眾人隻查到這一步,便查不到別的了,隻能胡亂猜想,不論他們怎麽猜想,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小姑娘和雲歸關係非淺,誰都不會得罪自己國家的君主,除非是不想活了。一時之前便都約束了自家孩子,倒也沒有人敢欺負小姑娘。
要知道,官塾是另一個小朝廷,在裏間讀書的雖然都是孩子,然而他們與誰相處,怎麽相處,都是受了家中長輩的指點。
也是官塾的先生不細看,不然早就發現了表麵和平的官塾下波濤湧動。
雲歸雖然有影衛監視著這一切,她卻不打算插手。
水至自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用在朝廷當中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