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郎微微一欠身,道:“確實如此。在下在族中排行第五,人稱張五郎,但正式名字卻是張靈均。”
“你是洛陽人?”
“冀王聽過在下的名號?”張靈均先是一愣,隨後恍然大悟,道:“在下在江湖上也算薄有微名,想不到冀王對江湖之事也如此上心哩。”
“哪裏,本王對江湖事不怎麽了解,隻是張壯士的名望太大,本官就是想沒聽說過都不成。”
這話一語雙關。
在張靈均聽來,是自己的名氣太大,即便不是江湖圈子的冀王崔耕,都聽說過自己的名號。
其實不然。
崔耕的意思是,自己通過曆史記載,而不是江湖傳聞,知道了張靈均的名字。
他心中暗暗琢磨,如果曆史沒有被自己改變的話,神龍政變後不久,李重福就被韋後誣陷,貶為均州刺史了。
唐隆政變後,李旦改任李重福為集州刺史。
在李重福尚未起行之際,有洛陽人張靈均獻計,說:大王是先帝的長子,應該繼承天子之位。相王雖有討平韋氏的功勞,但怎麽可以越位居上呢?過去漢朝誅諸呂而東迎代王劉恆;現在東都洛陽的士庶百姓,都在盼著您登基為帝呢。您若能秘密感到洛陽,登高一唿,大事可定。
這不純屬扯淡嗎?
李重福根正苗紅,百姓們隻是不反對他登基為帝而已。但是,李顯和韋後倒行逆施,把朝政弄得烏煙瘴氣,百姓們已經徹底對他們寒心了。李重福本身又對洛陽百姓沒什麽恩德可言,百姓們憑什麽豁出命去保他為帝?
但是,李重福利令智昏,還真信了這番話。
這時候,鄭被貶為江州司馬,不甘心就此沉淪,也加入了李重福的謀反大業中。
三人到了洛陽後,招募勇士很不順利,隻有幾十名地痞無賴加入了他們。
按說,你們見勢不妙,就趕緊停止計劃唄。
可在張靈均的攛掇下,李重福依舊自信滿滿,帶著這幾十人直接起事。結果,被洛州司馬崔日知,不費吹灰之力,輕鬆平叛。
事敗之後,李重福投河自盡,鄭和張靈均被明正典刑。
臨刑之前,張靈均神態自若,而鄭卻是兩股戰站醜態百出。張靈均鄙視他道:“我與你這樣的膽小鬼共同起事,不失敗才是沒天理呢。”
原本崔耕對這段記載,沒什麽懷疑,隻是感歎李重福自不量力而已。
不過,在聽說,今日幫了自己大忙的人是張靈均之後,他卻不由得心中一動。
這肖放的案子,本來就巧合之處太多。再加上,張靈均恰巧及時發現此案的秘密,並且告訴了自己,也忒“無巧不成書”了些。
再想想曆史上那些記載,這張靈均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
勸說李重福時,他好似一個妖言惑眾的野心家。臨死時神氣自若,卻又像一個正氣凜然的大忠臣。他不能審時度勢,害得許多人白白送死,又似乎是傻帽一個。
混混沌沌,令人完全看不清楚。
但是,若把他當成一個李旦父子的死士來看,就豁然開朗了。
李旦受李重茂的“禪讓”登基為帝,李重福作為李顯的長子,就成了李旦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但是,人家李重福又沒犯法,李旦能怎麽辦?退一萬步說,就是李重福不斷地搶男霸女、草菅人命什麽的,按照這個時代的道德觀念來講,李旦還是不能把李重福怎麽著。
也隻有把確鑿無疑地謀反之罪,扣在李重福的頭上,才能永絕後患。
所以,他很可能派了一個叫張靈均的死士過去,挑動李重福的野心……才有了記錄中的“史實”。
現在,曆史經由自己發生了改變,張靈均依舊是李旦父子的人,卻被沒用來對付李重福,而是用來對付自己。
自己到益州後所經曆的一切,恐怕都是張靈均為了獲取自己的信任,和權懷恩合謀布的一個局。若非自己及時拿出了肖五娘為妾的文契,張靈均前幾日就應該出場了。
到底孫三才是其妻胡氏所殺,還是張靈均所殺,那還真不一定。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猜測。大膽預測之後,還要小心求證。
“冀王,冀王,您怎麽了?莫非在下的身份有何不妥之處?”張靈均見崔耕神思不屬,開口問道。
“呃……不關張壯士的事。”崔耕敷衍道:“本官想,那胡氏殺夫,做賊心虛,萬一提前逃亡了怎麽辦?益州府衙的官差徒勞無功,這個案子還一時半會兒結不了啊。”
張靈均道:“冀王且放寬心,即便胡氏逃亡,那孫三才肚子裏的小蛇總不是假的,絕對攀誣不到肖長史的身上。”
“說得也是。對了,張壯士,你幫了本官這麽大一個忙,卻把權懷恩得罪死了,不知今後有何打算呢?”
