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太師。”李儒三步並作兩步快速走了進來。
董卓這幾日,相國也做膩了,於是又換了個,坐上了太師。
如果是相國是最大的官的話,那麽太師就是超然物外了,就算皇帝要讓太師做事,也得恭敬的說個請字,而不像對官員那樣的吩咐,當然這是按古禮來說的,董卓此舉是自比薑太公和聞太師。
“何事?”董卓正坐在書房,仔細的看著一封書信,麵色全無表情,隻是眼神十分深邃,神色全無平常的粗枝大葉。
“長天與曹操二人率領部曲,挾持弘農王離開了洛陽。依屬下之見,此二人想必是要另立朝廷,與太師抗禮。”李儒湊到書桌前對董卓小聲匯報。
“哦?何以見得?”董卓沒有抬頭,繼續看著書信,隨口問道。
“曹操此人胸懷天下,大氣非凡,素有英雄之誌。而長天更是異人魁首,行事無所顧忌。此二人若是在洛陽為官還好,一旦離開洛陽,不啻於縱虎歸山,遺患無窮。將如蛟龍入海,必卷潮而迴。若此二人合力,則太師的江山社稷永無寧日。再者那日在殿上,長天曾對弘農有言,男兒丈夫,當流血不流淚!此語正是要讓弘農王對太師心懷恨意,足見其心當誅!”
董卓聽後仍然坐在那裏,沒有說話。
一直在等董卓迴複的李儒,偷偷抬頭看了看董卓,見他沒有反應,眉頭一皺再次說道。
“相國,以屬下之見,當派大軍追擊,剿滅二人,更可以將弘農王除滅,將此責推與長曹,對外隻言二賊叛逆,挾持弘農,意在謀反,太師派兵平叛,二賊禽困覆車,逼死劉辯。而太師則是扶危社稷的忠良。”李儒再次說道。
董卓終於抬眼,看了看李儒,說:“被先帝封為漢室忠良,受先帝托孤的無垠是奸邪,廢立漢帝的老夫是賢良?汝覺得此話誰人會信?”
“這。。”李儒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這何須人信,無非是大義名分罷了,再說誰贏了誰就是對的,董卓不可能不懂這些啊?
“老夫在西涼時,隻求安居一隅,據守自保。現今到了洛陽,倒也迴想起了少時亦曾有過的雄心壯誌。”董卓說到這裏笑了笑。
“那,太師,要不要追?”李儒試探著問道。
“你說呢?”董卓看向李儒。
“當傾力誅除二人!”李儒厲聲道。
董卓平靜的看著李儒,不過這次李儒沒有退縮,反而和董卓對視了幾眼,良久之後董卓微微點頭,揮手說“嗯,去吧。”
“諾!”李儒大喜過望,轉身便走。
“慢。”董卓又緩聲說道。
李儒迴身看向董卓,有些不解。
董卓再次看向了手中的書信,臉上還有些微笑,而這封信正是長天寫來的。
“董公大鑒。自討黃巾以來,多蒙董公厚愛,恩寵有加,無日或忘。小子常想,日後定要挾萬千大勢,以無敵之姿,立於董公身側,助公欺行霸市,無人敢惹,便是縱橫天下,亦無不可。謹以此報答公之厚恩。
然,天下之事,不得盡如人願。董公自有稱雄意,長天亦負爭霸心。再者,先帝托孤於長天,某自問雖無才德,卻非食言而肥之人,此長天所以力保弘農周全也。弘農若久居洛陽,必為董公麾下所趁,今當助其遠離京畿,謀得一世平安。
事與願違,實乃勢之所趨,非人力可奪,此長天於西涼所以答董公之“會”也。
亂世將至,群雄並起。以長天度之,天下英雄,止於三人,天下第一,首推董公,其次孟德,再次玄德,餘者碌碌,不值一提,若能與當世英雄對決疆場,實乃長天生平之一大快事也!
董公,長天走了。今日一別,他日,必於沙場再見!待得那時,長天必傾全力,與董公決一勝負!
