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伸出了三根手指,道:“首先說本國的國號,名曰嶺西聯邦。國主可稱天可汗,也可稱西域聯邦可汗,並不稱王。”
“啊?”
韓休學富五車,馬上就聽出了崔耕的言外之意。
原來他以為,崔耕當初下旨的時候沒宣布國號,是為了稱帝做準備。沒想到,崔耕到了現在,連王都不稱了,直接稱可汗!
汗是胡人對其首領的稱唿,就算是“天可汗”,也隻是“所有胡人可汗”的意思。
大唐太宗李世民為皇帝,又被胡人們尊稱為“天可汗”。其實這相當於身兼二職,而不是說他這天可汗和皇帝是一個意思。
再說明白一點,崔耕這個西域聯邦可汗,隻管得到胡人,卻管不著漢人。若再加上“嶺西”二字,就將其限定為“嶺西胡人的可汗”。
這裏的“嶺”指的是蔥嶺,表明崔耕對中原並無染指之意。
韓休道:“您這個聯邦二字,又做何解釋?”
“邦的意思,韓相肯定明白吧?數國聯盟為邦。本王這個嶺西聯邦可汗,治下可以有無數國家,可汗就是這些國家聯盟之主。聯盟內部的國家,隻有外交權是必須交出來的。其餘的權力,就是軍事權,都可以保留一部分。”
“萬歲!天可汗萬歲!”
“越王萬歲!”
“西域聯邦萬歲!”
……
崔耕話音剛落,全場已經一片沸騰。
說穿了,崔耕這場登基大典上,最擔心的人是誰?不是那些與崔耕為敵的國家使者,而是西域各國的貴人。
崔耕若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這些貴人們將何去何從?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
在這場登基大典之前,甚至有些人開始串聯了。
現在可好,一天的雲彩滿散!
韓休也是一陣陣是失神,搞不懂崔耕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待人們的聲音漸低,他索性直接問道:“以越王如今的實力,就是直接稱帝,也無人能攔。就算不稱帝,也得將國中統一吧?你這麽幹,究竟是為什麽呢?”
崔耕微微一笑,道:“本王剛才不是說過了嗎?自認為德興不足,不敢稱帝。既然不稱帝,也就沒必要將國中一統了。”
“你……”
這不跟沒說一樣嗎?
韓休一陣鬱悶。
老頭兒深吸了一口氣,繼續問道:“剛才越王伸出了三根手指,那這第二道旨意,又是什麽呢?”
“第二道旨意就是……瓊兒你上前來。”
“兒臣在!”
功夫不大,一名豐神俊朗的少年,出現在了高台之上。大家都明白,其人叫崔瓊,乃是崔耕和盧若蘭之子。
崔耕道:“崔瓊接旨。”
“父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瓊兒你為本王嫡子,深肖本王,現在本王任命你為嶺西聯邦世子。本王不在嶺西聯邦之時,嶺西聯邦軍政事務由你做主。本王百年之後,你就是嶺西聯盟這萬裏江山之主。”
“父王,這……這……”幸福來得太快,崔瓊高興地都說不出話來。
崔耕笑吟吟地道:“怎麽?你不願意?”
“願意,兒臣我願意啊!謝父王!謝父王!”崔瓊跪倒在地,連磕了幾個響頭。
“起來吧。”
崔耕將崔瑜攙了起來,對台下高聲,道:“來,眾卿參拜世子吧!”
