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陽。是漢朝對外交通的咽喉之地,也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距離長天出隴關已經過了半個多月,他一直沒找到太好的機會,隻不過絞殺了幾股小型的敵兵。
邊章韓遂慢慢將逃散的人馬各自收攏迴來,召迴了大半散兵之後,反賊們來到了美陽紮起營寨,準備再次與漢軍對決。
他們敢這麽做的原因,是因為知道董卓不會在用鐵騎了,他們知道董卓要養寇自重,不會真的對自己這邊下死手,至於為什麽他們會知道,可能是有些人之間一直心有默契的原因。
看著大量的羌兵紮起大營,長天知道要憑借自己這點兵馬,去衝擊羌兵大營,萬萬沒有勝利的可能,所以他暫時偃旗息鼓,連周圍的小股敵人都不去打了,靜待時機的到來。
曆史上美陽的勝利,是因為一顆流星,這和光武帝劉秀的昆陽之戰,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劉秀的隕石正好砸在王邑的大營附近,嚇得幾乎所有敵兵,伏地叩首,於是光武大勝。
美陽的隕石沒有落在這邊,但是數十丈長的彗尾,仍然嚇住了大部分敵人和他們的牲口,於是韓遂等連夜準備撤兵退迴榆中固守。
董卓瞅準了他們撤兵的時機,與右扶風鮑鴻合兵一處,一鼓作氣追上去殺了一通,大敗敵軍。
當然這是曆史,這裏就沒這種機會了,所以還是要打一場硬仗。
過了幾日,張溫與董卓也率軍來到了美陽,與敵人相隔數裏紮好大營,展開對峙。
距離敵人這麽近就地紮營,顯然是沒把對方放在眼裏,事實上張溫確實沒把對方放在眼裏。【零↑九△小↓說△網】
邊章和韓遂自然不會放過這種時機,趁漢軍紮營之際衝出,殺了過來。
而且這次攻擊不是什麽試探,而是全力攻擊。
所謂試探是在兩軍對陣的時候,才會試圖探明對方的薄弱環節,然後一鼓而下。
現在這種擺明了是破敵良機,就算再不會打仗的人也不會錯過,於是羌兵兩翼騎兵全部出動,向張溫他們殺去。
“殺光他們,直搗長安,肆意劫掠三天!”西北豪強出身的北宮伯玉和李文侯兩人,毫無顧忌得大喊道。
邊章和韓遂對這種命令還是皺了皺眉,又同時慶幸自己改了名字。
這倆本來一個叫邊允一個叫韓約,雖然他們是被逼當這個反賊老大的,但朝廷不會理會這些,理所當然得署名通緝了他們。
所以這兩人商量了一下,不如改個名字掩人耳目。
他們各自把自己的字和名換了一下,一個從邊允字平章,改成了邊章字平允,一個從韓約字文遂,變成了韓遂字文約。
好在古人取字都與名有聯係,或相連,或相對,或者相輔相成,所以改了之後也沒什麽不合適得。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號施令,讓這兩人漸漸的習慣了這種權利在握感覺,覺得這還挺不錯得,既然現在有了機會,為什麽不試下再讓權利變得更大些呢?
事實上兩人本身也不算好人,當初被逼之後,麵對死亡的恐懼被迫答應了李文侯他們,然後竟然還主動修書給金城太守陳懿,讓他來贖迴自己,結果陳懿一到立刻就被殺了,反賊也趁勢攻占了金城,還殺了護羌校尉冷徵。
對權利的欲望慢慢充斥了兩個人得內心,而韓遂更是在暗中籌謀著,將兵權全部集中在自己手裏的計劃。
羌兵們聽到北宮伯玉他們的話,自然個個興奮無比。
因為邊章韓遂為了穩住潰卒的士氣,早就把那些可怕得西涼鐵騎,不會再次參戰得情況,告訴了所有的羌兵和反賊。
因此現在羌兵們也沒有多大的恐懼感了,直接肆無忌憚的向著漢軍殺來。
張溫這邊當然不會毫無防範,事實上他正等著對方的進攻。
他迅速把部分士兵集中起來,應對戰鬥,而剩下的則繼續和輔兵、民夫一起修建營寨。
這次張溫沒有準備投入所有的兵力,現在還不到一句殲滅敵人的時候,隻要打退他們即可。
他隻讓自己帶來得那數萬士卒上了戰場。
原因是張溫要震懾一下董卓和他的兵將,以及向隴關原先的那些漢軍,彰顯下自己的力量,隻有這樣這些在皇甫嵩、董卓兩麾下人聽過令得漢軍,才能更好的接受自己的命令。
張溫有足夠的自信他帶來的人,足夠勝任這次戰鬥。
因為退敵有功已經是破虜將軍的董卓,騎在馬上眼睛卻不知在望哪裏,他身邊則隻有三千飛熊軍和他得本部人馬,董卓沒有任何參戰的意思,張溫也沒對他下令。
張溫的副手是蕩寇將軍周慎,此人沒什麽鳥用,當然張溫也沒指望過他就是。
“恭祖,看你得了。”張溫對陶謙說道。
“張車騎放心,區區叛賊罷了,謙本部丹陽精兵,足以擊退這些賊子。”陶謙抱拳說道。
“列陣迎敵!”
