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沈宴除了將功德榜搬上網絡,新的一期的《世界和平報》上也刊登了讓人震驚到瞠目結舌的程度。
首先,一個名叫亞威爾的小城,當麵抓住了教廷的神父利用舊日文獻製造大型汙染事件的現場。
一個名叫堪勝的城池,也抓到了教廷神父作案現場。
當場抓獲啊。
沈宴以前滯後這麽嚴重罪魁禍首的揭露,但並不代表他什麽都沒有做,他在找讓教廷無法擺脫罪行的證據,教廷有時候太不要臉麵了,謊言成為了他們利用的工具,如果沒有確切的證據,他們肯定會抵賴的。
而現在,時機到了,教廷的主力去了詛咒之地無瑕多顧,聯盟沒有了亞伯罕死靈大軍的逼迫,且聯盟的成立,有了對抗教廷的基礎。
沈宴曾經就說過,後退是為了更好的進攻。
這個時候,逐步將真相披露出來,還有一個目的,用這震撼人心的真相,來掩蓋他正在幹的事情的“荒謬性”。
是的,在所有人的認知中,沈宴現在幹的事情都太荒謬了,很可能不被人理解。
但有教廷這麽大的驚世案件打掩護,他們的壓力就會變小很多。
第二,將傭兵之城並沒有人轉化成死靈的消息公之於眾,並寫了一篇分析的學術論文。
傭兵之城的人為什麽不選擇轉化成死靈?
因為他們的人民開始過得幸福了,看到了更加美好生活的希望。
平民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合理的報酬,能依靠報酬自己養活自己,並且,他們的財產受到了保護。
亞伯罕的計謀隻能吸引絕望者,而對有希望的人是無效的。
所有人都在想辦法找出亞伯罕這個罪魁禍首,但有人想過即便找到了亞伯罕,能對付得了嗎?
上一次那麽強大的陣容,五位半神,加上舊日古獸蛇之父艾格文,二位神話,四位史詩,這麽強大到無法想象的陣容都差點被亞伯罕打得團滅了。
現在昏迷的還沒醒,受傷的還沒好,想要再重組這樣的陣容都不可能了。
真要是亞伯罕被找到了,是誰的災難還不好說。
亞伯罕的計謀也是無解的,因為每一個城池的絕望者太多了,他們的存在會導致一座城池的奔潰,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已經有城池經曆過了這樣的事情。
而現在,一個被眾人忽視的能解決亞伯罕計謀的方案出現了,讓絕望者擁有希望,那麽亞伯罕隻會誘惑絕望者的計謀就會不攻而破。
他們以前從未想過還有這樣的辦法,因為……從未有人將平民,將絕望者嚐試放在視線內。
這一學術報道一出,也震驚世人,原來這一次的災難的根本,出自各城自己本身,亞伯罕不過是挑起這場災難的杠杆。
而解決問題的辦法,已經擺在了麵前,要麽繼續承受亞伯罕帶來的這後續的災難,要麽學會改變。
在眾人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時候,傭兵之城又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網絡的出現,讓各城發生的事情都不再是什麽秘密。
傭兵之城最古老的傭兵團,鐵血傭兵團宣布,對平民售賣農作物的種子和能飼養的牲畜,打破了一直以來,各勢力對耕種和畜養的壟斷這一鐵律。
以上,無論任何一個消息放出來,都要讓整個世界顫抖,但同時放出來,眾人都不知道該將重心放在哪一個上麵了,是先去譴責鐵血傭兵,還是先去搞清楚教廷那糟糕事情是怎麽迴事,還是先解決自身城市隨時都可能被絕望者轉化成的死靈覆滅的嚴重問題。
突然之間,整個世界一團糟。
此時,虎豹傭兵團,剛醒來的波次,還有傷勢好得差不多的蓋亞也驚訝看向沈宴。
沈宴懷抱著初升的曙光:“光明之前總有黑暗,希望來臨之前總是充滿了混亂,而現在,正是迎接曙光的最好時機,你們留在虎豹傭兵團,等待的想要看到的,不就是現在這一刻嗎?”
