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斥候答道:“夜太深,看不大清楚,估計人數在三百到六百之間,還帶著許多輛大車,好像是押運糧草的。”
這就更奇怪了。按說渭源縣就是最前線,吐蕃往這押運那麽多輜重幹哈?
崔耕和郭子儀、張守對視一眼,都露出了濃濃的疑惑之意。崔耕道:“事有反常即為妖,說不定吐蕃人是準備出什麽幺蛾子呢。咱們這次非但不能躲,還得抓幾個活口。甚至,不但要抓活口,還不能泄露自己的行蹤。”
郭子儀點頭道:“崔兄所言甚是。原來咱們大唐幾支小隊失蹤,恐怕就是吐蕃人搞的鬼。隻是這次張兄熟悉路徑,專走小路,咱們才沒和吐蕃人對上。若走露了消息,恐怕我等就會步了那幾撥人的後塵。”
張守拿著一根草棍兒在嘴裏咀嚼著,含糊不清地道:“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咱們要無聲無息地吃下這些人,談何容易?不知兩位有何妙計?”
“呃……”
崔耕和郭子儀凝神細思。
那斥候催促道:“三位將軍趕緊想法子,那幫吐蕃人馬上就要到了。”
“有了!”
崔耕心思電轉,想起了後世的一個典故智取生辰綱。在《水滸傳》中提到,楊誌押送生辰綱去往東京汴梁,在黃泥岡被晁蓋、吳用等人下了蒙汗藥,奪了生辰綱。雖然故事是編的,但道理是真的。今日之事,能否照此辦理呢?
想到這裏,崔耕眼珠一轉,道:“大家都有會吐蕃話的手下吧?若咱們扮作吐蕃人,和這些人虛與委蛇,再暗中下毒……毒物不好找,但在梁家莊找點巴豆不難。隻要他們吃了巴豆,還不是任咱們宰割嗎?”
郭子儀看向張守道:“冒充吐蕃人……下巴豆……那就非張兄出手不可了。”
“哈哈!”
張守將手中的草棍兒一扔,道:“真英雄所見略同也!沒問題,此事就包在俺老……呃,姓張的身上。”
張守本來打算直接稱“老張”,不過,眼前這位自稱“崔炎”的隊正,不但救了他兩次命,還心思靈敏莫測高深,讓他下意識地不敢不敬,改口稱了“姓張”。
事實上,崔耕的這個法子他早就想到了,剛才不說,隻是想看看崔耕和郭子儀的成色而已。
與郭子儀治軍嚴謹,臨戰以堂堂之陣不同,張守原來的駐地是在瓜州,地處邊陲,漢人少而蠻夷多,官軍數量不足,唯有既狡猾又殘忍,才能鎮住場子。在與吐蕃的斥候戰中,張守使的陰損招數太多了,現在幹這件事兒簡直輕車熟路。
簡短截說,張守吩咐下去,功夫不大,他的手下就有二三十人換好了吐蕃人的服飾。至於相貌和語言……好吧,這些人本來就是投靠了大唐的吐蕃人。
然後,崔耕和郭子儀帶著大部分兵馬,就在梁家莊外埋伏,張守自己則帶著那二三十人和吐蕃人交涉。
大約半個時辰後,一支火箭升空,崔耕和郭子儀趕緊帶著大隊人馬殺進了梁家莊。
這些吐蕃人的實際人數大概是七百左右,此時均已中招。崔耕沒費什麽力氣,就把他們全捉了起來。
不過,打了這麽大一個勝仗,此時的張守,麵上卻全無興奮之色。
相反地,他將崔耕和郭子儀拉到了一個僻靜無人之地,苦澀道:“崔兄、郭老弟,咱們這迴的麻煩大了。”
“怎麽了?”
“剛從吐蕃人那得到消息,現在他們的大軍已經占了渭源縣城。非但如此,今日吐蕃大將盆達延率軍十萬,不僅將渭源附近的大小道路全部封鎖,還攻占了長春穀。換言之,咱們已經迴不去了,我……大唐危矣!”
“我~日!”