陶謙背後的數千個穿著統一精壯士卒,個個神色冷峻,滿臉堅毅,武裝齊備的他們齊齊向前走去,麵對衝擊而來的羌騎,一臉得從容不迫,擺開了陣勢。
嚴陣以待得丹陽兵,沒有在一開始就擺槍盾陣阻擊羌騎,反而放下了盾牌,拿出了背上得弓箭。
丹陽兵是個很奇怪的兵種,他們精通弓弩以及刀槍盾,所以出戰都帶著遠程和近戰兩種武器。
而且不管使用什麽都很熟練,甚至很精通,不愧為特殊兵種。
當年率領五千步兵大戰匈奴八萬騎兵的李陵,帶得就是五千丹陽兵,由此可見丹陽精兵的強悍之處。
數千丹陽兵,同一時間,拉滿強弓,對著正衝過來的羌騎,拋射而出,然後也不看對麵,再次拉滿拋射,就這樣連續三次之後,所有的丹陽兵同時棄弓,拿起盾牌握緊長槍,以待敵軍的衝擊。
在丹陽兵變態的箭雨覆蓋下,羌騎死傷頗多。
羌騎不是西涼鐵騎,他們本身沒有多少鎧甲覆蓋,防禦力要比鐵騎差得多,當然優勢是速度比較快。
但是遇到這種,攻擊力顯然遠超一般射手的箭雨地密集覆蓋,死傷者自然不在少數。
騎兵前軍受阻,後軍絕不會好受,為了避免踩踏的發生,大部分後軍撥轉馬頭,分成兩路朝斜刺裏衝去。
他們想依靠速度從側麵,撞進那些丹陽兵的軍陣。
看到這裏公孫瓚想要出動了,不過張溫阻止了他。
“恭祖能對付,還不到伯珪你出擊的時候。”
同時張溫,也命令兩翼,進行援護射擊,減少一下羌騎的衝擊力。
經過一陣混亂後,羌騎的前隊也緩過勁來,再次朝丹陽兵衝了過來。
看著那還不到一萬的敵方步兵,羌騎們都在想,不過是一些步兵而已,有什麽資格和騎兵正麵爭鋒。上次那些騎兵不就衝散了數倍的己方軍陣麽,這次他們也要這樣做,更何況己方數量要比對方多得多,怕什麽。
於是羌騎在三個方向同時攻來。
騎兵速度很快,碰撞隻在下一瞬間,戰場上所以的人都看著這裏,就連遠處一直埋伏著的長天也一樣。
丹陽兵個個右膝跪地,用左臂和左肩抵住盾牌,右手則緊握長槍,將長槍的末端牢牢的抵在地上。
“轟”
雙方相遇,碰撞開始。
然而緊接著連續的碰撞而來的,不是丹陽兵得慘叫,而是一陣陣馬匹嘶鳴。
眼前的場麵讓所有人感到驚訝,隻有張溫捋著自己的胡須在微笑。
隻有極少得丹陽兵在這次衝撞中被擊退,幾乎全部牢牢抵住了強大的衝擊力,而且無一死亡,所有的騎兵前軍都被擋住了。
後麵的部隊大驚失色,他們連忙調轉方向朝邊上跑去,準備尋找機會再次衝迴來。
被擋住沒事,隻要等前軍散開,然後再來一次,形成連環衝撞對方肯定擋不住。
當然這也就是想得好罷了。
丹陽兵完美地擋住了這次羌騎的衝擊,而且似乎還富有餘力。
“殺!”一直站在軍陣中央得陶謙,不等對方反應毫不猶豫得下令道。
一邊倒得屠殺瞬間開始。
距離長天出隴關已經過了半個多月,他一直沒找到太好的機會,隻不過絞殺了幾股小型的敵兵。
邊章韓遂慢慢將逃散的人馬各自收攏迴來,召迴了大半散兵之後,反賊們來到了美陽紮起營寨,準備再次與漢軍對決。
他們敢這麽做的原因,是因為知道董卓不會在用鐵騎了,他們知道董卓要養寇自重,不會真的對自己這邊下死手,至於為什麽他們會知道,可能是有些人之間一直心有默契的原因。
看著大量的羌兵紮起大營,長天知道要憑借自己這點兵馬,去衝擊羌兵大營,萬萬沒有勝利的可能,所以他暫時偃旗息鼓,連周圍的小股敵人都不去打了,靜待時機的到來。
曆史上美陽的勝利,是因為一顆流星,這和光武帝劉秀的昆陽之戰,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劉秀的隕石正好砸在王邑的大營附近,嚇得幾乎所有敵兵,伏地叩首,於是光武大勝。
