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河內還劍湖側的明月酣開業之時,生意好不好側在其次,倒是不少過客對這明月酣的建造大為讚賞。這明月酣的構造巧妙,亭台樓閣曲曲折折掩映於湖水、綠樹之間,無論自何處而看均是一副和諧的圖畫……


    這完全是取自於明啟王朝蘇州園林的構建之精髓,而完全排除了建造磅礴宏偉宮殿中的軸對稱的概念,因地置宜,那裏適合做長廊,便是長廊,而拐角之處,又或是客房,又或是茶室,又或是涼亭……完全取決於那裏適合做什麽。


    在明月酣尚未開始營業之前,王九已將欽差太監馬齊所帶的以自己的老上司、軍情司文章文大人以首的百餘名錦衣衛收歸麾下,並開始分批踏入安南境內,開始密布情報網……


    而王九帶著三月、九月與任罄直接掠過昌洚、諒山,直接到了河內,除了籌建明月酣之外,還承擔了居中協調錦衣衛的運作、情報梳理、傳遞一事。當明月酣建好、開始營業之後,各式情報在王九的梳理之下,已入正軌,情報源源不斷自河內通過錦衣衛特有的渠道,穿過明啟王朝的邊境線而至廣西雞陵關,再以最快的速度傳向明啟王朝的京城所在,而至永樂帝朱棣的手中。


    永樂帝朱棣收到關於安南的民生、地理狀況、軍力分布等情報之後,心思大定……


    永樂四年(1406年)七月一日,也即是安南王嗣陳天平在雞嶺關附近遇襲後約三個月後,永樂帝朱棣力排眾議,簽發《討安南檄文》,命鎮守去南的西平候沐晟任“征夷左副將軍”自雲南進兵;命成國公朱能任“征夷將軍”會同任“征夷右將軍”的新城候張輔,統“十八路將軍”自廣西進兵。


    兵分兩路,拉開了遠征安南的序幕……


    此次動兵,實際兵力足足達到了三十萬,而對外號稱兵馬八十萬!


    按王九向永樂帝朱棣的提議,吸取元室王朝三次遠征的經驗,永樂帝朱棣除了調動擅長濕熱氣候作戰的四川、雲南、廣西各地精兵外,更是自各地藩王處調集“護衛”數萬人!


    自藩王調集護衛,正是顯示永樂帝朱棣的智慧,打著征討安南的旗號,卻在無形之中取得了“削藩”的實際效果。


    出兵之前,朱棣專門為安南戰爭製定“六大紀律”道:“安南是聯的好臣子,但胡季犁父子首惡必誅,其他協從者可以寬大處理。如若得勝後,立之前王嗣陳天平為王。而所有將士須謹記六條:一、不得姑息、縱容叛亂;二、不得消極抗敵;三、不得毀壞房屋和墳墓;四、不得糟蹋莊稼;五、不得趁機搶掠財物和霸占女子;六、不得殺降兵。這六條如果犯任一條,再大的功勞也不姑息。”


    朱棣意圖以仁義之師征服安南。


    他不想讓安南人民遭受戰爭的塗炭。


    此外,朱棣派出太監馬彬調集廣東、福建水師,長驅直入,在沿海布局,自海路至占城國(安南南部),堵截安南逃兵,


    占城國,鄭和龐大的船隊結束了對其的訪問,剛剛離去。


    占城國,又稱占婆,是占族人於安南中南部建立的古國,瀕臨南海。史上梵文名“占婆補羅”,意為占族所建之城。早在周朝,占城地區被稱為越裳地,秦朝時稱為“林邑”,漢朝稱為“象林縣”,唐始稱之為“占婆”,後為“占城”。此後一直沿稱至今。


    占城作為印支半島的一個小國,東臨大海,北有安南,西與真臘(今柬埔寨)和暹羅(今泰國)相接,具有重要的戰略與交通地位。


    占城國土地肥沃,氣候溫暖,與明啟王朝南方四、五月氣溫類似,四季草木常青,所產果蔬甜美,中冬瓜、黃瓜、芥菜、蔥、蒜等都特別肥大。水果有梅子、橘子、甘蔗、香蕉、椰子等,出關的菠蘿蜜大如冬瓜,在明啟王朝難得一見。


    占城挺拔的檳榔樹比比皆是,男女與安南人一般,嗜好檳榔,平時除了吃飯,每人嘴裏都愛含之,結果便是以牙齒黑為美……


    占城物產豐富,所產稻米的米粒細長。此外,還有象牙、犀牛角、香藥、龍腦(中藥材)、孔雀、馴象、玳瑁、菩薩石以及熱帶木材等珍貴物產。


    明初,占城與明朝廷往來密切,始終保持友好的宗藩關係,被明太祖朱無璋列為十五個“不征之國”之一。占城新王即位,明朝廷均會遣使冊封。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即遣使至占城詔諭,並贈明《大統曆》及文綺、紗羅等。不久占城國王亦遣使迴訪,進獻特產以示友好。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建文四年秋,安南胡季犁胡朝軍隊大舉南侵占城境內,奪取占城所屬的占洞、古壘兩州。次年(永樂元年),嚐到甜頭的安南胡氏王朝再次出動二十萬大軍攻入占城境內,圍困占城闍盤城(今越南歸仁),占城軍民死守城池一個多月,胡朝軍隊傷亡慘重,彈盡糧絕被迫撤軍。


    峴港明月酣安三娘的丈夫,正是在永樂元年圍困占城闍盤城時,倒於闍盤城下……


    永樂二年八月,占城使者來華向明朝廷控訴安南胡朝的侵略行徑。永樂帝朱棣一麵安撫占城使者,一麵爭取和平解決安南、占城兩國的衝突,並作好武力解決爭端的準備。因為胡朝軍隊不僅侵略占城,而且不斷侵略騷擾明啟王朝邊境,劫掠財物,伏擊明軍,讓明朝廷非常頭疼……


    直至永樂四年三月,明將領黃中、呂毅護送安南王嗣陳天平入安南境內,而胡氏安排近十萬大軍發動突襲……幸得王九千裏奔襲,僵桃代李,保下王嗣陳天平。


    四個月後,永樂帝朱棣經過再三考慮,長線布局,終於下定決心,誓要鏟除安南胡氏這個禍害,還中南半島一個清明!


    然而千算萬算,不如天算。


    “征夷將軍”朱能率軍走了三個月,至廣西龍州境內,已是十月深秋。快至兩國邊境之時,竟染上疾病,一病不起。


    一代將星遽然隕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詩劍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靈並收藏唐詩劍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