請董公恕長天不告而別,非是不願,實是不能,望公,見諒。”
董卓再次看完一遍後,久默不語,一邊的李儒卻等得心焦,正待開口催促時,董卓發話了。
“洛陽城中,皇親國戚甚多,坐擁財寶無數,而我大漢卻遍地餓殍,此乃為富不仁也。著令李傕,不避高下,查抄洛中貴戚、室第,罰沒家產,以充軍資。令樊稠鎮守洛陽各門,非老夫之令,不得出入。再傳令迴西涼,令牛輔、郭汜、張濟等將,率我西涼精兵、鐵騎,趕赴洛陽。老夫,要與天下英雄,一較高下!”董卓麵色肅然,沉聲說道,此時的董卓,氣鎮山河,吞天噬地,目空四海,不可一世。
李儒眉頭緊皺,如此一來,能夠追擊長天和曹操二人的,就隻剩下呂布了。
不過也夠了,呂布驍勇無敵,應當能拿下這兩人。
想到此處,李儒抱拳領命而出,心中十分激動,隻要滅殺了這兩個家夥,天下餘者,皆平庸之輩,不足為懼,董卓定然可以掌權天下,自己的抱負也必將能夠盡情施展,憑自己的能耐,一定能帶來一片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最重要的是,天下寒門,會有出頭之日。
一定要對呂布好好叮囑一番,絕對不能放過這二個禍害。
李儒離開之後,董卓仍然坐在太師椅上,平視前方,良久之後,麵帶笑容的自言自語道:“原來在無垠眼裏,老夫也是天下英雄。嗬嗬嗬嗬,哈哈哈哈哈。”
隨著董卓的大笑之聲迴蕩在殿宇之間,整個皇宮的空氣仿佛都變重了,灰蒙蒙的天空竟也讓人有了壓抑之感,隨後整個洛陽上空刮起一陣大風,衝淡了壓抑,卻帶來了緊張和戰栗,當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董卓令下,三軍皆動,呂布率軍東出洛陽,追擊曹操和長天,樊稠守住了洛陽城門,不讓放過一個。而李傕則開始挨家挨戶的查抄,洛陽城內的富庶之家,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豪門大族,一時之間,整個洛陽,哭聲一片,死傷者極多。
洛陽外。
長天與曹操已經離開洛陽,大概有了半天的時間,但是這些路程對於董卓的追兵來說,作用並不大。
如果不想辦法,很容易就會被追上。
“公台,你看此番我等如何脫身?”長天問道。
“想必洛陽諸將,皆會以為主公與曹大人,不是東歸便是南下,我等不若北渡黃河,再借道南下,可保無虞。”陳宮略一思索後說到。
“嗯,此法,甚合吾意。”曹操聽後也點頭道。
“那我們就北上。”長天見兩人都同意,立刻下了決定。
“無垠且慢,還需遣派兩路輕騎,一路往東,一路往南,以虛實之道詐之,可添勝算。”曹操隨後立刻補充。
“好。”
長天隨後,派了自己的兩名宿衛,各帶兩百輕騎,分東南而去,一路偽造大軍遷徙的假象,讓敵人不知道該追哪一路好。
至於此後這四百人,幹什麽自己就不管了,打家劫舍還是占山為王,隨他們高興,隻等討董的時候,再集結了。
長天和曹操自領軍隊一路北上,渡黃河,躲避追兵。
有過了大概一個時辰,黃河渡口,還有一段路程,不過也不算遠了。
忽然聽到身後喊殺聲傳來,長天急忙迴頭看去,隻見將近五千步卒快速的追趕而來,領兵之人正是高順。
這五千士卒士氣昂揚,一看就是精銳之兵,其中還有不到千人,更是威勢無比,渾身散發著殺意。
長天正皺眉間,突然有人說道。
“主公等先走,由末將斷後!”
長天一看,請命的是麴義,他雙眼鬥誌熊熊,想要與對麵的高手,見個雌雄。
“好!你去。切記一點,命是最重要的,我要你活著迴來!”
“主公放心,末將的命,隻憑此人,還拿不走。”
麴義帶著人,留了下來,列陣待敵。
高順見此,同樣擺開了陣勢,開始推進。
他看到麴義的軍勢之後,微微皺眉,開口問道:“汝是何人?”
“我乃右將軍麾下大將,平原麴義,特來取爾首級!”
高順也不答話,知道此人不是易與之輩,直接喊道:“奉陛下之命,討伐賊黨!將士們,隨我殺敵!”
麴義雙眼一瞪,毫不示弱,也大聲吼道:“殺!”
在兩軍廝殺之前,高順的隊伍中,早有人被派迴。
“速速迴去告知君侯,逆賊想要北渡黃河,請其立刻召迴兩路追兵,前來擊敵!”