美陽的隕石沒有落在這邊,但是數十丈長的彗尾,仍然嚇住了大部分敵人和他們的牲口,於是韓遂等連夜準備撤兵退迴榆中固守。
董卓瞅準了他們撤兵的時機,與右扶風鮑鴻合兵一處,一鼓作氣追上去殺了一通,大敗敵軍。
當然這是曆史,這裏就沒這種機會了,所以還是要打一場硬仗。
過了幾日,張溫與董卓也率軍來到了美陽,與敵人相隔數裏紮好大營,展開對峙。
距離敵人這麽近就地紮營,顯然是沒把對方放在眼裏,事實上張溫確實沒把對方放在眼裏。【零↑九△小↓說△網】
邊章和韓遂自然不會放過這種時機,趁漢軍紮營之際衝出,殺了過來。
而且這次攻擊不是什麽試探,而是全力攻擊。
所謂試探是在兩軍對陣的時候,才會試圖探明對方的薄弱環節,然後一鼓而下。
現在這種擺明了是破敵良機,就算再不會打仗的人也不會錯過,於是羌兵兩翼騎兵全部出動,向張溫他們殺去。
“殺光他們,直搗長安,肆意劫掠三天!”西北豪強出身的北宮伯玉和李文侯兩人,毫無顧忌得大喊道。
邊章和韓遂對這種命令還是皺了皺眉,又同時慶幸自己改了名字。
這倆本來一個叫邊允一個叫韓約,雖然他們是被逼當這個反賊老大的,但朝廷不會理會這些,理所當然得署名通緝了他們。
所以這兩人商量了一下,不如改個名字掩人耳目。
他們各自把自己的字和名換了一下,一個從邊允字平章,改成了邊章字平允,一個從韓約字文遂,變成了韓遂字文約。
好在古人取字都與名有聯係,或相連,或相對,或者相輔相成,所以改了之後也沒什麽不合適得。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號施令,讓這兩人漸漸的習慣了這種權利在握感覺,覺得這還挺不錯得,既然現在有了機會,為什麽不試下再讓權利變得更大些呢?
事實上兩人本身也不算好人,當初被逼之後,麵對死亡的恐懼被迫答應了李文侯他們,然後竟然還主動修書給金城太守陳懿,讓他來贖迴自己,結果陳懿一到立刻就被殺了,反賊也趁勢攻占了金城,還殺了護羌校尉冷徵。
對權利的欲望慢慢充斥了兩個人得內心,而韓遂更是在暗中籌謀著,將兵權全部集中在自己手裏的計劃。
羌兵們聽到北宮伯玉他們的話,自然個個興奮無比。
因為邊章韓遂為了穩住潰卒的士氣,早就把那些可怕得西涼鐵騎,不會再次參戰得情況,告訴了所有的羌兵和反賊。
因此現在羌兵們也沒有多大的恐懼感了,直接肆無忌憚的向著漢軍殺來。
張溫這邊當然不會毫無防範,事實上他正等著對方的進攻。
他迅速把部分士兵集中起來,應對戰鬥,而剩下的則繼續和輔兵、民夫一起修建營寨。
這次張溫沒有準備投入所有的兵力,現在還不到一句殲滅敵人的時候,隻要打退他們即可。
他隻讓自己帶來得那數萬士卒上了戰場。
原因是張溫要震懾一下董卓和他的兵將,以及向隴關原先的那些漢軍,彰顯下自己的力量,隻有這樣這些在皇甫嵩、董卓兩麾下人聽過令得漢軍,才能更好的接受自己的命令。
張溫有足夠的自信他帶來的人,足夠勝任這次戰鬥。
因為退敵有功已經是破虜將軍的董卓,騎在馬上眼睛卻不知在望哪裏,他身邊則隻有三千飛熊軍和他得本部人馬,董卓沒有任何參戰的意思,張溫也沒對他下令。
張溫的副手是蕩寇將軍周慎,此人沒什麽鳥用,當然張溫也沒指望過他就是。
“恭祖,看你得了。”張溫對陶謙說道。
“張車騎放心,區區叛賊罷了,謙本部丹陽精兵,足以擊退這些賊子。”陶謙抱拳說道。
“列陣迎敵!”