噗通!
張靈均跪倒在崔耕的麵前,道:“在下雖然誤入歧途,卻一直想重返正道。如果冀王不嫌棄的話,能否準許在下跟在您的身邊呢?哪怕是為奴為仆,為您牽馬墜蹬,端茶倒水,在下也甘之若飴。”
崔耕眼中精光一閃,以手相攙道:“張壯士頗有俠名,小王得張壯士,真是如虎添翼了。”
……
……
崔耕預料的沒錯,果然,不久就傳來消息,那胡氏“畏罪逃亡”了。他裝做不以為意,連下公文,命劍南道重要官員齊聚成都,商議破蠻之策。
事到如今,他也對蠻人有了個大概的了解。
劍南道大部分地方,是朝廷的正式州府,漢人占了絕對優勢。但是,從州往南,就是蠻人的人數占據絕對優勢了。
所謂蠻人,就是對西南方向,非漢人的統稱。其實,這些人之間,由於地理隔絕,差距極大。有些部族還處於原始社會,有些部族的文明卻接漢人。至於語言和風俗習慣,更是完全迥異。
大唐朝廷當然既沒精力,又沒興趣把他們細分。於是乎,簡單地將這些蠻人分為兩種:漢化程度較高的為白蠻,漢化程度較低的為烏蠻。
從州往南,包括六詔之地,都是這麽個分法。
比如蒙舍詔是烏蠻,其他五詔是白蠻。現在南詔(蒙舍詔)一統六詔之地,就是整個國家的貴族以烏蠻為主,而國民卻以白蠻為主。
至於姚州、州附近的蠻人,卻又與六詔之地不同。他們雖然既有烏蠻又有白蠻,大小部族近百,卻有一個大致相類的組織形式,名曰“鬼主”。
“你是洛陽人?”
“冀王聽過在下的名號?”張靈均先是一愣,隨後恍然大悟,道:“在下在江湖上也算薄有微名,想不到冀王對江湖之事也如此上心哩。”
“哪裏,本王對江湖事不怎麽了解,隻是張壯士的名望太大,本官就是想沒聽說過都不成。”
這話一語雙關。
在張靈均聽來,是自己的名氣太大,即便不是江湖圈子的冀王崔耕,都聽說過自己的名號。
其實不然。
崔耕的意思是,自己通過曆史記載,而不是江湖傳聞,知道了張靈均的名字。
他心中暗暗琢磨,如果曆史沒有被自己改變的話,神龍政變後不久,李重福就被韋後誣陷,貶為均州刺史了。
唐隆政變後,李旦改任李重福為集州刺史。
在李重福尚未起行之際,有洛陽人張靈均獻計,說:大王是先帝的長子,應該繼承天子之位。相王雖有討平韋氏的功勞,但怎麽可以越位居上呢?過去漢朝誅諸呂而東迎代王劉恆;現在東都洛陽的士庶百姓,都在盼著您登基為帝呢。您若能秘密感到洛陽,登高一唿,大事可定。
這不純屬扯淡嗎?
李重福根正苗紅,百姓們隻是不反對他登基為帝而已。但是,李顯和韋後倒行逆施,把朝政弄得烏煙瘴氣,百姓們已經徹底對他們寒心了。李重福本身又對洛陽百姓沒什麽恩德可言,百姓們憑什麽豁出命去保他為帝?
