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屬兇事;戰士,屬於死士。戰爭從來都是大事,但不全是好事。戰與不戰,都需十分慎重,絕非小孩過家家那麽簡單。如元室王朝,多次攻打倭國、安南、占城、緬國、爪哇等,最終均以慘敗而告終;其中攻打安南竟達三次,最終均淒慘收場,而攻打倭國,遭遇台風,全軍覆沒……
正是因為認識到戰爭於國家的重要性,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告誡後麵皇帝,無事不要隨便對鄰國動武。這些國家與我們山海相隔,偏居一隅,得到他們人民又指揮不動,得到他國土地又不足以供給,卻是何苦。他怕後世皇帝倚仗自身強大,貪一時戰功,無故殺傷人命,煞費苦心地高了十五個“不征之國”的名單,提醒後人別輕易掉入火坑。
“不爭之國”包括朝鮮、倭國、安南、占城、真臘、蘇門達剌、爪哇等國。自曆史發展來看,明太祖朱元璋此舉十分明智。
安南、占城均於不征之列。安南自明代分為南北兩部分,北方叫安南,又稱交址;南方叫占城,兩者之間互相攻伐。安南自秦漢、隋唐一直為我們國土,五代十國時獨立,成為藩屬國。
然而永樂帝朱棣並未遵從朱元璋遺訓,隻當它為廢紙。兇猛的朱棣已下定決心,意圖踏平安南,一雪前恥;但他內心所謀劃卻不僅僅是安南,為配合鄭和下西洋,兩頭並舉,以安南為中南半島的前哨,意圖造就萬邦來朝的獨此一世的大明!
此戰略意義所在,又豈是普通人能看出?世上能看出又能有幾人?
如今永樂帝朱棣已派出太監馬齊帶著近百人、被紀綱視為眼中釘的錦衣衛人員,星夜兼程至廣西雞陵關。
太監馬齊趨炎附勢,卻是一位小人。
如今侍奉於朱棣身邊的老廖豈有不知馬齊之人。馬齊離京之前,老廖不置可否地告誡他道:“你至廣西雞陵關宣旨,順便捎個口信給我那記名弟子王九,他如今已有了個女兒,家裏讓他放心,我這把老骨頭會幫他看好家。”
太監出宮,代陛下宣旨,這原本便是美差。但這老廖一提醒,馬齊一驚,這宮中三大實權太監之一的老廖的記名弟子,豈是自己可輕易招惹的對象!
一路之上舟車勞頓自不必說,越是向西,山路越是崎嶇。
二周下來,當這一隊人馬至雞陵關時,這馬齊已顛得渾身骨架都要散架了……但其餘錦衣衛的百餘人員倒還是無恙。隻是這幫家夥不知道至此所為何事,心情忐忑倒是有的。
當香案擺好、人員召集之後,太監馬齊便開始宣旨。
席下跪著廣西總兵、征南將軍韓觀、大理寺卿薛品、左右將軍黃中與呂毅及數十名廣西的文武百官。眾人盡皆官袍玉帶,隆重異常。
旨意很簡單,擢升王九為錦衣衛指揮使,正三品,負責一切藩外事宜,直接向皇帝匯報。
待得太監馬齊讀畢,命王九接旨謝恩之時,馬齊方且發現下麵跪著的卻無王九本人。馬齊認識王九,四品禦前帶刀侍衛,豈有不識之理。但此時馬齊方且發現,自己宣旨之前,並未告知宣旨予誰人。而這王九,據聞大半年前,便奉密旨外出公幹,而今出現在廣西雞陵關,確實有些匪夷所思……
但這朱棣確實也非按常理出牌之人,如今錦衣衛指揮使弄出了二人,一人主內,為紀綱;一人主外,為王九……
但這帝王心思,如何揣磨?
無人知曉這馬齊的思慮。
但席下跪著的數人四下張望了一下,發現無人接旨,再看看,那王九竟不在其列,愣了半晌……
“咳咳,”官職最大的廣西總兵韓觀無奈地道,“欽差大人,這您來之前王大人尚與我們一起品茶,但他因單輕車簡從而來,未備官服,他自己言道應無他何事,且此人未在本官轄內,所以下官亦未管他是否前來。若如此,下官馬上派人尋他前來,可否?”
