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溫來的比董卓預想的時間要晚很多,主要是張溫在等人,被耽擱了不少時間。


    這次張溫帶了幾個幹將,參軍孫堅、軍司馬陶謙、還有就是原來的涿縣縣令公孫瓚。


    而張溫等的人正是公孫瓚,因為中原缺少騎兵,而羌兵又以騎兵為主,所以張溫就上表朝廷,征調了一萬烏桓騎兵。


    這一萬騎兵不是小數目,需要個能征善戰的騎將統領,才會有真正得威力。


    這時曾經做過中山相的漁陽人張純,向張溫毛遂自薦要當這個騎將。


    但張溫看不起他,他隻中意公孫瓚,果斷迴絕了張純,並且言辭語氣很有些輕蔑。


    所以公孫瓚就得到了這位置,帶著一萬人出發了。


    自覺被張溫羞辱而懷恨在心得張純,當然不想善罷甘休。張純馬上聯絡了和他關係很不錯得烏桓首領丘力居,讓他暗中煽動那些騎兵逃走。


    公孫瓚初領大軍十分高興,對於新部下自然也頗為寬鬆。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當他行軍到薊縣的時候,當晚就至少有一半人趁夜色逃走。


    公孫瓚如何會容忍這種事情,他本身就對異族沒多少好感,這次遇到這種事那恨意就更深了。


    公孫瓚立刻帶著自己的部下,追殺逃兵,一舉殺死不少,把他們的人頭全部帶了迴去,這才震懾住了剩下的那一半騎兵。


    在公孫瓚新頒布得連坐製度,以及將另一半人的糧餉平攤到剩下得人身上,這種一棒一棗百試不爽得方法之下,整支部隊開始繼續上路,而且再沒有一個人逃跑過。


    公孫瓚雖然花了不少時間,總算平息了這次逃兵之亂。但是這種在自己建功立業的道路上,如一灘墨汁般的汙點讓公孫瓚耿耿於懷。


    他於此時便下定決心,以後不會再對任何異族心慈手軟。


    而目的沒有達到的張純,在此時造反的心思開始萌生,他暗中慢慢積蓄力量,準備日後起事之用。


    這就是日後張純、張舉、丘力居造反的由來。


    其實東漢得造反,幾乎遍地都是,一會兒這個蠻叛了,一會兒那個羌反了,一會鮮卑入侵了,一會烏桓進犯了,一會胡人來劫掠了,一會匈奴來霸占了。


    這還是隻是外患,內憂也是幾乎沒有斷絕,黃巾之亂隻不過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各地的小叛亂根本數不清,什麽什麽天子、什麽什麽皇帝、什麽什麽將軍,多不勝數全部都是反賊。


    所以東漢末年的大漢,用內外交困、風雨飄搖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真正力挽狂瀾的正是曹操。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雖然是他自己說的,但是並沒有什麽不對。


    不過作為玩家來說,自然是在這種遍地戰亂中如魚得水,想盡一切方法,迅速壯大自己的實力。對玩家來說,造反的人那是越多越好,越亂越好,渾水摸魚就得要乘亂才行。


    就長天來說其實也是如此,不然他的功勳哪裏去賺,他甚至還覺得戰亂更大些才好,就像眼下這種。


    張溫終於到了,雖然等公孫瓚花了不少時間,但是那些騎兵值得他等待,沒有騎兵對付羌人不容易。


    “恭迎車騎將軍。”董卓帶著長天和一幹手下,在隴關道上迎接帶著數萬軍隊而來的張溫。


    張溫踏入隴關後,漢軍人數就由原來的,五六萬增加到了十餘萬,這使得張溫對付羌賊胡人的把握更大。


    “董中郎,我聽聞幾十萬反賊圍攻隴關,如何不見反賊?”進入議事廳之後,張溫問董卓道。


    “哈哈,張車騎有所不知,在車騎將軍到來之前,董某奮盡全力驅退了賊兵,現在這些賊子已經往西撤了幾百裏了。”董卓腆著大肚子,也不忘標榜下自己。


    “哦?這麽說董中郎解了隴關之圍,這可是大功一件啊。”張溫聽後微微笑了笑然後說道。


    “大功不敢當,份內罷了。”董卓也隻是笑了笑看向了張溫。


    “董中郎為何不趁勝追擊?”張溫再次問道。


    董卓腆著大肚子,說:“張車騎有所不知,賊兵逃竄,皆四散奔走,不知逃向何處,追無可追。”


    “如此說來,賊兵已散,反亂平息,我等皆可班師迴朝了?”張溫眉眼微抬,雙目看向董卓。


    董卓則隻當沒看見,繼續大大咧咧道:“張車騎若要班師,隻管自便,董某可不敢擅離。說不得什麽時候,賊兵複來,也好抵擋一陣。”


    董卓的語氣裏已經全然沒有了對上級的恭順,說完還笑容滿麵看著張溫。


    張溫雙眉微皺,說:“老夫行軍至長安時,以軍令召爾,為何不來??”


    董卓咧嘴笑道:“嗬嗬,董某隻怕反賊再來,不敢脫身,望公見諒。”


    他的語氣更是隨意至極。


    張溫一旁的孫堅,橫眉怒道:“大膽董卓,豈敢不分尊卑,不怕死嗎???”


    董卓看著孫堅,笑了笑。他認識這個人,打仗很勇猛,現在發現倒還有個直脾氣,不過光有脾氣沒有權位,是沒資格和自己說話得。


    此時董卓身後一個滿臉兇惡,黑麵虯髯,極其壯碩得西涼大漢,站了出來。


    “敢對我家主公大唿小叫,華某先斬了你!”


    說話的這個西涼大漢正是華雄,是董卓部下胡軫的副將,之前長天知道這就是華雄之後一直在留意,確實一員勇將,鬥將估計要比李然還厲害得多。


    孫堅隻用眼角瞥了一下華雄,不屑之聲從嘴角飄出:“戰場相遇,殺爾如宰雞。”


    “哼!某倒要試試,看誰宰誰。”華雄也不甘示弱的說道。


    此時董卓拍了拍華雄的肩膀,他朝張溫笑著說:“好了,我們相鬥,這不成內訌了麽,豈不讓羌胡笑話,哈哈哈。”


    張溫也示意孫堅少安毋躁,內訌兩方都不會有好日子過,要是把董卓逼的造反,那他就麻煩了。


    張溫也暫時忍下了這口氣,讓大家開始商量,如何殲滅反賊的事。


    不過孫堅張溫與董卓的矛盾,也在此時深深地埋下了。


    “此人可是長天長無垠?”張溫指著長天問道。


    “正是在下,不知車騎將軍有何吩咐?”長天走出隊列,對張溫抱拳道。


    “我素聞,汝作戰英勇,此次剿賊可願為先鋒?”張溫對長天說道。


    長天一聽笑了笑,這難道又是一個要找死的?這也難怪,他大罵百官的時候,這貨也在,他當時還是大司農。


    頓時長天對著張溫露出的一口潔白的牙齒,說道:“長天現於董中郎帳下聽令,去留不由自己做主。”


    張溫聽了點了點,沒有勉強,說:“也罷,我再來問你。”


    他突然聲音提高了八度,對著長天厲聲道:“皇甫嵩之死可跟你有關???”


    這話一出所有人的眼神都集中到了長天的臉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虛擬三國之品評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就一洋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就一洋蔥並收藏虛擬三國之品評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