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政府搭台,公私兼顧
重生農村當富翁,靠山吃山跨世紀 作者:太子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運長的話語成功勾起了王作成的興趣。
“我說的辦法,是否能徹底解決問題。這一切都取決於政府的力度與決心。”
“所謂政府搭台,企業唱戲。”
王作成轉頭望向劉運長,“政府搭台,企業唱戲?” 他首次聽聞這個說法。
“對,正所謂,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劉運長點頭說道。
“告訴他們,養殖業,就是政府大力發展的一項重點產業,把雙鳳縣打造成農業大縣,養殖大縣。
如此一來,百姓有信心了,或許真能闖出一條新路。
接下來,需要政府協調銀行,為願意搞養殖的職工提供創業貸款,全力引導他們走上這條路。”
聞言,王作成心中頓時通達了不少。想要做出成績,總要有個抓手。條條大路通羅馬。
“同時,政府再為企業發展提供貸款並實行免稅政策。讓拍賣勝出的企業利用棉紡廠的廠房廠地進行改造,開展產品加工,迴收養殖戶的雞蛋雞肉產品作原料。”
“企業做什麽,豈是我們政府能左右的?”王作成反駁道。
“不管怎麽說,這樣的話,一個新的產業鏈就此形成。至於企業是否按咱們的設想走,那是具體操作問題,大不了吸引更多企業來投資。”
王作成凝視著劉運長,眉頭緊鎖,仿佛要將他看穿一般。“你小子一直說的是養殖?這是你剛想出來的?”
劉運長心中不由一緊,這麽明顯嗎?他心中所想的確實是利用此次危機,將職工發展成養殖戶。
如此一來,下一步自己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貨源。
劉運長尷尬一笑,說道:“我一時就想到了這裏。咱們縣糧食資源豐富,適合發展養殖業。下一步,可以開展飼料加工,推進糧食轉化,產業鏈會越來越長。”
“我們可以拿棉紡廠作為改革試點,一旦成功,其他企業便可參照執行。”
王作成眉頭緊鎖,確實被劉運長的話打動了。
“另外,當然可以發展其他產業項目,打造一個產業集群。” 劉運長又說道。他想要消除王作成的疑慮。就不能讓他懷疑自己真正的意圖。
“你快說說。” 王大爺在一旁焦急地催促道。
“那就是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糧食加工產業,推進水利建設,總之,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激發民營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產業集群?可是招商引資哪有那麽容易?咱們縣本來就貧困,哪有那麽多民營企業家?” 王作成喃喃自語道。“難道去外麵?就不好把握了。”
“王叔,我有個小小的建議。”
“什麽?”
“咱們縣有個鴻運食品公司,發展勢頭良好,他們致力於農業產業和食品產業,你不妨讓他們試試?把他們造成標杆。”
“鴻運食品公司,我怎麽沒聽過?他們有那麽大實力嗎?”
“實力肯定是有一些的,關鍵是他們可以幫你渡過難關,重點是你如何扶持了。”
劉運長誠懇的說道。
突然,王作成緊緊盯著他,“我好像聽你提起過一次?你們是什麽關係?你不會是幫他們做說客的吧?”
“怎麽可能啊。我倒是想求王叔幫忙,但不好意思開口啊。” 劉運長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道。
“你要我幫什麽忙?學校為難你了?” 王作成驚訝地問道。
“沒有,沒有。是我家裏的私事。” 劉運長趕緊說道。
“既然是家裏的事,那就跟你王叔說,能幫自然要幫一幫的。” 王大爺又說道。
王作成看了一眼父親,然後看向劉運長問道:“什麽事?”
“我想承包一片山,再建一個水庫。” 劉運長說道。
“建水庫?承包山我能理解,你建水庫做什麽?” 王作成疑惑地問道。
“當然是養魚了,還能做什麽?” 王大爺像看白癡一樣看著自己的兒子。
王作成一拍腦袋,“你看我,還以為你要建大水庫呢,那得多少錢?建魚塘的話,這事兒我給你鎮裏打個招唿就行。”
“王叔,我要承包的山很大,水庫也不小,這事不能簡單打個招唿。” 劉運長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反正都說了。
王作成疑惑地看向劉運長,病床上的王大爺也露出同樣的神情。
劉運長嘿嘿一笑,“不瞞王叔說,我要承包的山,起碼方圓十公裏以上的麵積。至於水庫,就是我們小石屯前麵的那片窪草甸子。麵積開始不會很大,但將來可能擴展至整個草甸子,麵積起碼五萬平。”
聞言,王家父子都目瞪口呆。
“王叔,你放心,能順利批下來手續就行,不用走後門,錢我們正常交。” 劉運長趕緊說道。
“你小子有那麽多錢嗎?” 王作成說道。
“嘿嘿,錢的問題我有辦法解決。我也是剛想到的,這樣的話,可以變成一個小工程,不也能幫你解決一部分勞動力嗎?”
