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長安城外,十裏長庭。


    崔耕帶著五千兵馬,護送著韋後的靈柩,緩緩行來。對麵來迎接之人,正是大唐天子李隆基帶著大唐的文武百官。


    從禮儀的角度來講,李隆基的禮節過重的不是一點半點。


    按說,隻有有了滅國之功的大將迴來,皇帝才可能親迎。注意,隻是可能而已。


    現在李隆基親自迎接韋後的靈柩,是鬧哪樣?


    君臣見禮已畢,崔耕道:“陛下親自出迎,微臣不勝惶恐,這是不是,呃……太過分了一點兒?”


    “過分嗎?朕可不這麽覺得。”李隆基非常熱情地道:“這靈柩說起來,是朕的伯母的,難道朕不該出迎?越王你為我大唐南征北討,東擋西殺,立下了潑天的功勞,難道朕不該出迎?”


    “呃……”


    崔耕暗暗腹誹,照你這麽說,當然應該出迎。但問題是,你什麽時候這麽通情達理了呢?我還真有點不習慣。


    最後,還是那句話,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啊!


    崔耕心中一凜,敷衍道:“陛下言重了,微臣愧不敢當。”


    “哪裏,越王請隨朕來。”


    接下來,李隆基更為熱情,竟要和他同乘禦輦。這多麽牛逼?要知道,這幾乎相當於和皇帝平起平坐了。


    崔耕趕緊拒絕,李隆基卻振振有詞,道:“這有什麽?想當初,周文王為薑子牙推車,才有了大周八百年的基業。如今朕不欲讓先賢專美於前,難道崔愛卿卻不想為大唐效力嗎?”


    “哪裏,既如此,微臣領命。”


    崔耕和李隆基一起,乘著禦輦,進了明德門。


    往街道兩旁望去,但見可了不得了,道路兩旁,無數百姓跪得整整齊齊。


    人們齊聲唿喝者;“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越王千歲千千歲。”


    非但如此,還有各種橫幅打出。比如“越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點金聖手,澤被蒼生”,“青天之名,飄香九州”,“長安百姓歡迎越王”……等等。


    然而,你以為這就是最熱烈的歡迎了嗎?還沒有。


    車隊繼續前行,在宣武門前停下,崔耕和李隆基邁步登上了城門樓。


    玄武門前廣場上的百姓,足有近萬之眾,黑壓壓的一大片,幾乎將場地完全塞滿。


    李隆基手持一張聖旨,開始親自高聲誦讀。


    這種聖旨有個專門的名目,叫罪己詔。是皇帝覺得自己錯了的時候,發布詔書,對天下萬民承認錯誤。


    一般這種詔書,既不用皇帝自己寫,也不用皇帝自己念。但是今天,李隆基竟然親自誦讀,真是足見誠意了。


    在這份罪己詔裏,李隆基表示,自己年少之時,性格衝動,雖然出心是好的,但也做了不少錯事。


    比如唐隆政變吧,雖然韋後做的不對,但還沒到“失德”的地步嘛,自己可以嚐試著勸諫的,不一定就要發動軍事政變。


    這當然是純屬扯淡了。


    不過重點不是這個,又過了一會兒,李隆基表示,自己之前對越王有過許多誤會,現在深深後悔。


    自己已經意識到了,崔耕乃是真正的國之幹臣,希望崔耕這次來了,就莫走了。


    請崔耕為尚書左仆射,中書門下平章事,輔佐自己,造福天下萬民。


    最後,李隆基甚至衝著崔耕一躬身,道:“朕既代表自己,也代表天下萬民,求求越王了,你……留下來吧!”


    玄武門下的百姓們甚至在有心人的鼓動下,高唿道:“請越王留下來!”


    “請越王留下來!”


    “越王不出,奈蒼生何啊?”


    ……


    崔耕到了現在,才明白李隆基究竟想幹啥利用自己愛惜羽毛的特點,用情勢相逼迫,對自己進行一場,不是軟禁的軟禁。


    把自己陷在長安,沒辦法繼續發展實力,對朝廷加重威脅。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也說明李隆基的確是對自己沒啥好辦法了,才出此下策。


    自己該不該答應呢?