崔耕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他太了解現在的局勢了,如今唐軍五十萬與吐蕃軍四十萬對峙,雙方都沒找著什麽突破點,不肯輕易決戰。
但是,現在吐蕃人攻占了渭源以北的長春穀,就形勢立變,人家相當於把大唐的糧道截斷了。
依唐軍的存糧估計,大概還能支持半個月。但是,賬不是這麽算的。渭州城內的守軍存糧多些,城外駐紮各地的唐軍存糧少些。另外,主帥也不能不留下足夠的備用軍糧。
所以,三日之內,就會有部分唐軍被迫減少口糧。五日內,缺糧的消息就會傳遍唐軍,大軍士氣低落。
說不定什麽時候,吐蕃人就能找著機會,發動猛攻,大敗唐軍。實在找不著機會也沒關係,反正唐軍存糧有限,吐蕃人不急。隻要堅持個把月,就可以直接給唐人收屍了。
現在大唐要想反敗為勝,無非是兩條路:要麽出動大軍,將吐蕃人這十萬軍隊徹底擊潰,打通糧道。要麽等著援軍趕到,裏應外合,將這十萬吐蕃大軍擊潰。
然而,這可能嗎?
援軍的集結調動不需要時間啊?恐怕援軍到了,這邊的唐軍也完了。
那麽,就靠這五十萬大軍,擊潰盆達延的十萬人呢?沒那麽容易。無論什麽時候,防守方都是極占便宜的。隻要盆達延深溝高壘,堅定地當縮頭烏龜,唐軍短時間內絕對拿他毫無辦法。
恍惚間,崔耕想起了一個戰例:長平之戰。
在長平之戰中,秦軍和趙軍僵持數月,趙王堅持不住了,以趙括替代了老將廉頗。秦軍以白起為將佯裝敗退,趙軍不知是計,往前進攻,結果被白起以兩萬五千人絕了糧道,全軍覆沒。
現在唐軍的境遇,竟然跟長平之戰中的趙國差不多。
誒,不對啊!
崔耕忽然想到,當初趙國之所以落到那等境遇,是因為趙王臨陣換將,用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代了老將廉頗。
但如今大唐坐鎮前線的三名大將,一為張仁願,一為王,一為郭虔,都是數得著的名將,怎麽會犯下這樣的低等錯誤?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崔耕和郭子儀齊聲問道:“到底吐蕃是如何攻陷的渭源縣城?吐蕃人的大軍,又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的占了長春穀的?”
張守斜瞥了郭子儀一眼,道:“此事就要著落在郭兄弟的身上了。華州刺史殷利貞的兄弟殷利德,在郭虔麾下任遊擊將軍,渭源縣和長春穀都是他的防區。殷利德膝下無兒,僅有三女。換言之,你殺了殷嘯,不僅僅使殷利貞絕了後,還使整個老殷家絕了後。所以,殷利德為了殺你,投奔了吐蕃人,將咱們大唐賣了。”
“不對吧。”崔耕眉頭微皺,道:“殷家既然已經安排了張將軍你對付子儀兄弟,又怎麽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勾結吐蕃了呢?再說了,殷利德手下的是大唐官軍,又不是他的私兵,能那麽乖乖聽話?”
張守苦笑道:“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了。原來殷利德可不知道有秋月這麽個變數,為了殺子儀兄弟,早就聯絡上了吐蕃。他的把柄被人家攥著,後來就算想反悔也不可能了。至於手下麽……有心算無心,將手下的高級軍官製住,再派親信為吐蕃人引路,也不算太難。”
“這樣啊……”
崔耕和郭子儀都有些傻眼,想不到因為殺了一個小小的殷嘯,就就引發了這麽大的變故。但仔細想來,此事又非常合乎邏輯。
當然了,現在不是感歎的時候。現在擺在大家麵前的,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對於個人來講,現在己方這六百多人,已經落在了吐蕃的包圍圈兒中,隨時可能被吐蕃人發覺,並且加以殲滅。對於大唐來講,這場國運之戰輸了八成。
到底該如何解決這場危局呢?饒是郭子儀和張守這對“大唐雙耀”,此時都眉頭緊皺,束手無策。
然而,一刻鍾後,崔耕卻輕咳一聲,正色道:“某有一計,不僅可讓咱們逃出生天,還可解我大唐之危,就看二位……有沒有那個膽子了。”
這就更奇怪了。按說渭源縣就是最前線,吐蕃往這押運那麽多輜重幹哈?