“希望沒有讓你們失望。”
蓋亞,波次:“……”
曾經追隨的君主未完成的事情,又有後來者接過火炬繼續前行。
第225章 思想啊,在遍地開花
“會成功嗎?”不知道何時,波次呢喃了一句。
隻有離得近的人,才能聽出來一絲他聲音中的顫抖。
他曾經親眼見證過鮮血王朝的王都為此而倒塌,那堆滿整座城池不甘的百姓,用死亡和染紅大地的鮮血,最終也沒能迎來屬於他們的曙光。
他曾經也無限的迷茫著,失望過,絕望過。
而現在,同樣的道路,他又在經曆,但同樣的甚至更加的讓他內心緊繃。
蓋亞也看向了沈宴。
沈宴說道:“成功?誰又能預料得到。”
這是在和整個世界為敵的邊緣試探,任何不可預料的情況都可能遇到,沒有人敢打包票。
“但……”沈宴聲音一轉:“我敢保證的是,即便我失敗了,還會有更多的人朝著這個目標奮鬥。”
因為,沈宴會讓所有絕望者明白,他們的追求他們奮鬥的目標到底是什麽。
以前所有人都不知道怎麽改變他們的現狀,因為連困於泥潭的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道路。
而沈宴的作用就是將這一條道路展示出來,讓他們有奮鬥和前進的方向,讓他們看到希望。
而有希望的人有時候比絕望者還要讓人恐怖,那種渴望會他們擁有難以想象的勇氣和堅持,去麵對在他們看來無法逾越的艱難,所以即便沈宴真的失敗了,但幾年之後或者十年百年之後,終會前仆後繼的有人繼續這份事業。
因為……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會有反抗,就會有人為了這個同樣命運的的目標,不斷的站起來,不斷的奮鬥。
沈宴說道:“不得不承認,現在亞伯罕將反抗的武器遞給了這些被壓迫者,轉化成死靈成了他們能和壓迫他們的人做鬥爭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雖然代價慘重到難以想象。”
“他們有了共同的目標,有了武器,燎天的火焰便會燃燒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現如今各城池的小打小鬧,也僅僅是開始,等他們聽到了第一聲槍聲響起後,那才是各城池混亂的開始。”
“大革命要開始了,時代的鍾聲即將敲響。”
“亞伯罕應該十分了解這一點,這才是他那句預言的真實含義,人類的災難才剛剛開始,人類才是惡魔本身。”
“很多時候,我不太理解,當初那個輝煌到極點的永恆王朝是如何瓦解的,關於它的記錄實在太少了,可以考證的資料幾乎沒有保存下來。”
“但現在亞伯罕的所作所為,讓我似乎看到了永恆王朝的過去,遍地烽煙起,他們的子民在亞伯罕的鼓動下,自己推翻了自己的統治王朝,就像亞伯罕現在正在幹的事情。”
蓋亞和波次張了張嘴,他們知道亞伯罕要幹什麽了。
他在讓永恆王朝覆滅的曆史重演,隻不過這一次他要覆滅的是整個人類。
亞伯罕堅信人類會自我消亡,所以他此時就像一個命運的旁觀者,在看他認為的既定的不會有任何改變的人類的命運。亞伯罕這人,站在了一個俯視人類的角度。
沈宴繼續道:“永恆王朝的那一次覆滅,可惜的是,迷惑的反抗者即便獲得了成功,但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真正要的是什麽,他們的目的是什麽,所以即便他們推翻了永恆王朝,不過是又一個永恆王朝的雛形再次出現。”
永恆王朝最後分裂成了光明王朝,孔雀王朝,瀚海王朝,和鮮血王朝,無論哪一個,他們走的還是永恆王朝的老路。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多餘的路可以選,他們從未看到過真正的屬於他們的曙光,屬於他們的道路,在迷茫中重複著迷茫罷了。
蓋亞和波次看了一眼,而現在不同了,沈宴指出了一條他們從未見過的前進的道路,雖然沒人知道這條路會通往何方,但對於那些溺水般的絕望者來說,抓住它是唯一的機會,所以沈宴才會說,哪怕這一次他失敗了,以後還是會有人繼續不斷的探索這一條道路。
