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胸有成竹地道:“那是自然,傲晴你就請好吧!”
“你到底準備了什麽寶物?”賀婁傲晴還是有些不放心,道:“十大寶物大多有主,時間上也來不及啊!”
“嘿嘿,沒有寶物,咱們臨時做一個不就行了嗎?”
從第二天開始,崔耕就向楊崇仁要了工匠和材料來,在一處小院內“叮叮當當”的做起了“寶物”。
這就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崔耕要的材料,都是普通的粗陋之物,跟所謂的“十大寶物”,哪樣都不挨著啊!難道,他還真有點石成金之能不成?
然而,無論是誰,包括王元寶和賀婁傲晴,都不準進入小院之內。眾人也隻得暫時把好奇埋在心裏。
眨眼間,第三天到了。
除了李隆基主仆、鄭普思父子之外,楊家莊還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正是淄州刺史薛樹。
楊家莊客廳內。、
見禮已畢,略微寒暄了幾句後,薛樹就主動解釋,道:“鄭監正非要下官來做個評判,其實下官德行淺薄,又哪配評判臨淄王、扶陽王和鄭監正的是非了?我就是適逢其會,做個見證而已。”
崔耕道:“薛刺史不必緊張,本王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你隻要持平而論就成。”
“多謝崔尚書體諒。”
緊接著,楊崇仁道:“現在,三方已經到齊,就請各自出示聘禮吧?不知誰先來?”
李隆基道:“誰先誰後都一樣,不如小王這邊先來。”
“臨淄王請。”
李隆基一使眼色,就有隨行的衛士拿著一個箱子到來,把箱子打開,裏麵赫然是一個玉鞍,色呈淡黃,造型古拙。
楊崇仁麵色微變,道:“這便是岐王的至寶馬鞍玉嗎?”
王琚侃侃而談,道:“準確地講,此寶叫暖玉鞍。暖玉鞍確實如傳言一樣,冬日放在馬背之上,如坐溫火,實乃天下難得的寶物。”
楊崇仁奇怪道:“暖玉鞍不是岐王之寶嗎?怎麽可能在三日內,從長安送到淄州?”
“三日內從長安送到淄州當然不可能。不過麽……”
“怎樣?”
“臨淄王和岐王兄弟情深,就在臨淄王前往潞州之前,他就把此寶送給了臨淄王。隻是沒想到,這場兄弟贈寶之舉,竟促成了一場好姻緣。說起來,臨淄王和令媛的婚事,還真頗有些上天注定、天作之合的意思啊!”
旁邊的鄭雲聽了這話不樂意了,道:“哼,什麽天作之合?臨淄王有寶物,莫非本王就沒有了麽?”
“啊?你有什麽寶物?”
“就是此物!”
說著話,鄭雲拿出一個錦盒,將盒子打開,裏麵赫然是一個酒杯,通體青色,其紋理亂如絲麻,其薄如紙,杯足上刻有縷金字:自暖杯。
楊崇仁皺眉道:“這是真正的自暖杯,還是贗品?敢問鄭公子是從何處得到的此寶?”
鄭雲道:“當然是真的自暖杯,楊老爺子不信的話,拿酒來一驗便知。至於本公子因何得到的此寶麽,其實非常容易,本公子買的。”
“花了多少錢?”
“兩百貫!”
兩百貫錢當然不少,但以買自暖被來說,還是價格太低了。楊崇仁道:“那就是旁人不識得此寶,鄭公子撿漏了?”
鄭雲沒有正麵迴答,而是得意道:“兄弟贈寶算什麽?本公子隨便一買,就買到了自暖杯,看來本公子和令媛才是真正的天作之合哩!”
楊崇仁不願意看鄭雲這副小人得誌的模樣,看向崔耕這邊道:“敢問扶陽王,又有沒有帶來寶物呢?”
崔耕道:“本王不如臨淄王和鄭公子,恰巧得到了大唐十大寶物之一。不過麽,我仿製了一樣寶物清涼扇。”
“啥?清涼扇?”
聞聽此言,眾人盡皆瞠目結舌。
最吃驚的還得說是楊崇仁,他最清楚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清亮扇這種寶物。是自己為了忽悠鄭普思、李隆基等人,才杜撰了一個“清涼扇”的名目,湊成了所謂的“大唐十寶。”
這可奇了,怎麽崔耕竟然造出被不存在的寶物呢?
