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的主持人進屋,坐在屍床的東邊。喪事主持人的兄弟、堂兄弟都麵向西站在喪事主持人後麵。(喪事的主持人,古代的喪禮中把死者的嫡長子作為喪主;沒有嫡長子的,就用嫡長孫充任。)喪主的妻妾麵向東坐在床西,大功以上的親屬,比如死者的父兄姑姐妹等,都在內室。小功以下的親屬,婦人一一在戶外向北而坐,男子在堂下向北而立。


    國君派人來吊唁,要撤去帷幕。喪主到寢門外迎接,見到賓客不哭;喪主先進門,向北站在右邊。吊唁的人進門,從西階走上正堂,向東站立。喪主進入中庭,吊唁的人向喪主傳達君命。喪主哭泣,叩首、頓足拍胸哭泣。吊唁的賓客出來,喪主走到大門外拜送。


    國君派人來贈送衣衾(qin),要撤去帷幕。喪主迎接國君贈衣衾人的禮儀,和迎接國君派來吊唁的人的禮儀一樣。贈衣衾的人左手拿著衣領,右手執腰,進門登上正堂,傳達國君命令。喪主叩拜贈衣人的禮儀,和先前叩拜國君派來吊唁人的禮儀一樣。贈衣的人入內,將衣衾蓋在屍體上,然後走出門。


    喪主拜送,禮儀也和之前拜送國君派來吊唁的人一樣,隻有奉君命來吊唁的,喪主才出來迎送,從西階登上、走下正堂。於是拜謝賓客,如果有大夫來吊唁,要一一拜謝。在台階下即位,麵向東,不頓足拍胸而哭。大夫雖然不致吊辭,也要請他入室。


    大功以上的親屬贈送衣衾,不必派人向喪主傳命,直接將衣衾陳列在房中。眾兄弟贈送衣衾,必須派人到內室告訴喪主。喪主在內室確定位置,然後拜謝,並將衣衾放在屍體東邊的床上。朋友贈送衣衾,要親自送進來。


    喪主拜謝,並和先前一樣放置衣衾。喪主退堂,隻是哭泣。有司撤去衣衾,左手執領,右手執腰,將衣衾拿迴房中。


    依照死者的身份,為其寫銘文。如果是沒有爵位的士,就用長1尺、寬3寸的黑布1塊,長2尺、寬3寸的紅布1塊,並連接起來。進而在所連接的部分寫上銘文,稱“某氏某之柩”。用3尺長的竹竿作旗杆,將其放在西階上的屋簷下。


    掌管田野之事的甸人在兩個台階之間挖墓坑,墓坑偏在西階的一方;在西牆下壘灶,灶口向東。用清水洗淨新盆、盤、瓶、無足之敦和瓦瓶,放在西階下。


    把衣服陳列在房中,衣領向西,從南向北排列,不必兩行。貼身的衣裳用帷幕的布。插發髻的笄(ji)用桑木製成,長4寸,繞在髻的中央來固發。為放入死者口中飯玉而設置覆屍麵的布巾是不鑿孔的。裹頭的帛寬2尺,長5尺,末端撕開來打結。用新的絲棉塞在兩耳。在蒙麵時,外麵用黑布,裏麵用紅布,1尺2寸見方;用絮充入緇衣的表裏之中,並打上結。


    握手處要用黑色布,裏麵用橙色的布,長1尺2寸,寬5寸,中間手握部分1寸見方,也用絮充入其中,並打上結。鉤弦用玉製的指套,放弦用兩個絲棉的指套,也打上結。在套屍體時,長和手齊;下身用紅布套,直至遮住兩個腳。死者穿生前所穿的衣服3套:純衣淺黃裳,白布衣素裳,有紅色鑲邊的黑衣裳。黑帶,赤黃色皮襪,竹製笏(hu)板。


    如果是在夏天,就穿白色的葛草鞋;如果是在冬天,就穿白色的皮製鞋。而鞋帶、鞋的頭飾和鞋的周邊都用黑布,鞋帶係在鞋的後跟。其他眾多親屬以及庶兄弟贈送的衣物,都陳放在房中,不用。


    在竹器中盛放3枚貝殼,在竹筐中盛放1豆稻米,在竹器中盛放用粗葛布製成的洗頭巾1條、浴身巾2條,在籌筐盛放梳子,在箱子中盛放洗浴後所穿的衣物。以上的諸多物品都陳設在西牆下,從南向北排列。


    管人從井中打水,不解去井繩,將其縈繞在手中。夏祝麵向南,在堂上用盆淘米。管人登上台階,不走上正堂,從夏祝那裏接過淘米水,器具鬲在用土塊壘成的爐灶上煮著。夏祝又把米盛在無足之敦中,並將其放置在盛貝殼的竹器北邊。倘若國君賜給士用冰來寒屍,可以用承屍之盤來盛。死者生前的小臣侍從走入房間,用管人所煮的淘米水為死者洗頭。


    喪主和眾多兄弟等,都到戶外向北站立,等候著。於是死者生前的侍從給死者洗頭、梳頭,用巾擦拭幹淨;又用浴巾來清洗屍體的身體,用浴巾擦拭幹淨。將洗過的水,以及梳子、浴巾、浴衣等一並扔在甸人所掘的墓坑中。然後和往日一樣,為其修剪指甲、頭發、胡須等。接著用發髻束發,插上發笄(ji),穿上貼身的內衣。之後,主人進入房間就位。


    擔任司祭的商祝依次放置送終的衣服:純衣淺黃色裳,白布衣素裳,紅色鑲邊的黑衣裳。主人走出房室,袒露左臂,把左袖插在右腋下的帶子裏麵;在盆裏洗手、洗貝殼,進而捧著貝殼進入房室。宰會清洗角製的祭勺,然後放在無足之敦所盛的米上,拿著無足之敦跟從主人進入。商祝拿著毛巾跟著走入房室,在窗戶的北麵撤去枕頭,鋪好布巾,撤去祭勺,從主人手裏接過貝殼,置放在屍體的西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來如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來如鬆並收藏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