從未有過的黑暗中出現的希望,誰能忍得住不去探索和抓住它呢。
一種難以形容的大變革時代的前奏,在蓋亞和波次心中響起,屬於這個時代最大的動蕩要開始了。
因為他們活得太久,見過太多的人心和人性,他們敢肯定,連死亡都不再懼怕的絕望者,連生削了自己的血肉轉變成死靈這等萬劫不複的選擇都毫不猶豫的絕望者,一但看到了沈宴給他們指明的道路後,會如何的瘋狂。
而網絡的出現,會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看到這條道路,那時的他們將聯合起來,拿起亞伯罕賜予他們的武器,與所有的壓迫者為敵,與整個世界為敵。
現在各城池看上去嚴重的騷動,其實不過是風暴來臨前的一絲預兆而已。
他們也可以想象,隻要沈宴通過《世界和平報》,通過網絡將絕望者的道路宣布出去,整個世界將發生怎樣的混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沈宴也在加速這個扭曲的世界的滅亡,他在借助亞伯罕之勢的同時也在助漲亞伯罕的計謀的再次成功。
蓋亞不由得看向了沈宴,沈宴是什麽樣的性格他還算了解,連路邊的小乞丐挨餓,他看見了都會不忍。
但現在,卻毅然的堅定的,一手策劃著和等待著讓這個世界陷入無法想象的混亂。
第二個……亞伯罕。
沈宴也是苦笑:“曆史告訴我,任何的大變革的成功,任何的擊破曾經的規矩和枷鎖,都不可能不付出犧牲,拋頭顱灑熱血。”
“這很殘忍是不是?”
“但事實就是,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靠別人是爭取不來的,絕望者想要的東西,隻有靠他們自己的雙手和鮮血去爭取。”
若沒有他們的反抗,那些壓迫者又怎麽可能甘心將即得的利益掏出來。
這一次交談,讓眾人知道了接下來將要發生何等的屬於這個時代的滔天巨浪,估計連亞伯罕也意料不到的結果吧。
而外麵,此時正因為新的一期的《世界和平報》上麵的內容鬧翻了天,這些掩蓋在爭論之下沈宴一手計劃的暗流,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出了苗頭?
但即便看出了其中的暗潮湧動,也無濟於事了,因為大部分人已經被沈宴這一期《世界和平報》上揭露的驚天消息轉移了注意力。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已經鬧成了一團。
“兩座城池,親手抓獲了教廷的神父利用舊日文獻散播大型汙染的現場。”
“天!”
不知道多少人捂住了嘴巴。
以前教廷不參與對抗亞伯罕的死靈大軍,他們雖然憤怒,氣憤,失望,但那是教廷的選擇,別人不出力,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但現在不一樣,教廷主動散播大型汙染事件,這就是批著虛偽外表的惡魔,利用人們的信任和崇敬來幹壞事是最可恥的,更別說那些受害的城池,作為受害者,他們對教廷會是什麽態度了。
這個消息將一種無法置信的顛覆實實在在的擺在了眾人麵前。
其實就這新聞的接受程度,現在還是好的,因為教廷先前的那些作為讓他們偉岸的形象已經下墜了不少,不然人們更加的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有這麽一個重彈消息在前,鐵血傭兵團打破鐵律,向平民出售農作物種子和可飼養的牲畜的轟動都被壓了下來不少。
沈宴那篇分析傭兵之城為什麽沒有出現轉化死靈的人,引起的關注也失色了很多。
當然,關注者也是分群體的,隻有和自身相關的事件,才會真正被他們捕捉到其中的震驚,沈宴的學術論文雖然看似失色了一些,但在絕望者中,每一個字都腥紅地刺激著他們。
傭兵之城是什麽地方?那可是大地上數一數二的最窮的地方。
但那樣的地方,本該比他們生活得更加淒慘,命運更加艱難的百姓,居然生活得比任何地方的百姓都好。
為什麽?