“參見世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人齊齊拜倒,包括韓休。
韓休是誠心實意的磕頭,他明白,崔耕這道旨意一下,這輩子都不可能當皇帝了。
道理很簡單,原來崔耕就立了一個世子崔瑜,繼承他的越王之位。
現在又立了這個世子崔瓊,繼承他的天可汗之位。
若崔耕當了皇帝,這二位誰繼承皇位?他百年之後,還不得殺個屍山血海啊。
當皇帝的,不是不能坑兒子,但崔耕既不傻又不瘋,完全沒必要這麽坑。
為了天下萬民,能忍住當皇帝的誘~惑,韓休是真服了。
然後崔耕又宣布了第三道旨意。
收王忠嗣為義子,任命王忠嗣為小勃律王,西域聯邦大元帥。
收李泌為義子,任命李泌為花刺子模之王,西域聯邦大丞相。
安祿山為巴裏黑王,西域聯邦副元帥。
郭子儀為尼沙布爾王,西域聯邦副元帥。
辛承嗣為赫拉特王,嶺西聯盟揚威大將軍。
李嗣業為挹怛王,嶺西聯盟伏遠大將軍。
王思禮為大勃律王,嶺西聯盟禦史大夫。
這裏麵李泌、安祿山、郭子儀和辛承嗣的地盤,以及高昌女王的地盤,都是從大食手裏奪過來的。有這些猛將占據這些國土,大食人想再奪迴去,想必難如登天。
小勃律國主蘇失利對崔耕降而複叛,其女蘇千蕊甚至險些毒死崔耕。崔耕雖然沒殺小勃律的王族,但也把他們的地位廢除了。
大勃律國主蘇無我,在崔耕昏迷不醒之後心懷叵測,這迴也失了王位。
另外,這兩個國家地勢太過險要,不是自己人把守,崔耕是真不放心。
挹怛國的貴人被安祿山殺了個差不多,崔耕幹脆讓李嗣業為挹怛了。
其餘跟隨崔耕來西域的唐軍將領,也俱有封賞。
旨意一下,頓時歡聲雷動。
韓休聽完之後,對崔耕更為放心。
眾所周知,權力這玩意兒,放下去容易,收迴來難。崔耕把這些大將都封為國王,甚至還準許他們保留一定的軍隊。日後想要削藩,就是崔耕自己執行,恐怕也得殺個屍山血海。
如果崔耕不是誠心分封的話,絕對不會這麽幹。
最後,崔耕又下了第四道旨意。這個旨意不是為了表明自己沒有當皇帝的意思,而是向天下所有人發布的一個招賢令。
如今嶺西聯盟初立,百廢待興,但凡有自認有一技之長者,皆可到此來一展所長。
“這……”
韓休聽完了,臉上顯現出了一絲不正常的紅暈。有那麽一瞬間,他都有股衝動,舉族遷居至此了。
沒辦法,韓休忠君愛國是不假,但不意味著他不知道好歹。
現在的嶺西聯盟,如果用中國曆史做對比的話,那就是周朝。各國既供奉周天子,又各有競爭,尤其是人才的競爭。
那是最燦爛的時代,百家爭鳴,各放異彩、
那是最輝煌的時代,有才之人可以真正的笑王侯,慢公卿。
那是最神奇的時代,從奴隸為將軍,由白身而至卿相,比比皆是。
那是最公平的時代,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即便不被此國國君賞識,也可以轉投他處。
……
不,不止是族人,如果自己能年輕二十歲,那該多好啊!
一時間,老爺子不由得癡了,熱淚盈眶。
……
……
事實上,不隻是韓休,大部分人都是這麽看的。
登基大典後的第二日,李泌問道:“父王,您關於西域聯邦的設計,可是效仿大周?此舉對我等算是相當厚道了,但對周天子來說……恐怕算不得什麽好事兒吧?”
“怎麽?大周傳國八百年,還少嗎?隻是周天子的權力沒那麽大而已。而且,事實上,本王這套製度,和大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各國隻有部分軍權,全國的兵權,還是在天可汗手中。要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什麽的,沒那麽容易。”
還有句話,崔耕沒說出來,我這套設計,參考的並非周朝,而是後世的美國。
西域各國的部族太多了,性格不同,風俗迥異。要把他們成功融合為一國,隻有美國的經驗可以借鑒。
略頓了頓,崔耕繼續道:“你覺得,若本王真的將各國國主廢去,建立郡縣,容易實現嗎?”
“恐怕……沒那麽容易。”
“不是不容易,應該說是非常難,甚至基本上不可能,”崔耕苦笑道:“這地界的漢人太少了,就算憑著兵力暫時壓製一時。時間久了,定難立足於此。”
“說的也是。”李泌緩緩點頭道:“還有個問題,兒臣一直大惑不解。”
“怎麽了?”
“您真能忍住成為世界之主的誘~惑?”
崔耕雙手一攤,道:“當然忍不住,但我辦不到啊。你覺得咱們兵戎鼎盛,其實咱們就跟淝水之戰之前的苻堅差不多。勝利之時,望風披靡。但稍微一受挫,就會分崩離析,還不如見好就收呢。而且,就算我邀天之幸,真的把所看到的土地都打下來了。帝國從東到西要走幾年,根本就形不成有效的統治。用不了多久,照樣得分崩離析,這又是何苦來哉?”
若是對別人說這番道理,還可能不被理解。但李泌多聰明啊,瞬間就秒懂了。
他微微一躬身,道:“多謝父王教誨。兒臣聽父王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而且,我最佩服父王的不是您懂這番道理,而是懂了之後,就遵照執行。”
“是啊。”這迴崔耕沒有謙虛,喃喃道:“這世上的利令智昏之徒,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長安那些人……”
“啊?”
