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早朝。
眾位宰相、三省六部的尚書侍郎、乃至京兆尹、大理寺、太常寺等衙門的主官……等等,來得非常齊整,就是崔耕都來到了現場。
剛開始大家討論的都是常規議題。
比如說,武氏族人如何處置的問題。
對於武則天一般的族人,當然可以放過,畢竟武則天是李旦的親媽。但是,武三思和李旦一家仇深似海,李隆基他媽竇德妃和李成器他媽劉王後之死,都和武三思脫不了關係,所以必須有個了局。
最後,朝廷決定,武三思已死,就將其墳墓毀壞,把他的屍體拖出來,挫骨揚灰。至於武三思的所有後代,則統統斬首。
再比如,李旦之前為李重俊平反,封他為節憨太子,隨他起兵的人也俱皆平反,都贈與了官職厚葬。
現在太府少卿韋湊認為:原太子李重俊舉兵,手持利刃威逼中宗,這實在是太無禮了。他起兵誅殺武三思父子,值得嘉獎。但為了自己當皇帝,絕對應該貶斥。所以,應該給他一個別的諡號,並且取消對那些追隨他的人的贈官兒。
群臣雖然覺得此言有理,但諡號已經發出,再收迴來顯得朝廷太過朝令夕改。
最後決定,李重俊的諡號不變,但他那些隨從之人,隻能說是無罪,不應給予贈官。
另外,大家還討論了原來駙馬王同皎,宰相張柬之等人的謀反問題。關於這個案子沒什麽爭執,大家一致同意平反。
……
總地來說,今天的議題可以用四個字兒來形容撥亂反正。武三思和韋後都是禍國殃民的大壞蛋,凡是以前跟他們做對的人就都是好人,理應嘉獎。跟著他們吃香的喝辣的人,就都是壞蛋,理應罷黜甚至殺頭。
朝臣們的意見大體一致,沒什麽爭執。
然而,就在大家以為,這場朝會就如此順利的結束之際,忽然,新鮮出爐的宰相薛稷出班跪倒。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薛相請講。”
“剛才大家討論的,實際上都是如何處置韋氏餘孽的問題。不過……大家是不是忘了一個人呢?此人往昔跟隨韋後做了不少壞事,但是如今,卻還高居朝堂之上。”
“哦?此人是誰呢?”
薛稷下句話簡直石破天驚,道:“當朝宰相崔日用!臣請陛下將崔日用罷黜,還我大唐朝廷一個郎朗乾坤!”
“啊?我?”
崔日用當時就急了,道“沒錯,我過去是依附過宗楚客,算是韋氏一黨。但是,此次為朝廷立下了大功,已經將功補過了啊。”
“大功?你還有臉說?”薛稷不屑道:“要不是宗楚客,你還不知在哪個犄角旮旯當縣令呢。你無非是見機不妙,賣友求榮罷了。如此一個卑鄙小人,有何麵目為我大唐宰相?”
崔日用氣急敗壞地道:“好,姓薛的,你要揭老底是吧?那咱們就好好地掰扯掰扯。莫看你和陛下是親家,實際上,你之前幹的那些事兒,對得起陛下嗎?說我依附宗楚客,你敢說自己沒給宗楚客送過禮。而且,你還拍過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的馬屁呢。”
“擦!你信口雌黃汙蔑老夫的清名,老夫跟你拚啦!”
啪!
薛稷惱羞成怒,衝著崔日用就衝了過去,揮起巴掌,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兒,惡狠狠地給了崔日用一個大嘴巴子。
崔日用心高氣傲,何嚐受過這等委屈?他大怒道:“臭不要臉的老賊,你特麽的還敢動手?動手,你打得過我嗎?”
