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轆轆~
端州城外的官道上,三輛大車正在迤邐前行。最前麵那輛大車上,趕車的是一名身形高挑、相貌英俊的年輕男子。
前麵是一個丁字路口,車速逐漸變緩,那年輕男子轉過頭來,道:“陶小娘子,要去你家,咱們是該往東,還是往西走啊?”
有一相貌清麗的少女探出車廂外,期期艾艾地道:“往東吧,不不,是往西……呃……往東……”
“到底是往東還是往西啊?”
“呃……奴……奴也記不清了……”
“誒,我說陶娘子,你莫難為人行不行啊?”那年輕男子皺眉道;“這是去你家,你卻說自己記不清道路,這話你自己信嗎?”
“我……我……”
那少女低下頭去,最後一咬牙一狠心,道:“奴……奴要下車一下,有些話,奴隻想對崔……崔大哥說說。”
“那行吧。”
不用問,這少女正是陶三妹,而那年輕男子則是李白。他們隨崔耕從長安出發,終於到了端州境內。
現在他們正準備去陶三妹的老家,端溪縣斧柯山下的小陶莊。
沒錯,朝廷是廢除括田令了,但是,端州會如何解決括田令的後遺症呢?崔耕拭目以待。
比如這陶三妹家吧,她們家乃是逃戶,土地被官方收走。現在,官府是把這田地還了,還是維持現狀隻是準許陶三妹自行開荒,抑或是繼續推行括田令把她趕迴去呢?
從官府的舉措,就大概可以看出林闖為政如何了。
隻是眼見著就到目的地了,陶三妹卻不肯繼續前行。
崔耕疑惑道:“三妹,你怎麽了?原來不是都答應的好好的嗎?”
陶三妹苦惱道:“王……崔大哥您之前隻說是讓奴當個向導,可沒說要去奴的家裏啊。這個……這個……實在有些不大方便。”
崔耕越發奇怪了,道:“有什麽不方便的?莫非我們這些人見不得人不成?”
“那倒不是。”陶三妹咬了咬牙,直言道:“越王千歲請想,奴一個弱女子,長得還不賴……跟你們十幾個大男人一起迴家,我……我成什麽人了?以後還如何在這個地方立足?”
“呃……說得也是,倒是本王思慮不周了。”崔耕撓了撓腦袋,發現人家陶三妹說得真有道理。
後世有一個典故,叫《趙匡胤千裏送京娘》。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年輕時,流浪四方,行俠仗義。
某日,他路過清幽觀,救了被強盜囚禁於暗室的苦命女子趙京娘。為免使京娘再次遇險,匡胤與京娘結為兄妹,千裏護送京娘迴家。
到了目的地後,京娘提出,感其恩義,願意以身相許。結果趙匡胤卻道,兄妹就是兄妹,怎能結為夫妻?我若娶了你,那這千裏送人之舉,就不是行俠仗義,而是貪圖美色了,豈不是汙了俺一世俠名?
趙京娘覺得趙匡胤說得很有道理,然後就……趁趙匡胤不注意的時候,投水自盡了。
廢話,人家能不自殺嗎?
孤男寡女,千裏同行,說這倆人之間沒點事兒,誰信啊?嫁了你趙匡胤,那就是一段佳話。嫁不了你趙匡胤,就是水性楊花。趙京娘除了一死了之之外,還能怎麽辦呢?你趙匡胤的俠名要保,人家趙京娘女兒家的清白名聲,就不重要了嗎?
今日之事,也是如此。
陶三妹去京城刺王殺駕的事兒,已經人盡皆知。這次迴小陶莊,又勢必不能暴露崔耕等人的身份。
那該如何對鄉鄰解釋崔耕他們的來曆呢?說是素昧平生,就千裏護送陶三妹迴家,誰信啊!
崔耕也隻得道:“那咱們就暫且放棄原計劃,往端州內……”
“放棄?為什麽要放棄?”李裹兒道:“你們不就是覺得,陶三妹的身份有些尷尬嗎?把這事兒解決了,不就成了嗎?”
“解決?怎麽解決?”崔耕疑惑道:“說是陶三妹的親戚,鄉民們也不會相信啊。要是真有這麽一門有錢的親戚,他們家能家破人亡?”
“不是親戚,是幹親。”李裹兒笑眯眯地道:“三妹啊,我看你聰明伶俐,乖巧可愛,想收你為義女,不知你願意不願意啊?”
“那……怎麽好,那怎麽好……”陶三妹連連擺手。
“嗯?你不願意?莫非我當你的幹娘,還辱沒了你不成?”
“當……當然不是……”陶三妹道:“奴隻是一個民女,和您身份天差地別,怎能……怎能……實在是高攀不起啊!”
“這有什麽?”李裹兒瞥了崔耕一眼,道:“某人連雜胡都收成幹兒子了,你好端端一個清白漢女,還不能當我的幹閨女?”