崔耕和郭子儀、張守對視一眼,都露出了濃濃的疑惑之意。崔耕道:“事有反常即為妖,說不定吐蕃人是準備出什麽幺蛾子呢。咱們這次非但不能躲,還得抓幾個活口。甚至,不但要抓活口,還不能泄露自己的行蹤。”
郭子儀點頭道:“崔兄所言甚是。原來咱們大唐幾支小隊失蹤,恐怕就是吐蕃人搞的鬼。隻是這次張兄熟悉路徑,專走小路,咱們才沒和吐蕃人對上。若走露了消息,恐怕我等就會步了那幾撥人的後塵。”
張守拿著一根草棍兒在嘴裏咀嚼著,含糊不清地道:“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咱們要無聲無息地吃下這些人,談何容易?不知兩位有何妙計?”
“呃……”
崔耕和郭子儀凝神細思。
那斥候催促道:“三位將軍趕緊想法子,那幫吐蕃人馬上就要到了。”
“有了!”
崔耕心思電轉,想起了後世的一個典故智取生辰綱。在《水滸傳》中提到,楊誌押送生辰綱去往東京汴梁,在黃泥岡被晁蓋、吳用等人下了蒙汗藥,奪了生辰綱。雖然故事是編的,但道理是真的。今日之事,能否照此辦理呢?
想到這裏,崔耕眼珠一轉,道:“大家都有會吐蕃話的手下吧?若咱們扮作吐蕃人,和這些人虛與委蛇,再暗中下毒……毒物不好找,但在梁家莊找點巴豆不難。隻要他們吃了巴豆,還不是任咱們宰割嗎?”
郭子儀看向張守道:“冒充吐蕃人……下巴豆……那就非張兄出手不可了。”
“哈哈!”
張守將手中的草棍兒一扔,道:“真英雄所見略同也!沒問題,此事就包在俺老……呃,姓張的身上。”
張守本來打算直接稱“老張”,不過,眼前這位自稱“崔炎”的隊正,不但救了他兩次命,還心思靈敏莫測高深,讓他下意識地不敢不敬,改口稱了“姓張”。
事實上,崔耕的這個法子他早就想到了,剛才不說,隻是想看看崔耕和郭子儀的成色而已。
與郭子儀治軍嚴謹,臨戰以堂堂之陣不同,張守原來的駐地是在瓜州,地處邊陲,漢人少而蠻夷多,官軍數量不足,唯有既狡猾又殘忍,才能鎮住場子。在與吐蕃的斥候戰中,張守使的陰損招數太多了,現在幹這件事兒簡直輕車熟路。
簡短截說,張守吩咐下去,功夫不大,他的手下就有二三十人換好了吐蕃人的服飾。至於相貌和語言……好吧,這些人本來就是投靠了大唐的吐蕃人。
然後,崔耕和郭子儀帶著大部分兵馬,就在梁家莊外埋伏,張守自己則帶著那二三十人和吐蕃人交涉。
大約半個時辰後,一支火箭升空,崔耕和郭子儀趕緊帶著大隊人馬殺進了梁家莊。
這些吐蕃人的實際人數大概是七百左右,此時均已中招。崔耕沒費什麽力氣,就把他們全捉了起來。
不過,打了這麽大一個勝仗,此時的張守,麵上卻全無興奮之色。
相反地,他將崔耕和郭子儀拉到了一個僻靜無人之地,苦澀道:“崔兄、郭老弟,咱們這迴的麻煩大了。”
“怎麽了?”
“剛從吐蕃人那得到消息,現在他們的大軍已經占了渭源縣城。非但如此,今日吐蕃大將盆達延率軍十萬,不僅將渭源附近的大小道路全部封鎖,還攻占了長春穀。換言之,咱們已經迴不去了,我……大唐危矣!”
“我~日!”
