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頭衣冠端正,精神矍鑠,到門口脫鞋解劍,以最標準的姿態,一絲不苟的進入了朝堂之上,雙眼炯炯有神,毫不斜視,對著天子行大禮,整個人看起來,那種精氣神,簡直大氣蓬勃,正義凜然,完全沒有任何大難臨頭、死之將至的樣子。
“老臣趙謙,拜見天子。”老頭朗聲說道。
“趙卿無須多禮。”劉協看到了老頭,臉上有了些笑容。
跟著趙謙的伍孚也隨之見禮。這伍孚是趙謙在自家門口碰上的,對於現在這種情形,還有人願意來見他,老頭有些受寵若驚,對這伍孚也心懷感激,才有了現在兩人一同上殿的事情。
賈詡有些詫異的看了看伍孚,然後又瞄了瞄,因官位低微而排在末尾,並且從頭到尾一直麵無表情的荀攸,賈詡皺了皺眉頭不知在想什麽。
“老兒為何晚來?”董卓的粗狂的聲音,冷不丁的從左側最上首,冒了出來。
眾人紛紛一驚,齊齊看向了趙謙。
胖子和趙謙的矛盾,雖然是胡毋班四人謀劃的,但主要還是,趙老頭強硬得砍了那侍子的緣由在內。
“老夫年長你十數載,你能晚得,老夫為何不能?”趙謙瞥了胖子一眼,直接頂了迴去。
至於老頭為什麽來晚,不是去準備什麽後手,殺董之類的,而是正正式式的沐浴、更衣、熏香、祭拜,等等一係列的禮數全部周到之後,才坐車出發來到了皇宮,老頭已經做好了,死得準備,平時他都不怵董卓,何況今時今日。
“你!”董胖子第一次在人前吃癟,氣得胡須直豎,胸口起伏不定。
百官驚訝的看了看趙謙,再看了看氣得喘粗氣的董胖子,這種情況還真是頭一次看到,罵董卓,這在大半年之前那是常有的事,也就最近看不到了,因為敢罵的不是被砍死了,就是被趕出了長安迴了老家,剩下得這些不是老奸巨猾,就是阿諛奉承之輩,剛正不阿的幾乎少的可憐,而老趙頭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就連蔡邕,在董胖子不納他忠言的時候,也隻是暗自歎息,不想跟對方辯駁。
而董胖子吃癟是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事情,他要麽殺人,要麽怒罵,趙溫擔憂的看了看趙謙,自己這老哥就是這脾氣。
另一邊的胡毋班三人,則暗自興奮,心中不停的嘀咕著“殺了他,殺了這老兒!”,其中尤其以與趙謙有仇的王瑰,最為激動,就差喊出來了。
“哼!”董胖子冷哼了一聲,幹脆把眼睛一閉,根本不想看見這老東西。
這舉動惹得百官驚訝不已,這胖子竟然沒發飆?
隻有闞澤心中了然,他承認之前是小看了董卓的器量,此人不是傳聞中的隻有暴虐無道,暴虐也好,無道也罷,但這都掩蓋不了董卓,言出必行的本質,這是為上者必須有的也是最基礎的東西。說話不算數,誰還為你效力,這顯然不可能。所以自己的主公與董卓交情好,絕不是沒有原因的。
趙謙見董卓不發作,他也懶得針對這死胖子,轉而對黃琬說道:“黃太尉,天子詔令,為何不遵?”
老頭準備在死前,為長天最後再爭取一些權益,這是他現在能為他看好的小子做得,唯一的事情了。
“我等非不遵旨意,隻是天子年幼,恐為歹人蒙蔽,釀成大錯,悔之不及。”黃琬皺著眉頭看向趙謙。
趙謙聽後搖了搖頭,語重心長的說道:“非常時,當行非常事,今海內蜂起,漢室鼎沸,陛下年幼,獨力難支,故有內納忠良,外結強援之舉,此世之常理,人之常情也。右將軍長天,起於微末,討黃巾時,老夫就與其相識,知其非常人也,言行必果,忠直之士,更兼領兵有方,東征西討,功勳昭彰,故有先帝托孤之忠,又有酸棗斥賊之義,此等重情重義之輩,舉世罕見,能助天子靖平四海者,非其莫屬。時值亂世,我等更該上下一心,報效國家,何反自亂乎?”
“祖宗家法,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黃琬聽出趙謙的語氣中的真誠,隻是心裏並不認可,於是搬出了劉邦的白馬之盟。
“皇叔乃是認親,豈與封王同哉?如今我大漢風雨飄搖,民不聊生,守法之人,反遭不法之人欺淩,何也?無力震懾宵小耳。右將軍於江南,勵精圖治,奮發自強,百姓安居,萬民稱頌,兵甲足備,戰將勇武,此正可以為強援,使宵小不敢作亂也。”趙謙說道。
不少人低頭思索,不過同意趙謙話的人並不多。
正在黃琬還想說的時候,董卓打斷了他。
“好了!此事無需再議,聖上下詔,誰敢不從?”
