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朱菁笑道:“我此次前來,卻也是得到父皇與母後的恩準。多邦城破之後,在父皇看來,如今安南已是囊中之物。”
陳侍郎點了點頭道:“確實。但在安南呆久了,卻覺得安南各方勢力錯縱複雜,甚是頭疼。”
“但此次我來,卻是給你們送定心丸來的。”公主朱菁笑靨如花地道。
“什麽定心丸?”
“不就是多邦城破之後,他在那葬禮之上所說的話……”說罷,一朵紅雲飄上公主朱菁的臉頰。
陳侍郎狐疑地看著公主朱菁臉上的紅雲,忽然若有所悟……
公主朱菁來此,絕非為了送永樂帝朱棣的批示而來,而絕大部分原因卻是為“他”而來。他自然是王九。
但陳侍郎看著永樂帝朱棣批示,一個大大的紅筆朱批“準”字!
“他,到底是王九還是陳伺?”陳侍郎忽然發問。
“在大明,海外錦衣衛指揮使,自然是王九;但在此地,在安南,他卻是陳伺,同時他還是安南陳氏王朝的王嗣。”公主朱菁臉上的紅雲已消退。
陳侍郎點了點頭,他似乎明白了些什麽。
“但如今你可知他在何處?”公主朱菁那朵紅雲又掛於臉頰。
“前段時間,他在多邦城。但最新的報告,他卻已離開多邦城,但他去哪,他卻沒明說。”陳侍郎道。
公主朱菁聽聞,卻是明顯有些意興闌珊,此時的她矛盾異常,又是想見到他,但卻又有些怕見到他。這些年,王九東奔西走,而於宮中任禦前四品帶刀侍衛之時,較為輕閑的時光。
也正是在那時,公主朱菁為王九取了一個名曰“木頭人”的外號;然而這種平靜的時光僅持續大半年的樣子,這王九又自告奮勇當起海盜來,不久便闖下了名聲顯赫“黑狼”海盜的名堂……
而今算起時間來,公主朱菁已是有一年多未曾見過王九了,雖然王九經常寫奏章或信件予公主朱菁,言語之中無不敬之意,但對公主朱菁卻沒半點客氣。
說來也怪,這王九對公主朱菁越是不客氣,這公主朱菁反而越是開心。每次接到王九的予她的信件之時,這朱菁總是欣喜異常!假若這數日公主的臉色忽然陽光燦爛,那府中上下,自然長舒一口氣,且下人之間互遞臉色:那人來信了……
若是這公主成日陰沉著臉,那便是這段時間未曾接到那“木頭人”的信件。假若公主心情不好,下人自然會大氣都不敢出,並且亦在心裏暗罵:那個怎麽還不寫信予公主!
但不管怎樣,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一封信予公主朱菁,而這公主朱菁接到來信,總會馬上迴信,然後高興數日,開始計算自己的迴信到了哪裏,然後這塊木頭在哪,何時會迴信予自己……
鴻雁傳情的滋味,有苦有樂,但無思念的酸楚,便無相聚的歡樂。當相聚變成奢望之時,那哪怕可接到心上人的隻言片語亦是好的,因為那紙上有他她的氣息……
老朱家的人並不醜。
如那明太祖朱元璋。
說到此位傳奇帝王的長相,相信大家腦海中的印象都是奇醜無比,都將他描述成長著一張標誌性的“鞋拔子臉”,模樣十分醜陋!
但在故宮南熏殿所藏的官方正式版曆代帝王畫像中,朱元璋卻極其英武雄壯,絕對不醜。
當朱元璋迎娶紅巾軍大帥郭子興的義女馬秀英時,他還隻是郭子興的親兵。如果朱元璋真的醜的不像人類,在連考完進士選官時都要求長相端正的古代,郭子興如何可能將女兒嫁個這樣一個地位低,又奇醜無比之人?
從保存下來的大明其他皇帝和王爺畫像來說,尤其是朱元璋的許多兒子的畫像,朱元璋的後代多是五官端正,且頗具英氣!
公主朱菁,亦是繼承的老朱家的血統,同時又有其母皇後徐氏的溫婉,英氣之餘而不失婉約,柳葉眉而丹鳳眼,朱紅色的櫻桃小口,身材均稱異常,完全是一位美人!
某種程度上,甚至較之如今已被永樂帝冊封過的杜雪萌亦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這杜雪萌卻是成熟透的女人,而這朱菁卻是尚未完全長成。
女人之美,更在於蘊味。
而這種蘊味的培育,更在於她的男人的嗬護!
