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男子的教化沒有做好,政事失當,上天就會表示譴責,發聲日食;如果婦人的順從沒有做好,婦人的事務處理失當,上天就會表示譴責,發生月食。所以,日食的時候,天子就身穿白色衣服,表示自我反省,還要督促六官改進工作,徹底改掉政事中的錯誤;發生月食的時候,王後就身穿白色衣服,表示自我反省,還要督促六宮改進工作,徹底除掉在婦女問題上發聲的錯誤。


    所以,天子和王後,就好比日和月,陰和陽,是相輔而後想成的關係。因為天子掌管男教,所以屬於父輩;因為王後掌管女順,所以屬於母輩。所以說,天子和王後,就好比父親和母親。因此,天子去世,諸侯和大臣就要為他服斬衰,這和為父親服斬衰是同樣道理;王後去世就要為她服齊衰,這和為母親服齊衰是同樣道理。


    *********


    古代的婚姻禮儀——六禮,是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也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一娶親程式,周代既已確立,以後各代大多沿襲周禮,但名目和內容有所更動。


    納采是六禮的首禮。男方想和女方結親,請媒妁往女方提親,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采擇之禮。古納采禮的禮物隻用雁。納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開始。後世納采儀式基本循周製,而禮物另有新規。


    問名是六禮中第二禮,也就是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詢問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迴庚貼後,卜吉合八字。


    納吉是六禮中的第三禮,是男方問名、合八字後,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並送禮表示要訂婚的儀式。古時,納吉也要行奠雁禮。


    納征是六禮中的第四禮,就是南方向女方送聘禮。男方是在納吉得到女方允婚後才可行納征禮的,行納征禮不用雁,是六禮唯一不用雁的禮儀。曆代納征的禮物各有定製,民間多用首飾、細帛等項為女行聘,後演變為財禮。


    請期是六禮中的第五禮,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親迎娶的日期。請期儀式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進去女家請期,送禮,然後致辭,說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後使者返迴複命。


    親迎是六禮中的第六禮,是新郎親自迎娶新娘迴家的禮儀。親迎禮始於周代,曆代沿襲,親迎禮形式多樣。婚宴也稱吃喜酒,是婚禮期間答謝賓客舉辦的隆重筵席。


    ******


    (45鄉飲酒禮


    鄉飲酒禮的含義是這樣的:主人走出鄉學門外迎賓,並向賓行再拜禮;主人和賓入門後,彼此先後行了三次作揖之禮才來到堂階前;在升階之前,主人和賓又互相謙讓了三次,然後主人才升堂,賓也升堂。這都是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和謙讓。洗過手以後再洗酒杯,然後才舉杯飲酒,這是為了表示清潔。賓至而主人拜迎,主人洗酒杯而賓拜洗,主人獻酒而賓拜受,賓接受獻酒而主人拜送,賓飲酒畢而主人拜謝幹杯。這些都是為了表示對對方的敬意。


    彼此尊重和謙讓,飲食清潔衛生,互相致敬,君子的交往就應當如此。君子彼此尊重謙讓,就不會有爭鬥之事;飲食清潔,互相致敬,就不會有怠慢之事。沒有怠慢,沒有爭鬥,自然就不會有鬥毆和打官司一類的事。沒有鬥毆和打官司一類的事,自然也就沒有暴亂的災禍了。這就是君子避免人為災禍的辦法。所以聖人才製訂了鄉飲酒禮。


    鄉大夫、州長、黨正以及卿大夫在舉行鄉飲酒禮時,酒壺在東房門和室門之間的地方,這是表示賓主共同享用此酒。兩隻壺中有一隻壺盛的是玄酒,這是表示看重玄酒的質樸。菜肴從東房端出,而東方是主人的位置,這表示菜肴是主人提供的。在東邊屋簷下設置洗器,這表示本來是主人自己洗手洗臉的用具,現在也拿來敬事賓客了。賓和主人,象征天和地。行鄉飲酒禮時的輔佐者介和僎(zhuàn,象征陰和陽。眾賓之長三人,象征日月星。


    彼此謙讓三次才一齊升堂,這象征月朔後三日才重現光明。主人、賓、介、僎四麵對坐,象征四季。天地之間的嚴凝之氣,從西南方向開始,而到了西北方向最為強盛,這就是天地之間的尊嚴之氣,是天地之間的義氣。天地之間的溫厚之氣,從東北方向開始,而到了東南方向最為強盛,這是天地之間的盛德之氣,是天地之間的仁氣。主人為了表示尊敬來賓,所以將賓安排在西北的席位上,而將介安排在西南的席位上來輔助賓。


    所謂賓,在接人待物上的突出特點是義,所以被安排在西北的席位上,來和義氣相應。所謂主人,在接人待物上的突出特點是仁厚德厚,所以在位子東南的席位上就坐,來和仁氣相應;而讓僎坐在東北的席位上來輔助主人。仁義互相交接,賓主各得其所,待客的禮器俎豆合乎要求的數目,這就叫聖明。在此聖明的基礎上又持之以敬,這就叫禮。把禮作為規範,使大家都能身體力行,這就叫德。所謂德,就是這種身體力行的所得。所以說,古時學習道藝的人,就是要在身體力行上有所得。所以聖人都努力去實行。


    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來如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來如鬆並收藏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