董卓不是在幫趙謙,而是實在不想見到這趙老兒,更不想聽到他說話,他準備走了。
“陛下,召集臣等來此,還有何事?若是無事,老臣要告退了。”董卓坐在椅子上,大大咧咧的直接問劉協。
蔣幹通過之前與闞澤的交流,知道這事已經妥了,已經不需要劉協下旨了,而多次一舉說不定,還會觸怒董卓,到時候適得其反,弄巧成拙,倒不是好事。
於是他開始目視劉協,並且輕輕搖頭,希望劉協不要節外生枝。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如蔣幹所料,劉協根本沒看他,或是看到了,卻隻當沒看到。
此時小劉協的心裏很異常激動,這個平時寡言少語的趙謙,竟然如此果決剛正,不懼兇險。
這是一個,可以明著對抗董卓的人!他竟然敢做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他的膽子竟然這麽大!而且他還是忠良之後!最重要的是,他站在自己這邊的!
劉協,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趙謙的剛直不阿,讓他看到了,這一年多朝不保夕的日子裏,從未看到過的,依靠!
一個十歲的孩子,整天卻過著膽戰心驚的日子,身邊沒有真正的依靠,向馬日磾、黃琬等人,雖然不錯,但是自己從來未見過,他們和董卓這麽硬碰硬,甚至都不把對方放在眼裏。
劉協覺得,趙謙是個英雄,是自己的救星,遠在江南的長天,救不了自己,但是這個老人家肯定能!
劉協的心中,自然而然的,並且不可控製的,生出了一道,他這一年多來,一直無比渴望的,孺慕之情!
他已經決定,要依靠對方,但是依靠不應是單方麵的,這一點經曆頗多的小劉協,心中早已熟知,所以自己應該幫他一把!
蔣幹看道劉協的神色,心中焦急萬分,但是卻不能隨便插言,殺人不眨眼的當朝太師在詢問天子,絕不是誰都能插嘴的。
劉協坐直了身子,挺起瘦弱的胸膛,鼓足了算是這輩子活到現在,最大的勇氣,對董卓說道:“太師,朕聽聞那車師國侍子,作惡多端,已被趙卿正法,朕聽聞此事後,頓覺大為快意,我大漢少的就是像趙卿這樣的賢良。朕欲下詔,以彰其功,太師以為如何?”
蔣幹和闞澤兩人一聽,紛紛暗唿不好,這是要壞事,怎麽能這麽問,這是在逼董卓啊。
果然,董卓聽後,雙眼兇光直射,把頭轉向了劉協,兩隻眼睛瞪得老大,一言不發,死死的看著小皇帝。
那表情,要多嚇人有多嚇人。
“老臣趙謙,拜見天子。”老頭朗聲說道。
“趙卿無須多禮。”劉協看到了老頭,臉上有了些笑容。
跟著趙謙的伍孚也隨之見禮。這伍孚是趙謙在自家門口碰上的,對於現在這種情形,還有人願意來見他,老頭有些受寵若驚,對這伍孚也心懷感激,才有了現在兩人一同上殿的事情。
賈詡有些詫異的看了看伍孚,然後又瞄了瞄,因官位低微而排在末尾,並且從頭到尾一直麵無表情的荀攸,賈詡皺了皺眉頭不知在想什麽。
“老兒為何晚來?”董卓的粗狂的聲音,冷不丁的從左側最上首,冒了出來。
眾人紛紛一驚,齊齊看向了趙謙。
胖子和趙謙的矛盾,雖然是胡毋班四人謀劃的,但主要還是,趙老頭強硬得砍了那侍子的緣由在內。
“老夫年長你十數載,你能晚得,老夫為何不能?”趙謙瞥了胖子一眼,直接頂了迴去。
至於老頭為什麽來晚,不是去準備什麽後手,殺董之類的,而是正正式式的沐浴、更衣、熏香、祭拜,等等一係列的禮數全部周到之後,才坐車出發來到了皇宮,老頭已經做好了,死得準備,平時他都不怵董卓,何況今時今日。
“你!”董胖子第一次在人前吃癟,氣得胡須直豎,胸口起伏不定。
百官驚訝的看了看趙謙,再看了看氣得喘粗氣的董胖子,這種情況還真是頭一次看到,罵董卓,這在大半年之前那是常有的事,也就最近看不到了,因為敢罵的不是被砍死了,就是被趕出了長安迴了老家,剩下得這些不是老奸巨猾,就是阿諛奉承之輩,剛正不阿的幾乎少的可憐,而老趙頭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就連蔡邕,在董胖子不納他忠言的時候,也隻是暗自歎息,不想跟對方辯駁。
而董胖子吃癟是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事情,他要麽殺人,要麽怒罵,趙溫擔憂的看了看趙謙,自己這老哥就是這脾氣。
另一邊的胡毋班三人,則暗自興奮,心中不停的嘀咕著“殺了他,殺了這老兒!”,其中尤其以與趙謙有仇的王瑰,最為激動,就差喊出來了。
“哼!”董胖子冷哼了一聲,幹脆把眼睛一閉,根本不想看見這老東西。
這舉動惹得百官驚訝不已,這胖子竟然沒發飆?