馬齊環顧四周,撓了撓腦袋道:“那,那還能如何?派人去把他找來罷……”
韓觀一擺手,十數名侍衛馬上離去。
須彌便陸續有人迴報:“未見王大人。”
這次到韓觀愣住了:這九哥兒卻是去哪了?在欽差到達前,他們數人方且在一起品茶。隻是片刻這九哥兒但不翼而飛……
韓觀生氣道:“再找,找不到就甭迴來!”
這一找卻是數盅茶時間過去。
數十位官員跪得腰酸背痛,即便那韓觀亦是有點受不住。而那太監馬齊,更是不耐。他若未宣旨,交旨,尚不得入城內歇息。
如今,十數位侍衛前去尋人,未得有一人迴報,這馬齊的臉麵實在不知朝哪放。馬齊道:“待找到王九,再知會我前來宣旨……”說罷便執旨拂袖而去。
香案前的數十位官員麵麵相覷而無可奈何。
馬齊迴至欽差行轅,怒氣衝衝地執聖旨上了馬車,並將聖旨向側邊一放,便在那生氣。忽然他聽到車後一陣吵雜聲,而後麵所傳來的一個大嗓門,不用說,便是那名軍情司的千戶文章文大人。
“……我說九哥兒,你可不知道啊,最近老哥們這些人不好過啊。但來之前,聽說那新任的指揮使紀綱紀大人,竟大怒,摔了個茶杯……”
“據說陛下又任命了一個新的指揮使,與他分庭搞衡……”
“……”
馬齊一聽,一激靈,馬上下了馬車走到後麵,卻見那身著儒袍的一身俊朗的王九正在與自己所帶的百餘名錦衣衛舊同僚正聊得火熱。
馬齊怒火中燒,手指著王九,大吼道:“王大人……”竟氣得說不出話來。
王九迴頭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齒道:“馬公公,我正說呢,等您宣完旨,我一定請您與各位舊同僚聚聚,怎麽,馬公公,您這是怎麽了……”
“還宣個屁啊,”馬齊怒極而笑道,“知道嗎?這次聽宣的那人便是你,你便是那與紀綱紀大人分庭抗衡的新指揮使……”
“……”
正是因為認識到戰爭於國家的重要性,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告誡後麵皇帝,無事不要隨便對鄰國動武。這些國家與我們山海相隔,偏居一隅,得到他們人民又指揮不動,得到他國土地又不足以供給,卻是何苦。他怕後世皇帝倚仗自身強大,貪一時戰功,無故殺傷人命,煞費苦心地高了十五個“不征之國”的名單,提醒後人別輕易掉入火坑。
“不爭之國”包括朝鮮、倭國、安南、占城、真臘、蘇門達剌、爪哇等國。自曆史發展來看,明太祖朱元璋此舉十分明智。
安南、占城均於不征之列。安南自明代分為南北兩部分,北方叫安南,又稱交址;南方叫占城,兩者之間互相攻伐。安南自秦漢、隋唐一直為我們國土,五代十國時獨立,成為藩屬國。
然而永樂帝朱棣並未遵從朱元璋遺訓,隻當它為廢紙。兇猛的朱棣已下定決心,意圖踏平安南,一雪前恥;但他內心所謀劃卻不僅僅是安南,為配合鄭和下西洋,兩頭並舉,以安南為中南半島的前哨,意圖造就萬邦來朝的獨此一世的大明!
此戰略意義所在,又豈是普通人能看出?世上能看出又能有幾人?
如今永樂帝朱棣已派出太監馬齊帶著近百人、被紀綱視為眼中釘的錦衣衛人員,星夜兼程至廣西雞陵關。
太監馬齊趨炎附勢,卻是一位小人。
如今侍奉於朱棣身邊的老廖豈有不知馬齊之人。馬齊離京之前,老廖不置可否地告誡他道:“你至廣西雞陵關宣旨,順便捎個口信給我那記名弟子王九,他如今已有了個女兒,家裏讓他放心,我這把老骨頭會幫他看好家。”
太監出宮,代陛下宣旨,這原本便是美差。但這老廖一提醒,馬齊一驚,這宮中三大實權太監之一的老廖的記名弟子,豈是自己可輕易招惹的對象!