董卓這幾日,相國也做膩了,於是又換了個,坐上了太師。
如果是相國是最大的官的話,那麽太師就是超然物外了,就算皇帝要讓太師做事,也得恭敬的說個請字,而不像對官員那樣的吩咐,當然這是按古禮來說的,董卓此舉是自比薑太公和聞太師。
“何事?”董卓正坐在書房,仔細的看著一封書信,麵色全無表情,隻是眼神十分深邃,神色全無平常的粗枝大葉。
“長天與曹操二人率領部曲,挾持弘農王離開了洛陽。依屬下之見,此二人想必是要另立朝廷,與太師抗禮。”李儒湊到書桌前對董卓小聲匯報。
“哦?何以見得?”董卓沒有抬頭,繼續看著書信,隨口問道。
“曹操此人胸懷天下,大氣非凡,素有英雄之誌。而長天更是異人魁首,行事無所顧忌。此二人若是在洛陽為官還好,一旦離開洛陽,不啻於縱虎歸山,遺患無窮。將如蛟龍入海,必卷潮而迴。若此二人合力,則太師的江山社稷永無寧日。再者那日在殿上,長天曾對弘農有言,男兒丈夫,當流血不流淚!此語正是要讓弘農王對太師心懷恨意,足見其心當誅!”
董卓聽後仍然坐在那裏,沒有說話。
一直在等董卓迴複的李儒,偷偷抬頭看了看董卓,見他沒有反應,眉頭一皺再次說道。
“相國,以屬下之見,當派大軍追擊,剿滅二人,更可以將弘農王除滅,將此責推與長曹,對外隻言二賊叛逆,挾持弘農,意在謀反,太師派兵平叛,二賊禽困覆車,逼死劉辯。而太師則是扶危社稷的忠良。”李儒再次說道。
董卓終於抬眼,看了看李儒,說:“被先帝封為漢室忠良,受先帝托孤的無垠是奸邪,廢立漢帝的老夫是賢良?汝覺得此話誰人會信?”
“這。。”李儒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這何須人信,無非是大義名分罷了,再說誰贏了誰就是對的,董卓不可能不懂這些啊?
“老夫在西涼時,隻求安居一隅,據守自保。現今到了洛陽,倒也迴想起了少時亦曾有過的雄心壯誌。”董卓說到這裏笑了笑。
“那,太師,要不要追?”李儒試探著問道。
“你說呢?”董卓看向李儒。
“當傾力誅除二人!”李儒厲聲道。
董卓平靜的看著李儒,不過這次李儒沒有退縮,反而和董卓對視了幾眼,良久之後董卓微微點頭,揮手說“嗯,去吧。”
“諾!”李儒大喜過望,轉身便走。
“慢。”董卓又緩聲說道。
李儒迴身看向董卓,有些不解。
董卓再次看向了手中的書信,臉上還有些微笑,而這封信正是長天寫來的。
“董公大鑒。自討黃巾以來,多蒙董公厚愛,恩寵有加,無日或忘。小子常想,日後定要挾萬千大勢,以無敵之姿,立於董公身側,助公欺行霸市,無人敢惹,便是縱橫天下,亦無不可。謹以此報答公之厚恩。
然,天下之事,不得盡如人願。董公自有稱雄意,長天亦負爭霸心。再者,先帝托孤於長天,某自問雖無才德,卻非食言而肥之人,此長天所以力保弘農周全也。弘農若久居洛陽,必為董公麾下所趁,今當助其遠離京畿,謀得一世平安。
事與願違,實乃勢之所趨,非人力可奪,此長天於西涼所以答董公之“會”也。
亂世將至,群雄並起。以長天度之,天下英雄,止於三人,天下第一,首推董公,其次孟德,再次玄德,餘者碌碌,不值一提,若能與當世英雄對決疆場,實乃長天生平之一大快事也!
董公,長天走了。今日一別,他日,必於沙場再見!待得那時,長天必傾全力,與董公決一勝負!
