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明剛穿越過來時候,李明就已經開始布局自己的官場之路了。他深知在這個時代,想要有所作為,必須要有足夠的人脈和資源。於是,他早早地便與宮中的宦官張讓搭上了線,並時常派人送上珍貴的禮物,以此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關係日益親密,甚至可以說是親如兄弟。李明知道,張讓雖然隻是一個宦官,但在皇宮中的地位卻舉足輕重,許多大臣都要對他禮讓三分。因此,隻要能得到他的支持,自己在官場上必定能夠一帆風順。


    而張讓對於李明也是十分看重。他覺得李明聰明伶俐、善於交際,而且為人處世頗為圓滑,將來必成大器。所以,每當有什麽機會時,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推薦李明。


    就這樣,在張讓的幫助下,李明才能很快升任平舒縣縣令,這次郡守之位也是張讓幫忙,不然怎麽會便宜李明。


    神國時間12月20日,天空湛藍如洗,陽光灑滿了代郡的每一個角落。隨著一陣馬蹄聲的由遠及近,整個郡府瞬間變得肅穆而莊重。一隊身著華麗鎧甲的禁軍,手執長槍,腰懸佩劍,簇擁著一位手持明黃聖旨的太監緩緩步入郡府大門。


    王澤郡守和李明兩位大人早已在郡府正廳等候多時,他們身著官服,麵容嚴肅,眼神中透露出對即將到來的消息的期待與緊張。當太監在廳中站定,緩緩展開那卷沉甸甸的聖旨時,整個大廳內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王澤、李明接旨!”太監尖細的嗓音在空曠的大廳中迴蕩,打破了片刻的寧靜。


    王澤和李明連忙上前幾步,跪倒在地,雙手交疊置於額前,恭敬地等待著聖旨的內容。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王澤,才德兼備,治郡有方,特任命為遼東、遼西、遼東屬國三郡之統領,望卿不負聖恩,勤勉政事,以安萬民。另,李明者,智勇雙全,政績卓著,特任命為代、上穀二郡之統領,望卿繼續發揚光大,造福一方。欽此!”


    太監宣讀完聖旨,將手中的卷軸輕輕卷起,遞給了跪在前麵的王澤。王澤雙手顫抖著接過聖旨,眼眶不禁有些濕潤。他深知這份任命背後的責任與重擔,但更多的是對皇帝的感激與忠誠。


    “臣王澤(李明),領旨謝恩!”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待太監離開後,王澤和李明相視一笑,彼此的眼中都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信心。


    “澤兄,恭喜高升啊!”李明率先開口,語氣中既有祝賀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


    “哪裏哪裏,明弟你也一樣,代郡和上穀二郡在你的治理下,定能更加繁榮昌盛。”王澤謙虛地迴應道,同時心中也暗自為李明感到高興。


    兩人又聊起了接下來的工作計劃和安排,彼此分享著治理郡縣的經驗與心得。他們知道,雖然即將各奔東西,但心中的那份為國為民的情懷卻將永遠將他們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隨著夕陽西下,代郡的天空漸漸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王澤和李明在郡府門前揮手告別,各自踏上了前往新崗位的征程。


    神國時間12月21日一大早,李明郡守便召集了眾多官員,商議如何對代郡和上穀郡進行治理,並繪製精確的地圖。會議室內氣氛熱烈,眾人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我認為我們應該派遣一支專業的測量隊伍前往代郡和上穀郡,他們可以使用先進的測量工具和技術,確保地圖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一名官員提議道。


    另一名官員則表示:“我們還需要與當地的居民和官員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經濟情況以及地理環境等信息,這些都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繪製地圖。”


    經過一番討論,大家最終決定采納這兩項建議,並立即著手組織相關工作。隨後,李明郡守從神國空間內召集一批經驗豐富的測量人員和善於溝通的官員,組成了兩支專門的工作隊。


    工作隊很快便出發了,他們帶著先進的測量儀器和詳細的調查問卷,深入到代郡和上穀郡的各個角落。一路上,他們與當地的居民和官員積極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並認真記錄下每一個細節。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工作隊們不畏艱辛,走遍了代郡和上穀郡的每一寸土地。他們用雙腳丈量著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用心感受著這裏的風土人情。同時,他們也不忘與當地的官員和居民保持密切聯係,及時反饋調查進展和發現的問題。


    終於,在經過數日的努力後,工作隊們成功完成了對代郡和上穀郡的詳細統計,並繪製出了一份精確的地圖。這份地圖不僅包括了地形地貌、河流山脈等自然地理信息,還標注了人口分布、經濟發展等社會人文信息。它成為了李明郡守治理代郡和上穀郡的重要依據,也為後來的統治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神國時間2年1月1日,李明郡守看完下屬匯報後,查看神國麵板