一路之上舟車勞頓自不必說,越是向西,山路越是崎嶇。
二周下來,當這一隊人馬至雞陵關時,這馬齊已顛得渾身骨架都要散架了……但其餘錦衣衛的百餘人員倒還是無恙。隻是這幫家夥不知道至此所為何事,心情忐忑倒是有的。
當香案擺好、人員召集之後,太監馬齊便開始宣旨。
席下跪著廣西總兵、征南將軍韓觀、大理寺卿薛品、左右將軍黃中與呂毅及數十名廣西的文武百官。眾人盡皆官袍玉帶,隆重異常。
旨意很簡單,擢升王九為錦衣衛指揮使,正三品,負責一切藩外事宜,直接向皇帝匯報。
待得太監馬齊讀畢,命王九接旨謝恩之時,馬齊方且發現下麵跪著的卻無王九本人。馬齊認識王九,四品禦前帶刀侍衛,豈有不識之理。但此時馬齊方且發現,自己宣旨之前,並未告知宣旨予誰人。而這王九,據聞大半年前,便奉密旨外出公幹,而今出現在廣西雞陵關,確實有些匪夷所思……
但這朱棣確實也非按常理出牌之人,如今錦衣衛指揮使弄出了二人,一人主內,為紀綱;一人主外,為王九……
但這帝王心思,如何揣磨?
無人知曉這馬齊的思慮。
但席下跪著的數人四下張望了一下,發現無人接旨,再看看,那王九竟不在其列,愣了半晌……
“咳咳,”官職最大的廣西總兵韓觀無奈地道,“欽差大人,這您來之前王大人尚與我們一起品茶,但他因單輕車簡從而來,未備官服,他自己言道應無他何事,且此人未在本官轄內,所以下官亦未管他是否前來。若如此,下官馬上派人尋他前來,可否?”
馬齊環顧四周,撓了撓腦袋道:“那,那還能如何?派人去把他找來罷……”
韓觀一擺手,十數名侍衛馬上離去。
須彌便陸續有人迴報:“未見王大人。”
這次到韓觀愣住了:這九哥兒卻是去哪了?在欽差到達前,他們數人方且在一起品茶。隻是片刻這九哥兒但不翼而飛……
韓觀生氣道:“再找,找不到就甭迴來!”
這一找卻是數盅茶時間過去。
數十位官員跪得腰酸背痛,即便那韓觀亦是有點受不住。而那太監馬齊,更是不耐。他若未宣旨,交旨,尚不得入城內歇息。
如今,十數位侍衛前去尋人,未得有一人迴報,這馬齊的臉麵實在不知朝哪放。馬齊道:“待找到王九,再知會我前來宣旨……”說罷便執旨拂袖而去。
香案前的數十位官員麵麵相覷而無可奈何。
馬齊迴至欽差行轅,怒氣衝衝地執聖旨上了馬車,並將聖旨向側邊一放,便在那生氣。忽然他聽到車後一陣吵雜聲,而後麵所傳來的一個大嗓門,不用說,便是那名軍情司的千戶文章文大人。
“……我說九哥兒,你可不知道啊,最近老哥們這些人不好過啊。但來之前,聽說那新任的指揮使紀綱紀大人,竟大怒,摔了個茶杯……”
“據說陛下又任命了一個新的指揮使,與他分庭搞衡……”
“……”
馬齊一聽,一激靈,馬上下了馬車走到後麵,卻見那身著儒袍的一身俊朗的王九正在與自己所帶的百餘名錦衣衛舊同僚正聊得火熱。
馬齊怒火中燒,手指著王九,大吼道:“王大人……”竟氣得說不出話來。
王九迴頭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齒道:“馬公公,我正說呢,等您宣完旨,我一定請您與各位舊同僚聚聚,怎麽,馬公公,您這是怎麽了……”
“還宣個屁啊,”馬齊怒極而笑道,“知道嗎?這次聽宣的那人便是你,你便是那與紀綱紀大人分庭抗衡的新指揮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