“切。” 聽了劉運長的話,王作成撇了撇嘴,你挖個水庫,能給我解決什麽勞動力。
“小石屯,小石村吧?迴頭我給鬆崗鎮的書記打個招唿,你去找他就行。” 王作成直接答應了下來。
“王叔,如果類似的小工程多了,不也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嗎?積少成多的道理您懂的。” 劉運長看出了王作成的心思。
“嗯,你說的有道理。建水庫是不成,我們可以搞水利建設,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隻是這塊不歸我管。資金更是難題。” 王作成說道。
“所以我說,要看王叔你在縣裏的影響力了。全縣應該統籌規劃嘛。修水利工程,你隻求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至於功勞,可以讓出去嘛。” 劉運長說道。
王作成又盯著劉運長,這小子站位的角度很高。可這腦迴路有問題啊。我不要功績,那我幹這事做什麽?
“王叔,你解決了倒閉企業這一件事,估計就是大功一件,如果再打造一兩個標杆企業,升職估計就穩了吧?
興修水利,隻是源頭,一時半會是看不到明顯效果的,何必在意呢。我們讓他們幹,而且必須幹,目的是為了我們服務。”
王作成聽到這裏,心中波瀾起伏,他怎麽就沒想到這一層呢?
劉運長這腦袋是怎麽長的?他都懷疑劉運長不是高中生,而是一個官場老油條。
王作成心事重重地離開了醫院,他要迴去好好琢磨一下劉運長的建議,以及如何才能獲得政府班子的支持。
“小子,你這腦袋怎麽長的?” 王大爺笑眯眯地看著劉運長問道。
“我其實就是亂說的。” 劉運長謙虛地說道。
“嗯,這話,別人信,我可不信。你不當官可惜了。” 王大爺說道。
一老一小又聊了半個多小時,王大爺感覺累了,劉運長才告辭離開。
他匆匆迴到鴻運公司,立刻召集雷子和平頭他們,布置了一項臨時任務。
“我說的辦法,是否能徹底解決問題。這一切都取決於政府的力度與決心。”
“所謂政府搭台,企業唱戲。”
王作成轉頭望向劉運長,“政府搭台,企業唱戲?” 他首次聽聞這個說法。
“對,正所謂,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劉運長點頭說道。
“告訴他們,養殖業,就是政府大力發展的一項重點產業,把雙鳳縣打造成農業大縣,養殖大縣。
如此一來,百姓有信心了,或許真能闖出一條新路。
接下來,需要政府協調銀行,為願意搞養殖的職工提供創業貸款,全力引導他們走上這條路。”
聞言,王作成心中頓時通達了不少。想要做出成績,總要有個抓手。條條大路通羅馬。
“同時,政府再為企業發展提供貸款並實行免稅政策。讓拍賣勝出的企業利用棉紡廠的廠房廠地進行改造,開展產品加工,迴收養殖戶的雞蛋雞肉產品作原料。”
“企業做什麽,豈是我們政府能左右的?”王作成反駁道。
“不管怎麽說,這樣的話,一個新的產業鏈就此形成。至於企業是否按咱們的設想走,那是具體操作問題,大不了吸引更多企業來投資。”
王作成凝視著劉運長,眉頭緊鎖,仿佛要將他看穿一般。“你小子一直說的是養殖?這是你剛想出來的?”
劉運長心中不由一緊,這麽明顯嗎?他心中所想的確實是利用此次危機,將職工發展成養殖戶。
如此一來,下一步自己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貨源。
劉運長尷尬一笑,說道:“我一時就想到了這裏。咱們縣糧食資源豐富,適合發展養殖業。下一步,可以開展飼料加工,推進糧食轉化,產業鏈會越來越長。”
“我們可以拿棉紡廠作為改革試點,一旦成功,其他企業便可參照執行。”
王作成眉頭緊鎖,確實被劉運長的話打動了。
“另外,當然可以發展其他產業項目,打造一個產業集群。” 劉運長又說道。他想要消除王作成的疑慮。就不能讓他懷疑自己真正的意圖。
“你快說說。” 王大爺在一旁焦急地催促道。
“那就是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糧食加工產業,推進水利建設,總之,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激發民營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產業集群?可是招商引資哪有那麽容易?咱們縣本來就貧困,哪有那麽多民營企業家?” 王作成喃喃自語道。“難道去外麵?就不好把握了。”
“王叔,我有個小小的建議。”
“什麽?”