陶謙背後的數千個穿著統一精壯士卒,個個神色冷峻,滿臉堅毅,武裝齊備的他們齊齊向前走去,麵對衝擊而來的羌騎,一臉得從容不迫,擺開了陣勢。
嚴陣以待得丹陽兵,沒有在一開始就擺槍盾陣阻擊羌騎,反而放下了盾牌,拿出了背上得弓箭。
丹陽兵是個很奇怪的兵種,他們精通弓弩以及刀槍盾,所以出戰都帶著遠程和近戰兩種武器。
而且不管使用什麽都很熟練,甚至很精通,不愧為特殊兵種。
當年率領五千步兵大戰匈奴八萬騎兵的李陵,帶得就是五千丹陽兵,由此可見丹陽精兵的強悍之處。
數千丹陽兵,同一時間,拉滿強弓,對著正衝過來的羌騎,拋射而出,然後也不看對麵,再次拉滿拋射,就這樣連續三次之後,所有的丹陽兵同時棄弓,拿起盾牌握緊長槍,以待敵軍的衝擊。
在丹陽兵變態的箭雨覆蓋下,羌騎死傷頗多。
羌騎不是西涼鐵騎,他們本身沒有多少鎧甲覆蓋,防禦力要比鐵騎差得多,當然優勢是速度比較快。
但是遇到這種,攻擊力顯然遠超一般射手的箭雨地密集覆蓋,死傷者自然不在少數。
騎兵前軍受阻,後軍絕不會好受,為了避免踩踏的發生,大部分後軍撥轉馬頭,分成兩路朝斜刺裏衝去。
他們想依靠速度從側麵,撞進那些丹陽兵的軍陣。
看到這裏公孫瓚想要出動了,不過張溫阻止了他。
“恭祖能對付,還不到伯珪你出擊的時候。”
同時張溫,也命令兩翼,進行援護射擊,減少一下羌騎的衝擊力。
經過一陣混亂後,羌騎的前隊也緩過勁來,再次朝丹陽兵衝了過來。
看著那還不到一萬的敵方步兵,羌騎們都在想,不過是一些步兵而已,有什麽資格和騎兵正麵爭鋒。上次那些騎兵不就衝散了數倍的己方軍陣麽,這次他們也要這樣做,更何況己方數量要比對方多得多,怕什麽。
於是羌騎在三個方向同時攻來。
騎兵速度很快,碰撞隻在下一瞬間,戰場上所以的人都看著這裏,就連遠處一直埋伏著的長天也一樣。
丹陽兵個個右膝跪地,用左臂和左肩抵住盾牌,右手則緊握長槍,將長槍的末端牢牢的抵在地上。
“轟”
雙方相遇,碰撞開始。
然而緊接著連續的碰撞而來的,不是丹陽兵得慘叫,而是一陣陣馬匹嘶鳴。
眼前的場麵讓所有人感到驚訝,隻有張溫捋著自己的胡須在微笑。
隻有極少得丹陽兵在這次衝撞中被擊退,幾乎全部牢牢抵住了強大的衝擊力,而且無一死亡,所有的騎兵前軍都被擋住了。
後麵的部隊大驚失色,他們連忙調轉方向朝邊上跑去,準備尋找機會再次衝迴來。
被擋住沒事,隻要等前軍散開,然後再來一次,形成連環衝撞對方肯定擋不住。
當然這也就是想得好罷了。
丹陽兵完美地擋住了這次羌騎的衝擊,而且似乎還富有餘力。
“殺!”一直站在軍陣中央得陶謙,不等對方反應毫不猶豫得下令道。
一邊倒得屠殺瞬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