《世界和平報》上寫得很清楚,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合理的報酬,這份報酬除了讓他們吃飽飯,甚至還能有剩餘,且他們的財產還受到了保護。
在其他人看來,一群平民過得怎麽樣關他們什麽事?這篇文章就是傭兵之城莫名其妙的炫耀。
但在那群絕望者眼中,他們看到了他們渴望到可以為之付出一切的希望。
活下去的希望,有食物吃,有餘錢可以傍身,不會被搶劫偷竊,這些在其他人看來最簡單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卻是奢侈。
明明是最卑賤的需求,卻沒有任何人施舍給他們。
首先,一個名叫亞威爾的小城,當麵抓住了教廷的神父利用舊日文獻製造大型汙染事件的現場。
一個名叫堪勝的城池,也抓到了教廷神父作案現場。
當場抓獲啊。
沈宴以前滯後這麽嚴重罪魁禍首的揭露,但並不代表他什麽都沒有做,他在找讓教廷無法擺脫罪行的證據,教廷有時候太不要臉麵了,謊言成為了他們利用的工具,如果沒有確切的證據,他們肯定會抵賴的。
而現在,時機到了,教廷的主力去了詛咒之地無瑕多顧,聯盟沒有了亞伯罕死靈大軍的逼迫,且聯盟的成立,有了對抗教廷的基礎。
沈宴曾經就說過,後退是為了更好的進攻。
這個時候,逐步將真相披露出來,還有一個目的,用這震撼人心的真相,來掩蓋他正在幹的事情的“荒謬性”。
是的,在所有人的認知中,沈宴現在幹的事情都太荒謬了,很可能不被人理解。
但有教廷這麽大的驚世案件打掩護,他們的壓力就會變小很多。
第二,將傭兵之城並沒有人轉化成死靈的消息公之於眾,並寫了一篇分析的學術論文。
傭兵之城的人為什麽不選擇轉化成死靈?
因為他們的人民開始過得幸福了,看到了更加美好生活的希望。
平民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合理的報酬,能依靠報酬自己養活自己,並且,他們的財產受到了保護。
亞伯罕的計謀隻能吸引絕望者,而對有希望的人是無效的。
所有人都在想辦法找出亞伯罕這個罪魁禍首,但有人想過即便找到了亞伯罕,能對付得了嗎?
上一次那麽強大的陣容,五位半神,加上舊日古獸蛇之父艾格文,二位神話,四位史詩,這麽強大到無法想象的陣容都差點被亞伯罕打得團滅了。
現在昏迷的還沒醒,受傷的還沒好,想要再重組這樣的陣容都不可能了。
真要是亞伯罕被找到了,是誰的災難還不好說。
亞伯罕的計謀也是無解的,因為每一個城池的絕望者太多了,他們的存在會導致一座城池的奔潰,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已經有城池經曆過了這樣的事情。
而現在,一個被眾人忽視的能解決亞伯罕計謀的方案出現了,讓絕望者擁有希望,那麽亞伯罕隻會誘惑絕望者的計謀就會不攻而破。
他們以前從未想過還有這樣的辦法,因為……從未有人將平民,將絕望者嚐試放在視線內。
這一學術報道一出,也震驚世人,原來這一次的災難的根本,出自各城自己本身,亞伯罕不過是挑起這場災難的杠杆。
而解決問題的辦法,已經擺在了麵前,要麽繼續承受亞伯罕帶來的這後續的災難,要麽學會改變。
在眾人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時候,傭兵之城又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網絡的出現,讓各城發生的事情都不再是什麽秘密。
傭兵之城最古老的傭兵團,鐵血傭兵團宣布,對平民售賣農作物的種子和能飼養的牲畜,打破了一直以來,各勢力對耕種和畜養的壟斷這一鐵律。
以上,無論任何一個消息放出來,都要讓整個世界顫抖,但同時放出來,眾人都不知道該將重心放在哪一個上麵了,是先去譴責鐵血傭兵,還是先去搞清楚教廷那糟糕事情是怎麽迴事,還是先解決自身城市隨時都可能被絕望者轉化成的死靈覆滅的嚴重問題。
突然之間,整個世界一團糟。
此時,虎豹傭兵團,剛醒來的波次,還有傷勢好得差不多的蓋亞也驚訝看向沈宴。
沈宴懷抱著初升的曙光:“光明之前總有黑暗,希望來臨之前總是充滿了混亂,而現在,正是迎接曙光的最好時機,你們留在虎豹傭兵團,等待的想要看到的,不就是現在這一刻嗎?”