當即,飛起一拳,直襲薛稷的麵門。
就這樣,當朝的兩大宰相廝打在了一起。
隻在頃刻之間,二人都掛了彩了。李旦這才下令,命殿前武士將二人分開。
他大怒道:“堂堂宰相,在金鑾殿上大打出手?你們這是把朕的朝廷當成什麽了?菜場嗎?必須嚴加處置,以儆效尤!”
頓了頓,又四下裏掃視了一圈兒,緩和了一下語氣,道:“到底如何處置他們,大家議一議吧?”
“……”人們麵麵相覷,都沒出聲。
無它,誰比誰傻多少,誰敢亂說話啊。
那薛稷是好惹的嗎?皇帝陛下的好朋友兼兒女親家,宰相班子裏,唯一一個代表陛下意誌的人。
你說處置他,讓陛下以為是針對自己的怎麽辦?
那崔日用也不好惹啊,唐隆政變的三駕馬車之一,臨淄王的鐵杆心腹。你說處置他,讓臨淄王誤會了可咋辦?
要知道,臨淄王有八成的可能為太子,也就是日後的皇帝。那是好惹的嗎?
得了,大家還是悶聲發大財吧。
李旦見大家都沒說話,看向崔耕道:“崔相,你怎麽說?”
“這事兒倒也簡單。”崔耕微微一笑,道:“宰相乃為輔佐陛下治國理政所設,若是宰相班子不合,勢必影響國事。但是,若陛下勉強壓服,又免麵口服心不服。所以,必須斷然處置。”
“你是說……將某人貶官出外?”
“非也,非也。”崔耕搖頭道:“是非曲直,哪是那麽容易辨清的?拖延時日,恐怕耽誤了國事。所以,微臣以為……從今日起,定一條規矩:但凡宰相互相謾罵或者廝打,不必分是非曲直,一律罷黜。”
“妙啊,崔相此言此言甚是有理。”李旦看向四周道:“眾位愛卿,你們覺得呢?”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崔耕這話真的非常有道理,群臣紛紛同意。
李隆基卻著急的眼珠子都紅了,高聲道:“不可!萬萬不可啊!”
眾位宰相、三省六部的尚書侍郎、乃至京兆尹、大理寺、太常寺等衙門的主官……等等,來得非常齊整,就是崔耕都來到了現場。
剛開始大家討論的都是常規議題。
比如說,武氏族人如何處置的問題。
對於武則天一般的族人,當然可以放過,畢竟武則天是李旦的親媽。但是,武三思和李旦一家仇深似海,李隆基他媽竇德妃和李成器他媽劉王後之死,都和武三思脫不了關係,所以必須有個了局。
最後,朝廷決定,武三思已死,就將其墳墓毀壞,把他的屍體拖出來,挫骨揚灰。至於武三思的所有後代,則統統斬首。
再比如,李旦之前為李重俊平反,封他為節憨太子,隨他起兵的人也俱皆平反,都贈與了官職厚葬。
現在太府少卿韋湊認為:原太子李重俊舉兵,手持利刃威逼中宗,這實在是太無禮了。他起兵誅殺武三思父子,值得嘉獎。但為了自己當皇帝,絕對應該貶斥。所以,應該給他一個別的諡號,並且取消對那些追隨他的人的贈官兒。
群臣雖然覺得此言有理,但諡號已經發出,再收迴來顯得朝廷太過朝令夕改。
最後決定,李重俊的諡號不變,但他那些隨從之人,隻能說是無罪,不應給予贈官。
另外,大家還討論了原來駙馬王同皎,宰相張柬之等人的謀反問題。關於這個案子沒什麽爭執,大家一致同意平反。
……
總地來說,今天的議題可以用四個字兒來形容撥亂反正。武三思和韋後都是禍國殃民的大壞蛋,凡是以前跟他們做對的人就都是好人,理應嘉獎。跟著他們吃香的喝辣的人,就都是壞蛋,理應罷黜甚至殺頭。
朝臣們的意見大體一致,沒什麽爭執。
然而,就在大家以為,這場朝會就如此順利的結束之際,忽然,新鮮出爐的宰相薛稷出班跪倒。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薛相請講。”
“剛才大家討論的,實際上都是如何處置韋氏餘孽的問題。不過……大家是不是忘了一個人呢?此人往昔跟隨韋後做了不少壞事,但是如今,卻還高居朝堂之上。”
“哦?此人是誰呢?”
