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公自然明白晏子說這些話的意圖,一山不能容二虎,晏子是六十幾歲的老臣了,勞苦功高,孔子畢竟才三十出頭,穩定性確實不好,雖然孔子絕對是一個治國人才,但他畢竟初來乍到,和這裏的王公大臣關係一般,晏老又看他橫豎都不順眼,先緩緩吧!後來齊景公還是在孔子麵前提過要給他封地的事,孔子多多少少能聽出齊景公的無奈,他也明白自己隻是齊國的客人,根基太差,所以婉言謝絕,說:無功不受祿。


    孔子認識事物深刻,說話往往一針見血,言辭鋒利,雖然他具備渾厚的哲學底蘊,但混跡於官場,他的軟實力在那個年紀至少還是不夠的。孔子的說話做事風格往往讓當時的王公大臣厭惡,他沒有顯赫的家室,周圍又沒有朋友。確切地說,孔子這類人注定是要孤獨一生的,因為他的思想太純正、太高深了,跟隨他,隻能做他的學生,受他教誨。他擁有先進的治國理念,但最終的結果,是他在有生之年得不到重用。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但那個時候大家正忙著打仗,忙著吞並;“仁”,不太適合當時的大環境。孔子做學問的水平絕對是一流的,當官,好像不是隻要有學問就可以做好的。


    *********


    人,有滿腹的才學,不一定能發展得很好,成功往往是綜合因素的結果。如果你抱怨:有些人學曆那麽低,素質那麽差,卻當著大老板賺著大錢;而我,學曆這麽高,這麽穩重,卻每天辛辛苦苦地上下班,老天爺對我也太不公平了!拿學識的高低來衡量掙錢的多少,用佛家的話說,這多多少少叫做愚癡。涉世未深,往往與眾不同,不要做大環境的逆航者,哪怕你是對的,哪怕你很有才華,這樣的做法會讓別人很別扭,別人不會靠近你,即使靠近,也可能是在利用你。順應潮流的同時,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你也可以實現最初的夢想,並且,你會感覺更輕鬆。


    我們在一個環境中,就不能排斥環境中的任何事物,因為我們需要在這個環境中生存下去,並且要得到很好地發展。這個環境中的任何一個人,無論地位高低,我們不能與之交好,也要做到互相尊重,一旦我們內心徹底放棄了一個人,同樣,對方也會放棄我們,這就形成了對頭,造成了冷戰或者互相譏諷的局麵。而往往被放棄的這類人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我們放棄了這一個人,很多人都會因此受到牽連。如果我們的周圍整天都是非善意的眼神,這樣會舒服嗎?


    尊重別人的基礎是愛自己。要學會愛自己,哪怕全世界的人都背叛了你,棄你而去;你要知道,還有一個人對你不離不棄,那就是自己。多給自己的心靈灌輸一些陽光,不要整天煙雨蒙蒙的,讓自己憂傷,我們不學林黛玉,整天壓抑著自己。我們喜歡完美的人,但一定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認可現在的自己。不要過多地依賴別人對你的愛,別人之所以愛你,也是因為他們懂得怎麽樣愛自己。要愛自己,我們心中藏著愛,裝著委屈,甚至背負著痛苦,酸甜苦辣,五味雜陳,什麽都有;我們這麽辛苦,還不好好地愛自己,照顧自己,不就成傻瓜了嗎?


    愛自己,遇事就往陽光的一麵思考,隻有這樣,我們才會越來越好;愛自己,就不要給自己設置那麽多的限製,自信點,不要總是想我做不了什麽,要想我能做什麽!愛自己,多聽聽優美的歌曲,多讀讀美麗的文字,多看看天空,多去公園走走,換一個環境,找一下自己,可能一切都豁然開朗了;愛自己,我們就抬頭挺胸地走路,不要整天低著頭,若有所思,把身板挺直,唿吸通暢,心情自然也順暢了。別人對你的評價就像茫茫人海中兩個偶然相遇的人打了一下招唿,隻有自己才能對自己長久地負責。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事惹塵埃!我們本來就是人,不用去學怎麽做人,學學怎麽真正愛自己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一切都是自然規律,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不要莫名的懊喪。要知道,我們都是好孩子,懂得放肆之後的適可而止;我們並不愚笨,很多事情我們做得都非常好;有時我們選擇躲避,或者冷漠,那不是怯懦,隻是外在的力量實在太強大,我們承受不住了,選擇暫時給自己放一個假。我們需要努力,因為我們想去一個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


    那些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裏,被我們遺忘了。看淡過去,珍惜現在,相信未來,我們安靜的時候,都能讓人感到美好。我們好想證明自己,想多做一些事情,那好,我們一次隻做一件事情;做好了,我們就毫不猶豫地做下一件。女兒問爸爸什麽是愛情,爸爸說:我什麽都沒有的時候,你媽愛上了我;女兒又問什麽是親情,爸爸說:你媽絕對不會允許你嫁給一個什麽都沒有的男人。女兒又去問媽媽什麽是愛情,媽媽說:你爸爸什麽都有了卻依然愛我;那什麽是親情呢?媽媽說:你爸爸絕對不會讓你嫁給一個什麽都有但不愛你的男人。


    *********


    孔子在齊國待了兩年,三十七歲的時候,終於待不住了,因為有人揚言要殺了孔子。別人並沒有孔子那樣的學識,隻是感覺他很奇怪。那麽多人坐在一起討論問題,唯獨孔子發言最多,唯獨孔子敢和有權有勢的人辯駁,把人家說得啞口無言,甚至暴怒。這樣還不算,他還一個勁兒鼓吹什麽仁不仁的,整個宇宙,隻有孔丘代表孔丘的觀點,這裏沒有人支持你。這麽偏執,好吧,砍死他,別再煩我們了!


    孔子的消息還算靈通,一看此地真得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了,隻得倉惶逃走。在逃離齊國的過程中,出現了這麽一個小片段:


    孔子和自己的學生一行人跑呀跑,好不容易逃出齊國的峽穀,進入了一片茂密的樹林。隻見森林繁茂,林間的樹藤相互纏繞,如同罩上了層層的大網,森林深處,四周靜寂,似乎連樹葉落地的聲音都能聽到。孔子的心神稍稍安定,決定讓大家休息一下再趕路。他從馬車裏出來,席地而坐,剛要準備給學生們教誨,隻聽到一隊鐵騎的聲音由遠及近,越來越清晰。難道是齊人追上來了,這下子,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來如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來如鬆並收藏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