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聽到這個消息,李隆基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


    突厥攻受降城也就罷了,反正突厥人的目的是賣羊毛,雙方就是爭一個麵子,算不得什麽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吐蕃不同,雙方爭的隴西之地。長安距離隴西不遠,朝廷根本就後退不得!


    還有最關鍵的,對於能否打贏吐蕃,他著實沒有把握!


    當初太宗年間,朝中包括李靖、薛仁貴在內,所有名將都跟吐蕃交過手,但也就個勝負參半之局。到了則天朝前期,朝廷更是勝少敗多。


    後來大唐走運,吐蕃讚普赤都鬆讚自毀長城,殺了名將論欽陵,赤都鬆讚本身又在征六詔之地時病逝。以至於吐蕃太後赤瑪類和車騎長遲紮陸爭權,無暇對外出擊,大唐才占了上風。但不管怎麽說吧,吐蕃的實力尚在,真打起來,大唐占不著多少便宜。


    好死不死的是,原來負責抵擋吐蕃的是大唐名將郭元振和唐休。現在唐休死了,郭元振反了,熟悉地形擁有豐富對付吐蕃人經驗的一萬安西軍投了嶺南道,他靠什麽抵擋吐蕃的四十萬大軍?


    李隆基思前想後,也沒什麽對策,隻得道:“快,快去宣眾宰相來議事。”


    遵旨”。


    半個時辰後,大唐諸宰相齊聚甘露殿。


    先天政變後,崔耕和郭元振反了,原來投靠太平公主的宰相蕭至忠、岑羲被李隆基斬首。唯有姚崇、宋、崔、張說、陸象先還繼續為相。


    陸象先是李旦的人,李隆基之所以留下他,主要還是在大殺特殺之後,起個千金買馬古骨的作用。要不然,原來朝中大多數官員效忠的是李旦而不是李隆基,他能把所有人都貶斥了?


    新補上來為相的,則是劉幽求、崔日用、和張仁願。


    當初劉幽求、張謀反一案,本來就是李隆基和李旦父子為了麻痹崔耕,演出的一出戲。如今李隆基為帝,劉幽求自然複相。


    崔日用和崔耕談判有功,官複原職。


    張仁願替李隆基收攏了南衙府兵,此時為相也是理所應當。


    所以,如今的大唐宰相分別為:姚崇、宋、劉幽求、崔日用、張說、陸象仙、以及張仁願、崔。


    ……


    ……


    李隆基命小太監將安西都護府的奏折,在大家手中傳遞一圈兒,然後道:“安西副都護解宛上奏,吐蕃太後赤瑪類設計殺了車騎長遲紮陸貢,誅遲紮陸貢黨羽三千餘人。如今吐蕃重新一統,大相韋乞力徐尚、大將勃盆達延共將兵四十萬,攻打蘭、渭二州,不知眾卿何以教朕?”


    姚崇沉吟道:“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郭元振既去,不如就請張相為安西大都護,抵禦吐蕃如何?”


    張仁願當然不樂意,在長安當宰相多好啊,位高權重還有各種享受,不比去隴西吃沙子強得多?


    當然,盡管是這麽想的,張仁願卻表現的慷慨激昂,道:“微臣願為陛下效力,抵擋吐蕃。隻要兵餉俱足,若不能勝,微臣願提頭來見。”


    李隆基高興道:“好,張相果然公忠體國,那朕就任命你為……”


    “陛下且慢!”


    見李隆基沒明白自己的意思,張仁願趕緊挑明道:“還請陛下明示,戶部能為這場大戰籌集多少錢糧?微臣也好依據這些錢糧調兵遣將。”


    李隆基看向崔日用道:“崔愛卿,你身兼戶部尚書之職,給張相說個準數吧。”


    “戶部隻能出兩百萬貫。”


    “這麽少?”盡管之前就有心理準備,張仁願還是驚唿出聲。


    崔日用雙手一攤,道:“陛下調幾十萬大軍前往受降城,教訓突厥新可汗闕特勤。這人吃馬嚼的,一天得多少錢?而且,誰知道薛納什麽時候和突厥決戰?戶部不把錢糧備足了,糧餉不濟,薛將軍打了敗仗,算誰的責任?”


    李隆基著急道:“但隴右也不能不管吧?”


    崔日用道:“微臣最多能再拿出一百萬貫來,再多了真沒有了。”


    “三百萬貫夠幹什麽的?”張仁願可算找著理了,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隻有三百萬貫錢,微臣可沒把握對抗吐蕃的四十萬大軍。”


    李隆基咬了咬牙,道:“朕出內庫三百萬貫給張愛卿,總共六百萬貫呢?”