薛稷下句話簡直石破天驚,道:“當朝宰相崔日用!臣請陛下將崔日用罷黜,還我大唐朝廷一個郎朗乾坤!”
“啊?我?”
崔日用當時就急了,道“沒錯,我過去是依附過宗楚客,算是韋氏一黨。但是,此次為朝廷立下了大功,已經將功補過了啊。”
“大功?你還有臉說?”薛稷不屑道:“要不是宗楚客,你還不知在哪個犄角旮旯當縣令呢。你無非是見機不妙,賣友求榮罷了。如此一個卑鄙小人,有何麵目為我大唐宰相?”
崔日用氣急敗壞地道:“好,姓薛的,你要揭老底是吧?那咱們就好好地掰扯掰扯。莫看你和陛下是親家,實際上,你之前幹的那些事兒,對得起陛下嗎?說我依附宗楚客,你敢說自己沒給宗楚客送過禮。而且,你還拍過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的馬屁呢。”
“擦!你信口雌黃汙蔑老夫的清名,老夫跟你拚啦!”
啪!
薛稷惱羞成怒,衝著崔日用就衝了過去,揮起巴掌,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兒,惡狠狠地給了崔日用一個大嘴巴子。
崔日用心高氣傲,何嚐受過這等委屈?他大怒道:“臭不要臉的老賊,你特麽的還敢動手?動手,你打得過我嗎?”
當即,飛起一拳,直襲薛稷的麵門。
就這樣,當朝的兩大宰相廝打在了一起。
隻在頃刻之間,二人都掛了彩了。李旦這才下令,命殿前武士將二人分開。
他大怒道:“堂堂宰相,在金鑾殿上大打出手?你們這是把朕的朝廷當成什麽了?菜場嗎?必須嚴加處置,以儆效尤!”
頓了頓,又四下裏掃視了一圈兒,緩和了一下語氣,道:“到底如何處置他們,大家議一議吧?”
“……”人們麵麵相覷,都沒出聲。
無它,誰比誰傻多少,誰敢亂說話啊。
那薛稷是好惹的嗎?皇帝陛下的好朋友兼兒女親家,宰相班子裏,唯一一個代表陛下意誌的人。
你說處置他,讓陛下以為是針對自己的怎麽辦?
那崔日用也不好惹啊,唐隆政變的三駕馬車之一,臨淄王的鐵杆心腹。你說處置他,讓臨淄王誤會了可咋辦?
要知道,臨淄王有八成的可能為太子,也就是日後的皇帝。那是好惹的嗎?
得了,大家還是悶聲發大財吧。
李旦見大家都沒說話,看向崔耕道:“崔相,你怎麽說?”
“這事兒倒也簡單。”崔耕微微一笑,道:“宰相乃為輔佐陛下治國理政所設,若是宰相班子不合,勢必影響國事。但是,若陛下勉強壓服,又免麵口服心不服。所以,必須斷然處置。”
“你是說……將某人貶官出外?”
“非也,非也。”崔耕搖頭道:“是非曲直,哪是那麽容易辨清的?拖延時日,恐怕耽誤了國事。所以,微臣以為……從今日起,定一條規矩:但凡宰相互相謾罵或者廝打,不必分是非曲直,一律罷黜。”
“妙啊,崔相此言此言甚是有理。”李旦看向四周道:“眾位愛卿,你們覺得呢?”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崔耕這話真的非常有道理,群臣紛紛同意。
李隆基卻著急的眼珠子都紅了,高聲道:“不可!萬萬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