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步頭路,其實就是埠頭路。埠者,碼頭也,步頭路就是經由碼頭的道路。


    大唐欲攻南詔,最直接的道路是從劍南道出兵,經由清溪關、州、姚州等地,從陸路進攻。但這條路的“直接”是相對而言的,其實非常不好走。基本上無法支持,十萬大軍長時間作戰,所需的糧草運輸。


    還有一條路,就是從桂州出發,越過崇山峻嶺,經由聞喜州、刺落州、橋安西等地,進入南詔境內。這條路的路況還不如上一條路呢。


    第三條路是從安南都護府出發,經由峰州、賈勇步、安寧等地,進入南詔東部,其難度跟上一條路差相仿佛。


    那麽,有沒有一條路,可以支撐得住十萬大軍的消耗呢?現在當然沒有。不過以後可能有,那就是步頭路。


    關鍵在於安南都護府到南詔的這條路上,無論安南人還是南詔人都不善於操縱船隻,隻能走陸路。


    但唐軍不同啊,他們完全可以從安南都護府出發,溯紅河水道而上,直到宣城步頭,再經由安寧,進入南詔境內。


    水運可比陸運方便多了,這條路大部分走水路,足以支撐十萬大軍的消耗。


    當然了,宣城步頭到南詔這一段路還得現修,這就是步頭路。


    崔耕欲攻打南詔,首先做的,就是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這麽一條路,並且在安寧築城,控製整條步頭路。


    現在問題來了,步頭路大部在爨部境內,安寧城更是在爨部的核心地帶,爨部能安心嗎?


    崔耕清楚地記得,在曆史記載中,就是因為大唐修了這條路,爨部起兵反唐。


    大唐下令南詔配合唐征討爨部,結果南詔將爨部的土地徹底掌控,爨部基本被南詔滅族,這才有了何屢光征南詔立銅柱之事。


    本來這條路就有控製爨部,進攻南詔的雙重功能。大唐的初衷到底是爨部還是南詔,那還真不好說。


    但崔耕的目的,的確和爨部完全無關。為了避免爨部的誤會,崔耕給爨部送上了一份大禮鹽。


    沒錯,就是鹽。


    後世之人對食鹽司空見慣,也明白食鹽對古人非常重要。但大部分人並不了解,其實製鹽本身對古人來講就是一個“高科技”。


    傳說舜的兒子受封為巫鹹國的酋長,帶領巫鹹國生產食鹽。他們把鹵土蒸煮,使鹽析出,成為晶體。製鹽的整個過程,在別的部落看來,就是用“巫術”把土變成鹽。


    這就是後世“巫術”一詞的由來。


    蠻人的科技水準還不如巫鹹國呢,根本就不會製鹽,要想吃鹽必須從外界買。因為此地交通實在不便,以及奸商的心太黑,在爨部食鹽價比白銀。


    於是乎,崔耕宣布,安寧城築成之後,將城內的五口鹽井賜給爨部,並且教給他們煮鹽的法子。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吧,表麵上爨部高高興興地接受了這份贈與。


    然而,半年後,安寧城剛剛築成,崔耕正準備出兵南詔之時,爨部出幺蛾子了。


    爨部酋長爨士龍來信說,越王您送我們五口鹽井,當然非常好。但問題是,我們爨部內部分不勻啊。


    雖然我是爨部酋長,但實際上我們爨部內部分是分為三家:我是昆州刺史,鎮守昆明。還有南寧州刺史爨歸王,鎮守南寧。最後就是以爨日進為首的一部分族人,駐守在我們爨氏的根本之地陸良縣。這三家我的勢力最大是沒錯,但不足以壓服另外兩家。


    現在您給了我們五口鹽井,我們是三部,這可怎麽分?另外,五口鹽井的大小、深度也不相同,怎麽分都有人不滿意。


    越王千歲您是蠻王,這事兒可不能不管。您能不能來安寧城一次,幫我們分一分這五口鹽井呢?


    崔耕想了一下,人家爨士龍的這個要求還真不過分。再說了日後步頭路的安寧還需要爨部的配合呢,當即慨然應允。


    於是乎,他帶著五百騎兵,以及楊玄琰、李白、劇士開等人,往安寧城而來。


    安寧城守將竹靈清、爨部的爨士龍、爨歸王、爨日進等鬼主,帶領安寧城的文武官員,出城二十裏迎接。


    現在的安寧城基本上就是一座軍事城市,除了大唐官兵外,就是來煮鹽的蠻人,沒有商人更沒有普通百姓。所以,這接風宴也隻能在城主府舉行了。


    可眾人還沒到城主府呢,就有一個蠻人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一邊跑一邊喊著:“不好啦!鹽井那打……打起來啦!已經出了人命了,各位鬼主快去看看吧。”


    “啊?打起來了?”崔耕不敢怠慢,道:“先別吃飯了,咱們快去鹽井那看看,出了人命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遵旨。”


    眾人往城西鹽井的方向走,但見可不是嗎?大約四五百號蠻人打成了一片,雖然沒動兵刃,隻是用扁擔木桶等物毆鬥,但已經有幾十個人躺在了地上,也不知是死是活。


    “別打了!”


    “都給我住手!”


    “擦,老子的話你都不聽,王小九你不想活啦!”


    “陸良縣的,陸良縣的,所有陸良縣的都給老子抱頭蹲下!”


    “昆州的都他娘的別打啦,在越王麵前撒野,你們真是給咱們爨部丟人丟到姥姥家啦!”


    ……


    爨部的三大鬼主都在,齊聲吆喝,好不容易才把這場鬥毆製止。


    崔耕眉頭緊皺,指著一個高大的蠻人道:“你叫什麽名字?”


    “俺……暗叫爨大壯。”


    “好,爨大壯,你知道我是誰嗎?”


    “知道,您既是越王又是蠻王,所有蠻人都得聽您的。”


    崔耕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不錯,我就是崔耕。現在本王來問你,你們今日因何毆鬥啊?”


    爨大壯道:“嗨,還不是為了那鹽井?誰家不想多煮幾斤鹽啊?有了鹽,不僅能吃,還能跟別的部族換東西呢。可問題是,這五口鹽井歸屬不明,為了平衡各部,鬼主們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然後,爨大壯將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凳並收藏奮鬥在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