隻有闞澤心中了然,他承認之前是小看了董卓的器量,此人不是傳聞中的隻有暴虐無道,暴虐也好,無道也罷,但這都掩蓋不了董卓,言出必行的本質,這是為上者必須有的也是最基礎的東西。說話不算數,誰還為你效力,這顯然不可能。所以自己的主公與董卓交情好,絕不是沒有原因的。
趙謙見董卓不發作,他也懶得針對這死胖子,轉而對黃琬說道:“黃太尉,天子詔令,為何不遵?”
老頭準備在死前,為長天最後再爭取一些權益,這是他現在能為他看好的小子做得,唯一的事情了。
“我等非不遵旨意,隻是天子年幼,恐為歹人蒙蔽,釀成大錯,悔之不及。”黃琬皺著眉頭看向趙謙。
趙謙聽後搖了搖頭,語重心長的說道:“非常時,當行非常事,今海內蜂起,漢室鼎沸,陛下年幼,獨力難支,故有內納忠良,外結強援之舉,此世之常理,人之常情也。右將軍長天,起於微末,討黃巾時,老夫就與其相識,知其非常人也,言行必果,忠直之士,更兼領兵有方,東征西討,功勳昭彰,故有先帝托孤之忠,又有酸棗斥賊之義,此等重情重義之輩,舉世罕見,能助天子靖平四海者,非其莫屬。時值亂世,我等更該上下一心,報效國家,何反自亂乎?”
“祖宗家法,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黃琬聽出趙謙的語氣中的真誠,隻是心裏並不認可,於是搬出了劉邦的白馬之盟。
“皇叔乃是認親,豈與封王同哉?如今我大漢風雨飄搖,民不聊生,守法之人,反遭不法之人欺淩,何也?無力震懾宵小耳。右將軍於江南,勵精圖治,奮發自強,百姓安居,萬民稱頌,兵甲足備,戰將勇武,此正可以為強援,使宵小不敢作亂也。”趙謙說道。
不少人低頭思索,不過同意趙謙話的人並不多。
正在黃琬還想說的時候,董卓打斷了他。
“好了!此事無需再議,聖上下詔,誰敢不從?”
董卓不是在幫趙謙,而是實在不想見到這趙老兒,更不想聽到他說話,他準備走了。
“陛下,召集臣等來此,還有何事?若是無事,老臣要告退了。”董卓坐在椅子上,大大咧咧的直接問劉協。
蔣幹通過之前與闞澤的交流,知道這事已經妥了,已經不需要劉協下旨了,而多次一舉說不定,還會觸怒董卓,到時候適得其反,弄巧成拙,倒不是好事。
於是他開始目視劉協,並且輕輕搖頭,希望劉協不要節外生枝。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如蔣幹所料,劉協根本沒看他,或是看到了,卻隻當沒看到。
此時小劉協的心裏很異常激動,這個平時寡言少語的趙謙,竟然如此果決剛正,不懼兇險。
這是一個,可以明著對抗董卓的人!他竟然敢做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他的膽子竟然這麽大!而且他還是忠良之後!最重要的是,他站在自己這邊的!
劉協,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趙謙的剛直不阿,讓他看到了,這一年多朝不保夕的日子裏,從未看到過的,依靠!
一個十歲的孩子,整天卻過著膽戰心驚的日子,身邊沒有真正的依靠,向馬日磾、黃琬等人,雖然不錯,但是自己從來未見過,他們和董卓這麽硬碰硬,甚至都不把對方放在眼裏。
劉協覺得,趙謙是個英雄,是自己的救星,遠在江南的長天,救不了自己,但是這個老人家肯定能!
劉協的心中,自然而然的,並且不可控製的,生出了一道,他這一年多來,一直無比渴望的,孺慕之情!
他已經決定,要依靠對方,但是依靠不應是單方麵的,這一點經曆頗多的小劉協,心中早已熟知,所以自己應該幫他一把!
蔣幹看道劉協的神色,心中焦急萬分,但是卻不能隨便插言,殺人不眨眼的當朝太師在詢問天子,絕不是誰都能插嘴的。
劉協坐直了身子,挺起瘦弱的胸膛,鼓足了算是這輩子活到現在,最大的勇氣,對董卓說道:“太師,朕聽聞那車師國侍子,作惡多端,已被趙卿正法,朕聽聞此事後,頓覺大為快意,我大漢少的就是像趙卿這樣的賢良。朕欲下詔,以彰其功,太師以為如何?”
蔣幹和闞澤兩人一聽,紛紛暗唿不好,這是要壞事,怎麽能這麽問,這是在逼董卓啊。
果然,董卓聽後,雙眼兇光直射,把頭轉向了劉協,兩隻眼睛瞪得老大,一言不發,死死的看著小皇帝。
那表情,要多嚇人有多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