    張仁願斬釘截鐵地道:“那也太少。”


    “你……”


    李隆基真恨不得一茶杯糊在張仁願的臉上。


    他強忍怒氣,看向其他宰相道:“其他愛卿的意思呢?”


    “……”眾人麵麵相覷,都沒吱聲。


    李隆基可真急了,不悅道:“朕就不明白了,中宗朝韋後亂政,朝廷烏煙瘴氣。父皇在位,太平弄權,朝廷權威當然無存。盡管如此,突厥、吐蕃都不敢犯我大唐天威。怎麽朕繼位為帝王,我大唐就兩麵受敵?到底是朕德行不足……還是諸位宰相不稱職?”


    這話的語氣就相當重了,皇帝總是沒錯的,當然是眾宰相屍位素餐!


    別人還好,都是官場老油條,唾麵自幹的本事練的爐火純青。


    但崔日用不同,他從小就心高氣傲,受不得氣。就是走宗楚客的門路升官之時,宗楚客都對他客客氣氣的。


    更關鍵的是,他並不覺得李隆基多麽英明神武。


    唐隆政變前,崔日用覺得韋後實在賴泥糊不上牆去,才轉而投靠不那麽爛的李隆基,對其根本就沒少敬畏之心。甚至於,他內心深處,很有以李隆基恩人自居的意思。


    當即,崔日用陰陽怪氣兒地道:“當然是微臣等人是屍位素餐之過了。在中宗皇帝以及太上皇在位的時候,遇著這種“巧婦難為無米炊”的事兒,都是嶺南王崔耕來解決的,微臣等人隻是在一旁輔助而已。”


    好麽,這話明著是說群臣屍位素餐,實際上還是把鍋扣在了李隆基的身上。


    你要是德行夠,讓崔耕來輔佐。那還用得我們勞心勞力啊?


    “你……”李隆基氣的滿麵通紅。


    崔趕緊提醒道:“日用兄,還請慎言!”


    “慎言?”崔日用眉毛一挑,道:“怎麽?本相說得不對?其實我這還是往輕了說呢。若是崔耕在,那闕特勤吃了熊心吞了豹膽,敢殺同俄特勤?赤瑪類能不顧忌崔耕,驟然和吃紮陸貢翻臉?我說咱們屍位素餐有什麽錯?”


    “好,好,好!”李隆基怒極反笑,道:“既然你知道自己是屍位素餐,就退位讓賢吧!傳朕的旨意:崔日用恃功而驕,著貶為常州刺史,欽此。”


    “啊?罷相?”


    崔日用之前隻是想發發牢騷而已,萬沒想到,李隆基竟然如此不留情麵。


    他先是一愣,隨即跪倒在地,脖子一梗,道:“謝陛下隆恩!崔耕早就說過,微臣性子清高,這宰相當不了幾天,果然是料事如神呢。”


    其實崔耕之前說的是,崔日用性子清高,一定會要中了張說、姚崇之計,被貶官出外。但反正如今已經被罷相了,崔日用幹脆痛快痛快嘴了。


    然後,他磕了三個響頭,道:“今日乃是宰相議事,微臣這個常州刺史就不摻合了,微臣告退!”


    李隆基語氣生冷地道:“去吧。”


    崔日用起身,出了甘露殿,大殿內的氣氛越加沉凝。


    鬧到這一步,雙方都有責任。崔日用是性子太過高傲,李隆基則是方寸已亂。


    在沒有崔耕出現的曆史上,李隆基初登位時,大唐的境況比現在要差上許多。但那又如何,擇忠臣良將,慢慢扳迴場子不就得了?國勢一天天的變好,李隆基也沉得住氣,乃是標準的聖明之君。


    但是現在,李隆基登基之後,倒黴事兒一件一件的來,處處不如意,好像大唐離了崔耕就玩不轉似的,真令他無比火大。如今這個尷尬的事實被崔日用挑明,他也就難免氣急敗壞,行事操切了。


    罷了崔日用,李隆基才算稍出了心中一口惡氣。


    他看向四周道:“到底如何應對吐蕃,咱們今日必須商量出一個結果來。朕就不信了,沒了張屠戶,我大唐朝廷就得吃帶毛的豬?”


    崔眼珠一轉,道:“啟稟陛下,微臣倒是有一計,不但能解隴西之危,而且……可以給崔耕一個大大的難看!”


    李隆基眼前大亮,道:“好!臨危節乃現,板蕩識忠良,這才是朕的真宰相!但不知……計將安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凳並收藏奮鬥在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