韓休學富五車,馬上就聽出了崔耕的言外之意。
原來他以為,崔耕當初下旨的時候沒宣布國號,是為了稱帝做準備。沒想到,崔耕到了現在,連王都不稱了,直接稱可汗!
汗是胡人對其首領的稱唿,就算是“天可汗”,也隻是“所有胡人可汗”的意思。
大唐太宗李世民為皇帝,又被胡人們尊稱為“天可汗”。其實這相當於身兼二職,而不是說他這天可汗和皇帝是一個意思。
再說明白一點,崔耕這個西域聯邦可汗,隻管得到胡人,卻管不著漢人。若再加上“嶺西”二字,就將其限定為“嶺西胡人的可汗”。
這裏的“嶺”指的是蔥嶺,表明崔耕對中原並無染指之意。
韓休道:“您這個聯邦二字,又做何解釋?”
“邦的意思,韓相肯定明白吧?數國聯盟為邦。本王這個嶺西聯邦可汗,治下可以有無數國家,可汗就是這些國家聯盟之主。聯盟內部的國家,隻有外交權是必須交出來的。其餘的權力,就是軍事權,都可以保留一部分。”
“萬歲!天可汗萬歲!”
“越王萬歲!”
“西域聯邦萬歲!”
……
崔耕話音剛落,全場已經一片沸騰。
說穿了,崔耕這場登基大典上,最擔心的人是誰?不是那些與崔耕為敵的國家使者,而是西域各國的貴人。
崔耕若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這些貴人們將何去何從?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
在這場登基大典之前,甚至有些人開始串聯了。
現在可好,一天的雲彩滿散!
韓休也是一陣陣是失神,搞不懂崔耕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待人們的聲音漸低,他索性直接問道:“以越王如今的實力,就是直接稱帝,也無人能攔。就算不稱帝,也得將國中統一吧?你這麽幹,究竟是為什麽呢?”
崔耕微微一笑,道:“本王剛才不是說過了嗎?自認為德興不足,不敢稱帝。既然不稱帝,也就沒必要將國中一統了。”
“你……”
這不跟沒說一樣嗎?
韓休一陣鬱悶。
老頭兒深吸了一口氣,繼續問道:“剛才越王伸出了三根手指,那這第二道旨意,又是什麽呢?”
“第二道旨意就是……瓊兒你上前來。”
“兒臣在!”
功夫不大,一名豐神俊朗的少年,出現在了高台之上。大家都明白,其人叫崔瓊,乃是崔耕和盧若蘭之子。
崔耕道:“崔瓊接旨。”
“父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瓊兒你為本王嫡子,深肖本王,現在本王任命你為嶺西聯邦世子。本王不在嶺西聯邦之時,嶺西聯邦軍政事務由你做主。本王百年之後,你就是嶺西聯盟這萬裏江山之主。”
“父王,這……這……”幸福來得太快,崔瓊高興地都說不出話來。
崔耕笑吟吟地道:“怎麽?你不願意?”
“願意,兒臣我願意啊!謝父王!謝父王!”崔瓊跪倒在地,連磕了幾個響頭。
“起來吧。”
崔耕將崔瑜攙了起來,對台下高聲,道:“來,眾卿參拜世子吧!”