“呃……”
崔耕明白,李裹兒所謂的雜胡,是指安祿山。他更明白,李裹兒此舉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收陶三妹為義女,自己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和陶三妹發生點什麽了,這叫未雨綢繆。
當然了,崔耕對陶三妹也真沒啥想法。
崔耕勸道:“嗯,夫人所言有理。這認親麽,就是講個緣分,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答應了吧?”
“既如此,那……那……奴拜見幹娘,拜見幹爹。”陶三妹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給崔耕和李裹兒磕了三個響頭。
“乖女兒快快起來。”
李裹兒收陶三妹做幹閨女也不完全是出於功利心,她確實覺得這陶三妹不錯。
稍後,她把自己的首飾盒拿了出來,要送給陶三妹認親禮。安樂公主的首飾盒,那能簡單得了嗎?裏麵的首飾個頂個的富麗堂皇,珍貴異常。
陶三妹連連擺手,推說不要,李裹兒還是強塞了幾件素雅的給她。
又拿出自己的衣衫給陶三妹穿,雖是便裝,但也做工精細、用料講究之極。
人靠衣服馬靠鞍,陶三妹本就長得漂亮,換上之後真是人比花嬌,麗色逼人。
不過,崔耕暗暗有些奇怪。按說陶三妹做了李裹兒的義女,就成了嶺南道的公主,說是一步登天毫不為過。
但是,陶三妹的臉上,卻並無多少驚喜之色。
是她被天上掉的餡餅砸暈了頭腦?還是本來就不慕富貴?還是……別有隱情呢?
但不管怎麽說吧,這場幹親定下,去小陶莊的阻礙已不存在,三輛大車繼續起行。
中午時分,已經到了陶三妹的宅子前。
“三妹迴來了!”
“快看三妹啊,出去了一趟,竟然像是換了個人一樣!”
“那是,人家可是越王千歲親自召見過的人,有福的很呢!”
……
鄉民們非常熱情得聚攏到陶三妹的小院裏,不斷得噓寒問暖,自然也問了崔耕等人的來曆。
陶三妹隻是說,自己迴來的路上,偶然間遇到了一對商人夫婦,崔端和李樂。李樂和自己一見如故,認自己做了義女。如今自己準備把家裏的事情處理一下,就隨著二老離去。
“這樣啊……”
有一中年婦人聽完了,問道:“三妹你攀上高枝了,嫂子真替你高興。呃……但不知,你的那些地,準備怎麽處置呢?”
端州城外的官道上,三輛大車正在迤邐前行。最前麵那輛大車上,趕車的是一名身形高挑、相貌英俊的年輕男子。
前麵是一個丁字路口,車速逐漸變緩,那年輕男子轉過頭來,道:“陶小娘子,要去你家,咱們是該往東,還是往西走啊?”
有一相貌清麗的少女探出車廂外,期期艾艾地道:“往東吧,不不,是往西……呃……往東……”
“到底是往東還是往西啊?”
“呃……奴……奴也記不清了……”
“誒,我說陶娘子,你莫難為人行不行啊?”那年輕男子皺眉道;“這是去你家,你卻說自己記不清道路,這話你自己信嗎?”
“我……我……”
那少女低下頭去,最後一咬牙一狠心,道:“奴……奴要下車一下,有些話,奴隻想對崔……崔大哥說說。”
“那行吧。”
不用問,這少女正是陶三妹,而那年輕男子則是李白。他們隨崔耕從長安出發,終於到了端州境內。
現在他們正準備去陶三妹的老家,端溪縣斧柯山下的小陶莊。
沒錯,朝廷是廢除括田令了,但是,端州會如何解決括田令的後遺症呢?崔耕拭目以待。
比如這陶三妹家吧,她們家乃是逃戶,土地被官方收走。現在,官府是把這田地還了,還是維持現狀隻是準許陶三妹自行開荒,抑或是繼續推行括田令把她趕迴去呢?
從官府的舉措,就大概可以看出林闖為政如何了。
隻是眼見著就到目的地了,陶三妹卻不肯繼續前行。
崔耕疑惑道:“三妹,你怎麽了?原來不是都答應的好好的嗎?”
陶三妹苦惱道:“王……崔大哥您之前隻說是讓奴當個向導,可沒說要去奴的家裏啊。這個……這個……實在有些不大方便。”
崔耕越發奇怪了,道:“有什麽不方便的?莫非我們這些人見不得人不成?”
“那倒不是。”陶三妹咬了咬牙,直言道:“越王千歲請想,奴一個弱女子,長得還不賴……跟你們十幾個大男人一起迴家,我……我成什麽人了?以後還如何在這個地方立足?”
