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使君仗義相助,使融及城中百姓,免遭大難。”在劉備軍衝破了管亥的部隊之後,來到了城中,孔融帶著麾下,笑容滿麵出來迎接。


    “備聞得北海被圍,心急如焚,連夜八百裏而來,多有唐突,文舉兄莫怪。”劉備微笑道。


    “怎是唐突,融正欲求救於玄德矣。”孔融擺手道,一邊說一邊將劉備等人引進了大廳。


    “不知這位是?”劉備看著太史慈問道,他一來就把威武不凡的太史慈,留意上了。


    孔融一笑:“哦,此是東萊太史慈,乃真義士,如玄德兄一般,不顧危難,為救北海之厄,赴險而來。”


    “子義之名,如雷貫耳,昔日長無垠,曾與備論及天下豪傑猛士,太史子義,便在其中。”劉備看著太史慈讚道。


    長天有跟劉備談論過天下武將的事麽?這誰也不知道,不過想來自認攏絡人心和人格魅力,比不上曹劉的長天,不會在他們兩人麵前談這種事,至於太史慈,他這種天下數的過來的將領,基本上是個玩家都會知道。


    “使君過獎,慈東萊鄙人也,不敢稱豪傑。”太史慈一臉正色的搖頭道。


    劉備點頭微笑不以為意,拉攏這種頂級武將,是需要耐心和功夫的。


    “主公,城外黃巾已亂,何不趁勢殺出,以絕後患?”王修突然出聲諫議道。


    “此言不妥,玄德遠來,一路奔波勞累,正該入席飲宴,休憩一番,區區黃巾,不足數也。”孔融擺手,豪氣道。


    “黃巾賊首管亥,已為雲長所擒,敵勢已潰,不必再憂。”劉備笑道。


    眾人聞言一驚,紛紛看向了城外,孔融隨即就麵帶喜色。


    他果然看到,關雲長的親衛正押著一人往城內快速行來,被綁著的那人正是管亥。


    唯有兩人麵帶異色,太史慈看了看管亥,又看向了二爺那把基本上砍中就死,碰著就傷的厚重大刀。


    另一邊的孫邵則看著管亥的臉色,若有所思。


    “哈哈哈,有此等英雄相助,玄德何愁大事不成。”孔融大笑道。


    “備所願者,唯四海升平,百姓安樂耳,奈何力有不及,得關張二位賢弟,確乃備之大幸。”劉備笑道。


    “雲長,賊首既已擒獲,何必帶來,斬了便是。”劉備對著關羽說道。


    被小兵押著的管亥一聽,大驚失色,不過還沒等他開口,劉備身邊的田豐躬身道:“主公,管亥雖惡,卻還有用處,此番黃巾賊兵,人數眾多,其間多有良善百姓,迫於無奈,才從賊反亂,管亥與青州黃巾,多有威望,不若留其將功折罪,招撫潰軍良民,也好穩定州事,再者即便殺了一個管亥,隻怕明日又有第二個管亥,若是如此,北海勢必永無寧日。”


    一邊的孔融聽後,覺得大有道理,萬一這劉備走了,黃巾又來呢?還不如將這管亥留著,招安賊兵,這樣他的位置才坐的安穩,於是孔融立刻說道:“元晧之言甚是,這管亥還是不殺的好。”


    劉備則皺了皺眉頭,看了看驚慌失措的管亥,又看了看田豐,道:“也罷,此事便交於元晧,雲長輔之,務必使亂匪,不敢再犯北海。”


    “諾!”關、田兩人,齊聲道。


    “劉公,青州地界,我也有人手,招撫一事,可以出些力氣。”劉備另一邊的破碎流年說到。


    “嗯,那便有勞了。”劉備點點頭。


    是夜,孔融府邸的酒宴完畢之後,孫邵委婉拒絕了劉備拉他長談的意思,一路迴到府邸,沒多久他又出了府,來到了太史慈的暫時住所。


    這兩人是舊識,曾經同過事,又同樣受到劉繇的拉攏,因此見麵之後,並沒有太多的客套。


    “子義,你觀今日事,如何?”孫邵開口問道。


    “確有不妥,劉備所來時機,未免太巧,某原以為,此人或與管亥有所勾連,隻是適才我觀劉備,欲殺管亥之意,絕非虛假,故有不解。”太史慈皺眉說道,他當時的的確確能感受到,劉備對管亥的殺意。


    “此人欲殺管亥許是真的,然勾連之事,隻怕亦是真。”孫邵十分肯定的說到。


    “何以見得?”太史慈好奇了。


    “關雲長威名在外,更有異人奉之為武聖,曆經異族之戰,早已天下知名,管亥何故與其獨鬥?此人能統十數萬黃巾,豈是不自量之人?在那關羽刀下,除去呂布之外,隻有亡魂,安有生者?君言劉備來援,未免太巧,此正是見機行事也。劉備欲殺管亥是真,若非滅口,便是其手下,瞞主行事,勾連管亥,故有此番北海之圍也!”孫邵低聲對太史慈說道。


    “以君之言,劉備意在北海?”太史慈皺眉道,如果對方準備殺了孔融,那麽他勢必和劉備對上,畢竟孔融一直在照顧他的母親,這情份,太史慈不能不報,他需要想個對策才行,當然照顧他母親的,並不止孔融一個。


    “北海雖富,尚不及平原,劉備誌在徐州!”孫邵道。


    “那孔北海,可有性命之危?”太史慈比較關注這一點。


    “劉備既來救,又豈會殺文舉,奪北海,此舉無益。文舉與陶謙相善,此番曹操征伐徐州,陶謙新敗無力抵擋,必來求援,劉備定是為此而來。”孫邵對著太史慈說道。


    “嗯,那便好。”太史慈聽後放下了心,徐州他不關心,但是他擔心孔融的安危,要是劉備真對北海有圖謀,他勢必要和關張二將,有一番龍爭虎鬥,到那時要保下孔融,隻怕難如登天,這倆任何一個都不比他弱,他要勝隻能靠箭術取勝,但自己恐怕很難有拉開距離的機會,畢竟對方麾下還有虎狼之師,他卻是孤家寡人。


    “子義,今後作何打算?”孫邵道。


    “北海之圍既解,某需迴黃縣,侍奉老母南下,投靠右將軍!慈在遼東之時,長公夫人對家母照料,更甚北海,此皆長公授意,大恩不能不報。”太史慈道。


    “君莫非未得劉正禮書信?”孫邵問到。


    太史慈皺了皺眉,劉繇的招攬信他當然是得到了,隻不過有些猶豫罷了,再加上孔融和長天的情誼,他也不能不考慮在其中。


    “既有書信,何不隨我投劉公?以某觀之,將軍與右將軍麾下,未必得展長才也。”孫邵淡淡道。


    “此話又何以見得?”太史慈隨即反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虛擬三國之品評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就一洋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就一洋蔥並收藏虛擬三國之品評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