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大營,各路漢軍諸侯都集中在袁紹的中軍大帳中,不少人都麵帶憂色,不為其他隻因為,敵方的兵力又增加了,幽州的烏桓鮮卑已經正式加入了冀州戰場,給聯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大家有些想不通這麽多的敵人是哪裏來的?又為什麽會不約而同的集合在一起,這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雖然劉備和公孫瓚也趕到了冀州,但是並不會對形勢有太大的改觀,這是眾人的例行會議隻為商討大事,因為事關國家民族大義,倒也沒了討董的時候天天飲宴的場麵。


    “異族竟猖獗至斯,短短時間糾合近百萬大軍,齊攻我大漢,可恨之極!”近幾日損失頗大的孔融恨恨道。


    這個孔融雖然自命清高,但這種時候本心之中的民族大義,也還是有的,隻是裏麵抱怨的成分還是多了一點,事實上曆史上的衍聖公,名聲其實都不咋地,孔融是其中名頭比較大的一個。


    袁紹瞥了他一眼沒說話,他是來討論製敵之策的,不是來聽抱怨的。


    “賊寇猖獗,力敵非為智舉,未知諸公可有破敵良策教我?”袁紹對諸人說道,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說這種話了,他姿態確實放得足夠低,然而在這種大混戰的戰場上,能夠施行的謀劃並不太多。


    這時一旁一直在思索的曹操,緩緩抬頭看向眾人道:“吾見異人之中,隊伍齊整者,抗衡異族頗有方法,依我之見不如於軍中,另置一隊,專納異人,若能雙方合力,或能戰而勝之,須知合則兩利,此番正是啟用異人之時。”


    在現在這種敵情不明的情況下,不去思索什麽不著邊際的所謂良策,轉而去考慮如何能夠更有效率的對抗敵人,才是更明智的舉動,曹老板也正是這麽做的。


    “不可,異人如何能信?異人何嚐不是異族,說不得和那匈奴有所勾連,亦未可知。”陶謙立刻反駁道,他是絕對不希望,異人爬上來的,其他諸侯也未必,沒有這樣的心思。


    陶謙這次也同樣來了,他雖然不太願意過來,但是懾於袁紹等多方的壓力,並且得知長天也將出發後,他也算出兵了。陶謙實在是擔心自己出兵之後,長天會從後麵襲擊他的老窩,當然這是陶謙的小人之心而已,長天不可能會在眾人齊心抵抗侵略的時刻,出兵打徐州,這是最不智的舉動,隻會平白惹來罵名,以及讓其他諸侯產生強烈的敵意,所以沒什麽人會在這時候攻打別人。


    也所以劉表才會在袁術北上之後,也同樣出兵北上,這也是博得名聲的一種方法,讓天下人知道,他劉表在大義麵前是絕對不含糊的。


    曹操看了陶謙一眼,沒有說話,本來沒有這次外族之事,等他平複兗州周邊之後,徐州便是曹操的目標,他之前一直在對王匡虎視眈眈,而且曹老板有個不錯的討伐王匡的借口。


    胡毋班的赴死之路在河內就終止了,袁紹不想見此人直接讓王匡殺了胡毋班和王瑰,胡毋班是王匡的妹夫,但是王匡因為袁紹的命令還是下了死手,於是胡毋班的家族親眷投靠了曹老板,希望曹操為他們報仇,如果不是外族的事,隻怕曹操此刻已經身處河內郡的戰場上了。


    王匡雖然也是袁紹的人,但是因為王匡所在的河內郡與曹操相鄰,而曹老板內心其實早就把袁紹當作的敵人,隻不過麵上從未表露過,隻有袁紹自大的以為能夠憑借自己的器量折服曹老板這個小弟。


    也因此這個近在咫尺的王匡,自然也就被曹老板視為了眼中釘、肉中刺,為了匡扶社稷,這個王匡是必須死的,胡毋班的親屬前來投效,不過讓他多了個能夠更好地,搪塞袁紹的借口罷了。


    “異人之中,並非無有豪傑之士,以某度之那右將軍長天,便可稱英雄。”突然一道聲音傳了出來。


    眾人看去正是他一直不太說話的劉磐,長天和劉表是天然的盟友,因此劉磐會向著長天,也不是沒有道理。


    “嗤,他長無垠是英雄,那我等豈非都是蓋世豪雄邪?”袁術在一旁,發出不屑的聲音。


    “汝小小年紀,見薄識短,何敢妄言英雄二字。”陶謙同樣出聲嘲諷。


    劉磐聞言怒道:“吾奉荊州牧之命而來,乃是為國抗敵,爾何敢出言譏諷,莫非汝欲與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為敵邪?”


    劉磐是代表劉表而來,嘲諷他就是嘲諷劉表,他絕對不可以坐視不理,不然這裏將徹底沒有自己的位置。


    眾人聞言反倒不快的看了眼陶謙,現在正是齊心協力的時候,你特麽嘲笑人家年紀小見識短,是什麽意思?難道你陶謙把荊州兵承擔的敵方壓力,一肩挑了?


    劉磐身後坐著的黃忠,瞬間雙眼睨視陶謙,眼中冷色讓人心寒,似乎整個大帳的溫度都下降了幾度。


    “好了!大敵當前,豈能內亂,你二人莫非欲坐視韃虜,荼毒華夏不成?此事到此為止,再有妄言非議者,休怪袁某無情!”袁紹此刻不得不出來收場,他還用眼睛狠狠的掃了一下袁術,那意思就是好好管管你的人。


    袁術對袁紹的視線,根本不屑一顧,事實上袁術對有些事有自己獨到的看法,這個陶謙跟他更多的是屬於盟友,而從屬的成分並不大,如果涉及到較大的利益和危險,這老家夥一準把自己賣了。袁術不是傻子,這點還是心知肚明的。


    不得不說袁術的眼光不錯,曆史上的袁術和陶謙在後來很快產生了分歧,這一點從陶謙被曹老板猛攻,隻向公孫瓚求援,而沒有想袁術求援,以及袁術自稱徐州伯這點上,也能看出來。


    在《呂範傳》中也有寫道“時太妃在江都,策遣範迎之,陶謙謂範為袁氏覘候,諷縣考掠範,範親客健兒篡取以歸。”


    這話是說,當時孫策的老娘吳國太在江都,孫策派遣呂範去迎接迴來,但是陶謙認為這呂範是袁術派過來,偵查敵情的斥候,於是下令縣令拷問呂範,結果被呂範手下的家仆健兒救了出來。由此可見當時的袁術,自己都有取徐州的意思,兩人的關係自然不會好了。


    袁術的地盤在當時是最大的,囊括了揚州、豫州,和一部分荊州以及徐州,再加上本身實力十分強勁,這也是他敢於僭號的原因所在。


    隻不過後來孫策背叛了袁術,而且由於袁術任命的一些太守大都是孫氏姻親,這使得孫策的背叛簡直如魚得水,狠狠的在袁術背後插了一刀同時,也將整個江南掌握在自己手裏,這也是袁術急劇走向衰亡的最大最根本的原因,。


    “啟稟將軍,右將軍長天已到營外!”在就眾人愁眉不展的時候,從大帳之外跑進來一個傳令兵大聲說道。


    “哈哈,無垠來了,諸君隨我往迎之。”袁紹大喜,這時候多一份助力就好一份,更別說長天的部隊向來以善戰聞名。


    “何敢勞煩諸公遠迎,長某來了。”大帳外傳來長天的聲音,隨後之間他帶著不少人踏進了大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虛擬三國之品評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就一洋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就一洋蔥並收藏虛擬三國之品評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