“咱們縣有個鴻運食品公司,發展勢頭良好,他們致力於農業產業和食品產業,你不妨讓他們試試?把他們造成標杆。”
“鴻運食品公司,我怎麽沒聽過?他們有那麽大實力嗎?”
“實力肯定是有一些的,關鍵是他們可以幫你渡過難關,重點是你如何扶持了。”
劉運長誠懇的說道。
突然,王作成緊緊盯著他,“我好像聽你提起過一次?你們是什麽關係?你不會是幫他們做說客的吧?”
“怎麽可能啊。我倒是想求王叔幫忙,但不好意思開口啊。” 劉運長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道。
“你要我幫什麽忙?學校為難你了?” 王作成驚訝地問道。
“沒有,沒有。是我家裏的私事。” 劉運長趕緊說道。
“既然是家裏的事,那就跟你王叔說,能幫自然要幫一幫的。” 王大爺又說道。
王作成看了一眼父親,然後看向劉運長問道:“什麽事?”
“我想承包一片山,再建一個水庫。” 劉運長說道。
“建水庫?承包山我能理解,你建水庫做什麽?” 王作成疑惑地問道。
“當然是養魚了,還能做什麽?” 王大爺像看白癡一樣看著自己的兒子。
王作成一拍腦袋,“你看我,還以為你要建大水庫呢,那得多少錢?建魚塘的話,這事兒我給你鎮裏打個招唿就行。”
“王叔,我要承包的山很大,水庫也不小,這事不能簡單打個招唿。” 劉運長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反正都說了。
王作成疑惑地看向劉運長,病床上的王大爺也露出同樣的神情。
劉運長嘿嘿一笑,“不瞞王叔說,我要承包的山,起碼方圓十公裏以上的麵積。至於水庫,就是我們小石屯前麵的那片窪草甸子。麵積開始不會很大,但將來可能擴展至整個草甸子,麵積起碼五萬平。”
聞言,王家父子都目瞪口呆。
“王叔,你放心,能順利批下來手續就行,不用走後門,錢我們正常交。” 劉運長趕緊說道。
“你小子有那麽多錢嗎?” 王作成說道。
“嘿嘿,錢的問題我有辦法解決。我也是剛想到的,這樣的話,可以變成一個小工程,不也能幫你解決一部分勞動力嗎?”
“切。” 聽了劉運長的話,王作成撇了撇嘴,你挖個水庫,能給我解決什麽勞動力。
“小石屯,小石村吧?迴頭我給鬆崗鎮的書記打個招唿,你去找他就行。” 王作成直接答應了下來。
“王叔,如果類似的小工程多了,不也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嗎?積少成多的道理您懂的。” 劉運長看出了王作成的心思。
“嗯,你說的有道理。建水庫是不成,我們可以搞水利建設,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隻是這塊不歸我管。資金更是難題。” 王作成說道。
“所以我說,要看王叔你在縣裏的影響力了。全縣應該統籌規劃嘛。修水利工程,你隻求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至於功勞,可以讓出去嘛。” 劉運長說道。
王作成又盯著劉運長,這小子站位的角度很高。可這腦迴路有問題啊。我不要功績,那我幹這事做什麽?
“王叔,你解決了倒閉企業這一件事,估計就是大功一件,如果再打造一兩個標杆企業,升職估計就穩了吧?
興修水利,隻是源頭,一時半會是看不到明顯效果的,何必在意呢。我們讓他們幹,而且必須幹,目的是為了我們服務。”
王作成聽到這裏,心中波瀾起伏,他怎麽就沒想到這一層呢?
劉運長這腦袋是怎麽長的?他都懷疑劉運長不是高中生,而是一個官場老油條。
王作成心事重重地離開了醫院,他要迴去好好琢磨一下劉運長的建議,以及如何才能獲得政府班子的支持。
“小子,你這腦袋怎麽長的?” 王大爺笑眯眯地看著劉運長問道。
“我其實就是亂說的。” 劉運長謙虛地說道。
“嗯,這話,別人信,我可不信。你不當官可惜了。” 王大爺說道。
一老一小又聊了半個多小時,王大爺感覺累了,劉運長才告辭離開。
他匆匆迴到鴻運公司,立刻召集雷子和平頭他們,布置了一項臨時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