當然,這是閑話。
而這王九在不知不覺之中,卻養成了有事無事,會向朱菁寫幾句話的習慣,即便是任罄在身邊,他亦未有避諱。王九隻是覺得這朱菁亦上司又亦友一般,有何事情,或自己無法決斷之事,倒時常向朱菁訴說。比如多邦城率四十餘名錦衣衛闖東門,在籌劃之前,曾向朱菁提及。
朱菁迴信道,隻要你覺得可行便去即是;同時,命福建布政使兼欽差王卜鳴發文至軍部,拿了一張蓋有軍部大印的空白借調函,隨信一起發予王九;並再在囑托,如有可能,切莫以身犯險……
不然,那張輔將軍如何肯予王九借數百名軍弩手予文章率領?私自調軍乃大罪!
對率隊闖東門一事,任罄倒是未有表態,隻是以行動表示,要闖,我陪你一起便是……
多邦城破之後,當公主朱菁知曉這王九竟以三品大員的身份以身犯險,並且身上負傷,她少有地在福州宅子裏竟發了一通小姐脾氣,弄得全府上下數日戰戰兢兢……即便待那平日裏從來都是笑臉相迎的王卜鳴亦是無好臉色!
消息傳至南京城的永樂帝朱棣耳朵裏,那朱棣倒是大加讚賞;但那皇後徐氏,卻是連叫“胡鬧……”,說罷,竟是連咳不止……
皇後徐氏病了,永樂帝朱棣接連三日,少有的未曾上朝。
征夷將軍張輔向朝廷請調大明水師自安南中部截斷胡氏父子後路,永樂帝朱棣應允。征調的水師恰好自福建調拔,那公主朱菁寫信要求與大明水師一同至安南。原本朱棣不允,但病榻之上的徐氏卻答應了。
朱棣伉儷二人感情極佳,見夫人答應,他便咬著牙答應了。
於是,便有公主朱菁來安南一行。
陳侍郎自然不知此中諸多周折,但若說他不明少女來此的目的,倒是假的。
“女為悅己者容”。
朱菁此行自然是為了王九。
陳侍郎與公主朱菁閑聊了幾句,便即告退。迴至明月酣,陳侍郎命人即刻查找王九的去處。
但此時的王九,卻在何處?
陳侍郎點了點頭道:“確實。但在安南呆久了,卻覺得安南各方勢力錯縱複雜,甚是頭疼。”
“但此次我來,卻是給你們送定心丸來的。”公主朱菁笑靨如花地道。
“什麽定心丸?”
“不就是多邦城破之後,他在那葬禮之上所說的話……”說罷,一朵紅雲飄上公主朱菁的臉頰。
陳侍郎狐疑地看著公主朱菁臉上的紅雲,忽然若有所悟……
公主朱菁來此,絕非為了送永樂帝朱棣的批示而來,而絕大部分原因卻是為“他”而來。他自然是王九。
但陳侍郎看著永樂帝朱棣批示,一個大大的紅筆朱批“準”字!
“他,到底是王九還是陳伺?”陳侍郎忽然發問。
“在大明,海外錦衣衛指揮使,自然是王九;但在此地,在安南,他卻是陳伺,同時他還是安南陳氏王朝的王嗣。”公主朱菁臉上的紅雲已消退。
陳侍郎點了點頭,他似乎明白了些什麽。
“但如今你可知他在何處?”公主朱菁那朵紅雲又掛於臉頰。
“前段時間,他在多邦城。但最新的報告,他卻已離開多邦城,但他去哪,他卻沒明說。”陳侍郎道。
公主朱菁聽聞,卻是明顯有些意興闌珊,此時的她矛盾異常,又是想見到他,但卻又有些怕見到他。這些年,王九東奔西走,而於宮中任禦前四品帶刀侍衛之時,較為輕閑的時光。
也正是在那時,公主朱菁為王九取了一個名曰“木頭人”的外號;然而這種平靜的時光僅持續大半年的樣子,這王九又自告奮勇當起海盜來,不久便闖下了名聲顯赫“黑狼”海盜的名堂……
而今算起時間來,公主朱菁已是有一年多未曾見過王九了,雖然王九經常寫奏章或信件予公主朱菁,言語之中無不敬之意,但對公主朱菁卻沒半點客氣。
說來也怪,這王九對公主朱菁越是不客氣,這公主朱菁反而越是開心。每次接到王九的予她的信件之時,這朱菁總是欣喜異常!假若這數日公主的臉色忽然陽光燦爛,那府中上下,自然長舒一口氣,且下人之間互遞臉色:那人來信了……
若是這公主成日陰沉著臉,那便是這段時間未曾接到那“木頭人”的信件。假若公主心情不好,下人自然會大氣都不敢出,並且亦在心裏暗罵:那個怎麽還不寫信予公主!