李隆基也甚是奇怪,所謂大唐十寶:記事珠、遊仙枕、自暖杯、辟寒犀、警惡刀、夜明杖、馬鞍玉、清涼扇、占雨石。
其中,記事珠、遊仙枕、辟寒犀、警惡刀、照病鏡、清亮扇這些寶物,功能頗多誇張之處,根本就不大可能仿製。
也就是夜明杖、占雨石、馬鞍玉、自暖杯才有可能是真正的人造寶物,與傳言相符。
怎麽崔耕不仿造別的寶物,偏偏仿造清涼扇呢?灑上清水,就有寶扇生風?那怎麽可能?
其實,崔耕決定造清亮扇,當然是有原因的。
在曆史記載中,在李隆基當政的開元年間,王元寶成為了長安首富。
據說,王元寶有一樣寶扇,名曰清涼扇,灑上水之後,颯然生風。
李隆基召見王元寶,命他拿出清涼扇來給自己一觀。
最後,李隆基歎道:“此龍皮扇也”,將寶扇還給了王元寶。
崔耕自從和王元寶結交後,一直在想,這個龍皮扇到底是什麽原理呢?然而,灑水就能出涼風,這在後世科技昌明的時代都沒辦法解決。難不成,這真是什麽龍皮製出來的扇子?
後來,終於有一天,崔耕豁然開朗。所謂龍者“能大能小,能藏能隱,可動於九天之上,可藏於九天之下”。
李隆基這麽說,是不是意味著,所謂“清涼扇”根本不存在?
嗯,很有道理。要不然,以李隆基的尿性,得了這等堪比後世空調的好物,焉肯又還給王元寶?要知道,這位可是連兒子的老婆都搶的主兒。
不過,這些天的思考,崔耕也沒白浪費時間。至少,他想出了一個替代品。
這才有了崔耕當初問楊崇仁那句:“再比如清涼扇,撒上清水就能颯然生風。我若是找來一把扇子,點上一把火,也能生風呢?不知行不行?”
幸虧崔耕發明了此物,要不然,李隆基和鄭雲都拿出了大唐十大寶物之一,他可就抓瞎了。
“來人,把本王所製的清涼扇,抬上來!”
“喏!”
封常清、宋根海、劇士開、黃有為一聲答應,抬著一個物事抬進了大廳。
必須得抬,此物不僅重量不輕,而且體積著實不小。準確地說,這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大木頭箱子,隻有一個不大的口子衝著外麵,裏麵黑洞洞的,看不清有什麽東西。
楊崇仁道:“這……這是清涼扇?”
“準確地說,是本官仿製的清涼扇。”
“可是……恕小老兒眼拙,此物和扇子,到底有哪點相像了?”
鄭雲笑道:“我知道。扶陽王將此物造的如此巨大,就是為了在裏麵藏一個人。隻要裏麵那人不斷扇風,不就可以有風從此物裏麵噴出嗎?還別說,扶陽王這個耍賴皮的本事,還真是天下獨步啊!”
楊崇仁可不信名滿天下的崔青天會如此沒品,道:“扶陽王,您解釋一下?”
“這又何須解釋?”
說著話,崔耕繞到了這個大木箱的後麵,將把手微微一拉,露出了一個小門,道:“本王之所以將此寶做成一個箱子,不過是為了美觀罷了。裏麵到底有沒有人,鄭公子一看便知。”
鄭雲彎著腰進了大箱子,打了火折子一照,見是一個古怪的機械裝置,並沒有什麽其他人,奇怪道:“就這玩意兒,可以產生涼風?”
“當然?”
“怎麽產生涼風?跟清涼扇一樣,撒上點水?”
“非也,是點火。”
“點火產生涼風,這也太……”
“鄭公子不信的話,一試便知,對了,點火就是點在此地……”
鄭雲順著崔耕的指點,在那機器的底部,點燃了一堆撒上了豆油木材。
烈火熊熊,鄭雲覺得難受,趕緊從那木箱子裏走了出來。
崔耕右手一展,道:“請到前麵來。”
“前麵幹什麽?對了,你的涼風呢……誒,還真有!”
鄭雲站在木箱特意留出來的口子那,但覺一股颯然涼風襲來,別提多舒爽了,頓時滿臉的不可思議之色。
李隆基也是如見妖魅,道:“崔尚書,你究竟是怎麽辦到的?能否解說一二?”