“參見世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人齊齊拜倒,包括韓休。
韓休是誠心實意的磕頭,他明白,崔耕這道旨意一下,這輩子都不可能當皇帝了。
道理很簡單,原來崔耕就立了一個世子崔瑜,繼承他的越王之位。
現在又立了這個世子崔瓊,繼承他的天可汗之位。
若崔耕當了皇帝,這二位誰繼承皇位?他百年之後,還不得殺個屍山血海啊。
當皇帝的,不是不能坑兒子,但崔耕既不傻又不瘋,完全沒必要這麽坑。
為了天下萬民,能忍住當皇帝的誘~惑,韓休是真服了。
然後崔耕又宣布了第三道旨意。
收王忠嗣為義子,任命王忠嗣為小勃律王,西域聯邦大元帥。
收李泌為義子,任命李泌為花刺子模之王,西域聯邦大丞相。
安祿山為巴裏黑王,西域聯邦副元帥。
郭子儀為尼沙布爾王,西域聯邦副元帥。
辛承嗣為赫拉特王,嶺西聯盟揚威大將軍。
李嗣業為挹怛王,嶺西聯盟伏遠大將軍。
王思禮為大勃律王,嶺西聯盟禦史大夫。
這裏麵李泌、安祿山、郭子儀和辛承嗣的地盤,以及高昌女王的地盤,都是從大食手裏奪過來的。有這些猛將占據這些國土,大食人想再奪迴去,想必難如登天。
小勃律國主蘇失利對崔耕降而複叛,其女蘇千蕊甚至險些毒死崔耕。崔耕雖然沒殺小勃律的王族,但也把他們的地位廢除了。
大勃律國主蘇無我,在崔耕昏迷不醒之後心懷叵測,這迴也失了王位。
另外,這兩個國家地勢太過險要,不是自己人把守,崔耕是真不放心。
挹怛國的貴人被安祿山殺了個差不多,崔耕幹脆讓李嗣業為挹怛了。
其餘跟隨崔耕來西域的唐軍將領,也俱有封賞。
旨意一下,頓時歡聲雷動。
韓休聽完之後,對崔耕更為放心。
眾所周知,權力這玩意兒,放下去容易,收迴來難。崔耕把這些大將都封為國王,甚至還準許他們保留一定的軍隊。日後想要削藩,就是崔耕自己執行,恐怕也得殺個屍山血海。
如果崔耕不是誠心分封的話,絕對不會這麽幹。
最後,崔耕又下了第四道旨意。這個旨意不是為了表明自己沒有當皇帝的意思,而是向天下所有人發布的一個招賢令。
如今嶺西聯盟初立,百廢待興,但凡有自認有一技之長者,皆可到此來一展所長。
“這……”
韓休聽完了,臉上顯現出了一絲不正常的紅暈。有那麽一瞬間,他都有股衝動,舉族遷居至此了。
沒辦法,韓休忠君愛國是不假,但不意味著他不知道好歹。
現在的嶺西聯盟,如果用中國曆史做對比的話,那就是周朝。各國既供奉周天子,又各有競爭,尤其是人才的競爭。
那是最燦爛的時代,百家爭鳴,各放異彩、
那是最輝煌的時代,有才之人可以真正的笑王侯,慢公卿。
那是最神奇的時代,從奴隸為將軍,由白身而至卿相,比比皆是。
那是最公平的時代,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即便不被此國國君賞識,也可以轉投他處。
……
不,不止是族人,如果自己能年輕二十歲,那該多好啊!
一時間,老爺子不由得癡了,熱淚盈眶。
……
……
事實上,不隻是韓休,大部分人都是這麽看的。
登基大典後的第二日,李泌問道:“父王,您關於西域聯邦的設計,可是效仿大周?此舉對我等算是相當厚道了,但對周天子來說……恐怕算不得什麽好事兒吧?”
“怎麽?大周傳國八百年,還少嗎?隻是周天子的權力沒那麽大而已。而且,事實上,本王這套製度,和大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各國隻有部分軍權,全國的兵權,還是在天可汗手中。要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什麽的,沒那麽容易。”
還有句話,崔耕沒說出來,我這套設計,參考的並非周朝,而是後世的美國。
西域各國的部族太多了,性格不同,風俗迥異。要把他們成功融合為一國,隻有美國的經驗可以借鑒。
略頓了頓,崔耕繼續道:“你覺得,若本王真的將各國國主廢去,建立郡縣,容易實現嗎?”
“恐怕……沒那麽容易。”
“不是不容易,應該說是非常難,甚至基本上不可能,”崔耕苦笑道:“這地界的漢人太少了,就算憑著兵力暫時壓製一時。時間久了,定難立足於此。”
“說的也是。”李泌緩緩點頭道:“還有個問題,兒臣一直大惑不解。”
“怎麽了?”
“您真能忍住成為世界之主的誘~惑?”
崔耕雙手一攤,道:“當然忍不住,但我辦不到啊。你覺得咱們兵戎鼎盛,其實咱們就跟淝水之戰之前的苻堅差不多。勝利之時,望風披靡。但稍微一受挫,就會分崩離析,還不如見好就收呢。而且,就算我邀天之幸,真的把所看到的土地都打下來了。帝國從東到西要走幾年,根本就形不成有效的統治。用不了多久,照樣得分崩離析,這又是何苦來哉?”
若是對別人說這番道理,還可能不被理解。但李泌多聰明啊,瞬間就秒懂了。
他微微一躬身,道:“多謝父王教誨。兒臣聽父王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而且,我最佩服父王的不是您懂這番道理,而是懂了之後,就遵照執行。”
“是啊。”這迴崔耕沒有謙虛,喃喃道:“這世上的利令智昏之徒,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長安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