但不管怎樣,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一封信予公主朱菁,而這公主朱菁接到來信,總會馬上迴信,然後高興數日,開始計算自己的迴信到了哪裏,然後這塊木頭在哪,何時會迴信予自己……
鴻雁傳情的滋味,有苦有樂,但無思念的酸楚,便無相聚的歡樂。當相聚變成奢望之時,那哪怕可接到心上人的隻言片語亦是好的,因為那紙上有他她的氣息……
老朱家的人並不醜。
如那明太祖朱元璋。
說到此位傳奇帝王的長相,相信大家腦海中的印象都是奇醜無比,都將他描述成長著一張標誌性的“鞋拔子臉”,模樣十分醜陋!
但在故宮南熏殿所藏的官方正式版曆代帝王畫像中,朱元璋卻極其英武雄壯,絕對不醜。
當朱元璋迎娶紅巾軍大帥郭子興的義女馬秀英時,他還隻是郭子興的親兵。如果朱元璋真的醜的不像人類,在連考完進士選官時都要求長相端正的古代,郭子興如何可能將女兒嫁個這樣一個地位低,又奇醜無比之人?
從保存下來的大明其他皇帝和王爺畫像來說,尤其是朱元璋的許多兒子的畫像,朱元璋的後代多是五官端正,且頗具英氣!
公主朱菁,亦是繼承的老朱家的血統,同時又有其母皇後徐氏的溫婉,英氣之餘而不失婉約,柳葉眉而丹鳳眼,朱紅色的櫻桃小口,身材均稱異常,完全是一位美人!
某種程度上,甚至較之如今已被永樂帝冊封過的杜雪萌亦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這杜雪萌卻是成熟透的女人,而這朱菁卻是尚未完全長成。
女人之美,更在於蘊味。
而這種蘊味的培育,更在於她的男人的嗬護!
當然,這是閑話。
而這王九在不知不覺之中,卻養成了有事無事,會向朱菁寫幾句話的習慣,即便是任罄在身邊,他亦未有避諱。王九隻是覺得這朱菁亦上司又亦友一般,有何事情,或自己無法決斷之事,倒時常向朱菁訴說。比如多邦城率四十餘名錦衣衛闖東門,在籌劃之前,曾向朱菁提及。
朱菁迴信道,隻要你覺得可行便去即是;同時,命福建布政使兼欽差王卜鳴發文至軍部,拿了一張蓋有軍部大印的空白借調函,隨信一起發予王九;並再在囑托,如有可能,切莫以身犯險……
不然,那張輔將軍如何肯予王九借數百名軍弩手予文章率領?私自調軍乃大罪!
對率隊闖東門一事,任罄倒是未有表態,隻是以行動表示,要闖,我陪你一起便是……
多邦城破之後,當公主朱菁知曉這王九竟以三品大員的身份以身犯險,並且身上負傷,她少有地在福州宅子裏竟發了一通小姐脾氣,弄得全府上下數日戰戰兢兢……即便待那平日裏從來都是笑臉相迎的王卜鳴亦是無好臉色!
消息傳至南京城的永樂帝朱棣耳朵裏,那朱棣倒是大加讚賞;但那皇後徐氏,卻是連叫“胡鬧……”,說罷,竟是連咳不止……
皇後徐氏病了,永樂帝朱棣接連三日,少有的未曾上朝。
征夷將軍張輔向朝廷請調大明水師自安南中部截斷胡氏父子後路,永樂帝朱棣應允。征調的水師恰好自福建調拔,那公主朱菁寫信要求與大明水師一同至安南。原本朱棣不允,但病榻之上的徐氏卻答應了。
朱棣伉儷二人感情極佳,見夫人答應,他便咬著牙答應了。
於是,便有公主朱菁來安南一行。
陳侍郎自然不知此中諸多周折,但若說他不明少女來此的目的,倒是假的。
“女為悅己者容”。
朱菁此行自然是為了王九。
陳侍郎與公主朱菁閑聊了幾句,便即告退。迴至明月酣,陳侍郎命人即刻查找王九的去處。
但此時的王九,卻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