“當然可以,且聽本官慢慢道來……”
“你到底準備了什麽寶物?”賀婁傲晴還是有些不放心,道:“十大寶物大多有主,時間上也來不及啊!”
“嘿嘿,沒有寶物,咱們臨時做一個不就行了嗎?”
從第二天開始,崔耕就向楊崇仁要了工匠和材料來,在一處小院內“叮叮當當”的做起了“寶物”。
這就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崔耕要的材料,都是普通的粗陋之物,跟所謂的“十大寶物”,哪樣都不挨著啊!難道,他還真有點石成金之能不成?
然而,無論是誰,包括王元寶和賀婁傲晴,都不準進入小院之內。眾人也隻得暫時把好奇埋在心裏。
眨眼間,第三天到了。
除了李隆基主仆、鄭普思父子之外,楊家莊還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正是淄州刺史薛樹。
楊家莊客廳內。、
見禮已畢,略微寒暄了幾句後,薛樹就主動解釋,道:“鄭監正非要下官來做個評判,其實下官德行淺薄,又哪配評判臨淄王、扶陽王和鄭監正的是非了?我就是適逢其會,做個見證而已。”
崔耕道:“薛刺史不必緊張,本王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你隻要持平而論就成。”
“多謝崔尚書體諒。”
緊接著,楊崇仁道:“現在,三方已經到齊,就請各自出示聘禮吧?不知誰先來?”
李隆基道:“誰先誰後都一樣,不如小王這邊先來。”
“臨淄王請。”
李隆基一使眼色,就有隨行的衛士拿著一個箱子到來,把箱子打開,裏麵赫然是一個玉鞍,色呈淡黃,造型古拙。
楊崇仁麵色微變,道:“這便是岐王的至寶馬鞍玉嗎?”
王琚侃侃而談,道:“準確地講,此寶叫暖玉鞍。暖玉鞍確實如傳言一樣,冬日放在馬背之上,如坐溫火,實乃天下難得的寶物。”
楊崇仁奇怪道:“暖玉鞍不是岐王之寶嗎?怎麽可能在三日內,從長安送到淄州?”
“三日內從長安送到淄州當然不可能。不過麽……”
“怎樣?”
“臨淄王和岐王兄弟情深,就在臨淄王前往潞州之前,他就把此寶送給了臨淄王。隻是沒想到,這場兄弟贈寶之舉,竟促成了一場好姻緣。說起來,臨淄王和令媛的婚事,還真頗有些上天注定、天作之合的意思啊!”
旁邊的鄭雲聽了這話不樂意了,道:“哼,什麽天作之合?臨淄王有寶物,莫非本王就沒有了麽?”
“啊?你有什麽寶物?”
“就是此物!”
說著話,鄭雲拿出一個錦盒,將盒子打開,裏麵赫然是一個酒杯,通體青色,其紋理亂如絲麻,其薄如紙,杯足上刻有縷金字:自暖杯。
楊崇仁皺眉道:“這是真正的自暖杯,還是贗品?敢問鄭公子是從何處得到的此寶?”
鄭雲道:“當然是真的自暖杯,楊老爺子不信的話,拿酒來一驗便知。至於本公子因何得到的此寶麽,其實非常容易,本公子買的。”
“花了多少錢?”
“兩百貫!”
兩百貫錢當然不少,但以買自暖被來說,還是價格太低了。楊崇仁道:“那就是旁人不識得此寶,鄭公子撿漏了?”
鄭雲沒有正麵迴答,而是得意道:“兄弟贈寶算什麽?本公子隨便一買,就買到了自暖杯,看來本公子和令媛才是真正的天作之合哩!”
楊崇仁不願意看鄭雲這副小人得誌的模樣,看向崔耕這邊道:“敢問扶陽王,又有沒有帶來寶物呢?”
崔耕道:“本王不如臨淄王和鄭公子,恰巧得到了大唐十大寶物之一。不過麽,我仿製了一樣寶物清涼扇。”
“啥?清涼扇?”
聞聽此言,眾人盡皆瞠目結舌。
最吃驚的還得說是楊崇仁,他最清楚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清亮扇這種寶物。是自己為了忽悠鄭普思、李隆基等人,才杜撰了一個“清涼扇”的名目,湊成了所謂的“大唐十寶。”
這可奇了,怎麽崔耕竟然造出被不存在的寶物呢?