請董公恕長天不告而別,非是不願,實是不能,望公,見諒。”
董卓再次看完一遍後,久默不語,一邊的李儒卻等得心焦,正待開口催促時,董卓發話了。
“洛陽城中,皇親國戚甚多,坐擁財寶無數,而我大漢卻遍地餓殍,此乃為富不仁也。著令李傕,不避高下,查抄洛中貴戚、室第,罰沒家產,以充軍資。令樊稠鎮守洛陽各門,非老夫之令,不得出入。再傳令迴西涼,令牛輔、郭汜、張濟等將,率我西涼精兵、鐵騎,趕赴洛陽。老夫,要與天下英雄,一較高下!”董卓麵色肅然,沉聲說道,此時的董卓,氣鎮山河,吞天噬地,目空四海,不可一世。
李儒眉頭緊皺,如此一來,能夠追擊長天和曹操二人的,就隻剩下呂布了。
不過也夠了,呂布驍勇無敵,應當能拿下這兩人。
想到此處,李儒抱拳領命而出,心中十分激動,隻要滅殺了這兩個家夥,天下餘者,皆平庸之輩,不足為懼,董卓定然可以掌權天下,自己的抱負也必將能夠盡情施展,憑自己的能耐,一定能帶來一片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最重要的是,天下寒門,會有出頭之日。
一定要對呂布好好叮囑一番,絕對不能放過這二個禍害。
李儒離開之後,董卓仍然坐在太師椅上,平視前方,良久之後,麵帶笑容的自言自語道:“原來在無垠眼裏,老夫也是天下英雄。嗬嗬嗬嗬,哈哈哈哈哈。”
隨著董卓的大笑之聲迴蕩在殿宇之間,整個皇宮的空氣仿佛都變重了,灰蒙蒙的天空竟也讓人有了壓抑之感,隨後整個洛陽上空刮起一陣大風,衝淡了壓抑,卻帶來了緊張和戰栗,當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董卓令下,三軍皆動,呂布率軍東出洛陽,追擊曹操和長天,樊稠守住了洛陽城門,不讓放過一個。而李傕則開始挨家挨戶的查抄,洛陽城內的富庶之家,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豪門大族,一時之間,整個洛陽,哭聲一片,死傷者極多。
洛陽外。
長天與曹操已經離開洛陽,大概有了半天的時間,但是這些路程對於董卓的追兵來說,作用並不大。
如果不想辦法,很容易就會被追上。
“公台,你看此番我等如何脫身?”長天問道。
“想必洛陽諸將,皆會以為主公與曹大人,不是東歸便是南下,我等不若北渡黃河,再借道南下,可保無虞。”陳宮略一思索後說到。
“嗯,此法,甚合吾意。”曹操聽後也點頭道。
“那我們就北上。”長天見兩人都同意,立刻下了決定。
“無垠且慢,還需遣派兩路輕騎,一路往東,一路往南,以虛實之道詐之,可添勝算。”曹操隨後立刻補充。
“好。”
長天隨後,派了自己的兩名宿衛,各帶兩百輕騎,分東南而去,一路偽造大軍遷徙的假象,讓敵人不知道該追哪一路好。
至於此後這四百人,幹什麽自己就不管了,打家劫舍還是占山為王,隨他們高興,隻等討董的時候,再集結了。
長天和曹操自領軍隊一路北上,渡黃河,躲避追兵。
有過了大概一個時辰,黃河渡口,還有一段路程,不過也不算遠了。
忽然聽到身後喊殺聲傳來,長天急忙迴頭看去,隻見將近五千步卒快速的追趕而來,領兵之人正是高順。
這五千士卒士氣昂揚,一看就是精銳之兵,其中還有不到千人,更是威勢無比,渾身散發著殺意。
長天正皺眉間,突然有人說道。
“主公等先走,由末將斷後!”
長天一看,請命的是麴義,他雙眼鬥誌熊熊,想要與對麵的高手,見個雌雄。
“好!你去。切記一點,命是最重要的,我要你活著迴來!”
“主公放心,末將的命,隻憑此人,還拿不走。”
麴義帶著人,留了下來,列陣待敵。
高順見此,同樣擺開了陣勢,開始推進。
他看到麴義的軍勢之後,微微皺眉,開口問道:“汝是何人?”
“我乃右將軍麾下大將,平原麴義,特來取爾首級!”
高順也不答話,知道此人不是易與之輩,直接喊道:“奉陛下之命,討伐賊黨!將士們,隨我殺敵!”
麴義雙眼一瞪,毫不示弱,也大聲吼道:“殺!”
在兩軍廝殺之前,高順的隊伍中,早有人被派迴。
“速速迴去告知君侯,逆賊想要北渡黃河,請其立刻召迴兩路追兵,前來擊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