但是,李重福利令智昏,還真信了這番話。
這時候,鄭被貶為江州司馬,不甘心就此沉淪,也加入了李重福的謀反大業中。
三人到了洛陽後,招募勇士很不順利,隻有幾十名地痞無賴加入了他們。
按說,你們見勢不妙,就趕緊停止計劃唄。
可在張靈均的攛掇下,李重福依舊自信滿滿,帶著這幾十人直接起事。結果,被洛州司馬崔日知,不費吹灰之力,輕鬆平叛。
事敗之後,李重福投河自盡,鄭和張靈均被明正典刑。
臨刑之前,張靈均神態自若,而鄭卻是兩股戰站醜態百出。張靈均鄙視他道:“我與你這樣的膽小鬼共同起事,不失敗才是沒天理呢。”
原本崔耕對這段記載,沒什麽懷疑,隻是感歎李重福自不量力而已。
不過,在聽說,今日幫了自己大忙的人是張靈均之後,他卻不由得心中一動。
這肖放的案子,本來就巧合之處太多。再加上,張靈均恰巧及時發現此案的秘密,並且告訴了自己,也忒“無巧不成書”了些。
再想想曆史上那些記載,這張靈均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
勸說李重福時,他好似一個妖言惑眾的野心家。臨死時神氣自若,卻又像一個正氣凜然的大忠臣。他不能審時度勢,害得許多人白白送死,又似乎是傻帽一個。
混混沌沌,令人完全看不清楚。
但是,若把他當成一個李旦父子的死士來看,就豁然開朗了。
李旦受李重茂的“禪讓”登基為帝,李重福作為李顯的長子,就成了李旦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但是,人家李重福又沒犯法,李旦能怎麽辦?退一萬步說,就是李重福不斷地搶男霸女、草菅人命什麽的,按照這個時代的道德觀念來講,李旦還是不能把李重福怎麽著。
也隻有把確鑿無疑地謀反之罪,扣在李重福的頭上,才能永絕後患。
所以,他很可能派了一個叫張靈均的死士過去,挑動李重福的野心……才有了記錄中的“史實”。
現在,曆史經由自己發生了改變,張靈均依舊是李旦父子的人,卻被沒用來對付李重福,而是用來對付自己。
自己到益州後所經曆的一切,恐怕都是張靈均為了獲取自己的信任,和權懷恩合謀布的一個局。若非自己及時拿出了肖五娘為妾的文契,張靈均前幾日就應該出場了。
到底孫三才是其妻胡氏所殺,還是張靈均所殺,那還真不一定。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猜測。大膽預測之後,還要小心求證。
“冀王,冀王,您怎麽了?莫非在下的身份有何不妥之處?”張靈均見崔耕神思不屬,開口問道。
“呃……不關張壯士的事。”崔耕敷衍道:“本官想,那胡氏殺夫,做賊心虛,萬一提前逃亡了怎麽辦?益州府衙的官差徒勞無功,這個案子還一時半會兒結不了啊。”
張靈均道:“冀王且放寬心,即便胡氏逃亡,那孫三才肚子裏的小蛇總不是假的,絕對攀誣不到肖長史的身上。”
“說得也是。對了,張壯士,你幫了本官這麽大一個忙,卻把權懷恩得罪死了,不知今後有何打算呢?”
噗通!
張靈均跪倒在崔耕的麵前,道:“在下雖然誤入歧途,卻一直想重返正道。如果冀王不嫌棄的話,能否準許在下跟在您的身邊呢?哪怕是為奴為仆,為您牽馬墜蹬,端茶倒水,在下也甘之若飴。”
崔耕眼中精光一閃,以手相攙道:“張壯士頗有俠名,小王得張壯士,真是如虎添翼了。”
……
……
崔耕預料的沒錯,果然,不久就傳來消息,那胡氏“畏罪逃亡”了。他裝做不以為意,連下公文,命劍南道重要官員齊聚成都,商議破蠻之策。
事到如今,他也對蠻人有了個大概的了解。
劍南道大部分地方,是朝廷的正式州府,漢人占了絕對優勢。但是,從州往南,就是蠻人的人數占據絕對優勢了。
所謂蠻人,就是對西南方向,非漢人的統稱。其實,這些人之間,由於地理隔絕,差距極大。有些部族還處於原始社會,有些部族的文明卻接漢人。至於語言和風俗習慣,更是完全迥異。
大唐朝廷當然既沒精力,又沒興趣把他們細分。於是乎,簡單地將這些蠻人分為兩種:漢化程度較高的為白蠻,漢化程度較低的為烏蠻。
從州往南,包括六詔之地,都是這麽個分法。
比如蒙舍詔是烏蠻,其他五詔是白蠻。現在南詔(蒙舍詔)一統六詔之地,就是整個國家的貴族以烏蠻為主,而國民卻以白蠻為主。
至於姚州、州附近的蠻人,卻又與六詔之地不同。他們雖然既有烏蠻又有白蠻,大小部族近百,卻有一個大致相類的組織形式,名曰“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