李隆基也甚是奇怪,所謂大唐十寶:記事珠、遊仙枕、自暖杯、辟寒犀、警惡刀、夜明杖、馬鞍玉、清涼扇、占雨石。
其中,記事珠、遊仙枕、辟寒犀、警惡刀、照病鏡、清亮扇這些寶物,功能頗多誇張之處,根本就不大可能仿製。
也就是夜明杖、占雨石、馬鞍玉、自暖杯才有可能是真正的人造寶物,與傳言相符。
怎麽崔耕不仿造別的寶物,偏偏仿造清涼扇呢?灑上清水,就有寶扇生風?那怎麽可能?
其實,崔耕決定造清亮扇,當然是有原因的。
在曆史記載中,在李隆基當政的開元年間,王元寶成為了長安首富。
據說,王元寶有一樣寶扇,名曰清涼扇,灑上水之後,颯然生風。
李隆基召見王元寶,命他拿出清涼扇來給自己一觀。
最後,李隆基歎道:“此龍皮扇也”,將寶扇還給了王元寶。
崔耕自從和王元寶結交後,一直在想,這個龍皮扇到底是什麽原理呢?然而,灑水就能出涼風,這在後世科技昌明的時代都沒辦法解決。難不成,這真是什麽龍皮製出來的扇子?
後來,終於有一天,崔耕豁然開朗。所謂龍者“能大能小,能藏能隱,可動於九天之上,可藏於九天之下”。
李隆基這麽說,是不是意味著,所謂“清涼扇”根本不存在?
嗯,很有道理。要不然,以李隆基的尿性,得了這等堪比後世空調的好物,焉肯又還給王元寶?要知道,這位可是連兒子的老婆都搶的主兒。
不過,這些天的思考,崔耕也沒白浪費時間。至少,他想出了一個替代品。
這才有了崔耕當初問楊崇仁那句:“再比如清涼扇,撒上清水就能颯然生風。我若是找來一把扇子,點上一把火,也能生風呢?不知行不行?”
幸虧崔耕發明了此物,要不然,李隆基和鄭雲都拿出了大唐十大寶物之一,他可就抓瞎了。
“來人,把本王所製的清涼扇,抬上來!”
“喏!”
封常清、宋根海、劇士開、黃有為一聲答應,抬著一個物事抬進了大廳。
必須得抬,此物不僅重量不輕,而且體積著實不小。準確地說,這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大木頭箱子,隻有一個不大的口子衝著外麵,裏麵黑洞洞的,看不清有什麽東西。
楊崇仁道:“這……這是清涼扇?”
“準確地說,是本官仿製的清涼扇。”
“可是……恕小老兒眼拙,此物和扇子,到底有哪點相像了?”
鄭雲笑道:“我知道。扶陽王將此物造的如此巨大,就是為了在裏麵藏一個人。隻要裏麵那人不斷扇風,不就可以有風從此物裏麵噴出嗎?還別說,扶陽王這個耍賴皮的本事,還真是天下獨步啊!”
楊崇仁可不信名滿天下的崔青天會如此沒品,道:“扶陽王,您解釋一下?”
“這又何須解釋?”
說著話,崔耕繞到了這個大木箱的後麵,將把手微微一拉,露出了一個小門,道:“本王之所以將此寶做成一個箱子,不過是為了美觀罷了。裏麵到底有沒有人,鄭公子一看便知。”
鄭雲彎著腰進了大箱子,打了火折子一照,見是一個古怪的機械裝置,並沒有什麽其他人,奇怪道:“就這玩意兒,可以產生涼風?”
“當然?”
“怎麽產生涼風?跟清涼扇一樣,撒上點水?”
“非也,是點火。”
“點火產生涼風,這也太……”
“鄭公子不信的話,一試便知,對了,點火就是點在此地……”
鄭雲順著崔耕的指點,在那機器的底部,點燃了一堆撒上了豆油木材。
烈火熊熊,鄭雲覺得難受,趕緊從那木箱子裏走了出來。
崔耕右手一展,道:“請到前麵來。”
“前麵幹什麽?對了,你的涼風呢……誒,還真有!”
鄭雲站在木箱特意留出來的口子那,但覺一股颯然涼風襲來,別提多舒爽了,頓時滿臉的不可思議之色。
李隆基也是如見妖魅,道:“崔尚書,你究竟是怎麽辦到的?能否解說一二?”
“當然可以,且聽本官慢慢道來……”