“呃……說得也是,倒是本王思慮不周了。”崔耕撓了撓腦袋,發現人家陶三妹說得真有道理。
後世有一個典故,叫《趙匡胤千裏送京娘》。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年輕時,流浪四方,行俠仗義。
某日,他路過清幽觀,救了被強盜囚禁於暗室的苦命女子趙京娘。為免使京娘再次遇險,匡胤與京娘結為兄妹,千裏護送京娘迴家。
到了目的地後,京娘提出,感其恩義,願意以身相許。結果趙匡胤卻道,兄妹就是兄妹,怎能結為夫妻?我若娶了你,那這千裏送人之舉,就不是行俠仗義,而是貪圖美色了,豈不是汙了俺一世俠名?
趙京娘覺得趙匡胤說得很有道理,然後就……趁趙匡胤不注意的時候,投水自盡了。
廢話,人家能不自殺嗎?
孤男寡女,千裏同行,說這倆人之間沒點事兒,誰信啊?嫁了你趙匡胤,那就是一段佳話。嫁不了你趙匡胤,就是水性楊花。趙京娘除了一死了之之外,還能怎麽辦呢?你趙匡胤的俠名要保,人家趙京娘女兒家的清白名聲,就不重要了嗎?
今日之事,也是如此。
陶三妹去京城刺王殺駕的事兒,已經人盡皆知。這次迴小陶莊,又勢必不能暴露崔耕等人的身份。
那該如何對鄉鄰解釋崔耕他們的來曆呢?說是素昧平生,就千裏護送陶三妹迴家,誰信啊!
崔耕也隻得道:“那咱們就暫且放棄原計劃,往端州內……”
“放棄?為什麽要放棄?”李裹兒道:“你們不就是覺得,陶三妹的身份有些尷尬嗎?把這事兒解決了,不就成了嗎?”
“解決?怎麽解決?”崔耕疑惑道:“說是陶三妹的親戚,鄉民們也不會相信啊。要是真有這麽一門有錢的親戚,他們家能家破人亡?”
“不是親戚,是幹親。”李裹兒笑眯眯地道:“三妹啊,我看你聰明伶俐,乖巧可愛,想收你為義女,不知你願意不願意啊?”
“那……怎麽好,那怎麽好……”陶三妹連連擺手。
“嗯?你不願意?莫非我當你的幹娘,還辱沒了你不成?”
“當……當然不是……”陶三妹道:“奴隻是一個民女,和您身份天差地別,怎能……怎能……實在是高攀不起啊!”
“這有什麽?”李裹兒瞥了崔耕一眼,道:“某人連雜胡都收成幹兒子了,你好端端一個清白漢女,還不能當我的幹閨女?”
“呃……”
崔耕明白,李裹兒所謂的雜胡,是指安祿山。他更明白,李裹兒此舉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收陶三妹為義女,自己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和陶三妹發生點什麽了,這叫未雨綢繆。
當然了,崔耕對陶三妹也真沒啥想法。
崔耕勸道:“嗯,夫人所言有理。這認親麽,就是講個緣分,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答應了吧?”
“既如此,那……那……奴拜見幹娘,拜見幹爹。”陶三妹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給崔耕和李裹兒磕了三個響頭。
“乖女兒快快起來。”
李裹兒收陶三妹做幹閨女也不完全是出於功利心,她確實覺得這陶三妹不錯。
稍後,她把自己的首飾盒拿了出來,要送給陶三妹認親禮。安樂公主的首飾盒,那能簡單得了嗎?裏麵的首飾個頂個的富麗堂皇,珍貴異常。
陶三妹連連擺手,推說不要,李裹兒還是強塞了幾件素雅的給她。
又拿出自己的衣衫給陶三妹穿,雖是便裝,但也做工精細、用料講究之極。
人靠衣服馬靠鞍,陶三妹本就長得漂亮,換上之後真是人比花嬌,麗色逼人。
不過,崔耕暗暗有些奇怪。按說陶三妹做了李裹兒的義女,就成了嶺南道的公主,說是一步登天毫不為過。
但是,陶三妹的臉上,卻並無多少驚喜之色。
是她被天上掉的餡餅砸暈了頭腦?還是本來就不慕富貴?還是……別有隱情呢?
但不管怎麽說吧,這場幹親定下,去小陶莊的阻礙已不存在,三輛大車繼續起行。
中午時分,已經到了陶三妹的宅子前。
“三妹迴來了!”
“快看三妹啊,出去了一趟,竟然像是換了個人一樣!”
“那是,人家可是越王千歲親自召見過的人,有福的很呢!”
……
鄉民們非常熱情得聚攏到陶三妹的小院裏,不斷得噓寒問暖,自然也問了崔耕等人的來曆。
陶三妹隻是說,自己迴來的路上,偶然間遇到了一對商人夫婦,崔端和李樂。李樂和自己一見如故,認自己做了義女。如今自己準備把家裏的事情處理一下,就隨著二老離去。
“這樣啊……”
有一中年婦人聽完了,問道:“三妹你攀上高枝了,嫂子真替你高興。呃……但不知,你的那些地,準備怎麽處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