“希望沒有讓你們失望。”
蓋亞,波次:“……”
曾經追隨的君主未完成的事情,又有後來者接過火炬繼續前行。
第225章 思想啊,在遍地開花
“會成功嗎?”不知道何時,波次呢喃了一句。
隻有離得近的人,才能聽出來一絲他聲音中的顫抖。
他曾經親眼見證過鮮血王朝的王都為此而倒塌,那堆滿整座城池不甘的百姓,用死亡和染紅大地的鮮血,最終也沒能迎來屬於他們的曙光。
他曾經也無限的迷茫著,失望過,絕望過。
而現在,同樣的道路,他又在經曆,但同樣的甚至更加的讓他內心緊繃。
蓋亞也看向了沈宴。
沈宴說道:“成功?誰又能預料得到。”
這是在和整個世界為敵的邊緣試探,任何不可預料的情況都可能遇到,沒有人敢打包票。
“但……”沈宴聲音一轉:“我敢保證的是,即便我失敗了,還會有更多的人朝著這個目標奮鬥。”
因為,沈宴會讓所有絕望者明白,他們的追求他們奮鬥的目標到底是什麽。
以前所有人都不知道怎麽改變他們的現狀,因為連困於泥潭的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道路。
而沈宴的作用就是將這一條道路展示出來,讓他們有奮鬥和前進的方向,讓他們看到希望。
而有希望的人有時候比絕望者還要讓人恐怖,那種渴望會他們擁有難以想象的勇氣和堅持,去麵對在他們看來無法逾越的艱難,所以即便沈宴真的失敗了,但幾年之後或者十年百年之後,終會前仆後繼的有人繼續這份事業。
因為……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會有反抗,就會有人為了這個同樣命運的的目標,不斷的站起來,不斷的奮鬥。
沈宴說道:“不得不承認,現在亞伯罕將反抗的武器遞給了這些被壓迫者,轉化成死靈成了他們能和壓迫他們的人做鬥爭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雖然代價慘重到難以想象。”
“他們有了共同的目標,有了武器,燎天的火焰便會燃燒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現如今各城池的小打小鬧,也僅僅是開始,等他們聽到了第一聲槍聲響起後,那才是各城池混亂的開始。”
“大革命要開始了,時代的鍾聲即將敲響。”
“亞伯罕應該十分了解這一點,這才是他那句預言的真實含義,人類的災難才剛剛開始,人類才是惡魔本身。”
“很多時候,我不太理解,當初那個輝煌到極點的永恆王朝是如何瓦解的,關於它的記錄實在太少了,可以考證的資料幾乎沒有保存下來。”
“但現在亞伯罕的所作所為,讓我似乎看到了永恆王朝的過去,遍地烽煙起,他們的子民在亞伯罕的鼓動下,自己推翻了自己的統治王朝,就像亞伯罕現在正在幹的事情。”
蓋亞和波次張了張嘴,他們知道亞伯罕要幹什麽了。
他在讓永恆王朝覆滅的曆史重演,隻不過這一次他要覆滅的是整個人類。
亞伯罕堅信人類會自我消亡,所以他此時就像一個命運的旁觀者,在看他認為的既定的不會有任何改變的人類的命運。亞伯罕這人,站在了一個俯視人類的角度。
沈宴繼續道:“永恆王朝的那一次覆滅,可惜的是,迷惑的反抗者即便獲得了成功,但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真正要的是什麽,他們的目的是什麽,所以即便他們推翻了永恆王朝,不過是又一個永恆王朝的雛形再次出現。”
永恆王朝最後分裂成了光明王朝,孔雀王朝,瀚海王朝,和鮮血王朝,無論哪一個,他們走的還是永恆王朝的老路。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多餘的路可以選,他們從未看到過真正的屬於他們的曙光,屬於他們的道路,在迷茫中重複著迷茫罷了。
蓋亞和波次看了一眼,而現在不同了,沈宴指出了一條他們從未見過的前進的道路,雖然沒人知道這條路會通往何方,但對於那些溺水般的絕望者來說,抓住它是唯一的機會,所以沈宴才會說,哪怕這一次他失敗了,以後還是會有人繼續不斷的探索這一條道路。
從未有過的黑暗中出現的希望,誰能忍得住不去探索和抓住它呢。
一種難以形容的大變革時代的前奏,在蓋亞和波次心中響起,屬於這個時代最大的動蕩要開始了。
因為他們活得太久,見過太多的人心和人性,他們敢肯定,連死亡都不再懼怕的絕望者,連生削了自己的血肉轉變成死靈這等萬劫不複的選擇都毫不猶豫的絕望者,一但看到了沈宴給他們指明的道路後,會如何的瘋狂。