    崔耕心思一轉,還是決定暫且答應下來。


    一來,自己的確想在長安待上一段時間。按道理說,大唐宰相是像走馬燈一樣,替換個不停。自己過段時間走了,也算不得食言而肥。


    二來,李隆基今日的所為,堪稱仁至義盡了。自己若不有所表示,恐怕會弄得人心惶惶,以為自己真想造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嶺南道和朝廷的關係不可能永遠維持現狀,遲早會重新統一。到底以什麽形勢統一,是可以商榷的。如果能夠和解,自己也願意做出嚐試。


    想到這裏,崔耕深施一禮,道‘:“既然如此,微臣……領命1”


    “好!好啊!”


    李隆基高興得抬頭紋都開了,道:“有崔愛卿輔佐,朕的大唐定當繁榮昌盛,遠勝前朝!朕宣布……為了慶祝越王為相,今晚金吾不禁!”


    “萬歲!萬歲!萬萬歲!”


    長安執行宵禁是最嚴的,按說,除了元宵三日外從不破例。今日李隆基親自下旨,台下的百姓們,頓時歡聲雷動。


    ……


    ……


    韋後安葬,得鑿開中宗皇帝的陵寢,一切皆有定製,自有朝廷負責,崔耕不用擔心。


    就這樣,崔耕在長安住了下來。


    李隆基做戲做全套,不僅真的封他做了宰相,而且實際權力也給了,崔耕又重新品味了一下大唐宰相的生活。當然,他也非常自覺的,少插手人事和軍事之事。


    這一日乃是休沐日,崔耕帶上楊玄琰和宋根海,溜溜達達出了府,往牡丹園一行。


    所謂牡丹園,就是公孫幼娘開的一處所在,裏麵美景如畫,既可供遊人休閑,又可以免費提供貧寒士子飯食。


    當初則天皇帝秉政,太子李顯遭二張兄弟步步緊逼,地位岌岌可危。崔耕化名崔英,來到洛陽城,為李顯排憂解難。


    在這過程中,崔耕與公孫幼娘重逢,甚至在此和公孫幼娘假定親。後來崔英詐死脫身,公孫幼娘重開牡丹園,為崔耕招攬人才。


    隻是後來,公孫幼娘忽然生了一場重病難以理事,洛陽的牡丹園就漸漸荒廢。


    等幾年後,公孫幼娘病好了,唐隆政變就在眼前,崔耕隨時可能遭不測之禍。


    崔耕不想公孫幼娘這個自己少年時的“夢中情~人”牽扯其中,洛陽牡丹園也沒有重開。崔耕甚至故意減少和公孫幼娘的聯係,以至於二人之間的關係,根本就沒什麽人知曉。


    李隆基拔除崔耕安插在長安城的間諜時,也沒牽連到公孫幼娘。


    至於現在這長安的牡丹園,卻不是公孫幼娘為崔耕所開,卻是受了李林甫和張九齡的請托。


    崔耕化名崔英入長安時,曾經做了一段時間的“吏部考功員外郎”親筆點了李林甫和張九齡中進士。


    換言之,崔英就成了李林甫和張九齡的老師,恩情深重。


    崔英已經死了,二人要報師恩,那就隻能報答公孫幼娘,這個崔英的“遺孀”。


    如今李林甫和張九齡都官居宰相,就出了一筆錢,請公孫幼娘在長安重開牡丹園,也算紀念先師了。


    所以,開這牡丹園,本質上是李林甫和張九齡作秀,買個好名聲。


    崔耕今日到這牡丹園來,當然是和公孫幼娘商量商量,怎麽借著她的掩護和李持盈碰個頭。


    要不然,崔耕身邊盯梢的太多,跟李持盈會麵怎麽解釋?現在好了,遊園偶遇麽,非常合理。


    簡短截說,崔耕一行人進了牡丹園。報了身份之後,就在小丫鬟的引領下,往公孫幼娘的閨房方向而來。


    開玩笑,名揚天下的越王千歲,除了李隆基,見誰不能馬上就見啊。公孫幼娘又是長安的風雲人物,無人能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


    然而,崔耕等人還沒走到呢,就忽然聽到一陣淒厲的女子叫聲,從一個院落內傳來。、


    “殺!殺人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凳並收藏奮鬥在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