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永樂帝朱棣以下西洋官兵遠航勞苦功高且離家已久,便命禮部獎賞下西洋官兵。六月底,朝廷派遣宦官趙惟善、禮部郎中李至剛等前往太倉劉家港,宴犒賞駐留的下西洋官兵,賜每人鈔十錠、共計獎賞二十萬錠。


    八月,禮部與兵部共同議定了“下西洋官軍錫蘭山戰功升賞例”。


    錫蘭山之戰,為鄭和下西洋中的一交重大戰役,雖然參戰人數不多,相較於古往今來的中原大地的戰事,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但慘烈程度卻是相當。根據大明戰功升賞條例,鄭和使團無論職務高低,都普遍得到賞錫。此次獎勵較舊港之戰時,多了近一倍,立功的官兵還可根據立功的等級得到不同程度的升遷,立了奇功的可升兩級,立了頭功的可升一級。如立功的將士已犧牲,子孫可世襲其職位,且有額外的獎賞。


    此次封賞,極大鼓舞了下西洋的官兵的精神與士氣。


    十月,兵部再次對部分官兵的論定錫蘭山之戰功勳,正千戶彭以勝、旗手衛正千戶林都升為本衛指揮僉事;錦衣衛千戶溫純生升任指揮僉事,而其他錦衣衛、睚眥等人均得不同程度的升遷與獎賞。


    作為睚眥代號“乙辰”的任性,在錫蘭山之戰中,因提前示警,殺敵十數人,阻止亞烈苦奈兒逃脫,連升二級為百戶,官階正六品。


    但如今已為百戶、正六品的錦衣衛睚眥的任性卻始終是悶悶不樂。他與錦衣衛等人領取封賞、更換了百戶的腰牌之後,換了一身青衣儒袍,便來至東門處的品茗軒。他想看看自己的姐姐任性與他的小外甥陽明。


    任性畢竟年輕,在錫蘭山國的傷勢基本是外傷,早已好了七七八八,但是他始終忘不掉當初在錫蘭山王城時,睚眥的兄弟乙卯與那名內應命他先走,而那二人執起兵刃,毅然衝向那數十名手執明晃晃刀槍、副武裝的錫蘭山國侍衛們……


    最後大明將士占領王城後,任性與數名兄弟在後山的猛獸假山處,尋至尚未被猛獸食盡的二人的屍首,而那乙卯的已被猛獸撕爛、特製黑衣,如破爛般、丟棄於血淋淋的殘屍旁……


    任性及諸位兄弟含淚將此二人的殘屍燒灰之後,自秘道將骨灰送迴船隊,帶迴大明……


    如今那內應與乙卯的骨灰正暫放於錦衣衛忠烈堂內。待得方便,自會有人順道將這些骨灰送迴各人家鄉。


    這“忠烈堂”是王九與指揮使紀綱特別要求而設置的。


    但那紀綱嫌棄這骨灰晦氣。王九卻道,有忠魂陪伴,自得天佑……


    任性行至街上,向東門而行。如今的南京城,雖然秋風已起,但街上人來人往,甚是喧囂。


    如今的任性經此一役,卻漸褪去青澀,麵龐換上了一絲穩重。他來到南京城東門的品茗軒,未曾想到,任罄已經攜自己的小外甥陽明去安南了,自己撲了個空;原本自己的母親馬氏亦在照看,但因任罄離去,馬氏在京城也呆不慣,也迴杭州府老家了……


    任性百無聊賴,在街頭漫步……不知不覺之中,他卻來到了秦淮河邊。在亭台樓閣之間,他忽然看到了楊柳掩映之中的“明月樓”,他不禁踏足而入。


    正在任性踏上明月樓的門前的台階時,忽然身後傳來一陣喧鬧。


    “讓開,讓馬公子等先走。”任性後麵一個巴掌向任性肩膀上推來。


    而那任性反應卻是何等機敏,他卻是一個跨步前向,如同平移一般,竟躲開了那一推。


    任性迴頭一看,卻見一名青衣小廝引著數名羽扇綸巾、儼然青年才俊正沿台階走來。而推自己的,正是青衣小廝中的一位。


    這青衣小廝未曾想到自己竟然推了個空,一個趔趄,差點摔一跤,再看這儒袍的圓臉年青人,正看向自己,不知為何,青衣小斯正待開口罵,卻被這圓臉年青人冷冷的輕輕一瞥,嚇得將話咽進肚子裏了……


    如今的任性,手上著實染過血,且非一、二人,若說是死人堆裏爬出來,卻亦不為過。任性的淡淡的一瞥,冷血之意卻將那青衣小廝嚇了一跳。


    若依之前任性的性子,直接將那青衣小廝丟入秦淮河裏亦是有可能;但今日的任性,卻無此心,斜瞥了青衣小廝一眼,在明月樓小廝帶領之下踏入了明月樓,選定了靠窗的茶座,隨便點了一壺西湖龍井茶,便待茶博士上茶……


    就在任性等待之時,他忽然想起數年之前,在杭州府,卻是遇到那改變自己一生命運之人,然後在杭州府的明月樓品茶,然後自己上武當山學藝,藝成之後卻是鬼使神差地進入了錦衣衛,加入了睚眥,更是踏上了下西洋之路……


    人生際遇著實奇怪,若非如此,是否自己仍在浪跡在杭州府街頭,與那些潑皮一道,仍自以為了不起,悍衛著自己年少輕狂的尊嚴?


    下了西洋,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原來世間卻是如此之大;曆經生死之後,再迴過頭來看,原來生命卻是如此可貴……當年的自己,實在是渺小且輕狂!


    任性想著往事,不由得入了神……而不知何時,一隻吹彈可破的柔夷,將一杯散發著西湖龍井獨有茶香的一杯清茶放於麵前,任性方且迴過神來。


    麵前這名茶博士見任性終於迴過神來,不由得以她的柔夷掩嘴“噗嗤”地笑出聲來。


    “這位公子,卻是想什麽那麽入神?”那少女笑道。


    不得不說,這名少女雖然看起來姿色一般,但她的笑容卻純真,沒有一絲作做。


    “噢。在想何時可下西洋。”任性隨口應道。


    “下西洋?公子曾隨鄭和大人一起下過西洋?”這少女眼睛亮了。


    殊不知,如今鄭和三下西洋,在大明帝國內眼內絕對是傳奇之一。百姓街頭巷尾所論之事、茶館評書所述之傳奇,這鄭和大人下西洋絕對可排前三!


    “他曾下過西洋?笑話!”旁邊傳來一個聲音,這正是任性之前在明月樓前見到的那名青衣小廝。


    他們一行人跟著任性進來,正在任性的鄰桌。而那青衣小廝則在一旁站立,正巧聽到任性的言語。這青衣小廝忍不住出言相嘲……


    任性惱了,將他的眼眸轉向那青衣小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詩劍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靈並收藏唐詩劍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