而網絡的出現,會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看到這條道路,那時的他們將聯合起來,拿起亞伯罕賜予他們的武器,與所有的壓迫者為敵,與整個世界為敵。
現在各城池看上去嚴重的騷動,其實不過是風暴來臨前的一絲預兆而已。
他們也可以想象,隻要沈宴通過《世界和平報》,通過網絡將絕望者的道路宣布出去,整個世界將發生怎樣的混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沈宴也在加速這個扭曲的世界的滅亡,他在借助亞伯罕之勢的同時也在助漲亞伯罕的計謀的再次成功。
蓋亞不由得看向了沈宴,沈宴是什麽樣的性格他還算了解,連路邊的小乞丐挨餓,他看見了都會不忍。
但現在,卻毅然的堅定的,一手策劃著和等待著讓這個世界陷入無法想象的混亂。
第二個……亞伯罕。
沈宴也是苦笑:“曆史告訴我,任何的大變革的成功,任何的擊破曾經的規矩和枷鎖,都不可能不付出犧牲,拋頭顱灑熱血。”
“這很殘忍是不是?”
“但事實就是,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靠別人是爭取不來的,絕望者想要的東西,隻有靠他們自己的雙手和鮮血去爭取。”
若沒有他們的反抗,那些壓迫者又怎麽可能甘心將即得的利益掏出來。
這一次交談,讓眾人知道了接下來將要發生何等的屬於這個時代的滔天巨浪,估計連亞伯罕也意料不到的結果吧。
而外麵,此時正因為新的一期的《世界和平報》上麵的內容鬧翻了天,這些掩蓋在爭論之下沈宴一手計劃的暗流,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出了苗頭?
但即便看出了其中的暗潮湧動,也無濟於事了,因為大部分人已經被沈宴這一期《世界和平報》上揭露的驚天消息轉移了注意力。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已經鬧成了一團。
“兩座城池,親手抓獲了教廷的神父利用舊日文獻散播大型汙染的現場。”
“天!”
不知道多少人捂住了嘴巴。
以前教廷不參與對抗亞伯罕的死靈大軍,他們雖然憤怒,氣憤,失望,但那是教廷的選擇,別人不出力,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但現在不一樣,教廷主動散播大型汙染事件,這就是批著虛偽外表的惡魔,利用人們的信任和崇敬來幹壞事是最可恥的,更別說那些受害的城池,作為受害者,他們對教廷會是什麽態度了。
這個消息將一種無法置信的顛覆實實在在的擺在了眾人麵前。
其實就這新聞的接受程度,現在還是好的,因為教廷先前的那些作為讓他們偉岸的形象已經下墜了不少,不然人們更加的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有這麽一個重彈消息在前,鐵血傭兵團打破鐵律,向平民出售農作物種子和可飼養的牲畜的轟動都被壓了下來不少。
沈宴那篇分析傭兵之城為什麽沒有出現轉化死靈的人,引起的關注也失色了很多。
當然,關注者也是分群體的,隻有和自身相關的事件,才會真正被他們捕捉到其中的震驚,沈宴的學術論文雖然看似失色了一些,但在絕望者中,每一個字都腥紅地刺激著他們。
傭兵之城是什麽地方?那可是大地上數一數二的最窮的地方。
但那樣的地方,本該比他們生活得更加淒慘,命運更加艱難的百姓,居然生活得比任何地方的百姓都好。
為什麽?
《世界和平報》上寫得很清楚,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合理的報酬,這份報酬除了讓他們吃飽飯,甚至還能有剩餘,且他們的財產還受到了保護。
在其他人看來,一群平民過得怎麽樣關他們什麽事?這篇文章就是傭兵之城莫名其妙的炫耀。
但在那群絕望者眼中,他們看到了他們渴望到可以為之付出一切的希望。
活下去的希望,有食物吃,有餘錢可以傍身,不會被搶劫偷竊,這些在其他人看來最簡單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卻是奢侈。
明明是最卑賤的需求,卻沒有任何人施舍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