崔耕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他太了解現在的局勢了,如今唐軍五十萬與吐蕃軍四十萬對峙,雙方都沒找著什麽突破點,不肯輕易決戰。
但是,現在吐蕃人攻占了渭源以北的長春穀,就形勢立變,人家相當於把大唐的糧道截斷了。
依唐軍的存糧估計,大概還能支持半個月。但是,賬不是這麽算的。渭州城內的守軍存糧多些,城外駐紮各地的唐軍存糧少些。另外,主帥也不能不留下足夠的備用軍糧。
所以,三日之內,就會有部分唐軍被迫減少口糧。五日內,缺糧的消息就會傳遍唐軍,大軍士氣低落。
說不定什麽時候,吐蕃人就能找著機會,發動猛攻,大敗唐軍。實在找不著機會也沒關係,反正唐軍存糧有限,吐蕃人不急。隻要堅持個把月,就可以直接給唐人收屍了。
現在大唐要想反敗為勝,無非是兩條路:要麽出動大軍,將吐蕃人這十萬軍隊徹底擊潰,打通糧道。要麽等著援軍趕到,裏應外合,將這十萬吐蕃大軍擊潰。
然而,這可能嗎?
援軍的集結調動不需要時間啊?恐怕援軍到了,這邊的唐軍也完了。
那麽,就靠這五十萬大軍,擊潰盆達延的十萬人呢?沒那麽容易。無論什麽時候,防守方都是極占便宜的。隻要盆達延深溝高壘,堅定地當縮頭烏龜,唐軍短時間內絕對拿他毫無辦法。
恍惚間,崔耕想起了一個戰例:長平之戰。
在長平之戰中,秦軍和趙軍僵持數月,趙王堅持不住了,以趙括替代了老將廉頗。秦軍以白起為將佯裝敗退,趙軍不知是計,往前進攻,結果被白起以兩萬五千人絕了糧道,全軍覆沒。
現在唐軍的境遇,竟然跟長平之戰中的趙國差不多。
誒,不對啊!
崔耕忽然想到,當初趙國之所以落到那等境遇,是因為趙王臨陣換將,用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代了老將廉頗。
但如今大唐坐鎮前線的三名大將,一為張仁願,一為王,一為郭虔,都是數得著的名將,怎麽會犯下這樣的低等錯誤?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崔耕和郭子儀齊聲問道:“到底吐蕃是如何攻陷的渭源縣城?吐蕃人的大軍,又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的占了長春穀的?”
張守斜瞥了郭子儀一眼,道:“此事就要著落在郭兄弟的身上了。華州刺史殷利貞的兄弟殷利德,在郭虔麾下任遊擊將軍,渭源縣和長春穀都是他的防區。殷利德膝下無兒,僅有三女。換言之,你殺了殷嘯,不僅僅使殷利貞絕了後,還使整個老殷家絕了後。所以,殷利德為了殺你,投奔了吐蕃人,將咱們大唐賣了。”
“不對吧。”崔耕眉頭微皺,道:“殷家既然已經安排了張將軍你對付子儀兄弟,又怎麽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勾結吐蕃了呢?再說了,殷利德手下的是大唐官軍,又不是他的私兵,能那麽乖乖聽話?”
張守苦笑道:“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了。原來殷利德可不知道有秋月這麽個變數,為了殺子儀兄弟,早就聯絡上了吐蕃。他的把柄被人家攥著,後來就算想反悔也不可能了。至於手下麽……有心算無心,將手下的高級軍官製住,再派親信為吐蕃人引路,也不算太難。”
“這樣啊……”
崔耕和郭子儀都有些傻眼,想不到因為殺了一個小小的殷嘯,就就引發了這麽大的變故。但仔細想來,此事又非常合乎邏輯。
當然了,現在不是感歎的時候。現在擺在大家麵前的,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對於個人來講,現在己方這六百多人,已經落在了吐蕃的包圍圈兒中,隨時可能被吐蕃人發覺,並且加以殲滅。對於大唐來講,這場國運之戰輸了八成。
到底該如何解決這場危局呢?饒是郭子儀和張守這對“大唐雙耀”,此時都眉頭緊皺,束手無策。
然而,一刻鍾後,崔耕卻輕咳一聲,正色道:“某有一計,不僅可讓咱們逃出生天,還可解我大唐之危,就看二位……有沒有那個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