    神國時間2年1月1日


    姓名:李明


    天賦:全知全能


    實力:一階500[屬性100-1000]


    神國:洞天5級《1億能量升級》


    麵積:直徑1萬千米圓形空間


    靈礦:


    消耗2500萬能量升級靈脈


    25條4級中品靈脈《4級中品靈脈1天800點能量,1百萬能量提升靈脈1級》


    25條5級下品靈脈《5級下品靈脈1天160點能量,1萬能量提升靈脈1級》


    人口:98萬人


    體內神國空間 45 多萬人


    體外東漢末年 53 多萬人


    代 郡:48萬人


    上穀郡: 5 萬人


    領民等級:


    凡7級 2 萬多 人 屬性61-70


    凡6級 5 萬多 人 屬性51-60


    凡5級 8 萬多 人 屬性41-50


    凡4級 10 萬多 人 屬性31-40


    凡3級 15 萬多 人 屬性21-30


    凡2級 29 萬多 人 屬性11-20


    凡1級 29 萬多 人 屬性 1 -10


    能量:1943.6 多萬點能量《1人1天1點能量》


    神國時間 2 年 1 月 1 日,因無人主動接收匈奴俘虜,郭勳刺史和張懿刺史召集各郡守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如何處置這上百萬的匈奴俘虜。會議室內氣氛凝重,眾人都深知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和複雜性。


    在刺史府的大堂之上,氣氛凝重而靜謐,李明郡守的目光掃過堂下眾人,隻見他們紛紛低頭,沉默不語,仿佛每一個細微的唿吸都能在這空曠的空間中迴響。李明郡守的眉頭微微蹙起,心中雖有預料,但這份沉重的靜默仍讓他感到一絲不安。


    他緩緩站起身,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徑直走向堂中兩側,分別對著郭勳刺史和張懿刺史,兩人的臉上也掛著同樣的憂慮與思索。李明郡守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打破了堂中的沉寂:“郭勳刺史、張懿刺史,二位可曾想過,幽州和並州之地,雖非廣袤無垠,但亦有容納百川之胸襟。”


    郭勳刺史聞言,抬頭望向李明郡守,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敬佩。他輕撫長須,緩緩說道:“李郡守大人所言極是,然匈奴俘虜眾多,非我州之力所能輕易安置。不知李郡守有何高見,能讓這些異族之人融入我地,而不生事端?”


    李明郡守微微一笑,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智慧:“我欲以教化為本,恩威並施。首先,可設立專門營地,集中安置匈奴俘虜,派遣官員與士兵監督管理,確保他們不會四處流竄,擾亂民生。同時,派遣教師與工匠,教授他們農耕、紡織、冶鐵等技藝,使他們能自食其力,減少對我郡縣資源的依賴。”


    張懿刺史聽後,眉頭漸漸舒展,他點了點頭,補充道:“此外,我們還可采取聯姻之策,鼓勵郡中百姓與匈奴俘虜通婚,以血緣為紐帶,增進彼此間的了解與信任。這樣一來,他們自然會更加珍視這片土地,與我郡縣百姓同心同德,共謀發展。”


    李明郡守聞言,讚許地點了點頭:“張刺史所言極是,此乃長遠之計。我們不僅要解決眼前的安置問題,更要為郡縣的未來考慮。讓匈奴俘虜成為我郡縣的一部分,不僅可以壯大我們的力量,更能彰顯我大漢的仁德與智慧。”


    郭勳刺史首先打破沉默:“我幽州各郡雖不富裕,但地處邊疆,與匈奴素有交往,接納四十萬俘虜,或許能借此機會促進雙方和解。”此言一出,張懿刺史也緊隨其後:“我並州亦是,願分擔三十萬重任,共謀和平。”


    然而,麵對剩餘的四十萬匈奴俘虜,各郡守均感壓力山大,無人敢輕易應承。正當氣氛陷入僵局之時,李明郡守站了出來,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諸位同僚,我郡雖非邊疆大郡,但自古便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訓。我願主動請纓,接納這剩餘的四十萬匈奴俘虜。”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李明郡守的勇敢與擔當,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郭勳刺史與張懿刺史更是上前,緊緊握住李明郡守的手,表達著由衷的敬佩與感激:“李郡守大義,我等佩服!若需任何協助,請盡管開口。”


    為此,他們決定聯合向朝廷申請資金與物資支持,同時在郡內建立專門的安置區,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與勞動機會。同時,他們還邀請了中原的學者與工匠前往傳授知識與技藝,以期提升匈奴俘虜的文化素養與勞動技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明郡守的善舉逐漸傳遍了四方。不僅中原百姓對他的行為表示敬佩與支持,就連那些原本心存戒備的匈奴俘虜也逐漸感受到了中原的溫暖與包容。他們開始積極參與勞作與學習,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著新的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三國開始的成神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1560957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15609570並收藏從三國開始的成神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